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化轨迹、σ趋同与空间集聚模式_企业经济论文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σ-收敛性与空间集聚格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中国论文,轨迹论文,格局论文,收敛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引入及相关文献述评

近年,国外有学者连续评述中国繁荣昌盛的社会景象和规模宏大的经济总量,称“中国的世纪”即将或已然来临;与之相反的是,国内一些学者则不断警示中国“落后”的一面:中国的竞争力名大于实,2001年中国的人均GDP与美国和英国的差距超过了100年,中国2000年的产业结构大致与美国1931年和英国1870年相当,中国2000年的就业结构大致与美国1870年相当,比英国1820年还要低,2001年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仅为发达国家的16%~22%。同样是对中国经济的评价,出发点不同、视角不同,结论如此迥异,这本不足奇。但它却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一个相关问题的深度思考:中国的产业。因为,产业的构成、产业构成的演变以及产业的空间布局,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分析一国经济增长潜力、增长前景的重要依据。本文的研究也就此展开。

在产业理论研究方面,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做出过重要贡献,他于1941年出版了自己的著作《国民收入及其构成》。该书在对大量经济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产业结构和劳动力部门结构将随经济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要合理解释经济增长,就必须理解和衡量生产结构的变化(苏东水,2000)。美国发展经济学创始人刘易斯(1990)认为,整个经济是由弱小的现代资本部门与强大的传统农业部门组成,经济的发展需要扩大现代资本主义部门,缩小传统的农业部门。其代表作《经济增长理论》一书,全面分析了影响经济发展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提出了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理论模型——二元经济结构论。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1991)描述了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对经济增长产生最直接、最重要影响的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表现是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和三次产业的内部升级,经济发展本身可被看作是经济结构持续的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变化。以库兹涅茨、刘易斯、钱纳里的经典论述为理论依据,许多学者对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演变、产业收敛性以及产业集聚做过有益的研究。Herfindhal(1998)提出了赫平塔尔—赫施曼系数(HHI);Cowell(1977)提出了一般熵系数(Generalized Entropy Index,GEI),用以测定区域经济结构的空间收敛性问题;Serigo和Rey(2004)利用美国1929-2000年的数据,将空间计量分析与σ-收敛性原理相结合,研究了美国地区间经济增长的收敛问题。

关于产业集聚,梁军(2005)提出了一个定义:产业集聚是指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上位置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它包括数量众多的相互竞争的企业……,产业集聚的特点决定了其比较优势在于能促进持续的创新活动。在产业集聚区内部,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在一起,使区域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同时也有利于专业化深度发展。不少学者基于产业结构的演变理论和集聚理论对中国的产业构成和集聚问题展开过实证研究。刘伟、李绍荣(2005)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的经济结构对经济的影响,说明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区存在明显的经济结构差异。二人将各种经济结构比重,如产业结构比重、所有制结构的比重引入Cobb-Duoglas生产函数,研究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区经济结构对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东、中、西三个经济区的经济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出现了通过要素私有化的市场经济特征,中部地区出现了很强的非工业化特征,而西部地区则出现了农业化的经济特征。魏后凯(2003)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集中与X非效率①问题,他选择28个制造行业,并将其分为低集中度行业、中等集中度行业、高集中度行业,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的计算及检验,得出了“集中度与行业的平均资本、产业效率具有相关关系”的结论,他认为国外某些学者提出的集中度与X效率(技术效率)呈倒U型相关的假说,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当前制造业的现实。季丹(2003)从柔性制度的角度,研究了中国产业集群问题。他认为,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产业集聚主要指同一类产业或者不同类产业及其在价值链上相关的支撑企业,在一个地区集中、聚合;而产业集群则是指大量的专业化的产业及其相关的支撑企业、机构以完善的组织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柔性集聚并结成合作网络。他的研究表明:中国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和“低度化”并存,高附加值加工工业的产品产量在区域上分散化,各地区产业结构高度相似。“同构化”和“低度化”加剧了各地区产业发展的失衡和产业政策失效。

前述的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研究了产业的结构和集聚问题,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与国内现有成果不同的是,本文将从动、静两方面对中国产业结构的集聚问题展开研究,即在纵向上勾画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或脉络,分析σ-收敛性,在横向上测定中国产业的集聚程度、规模和特征,并分析中国产业的集聚现状对中国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二、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可分为两个时间段来考察,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1977年,第二阶段是1978年以后。

