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心理生活的当代标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质量论文,当代论文,心理论文,标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高质量的心理生活是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现时代的时代精神主要表现为当代人类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两大课题:一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一是世界文化的一体化。由此出发,当代高质量心理生活样式的构筑必须符合以下原则:第一,在价值观上必须能汇通中西文化特点并突出自由、自觉、自主、自立的时代精神;第二,人格理想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心灵境界的不断拓展,智能的不断提高为特征;第三,人格的鉴定方法必须把直观体认和科学实证密切结合;第四,人格理想的现实化途径的形成必须以理解、公平、发展、创新为主旨。
【关键词】 心理生活标准 心理生活 人格理想
把人的心理活动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活整体来研究,进而探讨不断提高人类的心理生活质量的方法和途径是当代心理学最主要的课题。为此,它的首要任务是应该确立一个反映时代精神的高质量的心理生活标准。
提到心理生活的标准问题,稍有心理学常识的人可能马上会想到心理健康及其标准问题。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1〕。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还明确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2〕此外,中外许多著名心理学家还从其它各不相同的角度,对心理健康做出过相应规定。这些心理健康的标准,都是心理学家对人类的心理生活认真思考的结果,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应用上都具有重要价值。但这些探讨只反映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侧面——健康侧面的内容,还没有达到对人类心理生活的总体把握和审视。而总体的视角对于把握人类心理生活的实质,提高心理生活质量,构筑适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心理生活样式也许更为必要。本文试图从心理学已有的研究成果出发,把心理生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并遵循其构成的内在逻辑,对高质量心理生活的当代标准作概要阐述。
一、心理生活的时代特征
心理生活就是人类的社会生活的心理层面的表现。一定的社会生活方式总是以一定的文化模式作为它的客观的基础和条件,以一定的心理生活样式作为它的主观内容,并通过一定的实践方式把心理生活的目标理想现实化。因此,心理生活是人类的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一种心理生活样式,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代表着特定时代精神的心理文化的价值取向;第二,作为主导价值内化(教养)和具体化(各种心理品质总和)的人格理想;第三,合理的人格鉴定标准和方法;第四,人格理想的现实化途径。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人类心理生活的基本构架。由此可见,要确立当代高质量的心理生活的标准,首先要准确把握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即我们这个时代的主导价值。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才能规范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格理想,建立合理的人格鉴定标准,寻求理想人格的现实化途径。
所谓时代精神,就是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下的社会意识的普遍动向。它反映着一定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基本的价值观念,渗透在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贯穿于一定时代的发展过程始终,它是一个时代的前提和支撑点。
既然时代精神包含着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基本的价值观念,那么把握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精神动向的方法就是要把握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价值观念。参照奈斯比特、托夫勒等著名未来学家的研究成果,以及汤因比、池田大作等世界著名学者的有关论述,面对当今人类的科学文化飞速发展,全球生活方式一体化的现实,我们深切感受到当代生活的两大主题:一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一是世界文化的一体化(其中文化的现代化是主要矛盾,文化的现代化内在地就包含着文化的一体化,而文化的一体化是文化的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推动力量)。在文化的现代化和世界化的总体趋势中,心理文化的汇通、转化和发展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内容。
心理文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心理行为的文化体现,一是对心理行为的阐释〔3〕。从人类生活本位看, 心理文化的核心应该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着的心理生活样式。
在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对人类的文明作出巨大贡献,而且在今天对人类的心理生活仍产生着重大影响的文化形态有四种,即:古代中国文化,古代印度文化、西方文化、西亚的阿拉伯文化。其中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古代就有融合的历史。所以我们今天讲文化融合的主流,应该是中、西文化的融合。
