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对农业基本地位的认识_农业论文

深化对农业基本地位的认识_农业论文

深化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位论文,基础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传统的农业基础理论无法全面客观地说明农业基础地位的问题

所谓传统的农业基础理论,就是根据我们党的经济文献和政策文件的观点以及参照《政治经济学辞典》的说明(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7页)而归结起来的要点,大体可分为7条。即:(1)农业是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来源;(2)农业是发展工业和其他事业所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3)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所需原料的重要来源;(4)农业是工业的重要市场;(5)农业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6)农业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7)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这种传统的农业基础理论在它形成的初期,以及以后的一段时期内,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暴露了它的局限性。

(一)传统的农业基础理论没有说明农业与工业的辩证关系。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国家工业化的道路是照搬了前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而重工业又是以 发展军事工业为核心。这便使得我国工业化资金积累的来源不可能是轻工业,而只能是传统的农业。这么一来,号召农业向工业作贡献、要求农业向工业提供资金积累,并且通过维护或扩大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等途径去获取农业向工业提供资金积累,便成了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既定方针。传统农业基础理论,没有把农业看作是决定和制约其它产业的基础产业,而是采用实用主义的态度,把农业当作其它产业的“跳板”产业。当农业出了问题的时候,便大谈农业、大办农业;到了农业形势有所好转的时候,则又逐渐淡化了农业、忽视了农业。几十年来我国农业一直陷在时冷时热的怪圈里周旋,往复不止。

(二)传统的农业基础理论无法引导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传统的农业基础理论虽然也强调提高农业生产率,但是,由于它同时又把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业”作为主要依据,所以在实践中农业生产率的增长一直处于十分缓慢的状态。不论从我国的情况分析或是从世界范围的农业发展历史上看,都可以得出一个共识:把绝大多数人口控制在农业,则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提高农业生产率则不能把绝大多数人口控制在农业。

(三)传统农业基础理论的僵化意义使它失去了指导现实的功能。传统的农业基础理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并且完全是为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服务的。其理论意义显然无法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还要坚持农业基础地位的问题。譬如说:(1)它强调把绝大多数人口滞留在农业作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的主要依据,这就无法说明农业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甚至大部分人口城市化以后,为什么还要坚持农业基础地位的问题;(2)它把农业当作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作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的重要依据,也就无法说明在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转移到非农产业以后,为什么还要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问题;(3)它把农业当作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作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的重要依据,但是,却无法解释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上升、农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到非出口物资重要来源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问题。

二、农业概念的本质含义及其对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意义的依据

现行的辞书对农业的解释多数都认为:农业,是指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有些还附带说明,在国民经济中的农业,还包括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村副业等项目生产在内。对农业概念作这样阐述,有四条明显的缺陷:(1)它反映不了农业这种包涵自然环境、物质基础、社会条件等综合因素在内的社会基础工程的实际;(2)它涵盖不了现代化农业分工专细的外延所指;(3)它丧失了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内在的决定关系和制约关系;(4)它把握不了农业历史发展的本质属性。要深化农业基础理论的认识,必须首先弄清农业概念的最一般的本质含义。我们可以对农业概念的本质含义作这样的说明:农业是人们通过生物机能的途径把自然物质转化为人类生活物质资料的社会基础工程。笔者认为,这样的阐述抓住了农业的本质含义。首先,它抓住了农业“通过生物机能的途径”这个根本特征。其次,它强调要把农业这种既有综合投入和综合产出又有决定和制约其它产业关系特性的经济活动当作“社会基础工程”来理解。第三,要特别说明的一点,就是突出了农业“通过生物机能的途径把自然物质转化为人类生活物质资料”的本源功能。删去了长期以来把提供“生产原料”也作为农业基本功能的非本质的累赘成分。

在把握农业概念的本质含义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提出农业之所以对人类社会具有最终决定意义的三条依据。