建国初始,中国产业的特征是结构简单,工业生产力水平低下。1949年,中国社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8.5%,整个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的比重则达到了70%,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的扩大,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0》整理的数据:中国以当年价计算的社会总产值由1949年的557亿元增至1977年的6003亿元,增加了近10倍,年均增长率为8.86%。整个29年间,农业总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平均比重约为32.5%、工业约为48.9%、建筑业约为7.6%、运输业约为3.3%、商业则为8.5%。经过近30年的演变,农业总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1977年已下降至20.87%;工业和建筑业的比重在上升,分别由建国初的25.13%、0.72%,上升至1977年的62.05%、7.7%;运输业的比重基本未发生变化,1949年为3.41%,而1977年则为2.98%;商业的比重在下降,1949年为12.21%,1977年则为6.4%,年均下降2.28%。全时期产业结构变动的轨迹如图1所示。

图1显示:29年间中国农业的比重是分3个阶段在下降。1949-1960年,农业比重以较快速率在下降,年均下降率达10.6%;从1960年开始,农业比重又开始缓慢上升,由低谷的17.06%,上升至1968年的35.05%;1968年以后,农业比重又转向回落,到1977年比重再降至20.87%。伴随农业比重的下降,工业比重则对应地上升。当农业比重降至17.06%时,工业比重则由1949年的25.13%,上升至1960年的61.1%,年均增长率为8.41%;同样地,1960-1968年间,工业比重又回落至48.53%的水平,此后,其比重再以2.77%的年均速率增至62.05%。与农业、工业比重折线的剧烈波动相反,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比重的折线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尤其是运输业的结构比,几近一条直线。

附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版。

图1 1949-1977年中国产业构成(社会总产值)变动轨迹图

同一时期内,中国产业从业人员的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动。1952-1977年的26年间,中国从业人员总量呈上升趋势。中国城镇集体所有制各部门从业人员的年均增长率为5.75%,其结构比是:工业部门约为45%、建筑业约为6%、运输邮电业约为12%、商业饮食服务和物资供销业约为14%、科研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业约为27%、管理部门约为0.75%、其他部门约为3%。1958-1977年的20年间,中国城镇集体所有制职工中工业部门从业人员由30%左右升至60%左右,年均增长率为3.7%;农林牧副渔业部门的从业人员比重则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此外,除了管理部门的比重呈稳定态势、建筑业部门的比重以微小增率变动外,其他各部门的比重都有小幅下降。

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全社会的生产总量和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总量上,1978-2003年的25年间,中国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由3624.1亿元增至117251.9亿元,增长了30多倍;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人均GDP由379元增至9101元,增长了23倍。在结构上,农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8.1%,降至2003年的14.58%;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44.34%增至45.28%;建筑业的比重由3.81%增至6.98%;运输业的比重由4.77%增至5.73%;商业的比重则由7.33%变化至7.88%,变动幅度很小。整个时期以GDP表现的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如图2所示。

附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

图2 1978-2003年中国产业构成(国内生产总值)变动轨迹图

图2显示:1978-2003年,中国的农业增加值和工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总量中一直占有较大份额,其他部门的份额相对较小。25年间,农业增加值的平均比重约为24%,工业增加值的平均比重约为41%,建筑业和运输业增加值的平均比重约为5%,而商业增加值的平均比重约为7.5%。1978年以后,农业、工业增加值的结构比的波动较大,建筑业、运输业结构比的波动较小,商业结构比在前段(1978-1993)的波动较大,1994年以后的波动趋于平缓。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产业分类并不是全部产业分类,其值仅仅指的是各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故比重之和不等于100。

同一时期内,中国产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变得复杂,全社会从业人员的分类更为详细(从业人员的分类为13个部门)。1978-1989年的11年间,中国全社会从业人员的年均增长率为3.26%。几个大产业部门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中的平均比重分别为:农、林、牧、渔、水利业约为65%,工业约为16%,地质普查和勘探业约为0.21%,建筑业约为3.2%。数据显示,农业部门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仍占有绝大比重,但趋势是下降的,由1978年的70.66%降至1989年的60.16%;工业部门的比重以微小幅率在增长,其他各部门基本保持了一个平稳状态。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一些新兴产业不断出现,产业结构更趋复杂,产业部门从业人员的分类增至16个。全社会从业人员中,农业从业人员仍占绝大比重,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制造业从业人员略有下降,建筑业、教育文化事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微有上升,其他行业从业人员基本保持了稳态趋势。中国产业从业人员的构成未发生显著性变化。