中国地处东亚平原,平原地貌导致了殷周以来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造就了古代中国人注重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的人生理想,兼收并蓄、折衷调和的处事原则。中国文化在自己的历史沿革中历经百家争鸣的激荡,魏晋玄风的洗礼,印度佛学的渗透,至宋明时代最终完成了以儒学为主体,兼括佛道、思究天人的心性之学。但以心性论为指规的传统价值体系,形而上的道德意识过于浓厚,而理智分析的精神则明显不足,它虽然给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种足以安心立命的终极价值,一种高明的人格理想,但科学理性精神的缺乏,使它的人格理想的拓展缺少强有力的现实手段。因此,自清末以来科学民主精神的引入一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流。但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这种理性精神的引入至今也未完成。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作为中国文化的生命之源不能抛弃,而科学理性主义精神必须内化为中国人的自觉价值,这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化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西方文化的源头有两个:一是古代希腊文化;一是古代希伯莱文化。
古代希腊社会的特殊地理环境,导致了古希腊人以手工业和航海业为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对知识和技能高度重视,正是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希腊人发展了理智分析的思维方法,形成了一种意欲向外追求的价值取向,倡导一种忠贞信实的责任感,崇扬一种置生命安危于度外的冒险精神。
希伯莱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她创造了一个全能的上帝。上帝是一切生、死、善、恶、祸、福的最终解释者和裁判者。它实际上是饱经忧患、历尽沧桑的巴勒斯坦犹太人的精神异化的产物,但它逐渐具有了西方文化的普遍意义。
古代希腊文化和古代希伯莱文化的整合,使西方文化变成了这样的模式:一方面人们在主的观照下,积累善行,救赎罪过;一方面则在理性精神的驱动下,勤勉劳作,创造着生活现实。
14世纪以来,随着人文主义的兴起,人性获得了解放,理性不断发展,到18世纪,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肯定,并不断提升。至19世纪人性被推上了至尊的宝座,理性获得了至上的地位,使人类最终在智慧、情感和意志上取代了上帝。这无疑应该是科学理性主义的巨大胜利。但理性主义也给西方文化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它打破了西方文化的固有格局,剥夺了西方人的宗教信仰,使人类丧失了原有的精神家园。同时理性主义的膨胀也使人的现实生活进一步规律化、理性化和秩序化。那种活生生的带有丰富感性色彩的个体人格不见了,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绝对理念的外在显现。失去了终极关怀,失去了感性生命,人的生存状态变得异常荒谬,以致人们对理性主义产生了疑虑,这是西方文化所固有的内在矛盾。
东西方的两种心理文化的发展历程表明,东西方文化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同时又共处于同一生活世界,它们必须走向理解和对话。在此基础上共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重新整合价值体系,建构新的心理生活样式,这也是当代文化走向真正意义的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文化的现代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和人的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作为人的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的是人的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人的社会历史性是人创造的,人在其创造社会历史的活动中规定其自身,这是人自身的规定性。人的生活方式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是人的本质在实践中外化的结果,而标志人的实践水平的主要是作为人的器官延长的技术手段和劳动工具。因此技术手段和劳动工具的水平是评价人类生活方式现代化程度的最重要标准。
在当代社会中,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无疑是那些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的西方国家。因此,考察后工业社会的生活状况有助于我们确立当代生活方式的标准。
丹尼尔·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使用的是以信息为主的智能技术,它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扩大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加强了人们的理解和交往,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后工业社会生活方式的着眼点不再是过去的经验和现实的调整,而是强调预测,面向未来〔4〕。
国际著名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先生对后工业社会的生活状况作了更全面的描述。他认为大多数进入后工业社会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中,内在地包含着五次社会革命的成果,即:一次教育革命、一次政治革命、一次农业革命、一次工业革命和一次信息革命。因而它们的生活方式是多层面的。作为后工业社会最显著标志的信息革命,意味着使用先进的通讯技术,生产大量的信息,把大量的劳动人口分配到信息业中去,从而使信息的流量更多,传播速度更快、更远,传播的程序更复杂。信息变成了一种新的力量源泉〔5〕。
从这些学者的有关论述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当代生活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艰辛的学习任务,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复杂的人际关系,多层面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纷纭的价值体系,日渐强烈的对人的创造力的要求。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都要求我们人类迅速提高自身素质,建构一种高质量的心理生活样式。
二、高质量心理生活的当代标准
心理生活样式的基本构成(即价值观、人格理想、人格的鉴定标准、人格理想的现实化途径)客观上就决定了心理生活的标准。