(一)维持人类生存前提的食物及其营养物质始终要靠农业来提供。人类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首先能够生活;而要能够生活,就必须解决维持人类生命活动的食物供给及其营养物质的来源。人们的食物及其营养物质,要靠农业来提供,这已是一种毋容置疑的历史事实。在当代工业社会里,人们吃的食物不再仅仅是粗糙的农业产品,而且还有经过精美加工制作和辅以漂亮包装的营养食品,它附加了反映新的生活消费方式和新的饮食文化精神的内容。这些食物物质在社会产业统计上往往已不属农产品,而是属于工业品。其实,一切为人类提供营养物质的工业食品,究其实质都仍然是来源于农业。再从人们食物构成的发展趋势看,虽然会出现粮食数量减少,肉、蛋、奶、鱼、水果和蔬菜等数量增多的现象,也会出现主副食之间的界线越来越难于分清的状况,甚至会出现主副食之间相互易位的局面。但是,人们“食”的本质却仍不会改变,照样需要摄入人体所必须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这些食物和营养物质的来源毫不例外地仍然依靠农业来提供。

(二)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是农业剩余劳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产品物质也有所增加,逐渐出现了超出劳动者食物消费水平的农业剩余产品,也称为农业剩余劳动。农业剩余劳动的出现,导致人们产生了探求新的消费方式和新的生活需要的欲望。为了组织和实现这种新的生活需要,便出现了新的社会分工。先是农业内部的分工,以后又发展到多产业、多工序的分工。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又出现了组织社会分工、维持社会分工和促进社会分工的社会服务机构,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文化意识体系。也就是说,由农业剩余劳动而形成的新的生活需要,必然会要求和产生一定的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来保证和实现新的生活需要。然而,当一定的比较系统协调的社会生活秩序实现之后,这种新的社会生活需要又会还原通过社会服务机构的功能和社会经济组织的作用向农业生产提出新的要求,并导致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积累的增加。从本源的意义上说,一切丰富多彩、光耀夺目的体现人类进步的社会生活,都是有赖于农业剩余劳动积累增加的基础上形成或转化而来的。

(三)农业在社会总产值中比重不断下降的历史趋势与农业生产率持续上升的历史必然是一致的。农业的初始阶段,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没有农业剩余产品,人们所进行的获取生活资料的劳动,都是单一的农业劳动,不存在农业生产以外的其它产业。所以,那时的农业产值与社会总产值是同一回事,无所谓农业产值与社会总产值之间的比例问题。到了出现农业剩余劳动之后,为了追求新的生活消费方式,便逐渐出现了多工序、多产业的社会分工,因此,也出现了社会总劳动(也称一般劳动)在不同社会产业(包括农业本身)的分配问题。于是,农业产值与社会总产值之间的比例问题便接踵摆到了人们的面前。在人们所需要的诸多的生活资料当中,对食物生活资料的需求是比较稳定的,而其它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生活资料的需求则是不断丰富发展的。食物生活资料与其它生活资料之间的这种内在关系,决定了社会总产值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农业产值比重逐渐下降和其它产业的产值比重逐步上升的趋势。但是,农业产值比重下降的历史趋势与农业生产率持续上升,或称为超过劳动者个人消费的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历史必然是一致的。

世界上,几乎所有经济发达的国家,其首先是农业生产发达的国家。世界上拥有最大量工业品出口的国家,其同时也是拥有最大量的农产品出口实力的国家。一句话,所谓经济发达,首先是农业发达;所谓经济落后,实质是农业落后。企图离开农业的发展去设计或实施的经济发展计划,其最终是要受到历史必然的惩罚。