三、演变轨迹的方差与σ-收敛性分析

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是必然的,但变化的速度有快有慢,这取决于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一般而言,推动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是自然资源和环境、社会的消费或需求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政策以及技术进步等。而在中国,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原动力,同时,产业政策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工业、交通运输以及以商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均十分落后,中国的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当时中国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农业大国。现实要求中国必须把重工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以改善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迅速提升经济的整体实力。

从1953年开始,中国在完成国民经济恢复期以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国民经济建设。1953-1957年,中国实施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明确的目标是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建设。这期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中,农业只占7.1%,轻工业占6.4%,而重工业则占到36.2%;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6.9%提高到了56.7%,煤炭、冶金、石油、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矿山设备、汽车等一些重型工业部门相继建立起来。到1958年,中国又开始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钢铁工业被放到了头等重要的位置,中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巅峰时期。但好景不长,由于过分强调工业的发展,加之自然灾害,中国农业大面积减产,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因此,从1961年开始,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产业调整。

1961-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国家压缩基本建设投资,降低工业发展速度,并且进行目标转向,把轻工业的发展放到了优先的位置。通过缩短工业生产战线,整顿工业企业,工农业实行了稳步增长,轻重工业比例也渐趋协调。1968年后,中国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国防工业再次被放到了突出位置得以优先发展,投资再次向重工业倾斜。不过,由于长期重视速度而忽视效益,注重总量而忽视结构,中国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第三产业发展缓慢。1968年以后,中国工业结构比又大幅上扬,农业结构比则相应下挫。

1978年以后②,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针对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状况,国家制定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经济发展理念也由过去的以生产为导向转变为以消费为导向。1979年9月,国家决定调整和改善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增加农业投入,加快农业发展速度。同时,决定压缩重工业,扶持发展轻工业,在原材料燃料供应、挖潜革新改造、基本建设投资、银行贷款、外汇使用、交通运输安排等方面实行优先措施。1983年以后,国家又将发展重心瞄向能源、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产业,投资向第三产业和基础产业倾斜。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③,国家的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更显力度。198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第一部产业政策——《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决定》,该决定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通过产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逐步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消除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通过政策导向,引导发展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以及一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轻纺工业。到后期,国家开始重视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图通过新技术的发展来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促使经济向集约化方向发展。这一时期,中国产业变得门类齐全,结构也变得复杂。

2002年,国家再次出台了《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其基本指导思想是:以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有选择地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实现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为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技术保证。其战略目标是:优先发展具备比较优势和对传统产业改造关系密切的高新技术,……基本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落后的生产工艺;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带动一大批中小型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2002年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把目标锁定在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上。它对后来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巨大影响。

那么,经过50多年的演变,中国的产业结构是否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呢?本文通过5个代表性年份产业结构数据的方差分析和σ-收敛性④分析结果来进行判别(见表1)。

表1代表性年份的中国产业结构⑤

产业构成 (%)

农业 工业建筑业运输业 商业

194958.53 25.130.72

3.41

12.21

196017.06 61.1 9.26

4.89

7.69

197828.1 44.343.81

4.77

7.33

199027.05 36.974.63

6.18

7.65

200314.58 45.286.98

5.73

7.88

资料来源:由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5个代表性年份的选取依据是:1949年为建国之初;1960年为中国经过大跃进后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且在产业结构折线图上,该年份是一个拐点;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推行新的产业政策;1990年,中国开始跨入20世纪90年代,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3年为目前时期。运用方差分析法要检验的命题是:

命题1:经过50余年的演变,中国的产业结构是否发生了显著变化;

命题2:不同产业的产业结构比之间是否已有显著性差异。

根据双因素方差分析的原理,这里的零假设为:中国的产业结构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不同的产业之间其比重没有显著性差异;备择假设为: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同的产业之间其比重已有显著差异。

