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519(2004)02-0054-0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运动作为20世纪世界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建立了永不磨灭的伟大历史功绩,为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深入研究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基本走向和发展趋势,进一步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基本走向

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展望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其基本走向是:

第一,波浪式的前进轨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都是一个螺旋型前进、波浪式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从20世纪初在苏联诞生以来,出现了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到1924年列宁逝世为第一次高潮,此后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从1945年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为第二次高潮,从那以后社会主义一直处于低潮)。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落后,先天不足;内部存在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残余;外部不断遭受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遏制和打压;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在探索实践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正如列宁说的,社会主义不是(彼得堡)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而是一座崎岖险峻人迹罕至的高山。毫无疑问,21世纪社会主义也将是一个迂回曲折的发展过程。

第二,多样化的发展道路。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遵循的是“四个一”的传统发展战略,即走一条道路——武装夺取政权;实施一种模式——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模式;同处一个阶段——社会主义起始阶段;服从一个中心——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直到80年代后,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的传统发展战略才被打破。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将改变传统战略,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各国实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第三,政府加市场的经济模式。社会主义虽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但不能跨越商品经济阶段。21世纪社会主义将取消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相结合,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并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第四,改革开放与竞争共处的战略态势。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21世纪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和创新,达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社会主义是开放的。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前提。社会主义国家把自己封闭起来,是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竞争共处,是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21世纪社会主义必须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既要大胆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又要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意识形态的侵蚀,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建立优于资本主义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赶上和超过资本主义,最后达到完全取代资本主义。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首先,“两个决不会”是社会发展一般规律。

马克思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就是说,一种生产关系的消灭,另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都是以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程度为基础的。一种生产关系,当它还能容纳一定生产力并能促其向前发展时,不会灭亡,即使人为地把它消灭了,也还会以各种形式顽强地“复活”。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在没有具备一定程度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前,是建立不起来的,即使在某种情况下强行把它建立起来,也是不巩固的,难以持久的。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预言:“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敲响了!”但恩格斯1895年在为马克思《1848—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却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他认为资本主义“还具有相当大的扩张能力”。从认为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经敲响到肯定它“还具有相当大的扩张能力”,这是思想认识上一个重大的转变和修正,说明马克思恩格斯都立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点来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

其次,新旧社会制度更替都经历了长期的斗争过程。

历史上,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经历了上千年,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经历了五六百年,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经历了200多年。从英国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到法国1875年第三共和国建立经历了235年。就英国来说,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成功,《长期国会》查理一世发动2次内战导致克伦威尔军事独裁,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两度复辟,直到1688年“光荣革命”成功,其间斗争了48年才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法国时间更长,资产阶级于1789年7月14日攻战巴士底狱建立共和国后,先后发生拿破仑二次政变建立二个帝国,路易·波拿巴又发动二次政变建立二个王朝,直到1875年通过新宪法,建立第三共和国。经历86年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才大体上确定资产阶级的统治。至今,英、日等国仍残留着封建皇权的尾巴。

资本主义经过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血腥的殖民掠夺和灭绝人性的贩卖黑奴运动,才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此后,资产阶级又发动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新教运动、启蒙运动,才逐步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经历了孕育萌芽阶段、自由竞争阶段、私人垄断阶段。目前,资本主义社会正处在国家(国际)垄断阶段,成为现代资本主义或叫社会资本主义。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社会主义萌芽因素在逐步增长。比如,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为社会主义创造了物质条件;合作、股份经济是对资本主义的消极扬弃;社会福利政策和保障制度的完善,高额累进税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两极分化;企业管理共决制、监事会的建立,使阶级矛盾趋于缓和;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计划调节有效遏制了经济危机,三大差别也在渐渐“弱化”等等。虽然如此,但就整体而言,资本主义还能容纳现实的生产力,还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不可能在短期内消亡。

再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须实现“四大根本变革”。

其一,在政治制度方面,要实现由人民当家作主,消灭压迫剥削制度代替少数人专政的压迫剥削制度的根本变革。剥削制度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存在又是生产力发展不够的结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不存在剥削制度,但存在剥削现象,允许合法剥削,取缔非法剥削。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相当高度时,我们才能最终消灭剥削。其二,在所有制方面,要实现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的根本变革。公有制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最佳结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但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必须允许私有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还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所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也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其三,在社会形态方面,要实现由无阶级社会代替阶级社会的根本变革。在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里,阶级概念逐渐被模糊、淡化,向着无阶级社会进行缓慢的过渡。其四,在意识形态方面,要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代替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变革。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都不是单一的,但任何社会都必须有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同传统观念实现最彻底的决裂要比同所有制实行彻底决裂漫长得多。

