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三所大学联手 加快药物研发向临床应用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谷方杰[1](2016)在《“新兴11国”(E11)新兴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全球多数国家纷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起到了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同时,E11不仅成为了当今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还是国内外学术界争先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为了维持经济增长并迎合产业发展的需要,培育并发展新兴产业成为E11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的共鸣与必然选择。不仅如此,新兴产业还是节约能源、促进环保、解决就业以及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保障。因此,中国也毫不犹豫地选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本文围绕当前E11经济与产业的发展状况;E11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根据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间的产业贸易情况以及中国的基本国情,所选择的优先和重点产业发展领域等主要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在结构安排上,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其中,在国内外研究现状中,主要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新兴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新兴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因素等方面做了系统的梳理。第二章是有关新兴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本章分别对产业结构变化理论、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产业分工理论以及竞争优势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为研究E11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第三章论述了 E11经济与产业发展状况。首先,从经济增速与经济增量两方面分析了 E11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从内部因素、外部挑战、竞争因素和金融风险方面探讨了影响E11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其次,从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方面分析了 E11三次产业的发展状况。在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了E11的产业结构变化规律,并就E11的就业结构情况做了进一步分析。本文还从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方面对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内部因素主要包括需求因素与供给因素,而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体制类型、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产业政策、国民收入分配政策、财税金融政策、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第四章重点分析了 E11新兴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问题。首先对E11的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随后,从E11战略计划、研发投入、财政支持、国际合作、法律保障等方面,阐述了 E11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的政策措施。第五章重点分析了 E11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从产品结构与贸易结构方面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从新兴产业、服务贸易以及技术贸易方面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第六章分析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问题。首先,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与发展目标进行了归纳总结;随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受到自然资源、政策与服务体系、技术创新、产业化能力、就业与人才等因素的制约;最后,在借鉴E11产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今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第七章为本文的结论。认为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E11纷纷进入到产业结构调整的快速发展期。其中,发展新兴产业成为E1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经之路和必然选择。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为使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E11须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推进策略。从发展趋势看,E11新兴产业将会朝着绿色环保化、技术融合化、产业高端化、区域集聚化、发展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而且产业发展与合作前景令人期待。
章欣[2](2016)在《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关键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全球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不断发生,霍乱、黄热病、鼠疫、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寨卡病毒感染、登革热、日本脑炎以及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炭疽等人畜共患病正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上述传染病的不断出现给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带来新的严重威胁,其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感染危害度大,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中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使得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烈性传染病的研究。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开展高致病性病原体研究和检测等实验活动的重要技术平台,主要包括生物安全3级和4级实验室,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和世界经济、军事强国纷纷加大对本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投入,全球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呈现明显的扩张趋势,随着实验室数量的与日俱增,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且日益严峻,虽然多数发达国家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面水平较高,已基本形成配套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技术和产品,并制定了一系列安全指南和操作规范,但近几年各国实验室仍然多次暴露出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混乱、安全措施欠缺、监管不到位等安全隐患,全球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快速扩张正带来越来越多的安全性问题,生防研究过热直接导致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加剧、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事故频发,国际社会对各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现状表示质疑和堪忧。面对传统生物恐怖威胁、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事故频发、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肆掠等全球生物安全大环境,我国面临的生物防御及传染病应对形势也极其严峻。高等级实验室特别是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在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至今还未建成首座真正投入使用并形成生防科研力量的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相关核心技术设备和安全监管机制等更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严重制约了我国对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拉沙热病毒等烈性病原体的实验研究,一旦上述疫情侵入我国境内,在没有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条件下,对这些高危病原体的基础研究几乎为零,仅仅停留在诊断层面,更无法制定并开展有效的应对与防控。因此,充分了解和掌握国外先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和发展态势,吸收和借鉴其先进经验,总结教训,对于加快建设和发展我国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早日独立开展烈性传染病防控研究以及加强高等级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和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提升生物防御国防实力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主要基于情报研究视角,采用情报调研、专家咨询、文献计量、专利可视化分析、比较分析、归纳分析等软科学研究方法,对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国家分布与发展态势、关键设备设施与核心技术、安全监管与组织运行等“软、硬实力”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深入分析和归纳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特点、运行机制、存在问题、值得借鉴的经验及教训,真正搞清楚目前国际上先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技术优势和管理机制。结合我国的实际需求和形势,存在的技术瓶颈及面临的挑战等,为我国和我军建设与发展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提供情报线索和启示建议。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概念的理论辨析与界定,主要对生物安全与生物安保、实验室生物安全与实验室生物安保等概念进行了理论辨析;梳理并比较分析了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美发达国家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原则;归纳总结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定义,阐述其工作原理及分类情况,对生物安全柜型和正压防护服型4级实验室的优缺点及功能进行比较。第二部分是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整体建设现状与发展态势研究,该部分深入探讨了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数量逐年攀升的背景形势;对国外重点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选址情况进行实例分析与总结;系统梳理了目前全球公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国家和地区分布,负责机构的所属性质,人员类别及其数量,实验室经费来源、投向比分析及重点研究内容;统计公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发表文献并进行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揭示目前国外先进4级实验室的研究热点、重点关注病原体、主要科学家、机构间合作、重要会议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并对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罗伯特·索普实验室、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加尔维斯顿实验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协调中心三个重点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历史沿革和研究领域进行情报挖掘。第三部分是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关键设备设施与核心技术的深入研究,为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的“硬实力”,该部分主要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意见,梳理出建设与有效运行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并利用德文特专利数据库对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等八项设备和技术进行专利可视化分析,分别从专利总量与趋势、专利申请国家/地区、专利权人、专利引证关系、技术热点、技术类别/主题词演化六大模块得出相关结论,目前美国、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在该领域占据着绝对的技术优势和产品普及率,而我国虽然专利申请数量在国际上排名靠前,但在多项设备的关键技术点上均面临技术瓶颈,且自主研发的产品缺乏技术原创性以及认证认可标准和实践检验;在专利分析的基础上,还介绍了目前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部分国外重点研发公司。