方差分析中运用的计算公式为:

总离差平方和为:

行间离差平方和为:

列间离差平方和为:

误差为:SSE=SST-SSA-SSB

自由度为:

F统计量为:

依据表1数据得出的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中国产业结构方差分析结果表(一)

求和 平均值 方差σ[2] 标准差σ 离散系数V(%)

行1

100 20 554.6271 23.55 117.75

行2

100 20 548.2624 23.41 117.05

行3

88.35 17.67321.3748 17.93 101.47

行4

82.48 16.496

214.0113 14.63 88.69

行5

80.45 16.09278.0155 16.67 103.60

列1

145.32 29.064

306.7782 17.51 60.24

列2

212.82 42.564

172.3378 13.13 30.85

列3

25.4

5.08010.47685 3.24 63.78

列4

24.98 4.9961.12958

1.07 21.41

例5

42.76 8.5524.22062

2.05 23.97

续表2中国产业结构方差分析结果表(二)

差异源 离差平方和自由度

方差F值 P值 F[,α]

70.02954 4

17.507390.1466780.961827

3.006917

5755.421 4

1438.85512.054860.000104

3.006917

误差 1909.743 16 119.3589

总计 7735.193 24

续表2显示:当显著性水平α=0.05时,行的统计量检验值F=0.14678<F[,0.05],故接受零假设,即认为经过50多年的演变,中国的产业结构仍未发生质的或显著性的变化。同时,表2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产业结构的标准差由建国初的σ=23.55,渐次减为16.67,产业结构有类似的σ-收敛性存在,这从另一角度支持了方差分析的结论。当显著性水平α=0.05时,列的统计量检验值F=12.05486>F[,0.05],故拒绝零假设,即认为不同产业的结构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纵观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史,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是与中国产业政策紧密相连的。可以这样说,计划经济时期、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中国出台的各种产业政策,均程度不同地影响了中国的产业结构,产业政策成为推动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

四、产业的空间集聚格局

环境、资源、技术进步、产业政策推动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而产业结构的演变最终会导致产业集聚。所谓产业集聚,也就是产业生产要素(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在空间或地域上的汇聚,在形式上表现为一定地域范围内产业所拥有的企业数、产业的增加值和产业的从业人数渐进地增加。

50余年的产业结构演变,使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催生了中国产业的空间集聚。为定量描述中国产业空间集聚的格局,本文提出一个测度指标——产业集聚系数,并将其定义为测定产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指标,以β表示,它是企业单位结构相对数β[,1]、增加值结构相对数β[,2]和从业人员结构相对数β[,3]的简单均值,即:β=(β[,1]+β[,2]+β[,3])/3。

为求出产业集聚系数β,我们先将全国各省的企业分为大型、中型、小型3类,而后分别求出各省企业单位数、增加值和从业人数在全国相应总量中的比重,即β[,i];依据β的计算公式,将β[,i]进行简单平均,可求出各省产业集聚系数。产业系数值越大,表明产业向该地区集聚的程度越高,反之,集聚程度就越低。

依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4》提供的数据,按照β[,i]的计算公式,分大、中、小型企业分别求出各省企业单位数、增加值和从业人数的结构相对数,可发现:

大型企业以拥有的单位数排序(β[,1j][(1)])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广东、浙江、河南、河北、辽宁、上海;以增加值排序(β[,2j][(1)])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江苏、上海、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以从业人数排序(β[,3j][(1)])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河南、辽宁、广东、河北、山西、黑龙江。

中型企业以拥有的单位数排序(β[,1j][(2)])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河北、河南、福建;以增加值排序(β[,2j][(2)])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福建、河北、河南;以从业人数排序(β[,3j][(2)])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河北、上海、福建。

小型企业以拥有的单位数排序(β[,1j][(3)])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山东、上海、福建、河南、河北;以增加值排序(β[,2j][(3)])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河南、福建、河北;以从业人数排序(β[,3j][(3)])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河南、上海、河北。

将企业单位数、增加值、从业人数的β[,i]值综合平均,可计算出各类企业的产业集聚系数,结果如表3所示。

表32003年中国产业空间集聚分布表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产业集聚

位 次 省 份 位 次 省 份 位 次 省 份

系数(%)

系数(%) 系数(%)