这里首先关涉到当代社会的价值观。人类社会中一切价值的最本质的根源都是人性的需要。人类的本性在实践的动态展开中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即:人的自然性、人的社会性和人的超越性。人的自然性是指从生物进化的意义上讲,人从自然中来,与自然是一体的存在物,它禀有自然界的本然之性。人性的社会层面是指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超越性是指人的超越现实存在的种种制约的理想性追求。因此,社会生活的价值观不能仅仅是单一的一种指向,而应该是一个经过合理整合的有内在联系的价值体系。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的确立,一要筑基于人类的本性,二要灌注时代精神。
通过历史、现实的考察以及人性的追问,我们可以把当代社会的价值做这样的整合:第一,作为本能范围的生命存在的合理性,这是对人的自然性的反映。第二,作为对宇宙人生终极觉解的内在超越的道德意识,这是对人的生存质量的保证。第三,对人的现实生活作合理规范的科学理想。第四,反映当代生活方式特点的个体的自由、自觉、自主、自立的精神。奈斯比特在《2000年大趋势》中认为,这是一个个人主义将取得巨大成功的时代。个体的成功在于创造性的劳动。劳动的创造性源于心灵的自由。只有一个智慧上自觉、意志上自主的独立人格才能实现。
传统的东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也曾关涉了当代价值观的不同侧面。但由于时代的限制,它们总是误用了不同层面的价值——夸张和贬抑了某些价值层面,使它们在人类的价值体系中得不到合理定位。只有这种在对人性深入理解基础上建立的价值体系,才是我们应该遵循的生活的圭旨。
当代的价值观决定了当代人格的发展方向。据此,当代人应具备如下素质:
1.当代人应适合自身特点的系统完善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计划,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以应付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的种种挑战,这是当代理想人格的物质基础。
2.能力超群,能迅速掌握当代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理解、运用和创发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洞达世事,能迅速处理当代社会生活所提出的种种难题,拥有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系统完备的智能训练方法,坚持不懈、不断提高自己的智能。
3.品质出众,熟悉和理解当代社会各种有生命力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主动趋向于人类的最高理想。有切实可行的生活原则和自我完善的计划,在社会生活中尊重他人并得到他人的尊重。
4.对宇宙人生有高度觉解,有合理完备的心理调节手段,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合理的释放和升华,对自己乐天知命,对世事从心所欲、应物不累。
与人格理想相适应,高质量的心理生活要求,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评价标准来作为品鉴人物的现实尺度。
心理学史上,西方心理学关于心理测量的标准和方法取法于实证科学。在遵循标准化、信度、效度的基础上把测量对象当成一种客观实在,在测量结果上力求以量定质。中国传统的测量方法以魏晋时期的人物品鉴为代表,以阴阳五行说为依据,序列人格,并现实定位,是一种内蕴系统论原则的直观体认法。这两种测量方法各有其优劣之处。实证法结论精确但易脱离人的生态环境,故其适用范围受到限制。整体直观能把握人的生活现实,但缺少量化依据,结论欠精确。
当代人格的评价标准应该融直观体认和实证观察于一体,对人格实行具体的、全方位的鉴定。同时要把心理测量提升到学科的高度来看待,努力使之发展成为一门系统、全面地培养当代人格的指导性学问。
理想的人格不应该仅仅是人格的理想化的目标、尺度,它必须通过一定的现实途径获得现实的表现,这才是心理生活的最终目的。
在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人格的现实化途径都是主客两方面交互作用的结果。当代心理人格的现实化途径要着重解决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教育方面,社会必须尽可能给人们提供接受当代教育的条件;人格的主体也必须具备不断自我完善的品质和意志。充分利用应有和现有的条件不断地自己培养自己是未来教育的主要形式。
其次,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社会要提供一种合理的政治道德标准和利益分配原则。个人则必须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获得自己的权利和尽自己的义务的同时成就自己的现实人格。
第三,社会生活方式的一体化对当代人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必须有高度的理解和宽容精神。理解的途径是积极有效的交往。社会必须尽可能多地给每个人提供相互交往的机会,个体则必须协调自己的原则和方法,展开积极健康的交往活动。在交往中展现和成就自己的品格。
第四,现代化对人类的要求就是不断地创造和发展。只有那些具有高度的生活智慧,为人类的知识宝库增添了新内容的人才能称得上当今社会最有价值的人。因此,社会要保障和崇尚发明创造,而个体人格的最好体现,应该是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创造精神。
心理学是21世纪的主导科学。它的主导性就在于它能造就新的人格,能构筑新的、更合理的心理生活样式,切实提高当代人的生存质量,使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幸福。届时心理学将“真正变成一门促进养性、修行、做人、处事的重要人学”〔6〕。因此, 确立当代高质量心理生活的标准,是时代赋予心理学的重要使命。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课题,特别是在观念更新迅速、理想的冲突十分剧烈的今天,要想确立一个获得全面共识的心理生活的标准是极其困难的。本文只能算是一个抛砖引玉的尝试。
注释:
〔1〕〔2〕马健青主编:《心理卫生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43页。
〔3〕葛鲁嘉:《心理文化论要》,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28页。
〔4〕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纽约,1973年版。
〔5〕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中译本,293~299页。
〔6〕车文博:《统合主客观心理学范式,建构中国大心理学体系》,载《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