第四部分重点比较分析了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深入探讨美国关于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安全监管机构和机制,NSABB是美国政府负责为相关联邦部门和机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两用性研究生物安全监管提供建议和指导的咨询委员会,加强美国安保工作组、管制生物剂计划、人员可靠性计划和行为健康测试计划均是审核4级实验室人员从业资格并对其进行安全监管的重要机制;此外,还对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人员管理培训和近几年发生的典型安全事件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其中人为因素是直接或间接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该部分与第三部分相对应和互补,是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的“软实力”。研究国外完善的法规标准体系和先进的安全监管经验,为我国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有效运行提供借鉴与思路。第五部分是我国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分析,该部分对我国建设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所面临的形势与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生物恐怖防御、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以及高危险度病原体研究技术平台的建立等因素均促使我国应进一步加速发展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梳理了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所经历的发展阶段,剖析我国发展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在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关键设备技术”和“管理运行机制”等重点方面的瓶颈;归纳了有关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法律法规与标准制度建设情况。第六部分是总结分析与启示建议部分,总结归纳国外先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整体特点以及在先进技术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在过度、盲目建设和私营主管机构监管不严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分析我国建设与发展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需应对的来自法规、技术、经费、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提出启示建议:(1)认清形势,加紧规划布局;(2)谨慎选址,加大公众参与;(3)拓宽经费渠道,突破技术瓶颈;(4)完善法规体系,强化安全管理;(5)加大人员培训,严格安全监管。为我国进一步发展与优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提供有力的情报支撑。
张仁开[3](2016)在《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基于要素·关系·功能的三维视阈》文中指出创新生态系统是以生态学的理念来考察创新系统而形成的概念体系,本质上是“创新系统”的“生态学隐喻”;它的提出和兴起,既是创新模式演进的规律使然,也是全球创新实践的共同选择。近年来,学术界和实践界掀起了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热潮和持续关注,但从“演化”的视角来审视区域或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还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学术领域。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生物进化视角揭示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要素、结构、功能及其演化的一般模式和动力机制;参照演化经济地理学和关系经济地理学的分析逻辑,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要素E-关系R-功能F三维模型(ERF模型),并以上海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为例,从构成要素(创新物种)、网络联系(创新网络)、系统功能(创新功能)等三个层面,探讨其演化发展的具体路径和模式;同时,设计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系统演化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演化状况进行综合测度;最后,从政府公共治理的视角提出推动上海创新生态系统良性演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全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从创新生态系统提出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梳理阐释了生态系统、演化经济地理学、自组织理论以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发展脉络及其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创新系统和创新生态系统,详细论述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结构模型及其主要功能。创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创新主体(群落)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复杂的知识、技术、文化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具有一定大小和特定结构的功能复合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适应系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知识扩散、发展驱动和文化引领等功能,一般由知识生产群落(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创新机构,也包括一些具有知识生产功能的企业研究机构)、知识应用群落(主要是各类企业)、知识扩散群落(主要是指各类服务机构和组织)和创新环境要素(经济、政策、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构成。第二,基于“演化”的基本要义,分析梳理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规律。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具有不可逆性、协同性、路径依赖性和阶段性等特征,一般可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或再生期等几个阶段。演化过程和路径通常受到不同因素和多种动力的共同作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因素包括6类:一是创新组织(大学、高校、科研院所及中介服务机构等)自身进化因素,二是科技进步因素,三是经济社会因素,四是创新政策及体制因素,五是创新文化环境因素,六是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包括:一是技术拉动,即科学技术进步对创新主体发展及整个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拉动;二是市场推动,即创新产品或创新需求所带来的市场发展变化,从而推动创新主体及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在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中发展演化;三是政策促动,在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中,政府的创新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扶持政策起着非常重要甚至关键性的作用;四是环境扰动,即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往往受到其所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和影响。第三,参照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逻辑,分析建构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ERF模型。演化经济地理学认为,演化分析可从微观的组织、中观的网络和宏观的系统三个维度展开。据此,文章建构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集“微观要素E(Element)"-“中观关系R(Relation)"-“宏观功能F(Function)"于一体的3D模型(ERF模型):在微观层面或要素(Element)维度,主要表现为创新组织(创新物种)等构成要素的进化,多样性和优势种是其演化的双重逻辑;在中观层面或关系(Relation)维度,主要表现为创新要素(创新组织)所形成的结构关系即系统内部创新网络的变动,地方化和全球化是其演化的两个向度;在宏观层面或功能(Function)维度,主要表现为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功能的不断发展,集聚和扩散是其演化的两大机制。基于ERF模型,设计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成熟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创新要素(物种)演化指数”、“创新关系(网络)演化指数”、“创新功能演化指数”等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1个具体指标构成。第四,运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ERF模型,对上海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路径、模式和成熟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总体而言,上海创新生态系统处于高阶演化状态,呈现五大演化特征:一是创新物种多样与优势物种缺乏并存,二是政府强势主导与普惠政策不足并存,三是创新开放度较高与自主创新不足并存,四是环境包容性不够与生态错位乱象并存,五是创新资源丰富与支撑发展不够并存。从创新物种演化看,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型企业在市场转型中的适应能力逐步增强,但也打上了政府强势干预的“烙印”;从创新关系演化看,创新生态系统的内部网络和外部联系逐步增强,地方化和全球化在博弈中逐步均衡,集聚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得以提升;从创新功能演化看,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依然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和研发产业是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的重要突破口。最后,从政府公共治理的视角,研究提出了促进上海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路径,但政府作为创新生态系统中最能动的参与主体,可以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进行调控,从而使其朝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上海应培育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的创新生态系统,要注重培育创新优势种、提升创新包容度、延伸创新食物链。
马文云[4](2014)在《香港高等教育卓越工程研究》文中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世界各国开始大力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等教育进入“快车道”的政策,旨在追求卓越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把部分高等院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提升本国的核心竞争力。在这种大趋势下,香港也积极行动,推动本地高等教育卓越工程的开展,相继实施了“卓越学科领域”计划、“主题研究”计划、“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和“自资学位院校研究”计划。这些措施在提升香港高等院校的国际学术水平、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增强国际影响力、建立具有国际卓越学科领域的世界级学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首先通过对香港卓越工程启动动因、构成情况进行较详细的梳理,然后通过对卓越工程系列计划较详尽的分析,总结出其特点、经验及成效和对我国的启示,以此使读者对香港高等教育卓越工程有一个较系统的了解。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本港经济社会的需要、港外卓越工程的启发、规模化和特色化发展的要求、均衡发展和提高水平的期望四个方面介绍了香港卓越工程出台的背景;第二部分,本部分主要梳理了实施香港高等教育系列卓越工程的建设过程、经费投入等内容;第三部分,此部分探讨了卓越工程的特点,主要分析了竞争性、公开性、持续性、系列化四个特点;第四部分,主要分析卓越工程的经验与成效。笔者从高等教育管理机制、资助对象、学科领域发展、院校合作、评核机制和退出机制方面探讨了该计划的经验,对高等教育的推动作用主要从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国际影响及综合表现方面进行探讨。最后探讨了香港卓工程对我国内地实施卓越工程的借鉴意义。
