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论文_黄甫实

探析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论文_黄甫实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广西 530005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大量的建筑工程建设完成或者正在建设当中,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任何行业进入鼎盛时期都会出现一系列“投机取巧”的案例,但是建筑工程与食品安全是同等重要的,它的建成对未来的建筑所有者以及使用者都有及其重要的影响,此外,对施工单位的社会影响以及经济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一些存在侥幸心理的人会在项目材料质量上动歪心思,以次充好,这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本文通过对建筑项目材料质量的监测控制措施的分析,总结利弊,分析建筑工程在建筑材料上的选择,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而且提出了几点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和控制的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控制

建筑工程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基石,建筑材料的质量不仅会对工程的施工安全造成影响,还会关系到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大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力度,使用合格、高质的建筑原材料将会极大延长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最大程度上保障增加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因而,建筑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必须依照国家和行业的建筑标准或规范进行相关材料检测工作,对材料的各项检验、测试应该按流程进行,避免质量较差的材料流入施工现场,严格把关材料的运输、仓储等环节,使建筑材料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1 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建筑工程方面,建筑材料不必可少,所以,采购阶段就要从保证材料质量入手,这样做的目的也是给进一步实施有效质量监督做充分准备,在实现质量控制的同时,材料的检测必须做到位,严格考核其合格率,对于材料自身的使用寿命要进行有效科学的判断,当影响到建筑结构安全的时候,必须给予严格处理,避免因材料质量不过关影响施工进度与工程整体安全性,质量控制过程中是降低建筑工程风险的重要方面,所以要不断通过有效措施,进行建筑工程材料的有效管理。其次,在工程中会涉及到各种材料,这些材料会运用到各个环节,不同阶段使用的材料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加强质量控制也是对工程各个阶段的严格掌握,相关的材料表面看起来相同,但因材料的质量不合格都会造成施工进度影响,严重的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安全产生隐患,作为工作人员,加强工程项目中材料的质量管控,意义也就体现的非常明显。

2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要点的分析

2.1 确定检测材料及检测项目

目前建筑工程材料品种繁多,应用前都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测。所有进场检验项目要服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各项试验指标都要符合有关规定。例如对于建筑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原材料之一的水泥,需要检测其物理指标,包括: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凝结时间、水泥安定性、水泥胶砂强度。而对于粗骨料的检测,需要按常规检测密度、含泥量及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防水材料的检测项目应包括断裂拉伸强度、断后伸长率、不透水性和低温弯折等。

2.2 正确处理检测试验数据

由于各种原因,在同一组试件的测定中,有时试验结果的离散性较大。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有取舍的要求。例如在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中,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的数据时,应剔除后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此外,混凝土和砂浆的抗压试件强度平均值的计算等,也都有各自的数据取舍方法。

3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和控制的措施

3.1 制定工程材料供应计划保证施工进度

施工单位设置相关监理人员从材料的供应时间、材料用量以及材料市场价格三个方面做好材料采购以及资金分配计划,保证材料供应和资金链的正常运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合理运用与施工设计和经济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施工所需要的建筑材料进行分析与总结。其次,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市场调查,通过从实践依据上的分析、总结,制定出合理的材料供应计划,从而保证材料供应能够与施工进度相配合,又能保证工程质量以及经济效益。

3.2 加强对建筑材料采购的规范性

在根据施工需求采购建筑材料之前,首先要对厂家的供货能力,单位认证,产品合格数据等进行审查分析。只有确定该厂的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能满足施工计划的要求,才能与其合作。因此,除了对厂家提供的相关理论数据和相关证明进行核查,工作人员还应该深入考察厂家的生产工艺、经营模式、质量检测等,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其具有可靠的保障才能订货。为了防止在初春时期,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出现供应不足的问题,现场监理人员要特别对计划合作的厂家进行进一步的审核。具体表现为根据厂家提供订购产品试样以及机器性能等方面进行进场材料质量检验。工作人员要采取坚决抵制不符合规格的施工材的态度,为施工质量做出保障。

3.3 科学管理和检测现场材料

在建筑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后,首先,要检查核对材料的正确性,根据图纸和计划单一一排查。以便及时与厂家沟通替换。其次,要检测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由于工程量大,材料种类数量繁多,因此首先要按照材料的规格、种类以及不同的进场时间进行分类分区存放,并且保证不同的材质有明确的界限,之后按计划地进行检测,严格区分合格品和残次品。对于不合要求的材料要标注好出场日期等标志防止错用。此外,还应该执行严格的申报监管制度。为了保证施工材料的进场和检测工作都在相关负责人的监管下完成,要做好提前联系施工监理的工作,在没有负责人的前提下,必须拒绝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的现场,防止出现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强相应的进场申报机制,才能及时的获取材料进场情况,并按照规定进行监理。

3.4 对于新技术材料的选用和管理

对于一些新研制的却还没有投入工程实践的材料,建筑工程在选用的过程中更应谨慎小心,按照严格的规则来选用。具体应该满足以下条件:第一,新材料应该符合理论要求。即新材料必须是生产单位投入大量精力研制出来的具有相关合格证明的产品。第二,对生产新材料的单位的要求。即新材料的生产研制厂家,必须是有强大生产能力、成熟的生产工艺及国家认证的优秀单位。因此,除了应有研制的产品的质量保证,还必须具有产品的国家或者行业的生产标准证明。第三,对新材料的实践要求。即新材料的所有性能必须通过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的试验和鉴定,符合要求后才能投入工程使用。

3.5 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监理人员素质

规范的管理程序以及高素质的监理人员是提高施工工程效率的重要保证。因此,建筑施工工程除了对工程材料进行严格规范,还应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监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监理人员具有优秀的对工程材料质量的分析和总结能力,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也是对建筑质量的技术保证。因此施工单位要对监理员进行严格的技术培训,持证上岗。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需要保证每一个施工项目都具有高质量的监管保障,因此,细化监理人员的责任,每一环节都能得到管理,才能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得到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4 结束语

综上,建筑工程中,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材料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有效的管理能够提高施工建设水平,在整个工程建设阶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工作人员更要提高认识,不断对工程项目材料管理进行优化管理,从管理入手,积极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控制效率,作为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更好的为建设服务,从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梁伟深.探析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和管理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6,(11):156-157.

[2]徐文旭,何志敏.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和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4,(22):47.

[3]吴洪颖.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J].中华建设,2014,(05):118-119.

论文作者:黄甫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  ;  ;  ;  ;  ;  ;  ;  

探析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论文_黄甫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