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邦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在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预制装配置建筑机电工程是当前建筑行业工业化发展的典型形式,结合装配式建筑机电工程在我国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具有保障施工安全、缩短工期、节省材料以及预算准确等功能,并且有利于建筑工程后期维护与管理。本文主要内容研究了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技术,希望能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技术
前言:当前,在我国政府的支持下,装配置建筑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使其迈入了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结合装配置建筑机电工程的特点来看,该工程具有环保、低耗等特点,并且能够在保证建筑物质量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效率,但是在当前有关装配式建筑机电工程的施工技术方面,仍然存在有诸多薄弱环节,建筑企业在应用过程中只有不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施工技术进行摸索,最终才能够为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1.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概述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活动中,相关原材料与构件都是提前在工厂内生产加工完成的,然后直接运送到施工现场直接进行安装与施工。施工人员在开展装配式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活动时,首先要对安装施工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预测,并且进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将其解决,其次,在传统的机电工程施工活动中,其模式为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活动进行设计,随后开展施工活动[1]。当在施工活动中出现问题时,对工程设计内容进行变更,然后调整施工活动,而装配式建筑机电工程中,其模式为深化设计,工厂制造相关原材料,然后运送至现场直接进行现场建造,这样一来,有效缩短了建筑活动的周期,提高了机电工程项目的建造速率。
2.装配式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技术工艺分析
2.1 BIM技术的应用
结合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活动的实际内容来看,BIM技术的有效运用,对于不够成熟的装配式建筑机电工程有着巨大的帮助,在装配式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活动中,相关材料、器具以及设备随处可见,而通过BIM技术能够对建筑工程的机电工程进行全方面的构建,在计算机设备上能够随时观察机电工程的可视化模型,以便能够及时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对相关问题及时处理,有助于施工人员在开展施工活动时,严格按照图纸进行,为最终提高建筑机电工程的建设速率与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正式开展装配式建筑机电工程的建设活动时,应该充分结合建筑管线施工规范,对施工方案合理规划,不断优化。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BIM技术对机电工程中的拆分工作、预埋工作等等进行有效处理。本文以某装配式钢结构小区为例,在其结构楼板中采用的是预应力筋叠合板,单体楼的主体结构主要采用型钢结构,并且在小区建筑物的外墙与分户隔墙部位采用了两百毫米的厚砂加气调班,在建筑物的室内隔墙中统一采用的是一百二十毫米的厚轻质隔墙。在对此工程开展施工建设活动时,通过运用BIM技术建立了完整的建筑模型,为机电工程的施工活动解决了诸多问题[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针对户外隔墙中120毫米的后轻质条板隔墙而言,在开展该环节的施工活动时,首先要在工厂预制相关原材料,随后在施工现场直接组装。由于在建筑物户内隔墙中,有关机电工程的插座、开关都在隔墙上,因此如果后期开展安装活动的话,那么将要在墙体上直接开槽开孔,此举将会使得轻质条板隔墙的质量受到影响,这样一来也与装配式建筑机电工程的意义有所不符。此时可以通过运用BIM技术,对轻质条板隔墙以及机电工程的开关等模型进行构建,准确定位机电工程开关、插座等物的位置,然后将相关数据信息传送至原材料的加工厂家,在后续安装活动中只需要按照材料安装顺序进行,便可确保开关、插座等的位置。
在建筑物的电气工程中,其内容涉及面较多,其中含有消防弱电、强电、智能化等多个系统,并且诸多系统的管线敷设在叠合板上,因此点电气工程中对相关管线进行预埋施工时,会出现三层管线重叠现象,再加上钢筋网片等物,极有可能导致结构扣板的尺寸超过设计尺寸,为施工活动带来严重的阻碍,而BIM技术的应用,能够针管线敷设的位置进行合理调整,确保在建筑物的叠合板中,最终只有两层管线具有重合位点。
2.2管盒预埋及管路连接施工
2.2.1叠合板电气预埋盒
结合电气工程的传统施工活动来看,其常规的灯线盒高度普遍为六十毫米,将此规格大小的灯线盒应用在装配置建筑机电工程中后,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堵塞请款,浪费建筑材料以及人工资源。因此可以采用专门定制的灯线盒,将其预埋在叠合楼板当中,还要注意采取一定的固定措施,这样一来能够促使灯线盒易于配管,有效减轻灯线盒对建筑物叠合板的循坏,在施工环节中预埋线盒位置时要注意不能使其发生偏移状况,保证工程质量[3]。
2.2.2叠合楼板上地位插座配管
当在建筑物叠合楼板中的现浇层预埋线管时,应该将线管直接引入到墙板的插座中,但是由于在施工活动中,墙板的预留操作空间较小,因此施工难度较大,如果一旦出现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将会出现线管错位以及外墙板被压扁等问题,增加配管的难度,直接影响施工质量,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施工单位可以结合建筑物机电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合理设计装配式建筑线管预埋辅助定位模板,使得叠合板上现浇层预埋线管的引上管能够被精确设定,减少人工误差,为装配式建筑预埋管盒的施工质量打下基础,缩短其施工活动的建设周期。
结语: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身为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机电工程项目的施工活动有效采用装配置建筑的建设方式,能够有效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除此之外,采用装配式建设方式还能够对建筑施工活动中的问题进行提前预测与解决,为建筑工程的后期运行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徐言毓,陈永生,王海川. 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 安装,2018,No.313(08):22-23.
[2]蒋文龙,李磊,侯静.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研究[J]. 施工技术,2017(22):72-74.
[3]李胤楷. 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63(17):103-103.
论文作者:万春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建筑论文; 机电工程论文; 叠合论文; 机电论文; 隔墙论文; 建筑物论文; 活动中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