总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具有特殊的长期性、曲折性、艰险性。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资本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决不是平坦的,而是难以想象的复杂”。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也说过,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是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三、21世纪社会主义将从低谷走向复兴

列宁曾经说过:“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苏联解体把社会主义运动推至谷底,使之倒退上百年。现在,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在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图“东山再起”。独联体各国虽然是“独而不联”,但已陆续有20多个共产党组织恢复和产生,共产党和左翼力量正在重新集结。东欧各国如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都出现了中左派势力复苏,左翼党或前共产党可能再度掌权的趋势。

西方国家共产党在重新进行探索,逐步走出困境。西方社会主义运动出现多元化趋势,其主要流派有: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的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主义;托派(极左)社会主义等。西方国家共产党在重新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理论成果:从发展道路看,强调走自己的路。美国共产党将美国特色社会主义界定为“权利法案社会主义”,即代表民主和个人权利,民主同社会主义历史使命休戚相关。从社会主义性质特征看,社会主义是“自由、民主、人权、公正和人道”的社会。意共、西共等认为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改良的伦理价值目标。从实现形式看,比较一致地不提或否定暴力革命,主张通过议会民主和平方式取得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正如恩格斯晚年强调的,在当代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深化下,通过和平方式建立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增加了。从发展前景看,垄断化、集团化、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趋势,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佳代替物。美国共产党主席萨姆·韦伯说,现在比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以前更加需要社会主义。同时认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路要比马列所预想的更加漫长、复杂和曲折。总之,西方国家共产党在探索中,不同程度地放弃了一些马列主义原理,淡化了意识形态方面的诸多内容。他们处在强大的资本主义包围之中,不畏强权和压力,锐意进取,不断革新的精神,值得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学习借鉴。

这些年来,在西方出现一种可喜的现象,就是人们普遍敬仰马克思,学研《资本论》。马克思故乡特利尔有马克思大学,西柏林有马克思大街,东柏林有马克思广场,德国议会大厦挂有马列的彩色画像,纽约曼哈顿百老汇有家“革命书店”,专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其中《共产党宣言》销量第一。2000年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分别举行千年思想家评选,马克思都位居榜首。香港大学一位教授说,提出消灭剥削和压迫、倡导自由、平等、福利、个性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马克思,是属于全人类的。西方兴起《资本论》学习热。美英法德澳等国的许多大学都把《资本论》列为经济学教科书。西方一些学者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超出资本论的分析,《资本论》是发财致富的“圣经”。西方每年召开关于马克思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纷纷提出要重读马克思、回归马克思。美共前主席霍尔指出:“社会主义不仅在逻辑上而且在实际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最好替代,社会主义将是人类文明阶梯的不可避免的下一步。美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在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开拓奋进。老挝人民革命党认为,老挝处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准备阶段,即处在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制度为逐步进入社会主义创造基本条件的历史阶段。该党推行革新开放路线,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鼓励多种经济共同发展。古巴是社会主义的坚强堡垒和对抗美国的前哨阵地。古巴共产党坚持以卡斯特罗思想和马列主义为指导,从古巴具体国情和地缘政治出发,完善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建设古巴特色的市场社会主义。卡斯特罗狠抓廉政建设,制定颁发《国家干部道德法规》26条戒律,成立中央、省、市三级申报委员会和全国群众举报委员会,取消领导人特供商品,规定贪污200美元就要撤职法办。越南共产党认为,越南处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初级阶段。越共“九大”提出“建立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目标,推行革新开放路线和“广交友、少树敌、全方位”的外交方针。坚持五项原则:一是坚持社会主义;二是坚持马列和胡志明建设现实社会主义思想;三是坚持党的领导,明确反对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四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五是坚持爱国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朝鲜在经历了长期的封闭之后,也开始了改革开放,在企业、单位中引入竞争机制,并尝试建立了罗津、先锋、南浦、海游、新浦等经济开发区,并大力改善对外关系,决心学习借鉴中俄经验,努力建设朝鲜式的社会主义。中国在邓小平领导下,胜利地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2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今后,我国将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迅跑,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将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转折点。

江泽民1991年在全国党建理论研讨会上指出:“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低潮孕育着高潮。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来看,低潮,将预示着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预示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管道路有多么曲折、漫长,但客观规律不可抗拒,总的趋势不可逆转。19世纪是产生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20世纪是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21世纪将是社会主义运动从低谷逐步走向复兴的时代。胡纯曾说过,人类世界如果以20、21、22三个世纪大体上完成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在人类历史年表上不算太慢。法国学者托尼·安德·列阿尼2001年在第三届巴黎国际马克思大会上指出,社会主义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国改革的成功证明了社会主义的活力和生命力。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都是不可避免的。

标签:;  ;  ;  ;  ;  ;  ;  ;  

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