王飞[5](2011)在《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研究》文中认为发展迅速的生物医药产业在世界产业体系中地位上升,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国民健康水平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国家将此视为战略性产业而加以重点发展。与其他高新技术企业相比,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准入门槛高等特点,比如对药物试验及审批等环节政府有严格的法律和法规管制、药品安全性审核严格、制药企业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重等,除了这些内部因素之外制药业还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药物专利保护时限、资源稀缺和医学理念变化等外部因素的深刻影响,在上述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目前已没有一个生物医药企业可以独立地完成新药的研发和生产,基于专业化分工的全球开放式合作模式成为当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特点。经济地理学中基于地理临近性的传统区位理论已无法解释生物医药业的新发展。有鉴于此,从“行为者—资源—活动”的视角,分析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探索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演化机理,为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创新、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服务。本文以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文明的区域发展模式”(41071093)、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网络权力与企业空间行为、企业创新”(08JA790044)、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张江建成世界一流高新区的发展思路与策略研究”(11692101000)等课题为支撑,通过对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生物医药企业、南京生物医药企业和相关专家进行访谈和实地考察,辅以文献查询和综合分析,对创新网络演化等相关理论和案例开展了系统研究。笔者认为,关系转向已成为近年来经济地理学学者关注的热点领域,网络内成员间相互作用关系及对网络动态变化的影响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在评述了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及创新网络演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行为主体——合作关系和集体学习——网络演化”为研究主线,系统地论述了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结网、演化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在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并开展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美国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和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演化路径、内部合作机制、网络效应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生物医药创新网络具有鲜明的特色。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部门不同,生物医药产业所需资源的稀缺性加大了药物研究和开发的难度和成本。生物技术进步缓解了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却推动了生物医药不同行为主体之间跨越国界的知识与创新合作。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完成了成本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跃升。在转化医学理念和国家创新系统的支撑下,通过全球——地方管道(local buzz-global pipelines)的知识与信息交流,区域生物医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和生物医药创新网络不断完善。第二,创新合作和集体学习是推动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变和发展的核心动力。笔者发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合作和学习的动机与模式各不相同。创新环节是生物医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创新网络内不同行为主体之间主要存在着商业、研发、金融和许可等合作关系。从初级到高级,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经历了制药业独立创新发展、本地化创新网络发展和全球化创新网络发展等发展阶段。第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生物医药创新网络差异显着。发达国家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演化由产学研垂直合作关系和制药业—生物技术企业之间水平合作关系两种方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推动药物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而发展中国家生物技术水平低,为了获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发展中国家企业倾向于与发达国家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支撑其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力主要是学习机制,生物技术企业主要接受国外大型制药公司或生物技术企业的外包业务。与发达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网络由本地结网向全球扩张的演化过程不同,发展中国家创新网络呈现出全球网络要素植入经本地结网至跨区扩张的演变过程。
李天柱[6](2010)在《现代生物技术管理的企业策略与集群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是信息技术的世纪,21世纪则将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世纪。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是我国不断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经济和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一。由于现代生物技术本身所具有的许多独有特征导致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一系列特殊的管理问题,在生物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深入研究有效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念和内涵,并基于现实的产业发展,系统研究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形成路径与发展特征、技术自身的特征、生物技术企业的特征以及生物技术产业的特征,进而归纳了现代生物技术的管理特征。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对现代生物技术管理研究的空白和不足,重点研究现代生物技术管理中的企业策略与产业集群发展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从企业层面详细研究了现代生物技术的评估与选择。1)针对现代生物技术发展所具有的高度不确定性和极度模糊性、决策阶段多、发展周期长的突出特征,研究情景规划在现代生物技术动态评估中的应用;2)研究综合运用情景规划、实物期权进行现代生物技术投资决策分析;3)在技术评估和投资决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现代生物技术选择的理论框架和模型。2.进一步研究了生物技术企业发展的特殊思路。1)以当前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最成熟的生物制药产业为背景,研究了生物制药企业的关键成功要素以及要素的演进,进而研究了生物技术企业的典型发展路径以及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发展路径的原因;2)针对生物技术企业研发活动的密集性、风险性及研发过程中面临的高度不确定性,提出了研发柔性的概念,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研发的特点,研究了提高和保持生物技术企业研发柔性的具体思路和措施;3)提出了“技术创新成功中的导火索事件”的概念,归纳分析了“导火索事件”的类型及其对现代生物技术创新成功的作用,并分析如何挖掘和利用“导火索事件”,以加速现代生物技术商业化的进程。3.详细研究了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发展。1)针对现代生物技术创新的独特模式和内在规律,分析了现代生物技术创新的两股关键力量(专家型公司与核心公司)及生物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2)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集聚化发展,研究了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及其演进,并抽象归纳了集群发展的特殊规律;3)在定义集群持续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分析了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的持续创新网络与持续创新机理。最后,通过总结归纳前述各章的研究,分别从企业和产业两个层面提出我国发展现代生物技术的对策建议。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系统研究归纳了现代生物技术的相关特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现代生物技术管理奠定了基础;2)将情景规划、实物期权两种方法应用于现代生物技术的评估与选择,对于应对现代生物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具有较强指导意义;3)提出了“技术创新成功中的导火索事件”、研发柔性、集群持续创新等若干新概念,发现了现代生物技术管理所特有一些新的现象和规律,并对它们进行了探讨;4)广泛采用理论演绎结合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使论文的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现实指导价值。
田丽娟[7](2006)在《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实践,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中国药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药学史的任务是按照年代顺序,应用具体事实揭示并阐明药学发展的规律。通过药学史的研究,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可记取的教训,为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现代药学史是中国药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近代药学发展的沿袭和进步。为了更好的理解现代药学发展的历程和前后衔接,本文首先概要论述了古代和近代药学发展的历史,研究了各个阶段药学发展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就。研究之余,我为祖先所创造的优秀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而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自豪。接下来,在现代药学史研究部分,本文从药学事业发展和药学科学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在药学事业发展部分,分别从中药事业的发展、药品监督管理、制药工业、医药商业、药学教育、医药科技、医院药学、药学社会团体、药学书刊与网站、香港和澳门药学发展共十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在药学科学研究部分,分别从现代药学史研究、中药研究、药学分科研究和药物学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科学的进展和成就。研究之余,关心祖国药学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通过研究现代药学史发现,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巨大的挫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的广大药学工作者,面对困难,怀着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尽自己最大所能在工作岗位上发出各自的光和热,很多科研成果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他们忘我的辛勤劳动而产生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药学工作者焕发了高度的热情和能量,积极投身到药学事业发展的洪流之中,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药学工作者要学习前辈们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团结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中去,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共同努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8](2004)在《国际科技发展报告(2003年度)》文中研究表明
周小玲[9](2003)在《美三所大学联手 加快药物研发向临床应用转化》文中指出 在美国,由于前两年开始的生物技术股票暴跌,风险投资家和制药公司不太愿意向离临床应用很远或纯理论研究的药物研发项目投钱。这种倾向对医药的长远发展和某些疑难病症的探索性治疗很不利。为此,最近出现了美国一些大学联手,直接主导生物医药成果向临床转化的动向。
