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瑞
乌鲁木齐市房地产管理局房地产开发公司工程科 830002
摘要:本文首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做了概述,然后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原材料要求,最后详细阐述了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模板;浇筑;养护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述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在建筑物的一种常用结构形式,它是由钢筋和混凝土共同组成的,具有很强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并且排水性能良好。因此,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是极为重要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外部原因而出现裂缝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要求和规范,进行相应的施工操作,当各个部件分别搭建完成后,再对这些部位进行统一的混凝土浇注,使这些结构成为一个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使其直接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性,也具有着其他建筑材料无法替代的特性。此外,其他许多施工环节也与混凝土施工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格外的重视这项技术体系。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原材料要求
(一)水泥
作为钢筋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材料,水泥是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的材料。在进入施工场地前,一定要对水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控,只有拿到出厂合格证、实验报告等检测合格证明后,才可以确定水泥原料达到施工的标准要求,
按照级别分类后才可以录入到施工材料库中。对于没有经过检测的水泥原料来说,要监控水泥原料的流向,避免其进入施工现场,对建筑的质量产生影响。
(二)细骨料
作为钢筋混凝土施工中另一个必备的原料,对细骨料的质量也需要格外监控。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一定要选择级别较高、清洁度良好、质地坚硬的细骨料,避免在原料中混杂其他形式的原料,及时的选择适当场地安放原料,并且安排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检验处理。
(三)钢筋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钢筋的质量对于建筑的整体质量影响是最大的,它直接保证了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施工开始前,一定要对钢筋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筛选与把控。在施工现场使用的钢筋都应该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质量标准要求,具备应有的证件和检验证明,只有具有所需要的证明,才可以投入到实际使用中。
三、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一)钢筋绑扎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主要环节就是钢筋绑扎。绑扎前要对所有型号钢筋抽样检查,保证其质量符合实际与施工要求,避免施工中因为钢筋材料问题出现意外事故。加工与制作钢筋时严格遵循施工标准,依据设计规范进行加工,这样可以更好控制钢筋质量与结构质量。此外,钢筋绑扎过程中要跟进与控制绑扎质量。钢筋绑扎过程中应该满足以下问题:①搭接长度末端与弯折处的距离大于十倍钢筋直径,且保证构件最大弯矩位置不会成为接头落处;②手拉区域中,弯钩可
以以一级钢筋绑扎接头尾部,但在二级钢筋上不能这样做,钢筋搭接时利用铁丝将其中间与两端扎牢;③确保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与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厚度满足设计要求;④依据设计图纸确定绑扎弹线,根据设计要求开始绑扎,有效控制施工质量。
(二)模板搭建与拆除
1、模板的搭建
混凝土模板的搭建是为了降低钢筋混凝土工程的造价,并且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模板的设计对于混凝土的外观和内部质量有着重要的决定因素。因此,要在施工开始前对模板进行严密的设计,做到数据精准以及强度硬度达到标准。在安装模板时,也要提前对施工前的设计图纸和方案进行全盘的了解,使施工人员熟悉模板安装的步骤,全面考虑到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少意外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模板搭建完成后,还要随时校准模板的位置,调整模板的尺寸,保证模板的准确性。在安装过程中,要力求简单,保证模板拆除的便捷性,同时也要减小对模板的破坏。支撑面还要安装在垫板上,不可以使模板直接接触到地面,防止模板发生变形的现象。
2、模板拆除要求
在进行拆模操作时,需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的基础上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在拆除两侧模板后,进行楼板模板拆除。楼板模板拆模环节,应先调节顶部支撑,在达到模板与结构体系分离条件后,保留养护支撑与相应模板,其余模板在满堂脚手架上进行拆除操作。拆模使用钩子或扁铲撬棍进行操作,拆除完成后的模板运送到指定地点,清理完成后按照装配组合进行标号保存,以备后续工程使用。地下室剪力墙模板则应在对拉杆模板拆除后,割除多余部分,磨光表面后进行保管。
(三)混凝土施工
1、配合比和强度
首先,在施工开始前要对原料的组成和配比进行提前的规划。混凝土原料的配比和选择是混凝土强度的必要保证,施工人员要根据所采购的原料进行相应的配比,对混凝土进行最恰当的调配,使水和石灰达到良好的配合。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外部条件的影响,砂石中的水分会较高,为了保证混凝土最终的质量,在配比时要注意砂石中的含水率。
其次,还要对混凝土的强度格外加以关注。混凝土的强度是建筑物整体质量的保证,国家和行业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也有着特殊的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从行业标准要求出发,规范施工过程。在施工中,要注重混凝土的搅拌,这就使得在挑选搅拌机时要更加严格,进一步加强搅拌的质量。在使用过程中,也要严格规定搅拌的时间和顺序。
2、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时,应该采取分层浇筑的方法,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凝结之前结合好,防止裂缝的出现。在混凝土的基础层中,可以预留一条后浇的缝隙,将混凝土分成若干块进行浇筑,当这些混凝土分割块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后,再在预留的后浇带中进行浇注补偿,用于收缩混凝土,使分块的混凝土连成一片。在后浇带的浇筑时,还要考虑到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效应。在具体施工中,还要根据现场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分层浇筑方法。如果需要浇筑的结构平面尺寸不大,就可以采取全面分层的方法,在整体基础上全面的对于需要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在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但没凝结前进行第二层浇筑,直至浇筑完成。
3、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环节是决定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的关键环节,其实施过程在参考施工技术规范与材料特性的基础上,应在工程施工完成后尽快进行。房屋建筑混凝土养护安排在浇筑施工操作完成后的12h内进行,浇水维持其表面湿润水平,浇水养护时间应不少于7d,部分抗渗性能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则应不少于14d。
4、混凝土拆模
梁、板底模板跨度不大于8m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拆除,跨度大于8m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拆除,悬挑结构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拆除。拆模时应以同条件养护试件抗压强度为准。根据试验结果填写混凝土拆模申请,经现场技术主管批准后方可拆模,否则不得随意拆除。
结语
综上,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时,需要科学合理选择材料,使其质量达到相关规定要求,选择可操作性强的制作工艺,有效控制施工技术,从而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房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郭佳.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6(11)
[2]梁华锋.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中的作用及施工技术的分析[J].建筑知识,2016(7)
[3]贾帮兵.试论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6(8)
论文作者:张君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模板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质量论文; 强度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