1 山东12.45

1 广东

15.55

1 广东 13.61

2 江苏9.022 江苏

11.04

2 江苏 12.06

3 广东8.623 山东

10.65

3 浙江 11.59

4 辽宁5.724 浙江

9.114 山东

9.44

5 河南5.595 上海

4.865 上海

5.55

6 河北5.346 河南

4.236 河南

4.96

7 上海 4.797 河北

4.197 福建

4.76

8 黑龙江

4.698 福建

4.058 河北

4.11

9 浙江 4.449 四川

3.449 湖北

3.51

10山西 3.48

10 辽宁

3.32

10 辽宁

3.41

11四川 3.45

11 湖北

3.11

11 湖南

2.99

12湖北 3.27

12 山西

2.68

12 四川

2.72

13安徽 3.13

13 安徽

2.23

13 天津

2.49

14陕西 2.70

14 天津

2.20

14 北京

2.04

15湖南 2.47

15 湖南

2.04

15 安徽

1.92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

由表3可知:经过50余年的产业结构演变,中国的大型企业目前主要集聚在山东、江苏、广东、辽宁、河南等省市;中型企业主要集聚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等省市;而小型企业主要集聚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等省市。西部地区的西藏、青海、宁夏、新疆、贵州、内蒙以及中部的海南是工业欠发达地区,其拥有的企业数和从业人员数都相对较少。

更进一步,利用表3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⑥。具体做法是:先定义各个体,让各个体自成一类,n个个体,即成n类;再计算各类间的距离,将其中最近的两类进行合并。对于p个变量、n个个体,以d[,ij]表示第i个个体与第j个个体间的距离,则其计算公式为:

附图

这一距离被称为平方欧氏距离(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其中d[,ij]满足如下条件:d[,ij]=0,当第i个个体与第j个个体相等时;d[,ij]≥0,对一切i,j;d[,ij]=d[,ji],对一切i,j;d[,ij]≤d[,ik]+d[,kj]=,对一切i,j,k。

再次计算新类与其余各类的距离,将其中最近的两类进行合并;不断重复第3步,直至将所有个体归为一个大类为止。

也可以用其他距离作为聚类的依据,如,标准化平方欧氏距离(Standardized 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

附图,其中,S[2,k]是变量x的方差。

明考斯基距离(Minkowsky Distance),其定义为:

附图

g一般为1或2,当g为1时,称之为绝对值距离,当g为2时,称之为欧几里德距离。

依据数据的特征,为运算方便,本文直接采用平方欧氏距离进行聚类。对大、中、小型企业的产业集聚系数(见表3)做聚类处理,得出中国产业聚类分析谱系图,见图3。

附图

从聚类分析图可知,综合地域的企业单位数、产业增加值、从业人数3个因素指标,中国产业的集聚现状基本可分为7类。一类地区:北京、天津、湖南;二类地区:浙江、广东、山东、江苏;三类地区:辽宁、上海、河南、河北、福建;四类地区:宁夏、青海、西藏、海南;五类地区:陕西、吉林、广西、江西、新疆、贵州、甘肃、云南、重庆、内蒙;六类地区:安徽、山西;七类地区:四川、湖北。以上各类的产业集聚规模和特征较为相似或一致。

依据同样的原理,对2003年中国轻重工业的相关数据计算产业集聚系数,得出轻工业的主要集聚地区为广东(17.79%)⑦、浙江(12.63%)、江苏(11.63%)、山东(10.64%)、福建(5.73%)、上海(5.24%)、河南(4.15%)、河北(3.42%)、湖北(3.02%)、四川(2.51%)等省市;重工业的主要集聚地区为江苏(10.74%)、广东(9.62%)、山东(9.48%)、浙江(7.47%)、上海(5.48%)、河南(5.21%)、辽宁(5.07%)、河北(4.98%)、山西(3.54%)、湖北(3.49%)等省市。