银纯泉[10](2003)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关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该研究有四项目标:一是依据全球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大趋势,针对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低的问题,深入地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化)中的供求机制、计划机制、中介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二是归纳出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一般规律,提出有效加快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模式;三是构架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国家创新体系;四是通过政策与建议篇提出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基本途径和政策措施。 一、论文的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探索和辨析出了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的主要症结。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存在很多弊端,导致转化不畅。主要原因是:(1)高新技术成果研究开发体制存在缺陷。(2)科技资源分散重复、效率低下。(3)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间环节断档。(4)高新技术成果本身创新能力不强。(5)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制度创新不足。(6)“知识产权”与“资本”产权碰撞激烈,相关法规滞后。(7)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成果转化风险随之加大。(8)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支撑条件缺乏。(9)企业创新能力内在动力不足。(10)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有偏差。 2.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必须避免无效转化和重复转化。高新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是成果转化的前提和基础。经济、科技全球化带来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分工与协作,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必须融入到这种协作体系中才能享受到专业化分工的成果,迅速实现与国际技术、经济的对接,避免重复开发、无效转化。 3.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运作机制具有特殊性与创新性。高新技术成果扩散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流通过程,既受供求机制的影响和支配,同时计划机制也发挥重要作用。中介机制在扩散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激励机制与竞争机制是供求机制的重要补充。在扩散过程中,这五种机制同时发挥作用,它们的合力决定着高新技术成果扩散的模式。 4.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过程是转化主体间关系有机协调的过程,是相关环境因素合力作用的过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不再局限于科技成果从科研机构和高校向企业的线性流动,而是包括了企业、研究机构、高校、中介机构的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环境、机制、资金、成果转化主体之间互动的程度和利益分配成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5.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存在不确定性。 摘要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来自:(1)技术上仍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2)成本估计存在困难。(3)市场风险大。(4)对补充条件的依赖。但成果一旦转让成功,获得市场认可,便可获得高额利润。 6.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环境巫待改善。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不很完善,国家创新系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差距较大。主要原因是:(l)与国际不接轨。(2)效率不高。(3)运行机制不完善。(4)机构不合理。(5)高新技术成果市场适用性差。二、论文的主要观点 1.高新技术成果是知识化的特殊商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的新知识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企业化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过程实质是技术、流通、制度、管理创新过程的集成,是资本、管理、设备、人力资源、企业、政府、中介机构多种资源的优化组合的过程。这是当代市场经济规律所决定的。 2.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需要良好的创新环境。为了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生产关系的变革。建立起适应生产力发展新要求的科技体制、经济体制、投融资体制和宏观管理体制,努力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 3.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必须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我国高新技术成果存在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矛盾。这主要因为我国高新技术成果研究开发体制是游离企业之外的体制,是重技术而轻视市场的体制,导致转化主体错位、转化模式单一,缺乏市场动力。 4.制度创新重于技术创新。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落后的制度环境不仅阻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会极大减少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 5.市场发育水平与高新技术成果顺利转化成正比。市场发育程度直接影响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的效率。高度发育的市场能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所需要的知识、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超流动性”混合迅速聚集,使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效率按照市场的需要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6.促进科研机构工作重心的转移。科研机构在选题立项时就应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尽量迎合社会和生产部门的正当需求。尽快实现由重复研究向创新研究、由低水平研究向高起点研究、由非成熟技术简单开发向成熟技术深度开发、由单项技术开发向成套技术开发的转变。 三、论文的创新点 1.我国对于高新
二、美三所大学联手 加快药物研发向临床应用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三所大学联手 加快药物研发向临床应用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1)“新兴11国”(E11)新兴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结构安排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产业结构变化理论 |
2.1.1 配第—克拉克定律 |
2.1.2 霍夫曼定理 |
2.1.3 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
2.1.4 钱纳里"标准结构"理论 |
2.2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2.2.1 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 |
2.2.2 罗斯托主导产业理论 |
2.3 产业分工理论 |
2.3.1 古典分工理论 |
2.3.2 新古典分工理论 |
2.4 竞争优势理论 |
2.4.1 产业结构的五大作用力 |
2.4.2 "钻石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新兴11国"经济与产业发展状况 |
3.1 "新兴11国"经济发展状况 |
3.1.1 经济增速 |
3.1.2 经济增量 |
3.1.3 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3.2 "新兴11国"产业发展 |
3.2.1 三次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3.2.2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
3.2.3 产业就业结构 |
3.2.4 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4 "新兴11国"新兴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 |
4.1 "新兴11国"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4.1.1 节能环保产业 |
4.1.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
4.1.3 生物产业 |
4.1.4 高端装备制造业 |
4.1.5 新能源产业 |
4.1.6 新材料产业 |
4.1.7 新能源汽车产业 |
4.2 "新兴11国"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的政策措施 |
4.2.1 战略计划 |
4.2.2 研发投入 |
4.2.3 财政支持 |
4.2.4 国际合作 |
4.2.5 法律保障 |
4.3 本章小结 |
5 "新兴11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发展 |
5.1 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结构变化 |
5.1.1 产品结构 |
5.1.2 贸易结构 |
5.2 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
5.2.1 新兴产业 |
5.2.2 服务贸易 |
5.2.3 技术贸易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 |
6.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
6.1.1 节能环保产业 |
6.1.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
6.1.3 生物产业 |
6.1.4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
6.1.5 新能源产业 |
6.1.6 新材料产业 |
6.1.7 新能源汽车产业 |
6.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 |
6.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6.3.1 自然资源的制约 |
6.3.2 政策与服务体系的制约 |
6.3.3 技术创新的制约 |
6.3.4 产业化能力的制约 |
6.3.5 就业与人才的制约 |
6.4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6.4.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内部结构 |
6.4.2 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
6.4.3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宏观规划引导与组织领导 |
6.4.4 促进政府与市场相互配合,营造良好且稳定的市场环境 |
6.4.5 政府给予金融财税扶持性政策,鼓励并引导社会投入 |
6.4.6 促进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 |
6.4.7 强化政府职能,化解过剩产能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关键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课题研究背景 |
(一)全球烈性病原体研究形势迫切 |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日渐突出 |
(三)国家生物安全应对实力亟待提升 |
二、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技术路线 |
六、创新点 |
第一部分 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
一、生物安全与生物安保 |
(一)生物安全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
(二)生物安保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与实验室生物安保 |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 |
(二)实验室生物安保 |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
三、生物安全实验室及其分级 |
(一)生物实验室的概念 |
(二)生物安全实验室 |
(三)综合分析与结论 |
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BSL-4)及其功能 |
(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BSL-4)定义的提出 |
(二)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工作原理 |
(三)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分类及功能比较 |
第二部分 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发展态势分析 |
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内在需求 |
(一)全球开展烈性传染病防护研究面临迫切需求 |
(二)部分高危烈性病原体研究必须在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中展开 |
(三)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是衡量国家生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
二、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选址实例分析 |
(一)BSL-4 实验室选址实例 |
(二)综合分析与结论 |
三、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特点与规律 |
(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国家和地区分布 |
(二)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负责机构与人员类别 |
(三)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运行经费来源与投向比 |
(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与范围 |
