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方法”试题中求真价值的体现_史学方法论文

“史学方法”试题中求真价值的体现_史学方法论文

在“史学方法”类试题中体现求真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学论文,试题论文,价值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上海二期课改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的课程建设目标。相对于过往的经验而言,中学历史教师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知识储备是最缺乏的。该目标中的“方法”又可以分为“学习方法”和“史学方法”两个维度,而教师对于“史学方法”又存在较大的盲区。为此,近年来上海中学历史教师既从葛剑雄的《历史学是什么》、杜维运的《史学方法论》和彼得·伯克的《图像证史》等书籍中获取“史学方法”的相关理论知识,更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践,从而在如何获取史料、如何提取信息、如何对历史作出解释等方面形成一定的共识,尤其将“求真”作为中学历史“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核心价值。

有基于目标的教学,就有针对目标的检测。对于如何通过试题命制来检测“史学方法”目标的达成度并发挥试题对教学的反拨引领功能,是当下许多历史教学工作者正在思考的问题。作为教研员,如何提高自身的命题能力,并通过创新命题引领区域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以下笔者将结合对各类市级优质试题的学习及自己的命题实践,就如何在“史学方法”类试题的命制中体现“求真”价值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史德内化于心——求真的自觉

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一书中指出,具有史德的史学家应当是“向美善的境界迈进……他说实话,说内心所要说的话,公正无私,是他的天赋;他平时是一个心平气和的人,和蔼可亲,秉笔述往事,像是高龄老翁忆儿时,巨细缕述,喋喋不休,然而是非恩怨,像是全已烟消雾散了。”同时,作者认为,仇恨是史德的反面,因为仇十艮会使历史蒙上阴影;现实是史德的反面,因为随世浮沉会使史家失去气象和精神;诈伪是史德的反面,因为从事伪造,便自欺而欺人;夸大、附会、武断也都是史德的反面,因为如果专凭主观判断,便妄言以惑世了。

自然,我们不能以史学家的标准去要求我们的学生,但史家对真善美境界的追求是应当传达给当代学生的。尤其是“求真”,它是历史学的安身立命之本,它本当成为当代青年学子的核心价值追求。只有当史德内化于心的时候,求真才能逐渐成为自觉。但问题是我们不能通过说教的方式去灌输史德,那会成为虚伪的教条,只有基于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感悟,史德才会被学子们从内心深处加以认同。

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卷中命制的“曹墓之争”一题为如何在试题命制中内化“史德”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以下为原题(部分)。

试题1:曹墓之争

2009年12月,河南安阳发现一座东汉大墓,一些学者依据该墓的规模、形制、遗物及文献记载等,认定这是曹操墓,由此引发了各界热议。

材料一:学者质疑的主要理由

√刻有“魏武王”的石枕是从盗墓者手中缴获的:

√曹操生前常把自用的石枕等赐予近臣;

√文献中对曹墓方位的记载十分负责,与该墓所处的地貌、地形不太相符。

材料二:学者持有的另一种意见

此项研究成果在众多证据的支持下公布学术成果,似乎并无不妥,之所以招来众多质疑,是因为学界存在着抄袭造假的现象,影响了公众对学术成果的信任度。

问题:

(1)从材料一来看,质疑者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史家怎样才能增加学术可信度,写出信史?

此题在内化“史德”方面有如下可借鉴之处。其一,选取当时的热点新闻,贴近生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做起这样的题目来自然不太会有畏惧感。亲近历史是学生愿意主动探究历史的前提。其二,题目以“秉笔述事”的方式记录了“曹操墓”的结论“引发了各界热议”,并列举了“学者质疑的主要理由”,从第三者角度还原了争论的全貌。命题者以寥寥数语修正了大众在新闻媒体炮轰下以为“曹操墓”就是定论的误解,使大家明白原来这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课题。问题“质疑者的依据是什么”更是将这种争议显性化。从对他人质疑观点的关注到养成自己的质疑精神,是求真的必经一环,质疑的目的不是推翻某个观点,而是为了验证既有观点的可靠性,是为了进一步追求历史的真相。其三,题目指出当下“学界存在着抄袭造假的现象”,毫不避讳现实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曹操墓”现象置于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下去理解。确实,任何一种现象都应置于更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去解读,联系“曹操墓”与可能带来的旅游商业的地方未来利益,不得不让人担忧随世浮沉将会使史家失去气节和精神。史德丧失了,又谈何求真!命题者匠心独具,用心良苦:解题者剖析现实中的历史,在质疑中内化史德,自觉求真。

二、明辨史料价值——求真的基石

“没有史料,就没有历史”,此类响彻云霄之论,虽然忽视了史学家的重要地位,却道出了史料与历史之间的真切关系。对于史料的分类,古今中外的史学家有不同的观点。公元8世纪初期,中国史学家刘知几将所有的历史著作分为两类,一为当时之简,一为后来之笔。19世纪末期有被称为西方史学方法论鼻祖的伯恩海姆,将所有的史料分为传说和遗迹两类,这种分类,比起一千年前刘知几的分类,多出了遗迹一项,史料范围为之扩大。以后西方史学家的史料分类,又有口头传说、文字记载、实物三方面,或原始史料与转手史料,或直接史料与间接史料等。无论如何划分,史学家都力图通过分类来明确不同史料的价值,只有依据价值更高的史料作出的分析才离历史真相更加接近。

