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兼论学习邓小平领导核心理论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经验_党建论文

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兼论学习邓小平领导核心理论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经验_党建论文

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理论的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键在于论文,社会主义事业论文,领导核心论文,理论论文,领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央同意印发的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由学习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党的理论建设的又一件大事。《纲要》是我们学习《邓小平文选》的重要辅助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纲要》的第二部分第十六章,是关于社会主义事业核心的理论。它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的党建理论,对于抓好新时期党的建设,保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实现党所肩负的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重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在中国,在五四运动以来的六十年中,除了中国共产党,根本不存在另外一个像列宁所说的联系广大劳动群众的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70页。以下只注卷和页码)他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就把党的领导置于核心地位。邓小平同志为什么要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呢?正如《纲要》所指出的,“这是四个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在人民中享有崇高威信的党。中国近现代史证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找到了中国革命的规律和道路,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辛的探索,找到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领导人民开辟了一条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正如《纲要》所阐述的那么样:“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现代化建设,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都要靠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条战线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因此,党的领导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证,是我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之所系。任何怀疑、削弱、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作用的观点和做法,都是十分有害的。

《纲要》又指出:“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同志就反复强调:“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第二卷第268页)“我们要改善党的领导,除了改善党的组织状况以外,还要改善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改善党的领导制度。”(第二卷第269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邓小平同志又不断地从各个方面强调了这个问题。

邓小平同志为什么在强调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多次强调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呢?综观邓小平同志一系列深刻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其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基于党的组织状况和思想状况。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党和国家刚刚粉碎“四人帮”不久,刚刚从“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中走出来,有些党员政治上、思想上不合格;有的党员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入党的,一直没有受到党的教育,不能成为群众的模范;有的党员脱离群众搞殊化,等等。后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展和深入,一些党员又经不起权力和金钱的诱惑,出现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等消极腐败现象,从而损害了党的形象,腐蚀了党肌体。其次是基于党的领导工作状况和领导制度。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要求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以及领导制度的变革。在全党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尤其要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保证中央经济工作指导思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党只有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新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新的领导制度,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正如《纲要》所指出的,“党必须善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认真研究和解决自身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这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兴衰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在思想建设、理论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特别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陆续作出了关于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关于加强廉政建设、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等决定。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又着重就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样就形成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整体部署,为把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整体的思想和具体的要求。正如《纲要》所指出的:“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在领导全党继续进行的新的伟大的工程。”

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这就决定了党必须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党的思想建设包括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和遵守组织纪律的自觉性等丰富的内容。正如《纲要》所指出的,“在今天,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建设。”这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思想保证,也就是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的原因所在。

党的建设要紧密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这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的历史经验。在每个历史阶级,党的政治路线都处于中心的地位。但是,没有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实行,关键是思想路线对不对头。”(第二卷第191页)应该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其后所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正是党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结果。因此,正确的思想路线对于正确制定和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实现党的各个历史阶段的任务,有着决定性的意文。

党的组织建设也离不开思想建设。我们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党的纪律是以高度的自觉性为特征 。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点和优势,是实现其政治任务的重要组织保证。而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的维护和贯彻,不仅依靠党在政治上的正确,而且依靠党员的思想觉悟。如果党员在思想上不理解坚持民主集中制和严守纪律的重要性,党的组织建设就难以有效地进行。

党风是党员世界观的直接体现。党员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党风,因而党的作风建设直接取决于党的思想建设。党的思想建设,说到底,是要解决党的世界观问题,其实质就是解决党员在思想上入党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牢固地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在这场社会大变革中经受住严峻的考验。”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使广大党员牢固地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思想建设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首先要抓好理论建设。理论建设是思想建设的基础。思想是否正确总是同理论指导是否正确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中,必须始终把理论建设放在核心的地位,认真地抓紧抓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使广大党员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是党的思想建设方面的一项永久性任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因此,在今天,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心内容是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要继续落实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推动全党对这一理论的学习不断地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最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建设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际相结合,用在我国具体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指导我们党的建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党的建设理论。如关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关于纠正长期“左”的错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提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关于进行党的领导制度的改革,完善党规党法,实现党内生活民主化制度化;关于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关于实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造就朝气蓬勃的领导干部队伍;关于从严治党,反对腐败,加强党的纪律性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要发展,为我们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理论,切实地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要通过加强思想建设,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的作风建设是保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前提