(五)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特点综合分析 |
四、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综合分析与结论 |
五、国外重点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 |
(一)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罗伯特·索普实验室 |
(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顿国家实验室 |
(三)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协调中心 |
(四)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性疾病研究所整合研究设施-落矶山实验室 |
(五)美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 |
(六)法国里昂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 |
第三部分 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核心技术与关键设施分析 |
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核心技术 |
(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防护技术 |
(二)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个人防护设备(PPE) |
(三)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净化技术 |
(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废弃物处理技术 |
(五)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现有能力与新技术 |
二、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关键设备的专利分析 |
(一)高效空气过滤装置专利分析 |
(二)化学淋浴专利分析 |
(三)正压防护服专利分析 |
(四)综合分析结论与启示 |
三、国外BSL-4 实验室关键设备研发公司竞争分析 |
(一)“正压防护服”生产公司 |
(二)“生命支持系统”生产公司 |
(三)“生物安全柜(BSC)”生产公司 |
(四)“充气式气密门”、“化学淋浴装置”生产公司 |
(五)“脉动式双扉高温高压灭菌器”生产公司 |
(六)“空间气体消毒系统”生产公司 |
(七)“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生产公司 |
四、综合分析与结论 |
第四部分 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监管研究 |
一、国外实验室生物安全立法发展与比较研究 |
(一)国外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发展概况 |
(二)国外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比较研究 |
二、美国BSL-4 实验室安全监管机构与机制 |
(一)主要监管机构 |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机制 |
(三)BSL-4 实验室人员管理与培训 |
三、国外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事故及其应对措施 |
(一)全球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重要感染事件 |
(二)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典型安全事故 |
(三)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感染事件原因分析 |
(四)各国实验室生物安全应对措施 |
(五)综合分析与结论 |
第五部分 我国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 |
一、我国建设与发展BSL-4 实验室的形势和需求分析 |
(一)BSL-4 实验室是生物防御及反生物恐怖的需要 |
(二)BSL-4 实验室是应对和防控烈性传染病的需要 |
(三)BSL-4 实验室是加强感染防控的需要 |
(四)BSL-4 实验室是建立病原微生物研究技术平台的需要 |
二、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历程 |
(一)起步阶段 |
(二)2003年SARS疫情暴发后 |
(三)快速发展阶段 |
三、我国发展BSL-4 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法规与制度方面 |
(二)技术与设备方面 |
(三)管理与经费方面 |
四、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建设 |
第六部分 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对我国启示 |
一、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经验借鉴 |
(一)国外BSL-4 实验室总体呈现特点 |
(二)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体系 |
(三)拥有健全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机制 |
(四)具备先进的BSL-4 实验室关键设施研发技术 |
(五)落实严格的BSL-4 实验室安全培训体系 |
二、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存在问题分析 |
(一)政府缺乏统筹规划导致盲目建设和资金缺口 |
(二)私营机构BSL-4 实验室准入资格低及人员审查和监管不力 |
(三)BSL-4 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且瞒报现象严重 |
三、我国建设与发展BSL-4 实验室面临的主要挑战 |
(一)重视不够与投入不足 |
(二)技术瓶颈与管理滞后 |
(三)人才匮乏与防范不严 |
四、对我国建设与发展BSL-4 实验室的启示建议 |
(一)认清形势,加紧规划布局 |
(二)谨慎选址,加大公众参与 |
(三)拓宽经费渠道,突破技术瓶颈 |
(四)完善法规体系,强化安全管理 |
(五)加大人员培训,严格安全监管 |
课题研究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后续研究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筛选专家咨询 |
附件2 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专利分析 |
附件3 全球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重要感染事件一览表 |
发表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基于要素·关系·功能的三维视阈(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类型及特征的研究 |
1.2.2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及运行机制的研究 |
1.2.3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作用、绩效及其评价的研究 |
1.2.4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内容框架及创新 |
1.4.1 内容框架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理论基础 |
2.1 生态系统理论 |
2.1.1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
2.1.2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
2.1.3 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
2.1.4 生态系统的功能 |
2.1.5 生态系统的演替 |
2.2 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 |
2.2.1 经济地理学的“演化转向”:演化经济地理学 |
2.2.2 惯例·新奇·适应: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 |
2.2.3 组织·网络·空间: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应用场景 |
2.2.4 技术·制度·文化: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解析视域 |
2.3 自组织理论 |
2.3.1 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
2.3.2 协同学理论(Synergetics) |
2.3.3 超循环理论(Super circle Theory) |
2.4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4.1 系统与复杂系统 |
2.4.2 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
2.4.3 CAS理论的应用 |
第三章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1 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 |
3.1.1 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界定 |
3.1.2 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系统的异同 |
3.1.3 创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征 |
3.1.4 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与结构 |
3.2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周期及特点 |
3.2.1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主要特征 |
3.2.2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过程 |
3.3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因素 |
3.3.1 创新组织演化因素 |
3.3.2 科技进步因素 |
3.3.3 社会经济因素 |
3.3.4 创新体制及政策因素 |
3.3.5 创新文化环境因素 |
3.3.6 自然环境要素 |
3.4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 |
3.4.1 技术拉动 |
3.4.2 市场推动 |
3.4.3 政策促动 |
3.4.4 环境扰动 |
第四章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ERF模型建构 |
4.1 ERF模型建构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
4.1.1 地理学的演化思维与关系范式:ERF模型的理论渊源 |
4.1.2 创新研究的“四大转向”:ERF模型的实践域境 |
4.2 要素(E)维度:创新物种演化 |
4.2.1 创新物种演化的双重逻辑:多样性与优势种 |
4.2.2 创新物种演化的基本方式:遗传·变异·迁入·选择 |
4.3 关系(R)维度:创新网络演化 |
4.3.1 创新网络演化的核心实质:创新关系 |
4.3.2 创新网络演化的两种向度:地方化与全球化 |
4.3.3 创新网络演化的两种机制:竞争与协同 |
4.4 功能(F)维度:创新功能演化 |
4.4.1 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
4.4.2 创新功能演化的基本机制:集聚与扩散 |
第五章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研究 |
5.1 建国以来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历程 |
5.1.1 计划经济下的科技种植园(1949年-1980年代初期) |
5.1.2 市场转型中的创新体系构建(1980年代中后期-21世纪初) |
5.1.3 迈向成熟市场的创新生态培育(2010年代以来) |
5.2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
5.2.1 知识生产群落 |
5.2.2 知识应用群落 |
5.2.3 知识扩散群落 |
5.2.4 创新环境要素 |
5.2.5 创新人才要素 |
5.3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产出状况分析 |
5.3.1 知识性产出 |
5.3.2 技术性产出 |
5.3.3 经济性产出 |
第六章 基于ERF模型的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路径研究 |
6.1 创新物种演化:市场经济转型中的适者生存 |
6.1.1 科研院所:市场能力与公益服务能力的消长 |
6.1.2 高等院校:过度行政化与过度市场化的悖论 |
6.1.3 科技企业:市场竞争与创新追求的迷失 |
6.2 创新网络演化:地方化与全球化的均衡博弈 |
6.2.1 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网络的内部强化 |
6.2.2 长三角区域合作:创新网络的区域扩张 |
6.2.3 科技对外开放:嵌入全球创新网络 |
6.3 创新功能演化:科技与经济融合的绩效追求 |
6.3.1 科技成果转化:从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 |
6.3.2 R&D产业:创新功能的专业化与科技经济的一体化 |
第七章 基于ERF模型的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 |
7.1 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的内涵及界定 |
7.2 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7.2.1 设计原则 |
7.2.2 设计过程 |
7.2.3 指标构成 |
7.2.4 权重确定 |
7.3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方法及步骤 |
7.3.1 数据来源 |
7.3.2 方法与步骤 |
7.4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结论及分析 |
7.4.1 基于创新物种(E)演化的分析 |
7.4.2 基于创新关系(R)演化的分析 |
7.4.3 基于创新功能(F)演化的分析 |
7.4.4 基于成熟度综合指数的分析 |
第八章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思路研究 |
8.1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总体判断 |
8.1.1 创新物种多样与优势物种缺乏并存 |
8.1.2 政府强势主导与普惠政策不足并存 |
8.1.3 创新开放度较高与自主创新不足并存 |
8.1.4 环境包容性不够与生态错位乱象并存 |
8.1.5 创新资源丰富与支撑发展不够并存 |
8.2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愿景勾勒 |
8.2.1 全球创新生态的物种库 |
8.2.2 国际创新网络的动力源 |
8.2.3 世界创新环境的调节阀 |