更进一步,现阶段中国几个重要行业的集聚地区主要是:(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山西(21.45%)、山东(13.63%)、河南(12.49%)、河北(5.27%)、湖南(5.09%);(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龙江(18.25%)、山东(9.89%)、陕西(9.54%)、吉林(9.43%)、河南(7.44%),北京、山西、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西、贵州、西藏、宁夏则基本没有;(3)纺织业:江苏(21.02%)、浙江(18.10%)、山东(13.83%)、广东(9.06%)、湖北(4.32%);(4)造纸及纸制品业:山东(16.32%)、广东(13.91%)、浙江(11.14%)、江苏(8.68%)、河南(7.51%);(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江苏(14.61%)、山东(11.26%)、广东(9.75%)、浙江(6.20%)、上海(5.04%);(6)医药制造业:江苏(8.70%)、浙江(7.74%)、山东(7.35%)、广东(7.28%)、河北(5.36%);(7)通用设备制造业:江苏(17.2%)、浙江(15.50%)、山东(11.64%)、上海(9.07%)、辽宁(6.45%);(8)专用设备制造业:江苏(13.87%)、山东(13.61%)、浙江(9.19%)、河南(7.27%)、上海(6.37%);(9)电气机械及器械制造业:广东(25.36%)、浙江(15.08%)、江苏(13.52%)、山东(8.16%)、上海(8.16%);(1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广东(36.99%)、江苏(16.53%)、上海(6.96%)、浙江(4.90%),西藏和青海基本没有。

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产业的空间集聚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产业集聚的规模和特征与地域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发达的地区是产业资源密集的地区,自然资源的特色决定了产业的集聚特色。

五、简短结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四点结论:(1)中国的产业结构由农业为主导产业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产业。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业的总产值(或增加值)在社会总产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率远低于其产值所占比重的下降速率;以1956年为转折点,农业产值的比重开始低于工业产值的比重,农业退出了主导产业的地位,而工业开始成为中国的主导产业。(2)第三产业平稳增长,但无论从其产值还是从业人数来看,都未能超过第二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中国第一、二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80%以上。中国第三产业的低速增长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3)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产业门类越来越全,产业结构越来越复杂,在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中,各产业的产值结构的波动较大,而其从业人员的结构的波动较小。劳动力的转移缺少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持。(4)中国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影响了产业的空间集聚,中国各产业的空间集聚是极不平衡的,沿海、中部、东北地区集聚了大部分工业企业,而西部地区则相反,工业生产企业及相关第三产业数量较少;中国的产业集聚带有明显的资源特色,不同环境和资源的地区集聚了不同的行业,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集聚了大量相关联的产业部门。

产业结构的演变和主导产业的转变通常要经历由轻工业到重工业,再到服务业,再到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要建立在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之上。而现阶段中国的主导产业仍是第二产业而不是第三产业,这与中国的工业化程度、产业政策、经济体制等有直接的关系,如一些工业企业仍在进行粗放式的生产,缺少核心竞争力,企业的赢利水平较低及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较差;存在大量重复性建设及产业布局不合理的现象;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如社会保障等支持性体系建设滞后,劳动力的转移存在诸多障碍,既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又降低了劳动者的收入预期。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还是一种低水平的产业结构,还处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化的过程中;中国的第三产业还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经济应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还未进入完全工业化时代;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仍将是中国在相当长时期的一项艰巨任务。

收稿日期:2005-12-15

注释:

①美国经济学家雷宾斯坦(Leibenstein,1966)曾把组织内部的低效率称之为X非效率(X-inefficiency),它指大企业由于脱离竞争压力引起的费用增加和效率衰减。

②参引自《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国经贸技术[2002]444号。

③本节内容参阅了宋毅主编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④ σ收敛是指不同经济总体间人均收入或GDP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小的一种趋势。本来,σ收敛是测定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性的一种方法,本文借用这种方法分析中国产业结构的异质性。

⑤表1中的数据指产业的总产值构成或增加值构成。

⑥聚类分析法(Cluster Analysis)是依据某个准则对个体(样品)进行分类遴选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法,其基本思想是:先对要进行聚类的个体之间定义一种能够反映各个体之间亲疏程度的量(如一种距离),依据这种量,将一些相似程度较大的个体聚合为一类,而把另一些相似程度较大的个体又聚合为一类,最终将关系密切、相似程度高的个体聚集在一起。

⑦括号中的数据为产业集聚系数,后文同。

标签:;  ;  ;  ;  ;  ;  ;  ;  ;  ;  ;  ;  ;  ;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化轨迹、σ趋同与空间集聚模式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