二期课改以来,史料已广泛进入课堂,史料教学法基本成为常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史观的进步,教师们引入课堂的史料类型更加丰富多彩,绘画、影视、文学等受学生喜爱的艺术作品也由于其直观性、生动性的优势被当做史料大量引入课堂。在这种背景下,遵从前辈史家求真的信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艺术作品突破了传统史料的内涵限制,提供了更多证史的可能;另一方面,其史料价值必须明辨,以免使学生将其等同于真实的历史。为此,笔者曾在原创命题中尝试体现这种价值引领。

试题2:油画中的历史

法国画家大卫于1787年创作的油画《苏格拉底之死》(图略),描绘了为坚持自由和真理而死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许多艺术史家认为,对大卫作品的解读,往往被赋予现代政治的含义。

问题:

(1)结合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解读该作品的现代政治含义。

(2)你如何理解该作品的史料价值。

该试题意在帮助学生理解,油画所展现的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慷慨陈词宣扬真理不惧死亡,听者或被其感染或为其即将赴死伤痛不已的情景,实际表达了作者“自由高于一切”的理想。在此基础上,进而使学生领悟艺术作品更多反映的是作品创作时期的作者思想和社会背景,而不是其描述的内容本身。笔者认为,命制艺术作品史料价值辨析类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学生对于作品本身描述的内容和作品创作时代的背景应有必要的知识铺垫,这样题目才既遵守命题规定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辨析难度。其二,作品当明确创作时间和创作者,一来体现作品选择的严谨性,二来为学生答题提供重要信息。其三,题干当有暗示性,如上题中“对大卫作品的解读,往往被赋予现代政治的含义”的表述,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向以引导。其四,问题当有阶梯性,问题可依次指向作品的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然后再提炼作品的史料价值,这样既符合认知规律,更能引领思维顺序。总之,只有对不同类型的史料价值有了明确的定位,并掌握了判断史料价值的具体方法,学生求真的方向才不会出现偏离。

三、运用比较方法——求真的路径

法国年鉴学派史学家布洛赫有比较史学家之称。他曾经说:“我已使用了一个有神力的魔杖,其名即比较方法。”此话看来夸张,却道出了史料比较法的价值。纷纭庞杂的史料,归纳在一起,不经过比较,无法看出每一则史料所代表的特殊性质以及史料与史料间详略异同所在。史料比较法,大体可以分为同源史料的比较、异源史料的比较、二手史料与一手史料的比较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史料,其作者相同,或作者不同而出处相同,是同源史料。如果同源史料本身缺乏统一性、和谐性,那么其史料价值就有待进一步考证了。当然,同源史料的比较是相对消极的,我们应积极寻找异源史料,以进行比较,如地下史料与纸上史料互相比较的二重证据法,是获取真实历史的有效路径。另外,通常作为一手史料的原书,其价值要高于转手记载,所以,如果能养成经常查原书的习惯,不时将转手记载与原书作比较,无形中就能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错误。

史料的比较,亦即史料的互证,它是探究历史真相的重要路径。基于孤证不立的原则,史料比较是视角越多越好,逻辑越严密越好。史料比较,既可以证有,也可以证无,还可以存疑。以下是上海市高中历史学业考试中的一道试题,笔者认为在运用史料比较方法探寻历史真相方面作了较好的示范。

试题3:“大禹治水”是否确有其事?长期以来一直是广受争议的话题

材料一:在发掘出的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上铸有记述“大禹治水”内容的铭文,这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也最为翔实的关于大禹治水的文字记录。

材料二:《楚辞·天问》记载了禹治水的事迹。成书于同时代的《国语·周语下》也说因禹治水有功,上帝嘉奖他使其拥有天下,并赐姓姒,称有夏氏,故《国语·郑语》中称之为夏禹。

问题:

(1)该青铜器上的铭文内容对我们认识材料二有什么作用?

(2)有人认为该青铜器的发掘和考证,已经使“大禹治水”成为确切的史实。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为什么?

此题在如何命制史料比较法类试题方面所带来的启发有如下几点:首先,在命题的选点上,可以选择一些当下尚未形成定论且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在史料选择上,尽量精选有典型性且类型不同的史料,就本题的两则材料来看,既有实物史料也有文献史料。再次,既追问两者的互证价值,也追问两者是否具备了通向历史真相的足够证据,既证有,也证无,引发学生的质疑。最后,在价值观上,引导学生以史料信息为依据做出判断,这种信息可以是直接观察到的信息,也可以是产生时代等隐含信息。总之,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不夸大,不武断,要科学审慎地求取历史真相。

课程是整体,课堂教学和课后检测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当教学日益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三维目标中的桥梁作用,那么试题命制也应该发挥其相应的检测和引领功能。求真,是历史学的核心价值,如果偏离了这个方向,那么,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也便成了空谈。如何在试题命制中体现求真精神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仅浅表地涉及了几个方面,我们还可在史观、史料考证、史料解释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标签:;  ;  ;  ;  ;  

“史学方法”试题中求真价值的体现_史学方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