8.3 促进上海创新生态系统良性演化的对策 |
8.3.1 培育创新优势种 |
8.3.2 提升创新包容度 |
8.3.3 延伸创新食物链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不足之处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香港高等教育卓越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内容 |
第2章 香港卓越工程的启动动因 |
2.1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2.2 国际卓越工程的启发 |
2.3 规模化和特色化发展的要求 |
2.4 均衡发展和提高水平的期望 |
第3章 香港卓越工程的构成 |
3.1 “卓越学科领域”计划 |
3.2 “主题研究”计划 |
3.3 “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 |
3.4 “本地自资学位院校研究”计划 |
第4章 香港卓越工程的特点 |
4.1 竞争性 |
4.2 公开性 |
4.3 持续性 |
4.4 系列化 |
第5章 香港卓越工程的经验与成效 |
5.1 香港卓越工程的经验 |
5.2 香港卓越工程的成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录 |
表录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研究 |
1.2.2 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研究 |
1.2.3 小结 |
1.3 研究目标、内容、关键问题与创新 |
1.3.1 研究目标 |
1.3.2 论文框架及主要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主要创新点 |
1.4 研究基础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生物医药产业概念及特征 |
2.1.2 生物医药产业链 |
2.1.3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
2.1.4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 |
2.2 创新网络的基本理论问题 |
2.2.1 网络与创新网络的概念 |
2.2.2 创新网络的形成与类型 |
2.2.3 创新网络演化的阶段与过程 |
2.2.4 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力 |
2.3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2.3.1 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 |
2.3.2 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架构 |
第3章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形成与结构特征 |
3.1 制药业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发展 |
3.1.1 独立创新发展阶段 |
3.1.2 制药业面临的新环境 |
3.1.3 制药业合作创新发展阶段 |
3.2 生物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网络创新发展 |
3.2.1 生物技术企业的兴起 |
3.2.2 生物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
3.2.3 生物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特征 |
3.3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结网过程 |
3.3.1 行为主体间连接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
3.3.2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构建 |
3.3.3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特征 |
第4章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演化与发展 |
4.1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的合作机制 |
4.1.1 合作的动机 |
4.1.2 合作的方式与途径 |
4.1.3 合作对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的影响 |
4.2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的集体学习机制 |
4.2.1 网络与集体学习之间的关系 |
4.2.2 集体学习的基础 |
4.2.3 集体学习模式的构建 |
4.3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演进阶段与路径 |
4.3.1 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模式的转型 |
4.3.2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发展阶段 |
第5章 美国生物医药创新网络发展研究 |
5.1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
5.1.1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征 |
5.1.2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的发展特征 |
5.2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点 |
5.2.1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背景 |
5.2.2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特点 |
5.3 合作机制驱动下的美国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 |
5.3.1 发展环境评价 |
5.3.2 合作关系及类型 |
5.3.3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演化 |
第6章 张江生物医药创新网络发展研究 |
6.1 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
6.1.1 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本特征 |
6.1.2 张江生物医药产业药物创新现状 |
6.2 张江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演化与发展 |
6.2.1 张江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结网基础 |
6.2.2 张江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力机制 |
6.3 张江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发展路径 |
6.3.1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发展阶段 |
6.3.2 张江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路径 |
第7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7.1.1 主要研究结论 |
7.1.2 主要创新点 |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2.1 定量分析方法有待加强 |
7.2.2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比较研究不足 |
附录 |
附表1 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生物医药授权专利统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现代生物技术管理的企业策略与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现代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并向其他领域广泛渗透 |
1.1.2 生物经济浪潮汹涌而来 |
1.1.3 现代生物技术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历史机遇 |
1.1.4 现代生物技术自身具有突出的特征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简要评述 |
1.4.1 新兴技术管理 |
1.4.2 现代生物技术管理 |
1.5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资料和数据来源 |
1.5.3 论文的逻辑框架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的创新点 |
1.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现代生物技术的相关特征 |
2.1 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念与内涵 |
2.2 现代生物技术的形成路径与发展规律 |
2.2.1 生态遗传学的主要相关理论 |
2.2.2 现代生物技术的形成路径 |
2.2.3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模式和潜力 |
2.3 现代生物技术的技术特征 |
2.3.1 技术通用性强、互相依赖 |
2.3.2 应用与理论同步,科学与技术融合 |
2.3.3 资源依赖性强,但对基础资源的需求量很小 |
2.3.4 发展阶段多、开发周期长 |
2.3.5 呈现长期加速发展的趋势 |
2.3.6 对社会影响深远 |
2.4 生物技术企业的特征 |
2.4.1 “科学家+风险资本”模式起步 |
2.4.2 研发活动密集 |
2.4.3 对高层次研发人才需求强烈、围绕科研机构聚集 |
2.4.4 主要资产为智力资产 |
2.4.5 资金需求胃口巨大 |
2.4.6 盈利模式存在特殊性 |
2.5 现代生物技术的产业特征 |
2.5.1 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 |
2.5.2 具有很强的资源依赖性和很高的产业集中度 |
2.5.3 单个产品的垄断性强,整个产业的垄断性差 |
2.5.4 产业覆盖面广,将长期加速发展 |
2.5.5 催生了全新的产业格局和企业形式 |
2.5.6 技术联盟成为产业创新的成功模式 |
2.6 现代生物技术的管理特征 |
2.6.1 高度的不确定性 |
2.6.2 决策阶段多 |
2.6.3 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并存 |
2.6.4 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特殊性 |
2.6.5 高度的资源依赖性和产业集聚性 |
2.6.6 顾客转换成本低、网络外部性不明显 |
2.6.7 市场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小 |
2.6.8 对研发人才有特殊要求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生物技术的评估与选择 |
3.1 引言 |
3.2 情景规划与现代生物技术动态评估 |
3.2.1 现代生物技术评估的思路 |
3.2.2 评估的过程模型 |
3.2.3 案例分析——对我国发展干细胞工程技术的评估 |
3.3 情景规划、实物期权与现代生物技术动态投资决策 |
3.3.1 基本思路 |
3.3.2 情景规划、实物期权的融合 |
3.3.3 情景规划、实物期权在现代生物技术动态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
3.3.4 案例分析 |
3.4 企业现代生物技术选择 |
3.4.1 现代生物技术选择的特殊困难 |
3.4.2 企业现代生物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 |
3.4.3 企业现代生物技术选择的原则 |
3.4.4 企业现代生物技术选择动态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技术企业发展的特殊思路 |
4.1 引言 |
4.2 生物制药企业的关键成功要素及其演进 |
4.2.1 概述 |
4.2.2 研究设计 |
4.2.3 案例介绍 |
4.2.4 生物制药企业关键成功要素分析 |
4.3 生物制药企业典型发展路径研究 |
4.3.1 研究设计 |
4.3.2 生物制药企业的典型发展路径 |
4.3.3 资金——影响企业发展路径选择的根本因素 |
4.4 现代生物技术研发柔性研究 |
4.4.1 引言 |
4.4.2 研发柔性 |
4.4.3 现代生物技术研发的特点 |
4.4.4 提高和保持现代生物技术研发柔性的途径和措施 |
4.5 技术创新成功中的“导火索事件”与现代生物技术商业化 |
4.5.1 引爆市场应用——技术创新成功中的“导火索事件”概述 |
4.5.2 导火索事件的作用机理 |
4.5.3 发掘和利用导火索事件的思路和要点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物技术产业的创新模式与集群发展 |
5.1 引言 |
5.2 生物制药创新的两股关键力量 |
5.2.1 概述 |
5.2.2 两股力量的性质 |
5.2.3 生物制药创新中的职能分工 |
5.2.4 两股力量的关系 |
5.3 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及演进 |
5.3.1 研究设计 |
5.3.2 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的关键动力要素 |
5.3.3 集群动力机制及演进 |
5.4 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网络研究 |
5.4.1 相关研究现状 |
5.4.2 研究设计 |
5.4.3 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网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发展现代生物技术的对策建议 |
6.1 对我国生物技术企业的对策建议 |
6.1.1 我国企业现阶段发展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思路 |
6.1.2 现阶段我国企业现代生物技术选择的基本思路 |
6.1.3 对我国生物技术企业发展策略的对策建议 |
6.1.4 我国生物技术企业的发展路径设计 |
6.2 对我国生物技术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
6.2.1 对园区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对策建议 |
6.2.2 国家层面的对策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简历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与本文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7)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源起 |
2 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
2.1 药学史研究相关着作 |
2.2 药学史研究文献 |
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4 论文的研究意义 |
5 论文的创新点 |