三、以科学的农业基础理论来指导和组织生产

(一)必须树立“社会大农业”的观念。树立社会大农业的观念,就是要强调农业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广泛而普遍的意义、强调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功能。农业对于社会其它产业的决定和制约关系,以及其它产业对于农业的基础依存关系,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在各种社会形态的经济结构之中。树立社会大农业观念,必须按社会基础工程的要求,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业生产的投入是一种包含自然投入、物质投入和社会投入等多因素的综合投入;农业的产出,也是一种具有较丰富意义的多产品的综合产出。农业生产的综合投入与综合产出之间、各项投入和各项产出之间都具有明显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配套的关系。这种关系告诉我们,农业生产是一项具有明显的“社会基础工程”特性的产业。要改善和协调农业生产这个社会基础工程诸方面的关系,或解决那些诸方面的问题,单靠分散经营的农户是无法达到目的的。例如,生态环境的条件,大江大湖的治理,大型的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的大规模经营和综合工程的开发,农用工业的发展,农业科研成果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文化素质的提高,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等等,都必须依靠各级政府拿出相当的财力、物力和领导力量给予支持。为此,必须对现行的资金投入结构进行调整,逐步增加国家对农业生产投入的比例,并以此带动地方、集体和农户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树立社会大农业的观念,既要把农业引向市场竞争机制,又要制定和实施政策性的保护措施。要树立社会大农业的观念,就必须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而实现这种转变的动力在于把农业引向市场竞争机制,变自然经济为市场经济,变使用价值为交换价值,从而达到和实现农业生产内部的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最好的效益。但是,农业生产是一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而自身的经济利益低的高风险产业。因此,国家就必须采取宏观性的合理协调的和适当向农业倾斜的政策和措施来保护农业的地位,促进农业的发展。

(二)牢牢掌握农业对其它产业的制约关系和决定关系。农业对于社会其它产业的制约关系和决定关系,既是肯定的,又是辩证的;它处于经济发展变化的状态,而且还存在着以时间、空间和不同层次之间的多种矛盾交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在分析社会产业的综合运行表现是否由农业制约和决定其它产业的关系时,可以从两条主要标准进行判断:一是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否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并能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二是农业劳动者的收入增加是否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步提高?从我们国家的情况分析,农产品的供给将是一个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不能忽视的比较严重的问题。根据《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规定,到2000年,我国人均口粮要达到213公斤、肉类25公斤、蛋10公斤、奶6公斤、水果23公斤、水产品9公斤、蔬菜120公斤、食用植物油8公斤。如果到2000年我国的人口可以控制在13亿以内,则各项农产品必须达到的数字是:粮食5000亿公斤以上,要比1993年增加500亿公斤;肉类4800万吨,要比1993年增加958万吨;水产品2850万吨,要比1993年增加1027万吨。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农业劳动者的收入增长缓慢,长期以来都未能与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相协调,这主要表现在城乡生活消费的差距方面。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之比为1∶2.37,1984年缩小到1∶1.71,而1992年又扩大到1∶2.33,1993年再扩大到1∶2.72,超过了改革前的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力争保持农民收入的提高与社会经济整体增长的幅度相协调的问题,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从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发展创汇农业;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减轻农民负担和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综合条件上考虑和解决,才能达到较好的效益。

(三)农业生产要适应人们食物结构变化的要求。所谓食物结构,从狭义上讲是指某个人或一定的社会群体消费食物的数量与种类的关系;从广义上说,它是涉及食物生产、流通、营养、卫生、消费及其与食物数量和质量有关的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农业生产提供给人们的食物生活,总是表现为一定的食物结构。现阶段,我国的食物结构和营养状况的主要特点是:热量已可满足需要,而蛋白质供给不足,尤其是优质蛋白质明显偏低;谷物消费量大,豆类和动物食品不足;多数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入量已达到营养标准,而钙、核黄素、维生素A等仍然偏少。当前,食物结构的变化出现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对粮食的品种和质量提出了新要求;二是突出要求动物性食物的增加;三是对蔬菜和水果既要求数量的增加,更要求质量的提高。为了适应人们已经变化了的食物结构要求,必须对农业生产的结构进行调整。主要从三个层次着手:第一个层次是调整农业的品种结构。就全国而言,粮食方面的重点是更换或更新稻谷、小麦和玉米的品种,增加小杂粮的品种。第二个层次是调整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种植业应由传统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逐步转变为粮食——饲料——经济作物相结合的三元结构,逐步把饲料作物生产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畜牧业应在稳定生猪生产的同时,扩大耗粮少、转化率高的畜禽饲养规模。水产业采取以养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的经营方式。淡水和海洋养殖应逐步上升,海洋捕捞则逐步下降。第三个层次是调整农业外部的产业结构。主要是运筹和协调社会产业发展的速度和比例,大力发展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和运输销售业。使农村第一产业向二、三、四产业转移,由产前、产中向产后延伸,使农业生产有利可图,实现农产品的多次增值,提高农业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和整体效益。

标签:;  ;  ;  ;  ;  

深化对农业基本地位的认识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