对于党的作风建设,《纲要》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定要坚持党的宗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党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纲要》之所以把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提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这是因为:首先,党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党的任务和面临的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果不通过积极而有效的作风建设,党员不能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那么,以权谋私、拜金主义等腐败现象就容易在党内滋生蔓延,党就有变质的危险。其次,党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和事业的成败。党风问题实质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人民群众离不开党的领导,党也离不开人民群众。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党风好坏决定着人心向背,而人心向背决定着党人命运。得人心者得是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是一条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第三,从作风建设与党的其他建设的关系看,作风建设既能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又能保证其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离开作风建设,党风搞不好,全党在思想上就难以统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得不到贯彻执行,党的组织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也就得不到维护。由此可见,党的作风建设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条件和有力保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共产党有没有资格领导,决定于我们党自己,“决定于我们党的思想和作风。”(第一卷第174页)

为了把党的作风建设得更好,《纲要》对目前党风作了准确的估价:“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党员是好的和比较好的,有腐败行为的只是极少数。但这极少数党员的腐败,已经引起群众的极大不满。坚持反腐败斗争,是密切党同人民联系的重大问题。要充分认识这个斗争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把反腐败斗争摆在党风建设的突出位置。”实际上,邓小平同志早在作出改革开放决策之初,就多次提醒全党,要反对干部队伍中的不正之风和特殊化,警惕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袭。以后他又多次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第三卷第379页)抓党风建设,首先要认真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牢牢记住自己永远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不仅要严于律已,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且要敢于坚持原则,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坚决的斗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纠正党内不正之风和惩治腐败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并作出了专门决定,制定了一系列法规,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从总的趋势来看,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正在得到抑制和克服。但是,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决不能有丝毫松懈,各级党组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要进一步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把端正党风和加强廉政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抓出成效,取信于民。只要真正搞好党的作风建设,有效地克服腐败现象,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党的组织建设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有力保证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纲要》指出:“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组织建设的重要问题。”

(一)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注重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纲要》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最便利、最合理的制度。”我们党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这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纲要》指出:“实行这种制度,就是要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的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践证明,民主集中制贯彻得好不好,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总结了历史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多次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一个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他指出:“在党内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要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第二卷第360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思路,党在恢复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一系列方针原则。正如《纲要》所指出的,“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都要按党章办事。健全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保证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健全干部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职务任期以及离休、退休等一整套制度,废除实际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逐步形成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把党内监督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结合起来,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体系。”这一切,使党内政治生活日益正常和活跃,为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组织保证。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更要求我们党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全党全国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又需要统筹规划、协调配套、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需要以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这就离不开党和国家按照民主集中制实行的正确领导。党章规定,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邓小平同志指出:“这几条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全党服从中央。”(第二卷271页)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始终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全党必须在政治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中央权威,使党成为更加团结更有战斗力的整体。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一项基本建设。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中,党的基层组织团结带领群众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做出了巨大成绩,发挥了重要的战斗堡垒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还有某些不适应的地方,有的基层组织甚至处于瘫痪状态。因此,各级党委都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列入重要日程,常抓不懈。要象《纲要》所指出的那样,“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用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必须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运用已有成功经验并进行革新和创造,改进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必须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弘扬正气,反对歪风,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基层党组织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必须立足于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规划,又抓紧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只有巩固和健全基层党组织,我们党才能够把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成为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政治力量,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

(三)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个关键工程。《纲要》指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保证党的路线的连续性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关键在于我们党,首先在于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因此,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全面提高现有领导干部的素质,抓紧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的跨世纪的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是摆在全党面前的重大而迫切的战略任务。

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最根本的就是要使我们的领导骨干,不仅要努力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而且首先要努力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选人必须要根据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注意社会公论,注重实绩。只有把成千上万的优秀年轻干部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把人民公认的坚持改革开放路线中有政绩的干部大胆地放进领导机构,才会使党的队伍充满朝气和活力,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代代相传,更加兴旺发达。

总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充分发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就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三者之间都是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理论,全面贯彻党中央作出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整体部署,切实抓好党的建设。

标签:;  ;  ;  ;  ;  ;  ;  ;  ;  ;  ;  ;  ;  ;  

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兼论学习邓小平领导核心理论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经验_党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