6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古代药学史概论 |
1 原始社会药物的萌芽 |
2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的药学 |
3 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的药学 |
4 两晋、隋唐至五代时期的药学 |
5 宋辽金元时期的药学 |
6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药学 |
第三章 近代药学史概论 |
1 近代中药发展概况 |
1.1 药物学的发展 |
1.2 方剂学的成就 |
1.3 旧中国歧视中医药和中医药界的反抗斗争 |
1.4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
1.5 中医药学术团体与刊物 |
2 近代西药发展概况 |
2.1 西方药学的输入 |
2.2 西药商业的兴起与发展 |
2.3 制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
2.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2.5 药学(西药)教育 |
2.6 药学(西药)研究 |
2.7 医药学术团体和医药期刊 |
3 解放军革命根据地的医药卫生工作 |
3.1 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
3.2 医药教育 |
3.3 医药工业 |
3.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第四章 现代药学史研究 |
1 药学事业的发展 |
1.1 中药事业的发展 |
1.2 药品监督管理 |
1.3 制药工业 |
1.4 医药商业 |
1.5 药学教育 |
1.6 医药科技工作 |
1.7 医院药学 |
1.8 药学社会团体 |
1.9 药学书刊与网站 |
1.10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事业的发展 |
2 药学科学研究进展 |
2.1 现代药学史研究 |
2.2 中药研究 |
2.3 药学分科研究进展 |
2.4 药物学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1 对现代药学史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关单位必须加强这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
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遗产,必须坚决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
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药学事业各项改革 |
4 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
5 实施“科教兴药”战略,推动药学事业全面进步 |
6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
7 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1 |
(10)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引言 |
第1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1.1.1 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 |
1.1.2 “知识经济”发展 |
1.1.3 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 |
1.2 相关概念 |
1.2.1 高新技术成果 |
1.2.2 高新技术产业 |
1.3 研究范围、目标及思路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研究的预期目标 |
1.3.3 主要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及基本假设 |
1.4.1 主要研究方法选择 |
1.4.2 研究所用资料选用 |
1.4.3 主要的理论假定 |
1.5 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内容及结论 |
1.5.2 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内容及结论 |
1.5.3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理论借鉴 |
2.1 经济增长理论借鉴 |
2.1.1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
2.1.2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 |
2.1.3 新经济理论内涵 |
2.1.4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新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
2.1.5 高新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2.1.6 小结: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引擎 |
2.2 技术创新理论 |
2.2.1 技术创新的定义 |
2.2.2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2.2.3 技术创新的内涵 |
2.2.4 技术创新的类型 |
2.2.5 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 |
2.3 制度创新理论 |
2.3.1 制度及制度创新的内涵 |
2.3.2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分析 |
2.3.3 制度创新与科技、经济发展 |
2.4 知识经济理论 |
2.4.1 知识经济的来龙去脉 |
2.4.2 知识经济是一种经济资源 |
2.4.3 知识经济与技术创新 |
2.4.4 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本 |
2.4.5 对“新经济”理论的呼唤 |
2.5 经济全球化 |
2.5.1 国际分工与协作 |
2.5.2 国际市场形成与国内市场的国际化 |
2.5.3 国际机遇与竞争 |
2.5.4 国家经济安全 |
2.6 竞争力理论 |
2.6.1 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 |
2.6.2 竞争力构成要素的演进 |
2.6.3 我国的现状与应对措施 |
第3章 高新技术成果概述 |
3.1 高新技术成果的内涵 |
3.1.1 高新技术、高技术成果 |
3.1.2 新技术、新技术成果 |
3.1.3 高新技术成果 |
3.1.4 高新技术产业 |
3.2 高新技术成果的分类 |
3.2.1 按技术所属学科领域的分类 |
3.2.2 按技术的应用领域的分类 |
3.2.3 按技术的可控程度的分类 |
3.2.4 按技术的风险性程度的分类 |
3.2.5 按其它标准的分类 |
3.3 高新技术成果的特点 |
3.3.1 高群体性 |
3.3.2 高智力 |
3.3.3 高渗透 |
3.3.4 高投资 |
3.3.5 高风险 |
3.3.6 高增长 |
3.3.7 高竞争 |
3.3.8 高战略 |
3.4 高新技术成果创新 |
3.4.1 高新技术成果创新过程 |
3.4.2 高新技术成果创新条件 |
3.5 高新技术成果评价 |
3.5.1 技术水平的评价 |
3.5.2 商业价值评价 |
3.5.3 对国家安全保障的影响评价 |
3.5.4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价 |
3.5.5 风险评价 |
第4章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
4.1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内涵 |
4.1.1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含义 |
4.1.2 高新技术成果的有限转化与充分转化 |
4.1.3 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
4.2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过程分析 |
4.2.1 高新技术成果的生产性试验(中试) |
4.2.2 高新技术成果的传播与交易 |
4.2.3 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
4.3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条件 |
4.3.1 市场对高新技术成果的有效需求 |
4.3.2 高新技术成果充分成熟并具体良好商业价值 |
4.3.3 具备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条件与制度环境 |
4.3.4 存在拥有投资能力和运作能力的业主 |
4.4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途径 |
4.4.1 高新技术成果经市场交易通过业主转化 |
4.4.2 高新技术成果由研究开者与业主合作转化 |
4.4.3 高新技术成果通过研究开发主体自主转化 |
4.4.4 高新技术成果通过政府行为转化 |
4.5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成本与效益 |
4.5.1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直接成本 |
4.5.2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间接成本 |
4.5.3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直接效益 |
4.5.4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间接效益 |
4.5.5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成本与效益的比较 |
第5章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 |
5.1 市场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 |
5.1.1 市场对高新技术成果的需求态势 |
5.1.2 市场对高新技术成果的需求类型 |
5.1.3 市场风险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 |
5.2 高新技术成果属性对其转化的影响 |
5.2.1 高新技术成果的成熟度及可靠性 |
5.2.2 高新技术成果的商业价值 |
5.2.3 技术风险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 |
5.2.4 高新技术成果的技术性能与价格 |
5.3 投入与产出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 |
5.3.1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投资规模 |
5.3.2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投资回报水平 |
5.3.3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投资回收期 |
5.4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环境因素 |
5.4.1 政治环境 |
5.4.2 经济环境 |
5.4.3 制度建设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 |
5.4.4 社会经济形势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 |
5.4.5 市场发育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 |
第6章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主体行为分析 |
6.1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主体界定 |
6.1.1 成果转化主体 |
6.1.2 高新技术成果的提供者:研究开发机构及人员 |
6.1.3 高新技术成果的传播者:中介机构 |
6.1.4 高新技术成果的使用者:企业(业主) |
6.1.5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角色:政府 |
6.2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主体的行为目标 |
6.2.1 政府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的行为目标 |
6.2.2 研究开发者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的行为目标 |
6.2.3 中介机构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的行为目标 |
6.2.4 企业(业主)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的行为目标 |
6.3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驱动力 |
6.3.1 社会需求的驱动 |
6.3.2 政府对高新技术的推动 |
6.3.3 企业的创新偏好驱使 |
6.4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驱动力的作用 |
6.4.1 需求拉动的作用机理 |
6.4.2 政府启动的作用机理 |
6.4.3 企业的作用机理 |
6.5 不同主体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目标中的矛盾与冲突 |
6.6 不同主体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目标的衔接与协调 |
6.7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不同主体的行为博弈 |
6.7.1 政府与研究开发者之间的行为博弈 |
6.7.2 政府与企业(业主)之间的行为博弈 |
6.7.3 高新技术成果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行为博弈 |
6.7.4 中介机构与成果提供者及使用者之间的行为博弈 |
第7章 典型国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
7.1 美国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
7.1.1 高新技术成果研究和转化发展态势 |
7.1.2 美国对科技研究开发(R&D)的投入 |
7.1.3 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 |
7.1.4 美国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和新产品开发中的做法 |
7.1.5 美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绩效 |
7.2 日本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
7.2.1 日本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发展态势 |
7.2.2 日本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主要政策 |
7.3 德国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
7.3.1 德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发展态势 |
7.3.2 德国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 |
7.3.3 德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支撑条件和政策保障 |
7.4 印度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
7.4.1 印度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态势 |
7.4.2 印度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支持 |
7.4.3 印度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绩效 |
7.5 国外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启示 |
7.5.1 政府在硅谷发展中的作用 |
7.5.2 大学在硅谷发展中的作用 |
7.5.3 企业和产业组织的影响 |
7.5.4 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影响 |
7.5.5 资本市场的作用 |
第8章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 |
8.1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研究开发现状(成果供给) |
8.1.1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本情况 |
8.1.2 我国科技体系发展概况 |
8.1.3 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情况方针的确立和发展 |
8.2 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新技术成果的需求 |
8.2.1 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新技术成果的潜在需求 |
8.2.2 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有效需求 |
8.2.3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 |
8.2.4 高新技术成果需求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 |
8.2.5 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与跨越发展的例子屡见不鲜 |
8.3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构成及转化态势 |
8.3.1 我国科技成果构成在不同时期各有其特点和侧重,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
8.3.2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 |
8.3.3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与途径 |
8.4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现状 |
8.5 中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不畅的原因剖析 |
8.5.1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不畅的现状 |
8.5.2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不畅的原因分析 |
8.6 中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经验与教训 |
第9章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的有效供给 |
9.1 高新技术成果的有效供给及转化 |
9.1.1 高新技术成果供给是转化的基础 |
9.1.2 高新技术成果的供给与有效供给 |
9.1.3 高新技术成果“有效供给--转化--有效供给”循环 |
9.2 中国高新技术成果研究开发体系构建 |
9.2.1 科研机构政策与运行机制创新 |
9.2.2 高校科研机构建设 |
9.2.3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
9.2.4 民营科研机构建设 |
9.2.5 政府制度创新建设 |
9.2.6 中国高新技术创新体系(研究开发体系)整合 |
9.3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研究开发的需求导向 |
9.3.1 我国对高新技术成果的基本需求 |
9.3.2 我国对高新技术成果研究开发的重点领域选择 |
9.3.3 我国对高新技术成果研究开发的主要类型选择 |
9.3.4 我国对高新技术成果研究开发的应用目标选择 |
9.4 相关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
9.4.1 新产品的初步设计 |
9.4.2 技术设计 |
9.4.3 生产性试验(中试) |
9.4.4 工艺设计 |
9.4.5 市场试销 |
9.4.6 员工培训 |
9.5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的传播 |
9.5.1 高新技术成果传播体系进度 |
9.5.2 相关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
9.5.3 高新技术成果传播手段的现代化 |
9.5.4 高新技术成果传播中的不足与过度 |
第10章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流通机制 |
10.1 高新技术成果的商业化 |
10.1.1 高新技术成果商业化的重要地位 |
10.1.2 高新技术成果研发的起点应是市场上最需要的产品 |
10.1.3 高新技术成果应具有经济实用性 |
10.2 高新技术成果商业化的主要特点 |
10.2.1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的不确定性 |
10.2.2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的商业流通费用缺位 |
10.3 高新技术成果商业化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
10.4 高新技术成果商业化获得成功的战略因素 |
10.5 高新技术成果商业化获得成功的具体措施 |
10.5.1 善于利用外部的科技成果 |
10.5.2 重视技术市场 |
10.5.3 重视“关键人物”的特殊作用 |
10.5.4 灵活的管理办法 |
10.5.5 及时对市场需求跟踪和进行预测 |
10.6 高新技术成果的流通机制 |
10.6.1 高新技术成果流通扩散的一般过程 |
10.6.2 高新技术成果扩散的载体 |
10.6.3 高新技术成果流通中的中介作用 |
10.7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流通的运行机制 |
10.7.1 供求机制 |
10.7.2 计划机制 |
10.7.3 中介机制 |
10.7.4 激励机制 |
10.8 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的成功经验 |
10.8.1 加强对科技事业的宏观管理 |
10.8.2 重视基础研究,增强开发后劲 |
10.8.3 大力开展应用技术的开发研究 |
10.8.4 实行自主开发与技术引进战略 |
10.8.5 促进高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和结合 |
10.9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案例借鉴 |
第11章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支撑体系建设 |
11.1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人才体系建设 |
11.1.1 高新技术成果研究开发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11.1.2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运作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11.1.3 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 |
11.2 市场体系建设 |
11.2.1 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建设 |
11.2.2 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建设 |
11.2.3 市场制度体系建设 |
11.2.4 市场行为与秩序的规范(信用问题) |
11.3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条件建设 |
11.3.1 生态环境建设 |
11.3.2 交通运输及仓储设施建设 |
11.3.3 能源设施建设 |
11.4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投资体系建设 |
11.4.1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 |
11.4.2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信贷投资 |
11.4.3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融资 |
11.4.4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税收支持 |
11.4.5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产业发展基金投资 |
11.4.6 业主投资 |
11.5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第12章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制度创新 |
12.1 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成果产权保护制度 |
12.1.1 科学合理界定高新技术成果的产权(内容、归属) |
12.1.2 注重专利保护 |
12.1.3 注重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
12.2 加快制定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利用和扩散政策 |
12.3 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制度 |
12.4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
12.5 加强企业制度创新建设 |
第13章 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行新型化工业 |
13.1 科技创新能力的巨大能动作用 |
13.1.1 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需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创新 |
13.1.2 加快高新技术成果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 |
13.1.3 高新技术成果顺利转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 |
13.1.4 高新技术成果顺利转化是知识经济的强大动力 |
13.2 加快实施我国科技创新战略 |
13.2.1 科技创新跨越战略 |
13.2.2 加快科技管理体制创新 |
13.2.3 加快现代企业家队伍建设 |
13.3 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大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
13.3.1 新型化工业在发展中国家的新内涵 |
13.3.2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之一 |
13.3.3 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 |
13.4 积极探索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
13.4.1 切实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13.4.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 |
13.4.3 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
13.4.4 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大力培育新兴产业 |
第14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
14.1 研究结论 |
14.2 政策运用 |
参考文献 |
附: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美三所大学联手 加快药物研发向临床应用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兴11国”(E11)新兴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谷方杰.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2]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关键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D]. 章欣.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6(11)
- [3]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基于要素·关系·功能的三维视阈[D]. 张仁开.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4]香港高等教育卓越工程研究[D]. 马文云. 吉林大学, 2014(09)
- [5]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研究[D]. 王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6]现代生物技术管理的企业策略与集群发展研究[D]. 李天柱.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7)
- [7]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D]. 田丽娟. 沈阳药科大学, 2006(04)
- [8]国际科技发展报告(2003年度)[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经济研究参考, 2004(52)
- [9]美三所大学联手 加快药物研发向临床应用转化[J]. 周小玲. 世界科学, 2003(12)
- [10]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理论与实证研究[D]. 银纯泉. 西南农业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