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中国人民相对贫困感调查_相对剥夺感论文

社会转型期中国人民相对贫困感调查_相对剥夺感论文

社会转型期中国民众的相对剥夺感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型期论文,中国论文,民众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本调研课题的意义

相对剥夺是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对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具有鲜明的实践意义。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机遇与挑战,我们是迎战还是退缩?是创新还是保守?何去何从必须作出选择。中国人犹如在震荡的航船上,正面临着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贫富差距拉大,破旧思想立新观念等“风浪”的考验。社会体制与社会生活的震荡必然会引起社会心理的震荡,相对剥夺感就在这种震荡中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对于民众中出现的日益严重的相对剥夺感如果处理得当,会加速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实现;倘若处理不当则将危及社会稳定,乃至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相对剥夺感问题,不仅可以弥补国内理论界在这方面研究中的空白,更有利于正确思考和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与稳定、公平与效率等一系列重大关系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相对剥夺感问题的研究现状

相对剥夺感(relation deprivation)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等人在《美国士兵》(1949)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后由墨顿在《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一书中加以系统阐释,并发展为一种关于参考群体的行为理论。个人自我判断是被“剥夺”的或“得益”的。之所以说是“相对满意”或相对不满意,是由于将自己的地位,与其它群体或类别的人的地位作了对比。根据被选作比较基础的类别或群体的不同,人们认定的自己被“剥夺”的程度也不同。

1967年,美国管理心理学家亚当斯在研究分析人的工作积极性与分配方法的关系时,基于相对剥夺感的理论提出了激励过程中的公平理论。

在我国恢复社会学研究以来的十多年历程中,涉及相对剥夺感理论研究的成果仅见两篇,实证研究更是近乎空白。

(二)对相对剥夺感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从相对剥夺感产生的原因来说:首先,相对剥夺感是社会比较的结果。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加速和贫富悬殊的加大将导致相对剥夺感增加。第二,需要结构及其内含的价值观是人们进行社会比较的标准,所以个体的心理特征也会影响到他对相对剥夺感的体验。第三,自他认知差异,即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方式之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是个体相对剥夺感的社会心理成因。第四,相对剥夺感还与社会特征和团体文化有关。因此,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预测某一特定时期社会中存在的相对剥夺感的范围和程度。

2.从相对剥夺感导致的社会效应来说:相对剥夺感反映了人们要求改变目前状况的愿望,这种愿望会转化为不同类型的实现目标的行动,并产生不同的社会影响,正面或负面,积极或消极。比如,合理竞争、盲目攀比、平均主义等等均属此列。所以研究相对剥夺感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可能表现,将有助于社会管理决策更理智地趋利避害。

3.从相对剥夺感产生的过程来说:相对剥夺感是任何社会中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但它在改革时期可能表现得更为突出。改革不仅是一个提高效率增加产出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这个时期,新旧规范和新旧分配体制同时在起作用,不免会产生诸多双方互不认可,同时感受到“被剥夺”的情况。所以研究个体的相对剥夺感对解决这一时期的社会心理调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4.从相对剥夺感与社会舆论和宣传的关系来说:相对剥夺感产生于人们的目标追求,而社会目标则是社会成员利益的集中体现。社会目标被宣传得愈高远、愈优越,社会成员的相关需求就愈膨胀。当被刺激起来的个人需求并未或并不能通过社会目标的实现过程来得以满足时,个体或社会群体便会产生另一种形式的相对剥夺感——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拉大,并由此产生对社会规范的怀疑、对社会的不满,各阶层间的相互敌视、普遍缺乏合作精神等等。所以,“宣传”一方面固然能为改革作出有益的舆论工作,但另一方面,它往往也在不断加大改革的成本,并可能造成影响久远的后遗症。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一方面,研究相对剥夺感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另一方面,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研究却显得非常薄弱,这正是我们选择这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原因之所在。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对这一领域中的许多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

二、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

在第一期调查中,我们主要致力于分析下列两个问题:(1 )在社会转型期,民众的相对剥夺感是普遍存在的。尽管我们的调查对象是身处中国较为富庶的东部沿海地区,绝对收入水平在全国各省(市)中名列前茅,但由于期望水平及参照群体的影响,他们对自我生活状况的评价却未必乐观。(2)相对剥夺感与各种变量的关系。 相对剥夺感是一种经由比较产生的关于自身弱势处境的感觉,所以真正影响这种感觉的变量是主体选择何种参照群体及其比较的方式。因此,可以推测,单纯的个人经济收入与其相对剥夺感并不存在太高的相关。

(二)问卷内容

除问题1标明各种个人特征,诸如年龄、性别、职业、 受教育程度、年收入、所在地区等外,我们还询问了其他8个问题,这8个问题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问题2至问题7)是与个人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11个方面(经济收入、政治地位、职业声誉、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家庭生活、人际交往、发展机会、工作成就、自主权利和社会宽容度)以测量个体的满意度。问题2:“你对生活的下列11个方面是否满意? ”目的是让个体对自我生活的状况进行一般评价。问题3 :“你对生活的下列11个方面有哪些期望?”以了解个体对上面提出的栏目哪些最感满意,哪些最感不满意。问题4:“与自己条件相仿的人相比, 你认为你在生活的下列11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处于哪种状况?”该问题是用量化方法将每个栏目从优势的减弱到劣势的增强依次从1排列到7,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选择。例如:

经济收入优势1 2 3 4 5 6 7

劣势

经济收入优势1 2 3 4 5 6 7 劣势

该问题暗示了个体来源于与他人相比所产生的相对剥夺感的强弱。问题5:“与过去相比,你认为自己现在的生活在下列11 个方面处于哪种状况?”(题目组织方式同4 )该问题暗示个体在社会改革与转型中产生的相对剥夺感。问题6:“过去比较关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和问题7:“现在比较关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从而回答转型时期民众价值观的变化与相对剥夺感的主要内容的变化。第二类(问题8、9)是从与社会风气及社会体制有关的5个方面(即官员廉政、社会改革、 社会分配、社会道德风尚、社会经济状况)来测量个体的满意度及其对现今社会的总体评价,力图揭示个体相对剥夺感与其对社会一般公平公正状况的评价有无关联。

(三)调查区域。江苏省各市县,苏北选择了徐州、连云港、盐城、宿迁,苏中选择了镇江、南通、泰州、南京,苏南选择了无锡、苏州。

(四)调查对象。本期调查的对象为20~65岁的成年人,共400 人。依据调查要求选择了20个调查点,在点内以随机取样方式确定调查对象。

三、调查结果

(一)样本分布

第一期调查发放问卷500份,集中了解四种职业群体(工人、 农民、军人、机关干部)中的相对剥夺感(以下简称RD)。我们在仪化公司热电厂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份;在苏北、苏中、 苏南的12个乡镇中调查农民200人(其中包括四川民工53人),收回有效问卷145份;在南京军区某部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69份; 在省委党校举办的4个不同类型的干部培训班上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8份。问卷总有效率为80%。

表1 样本的地区与职业特征分布

地区

职业

苏南 苏中 苏北 四川工人 农民 军人 机关干部

46171

130

53 91136 67

82

表2 样本的年龄与教育特征分布

年龄(岁) 教育程度

20~35 35~50 50~60 小学以下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 大学

26993 38 11 50101 1465438

表3 样本的经济水平特征分布

年收入(元)

3,000以下 3,000~6,000 6,000~10,000 10,000~15,000

119 9173 94

年收入(元)

15,000~20,000 20,000以上

148

(二)对个人生活各方面的满意度

1.调查对象对上述11方面基本持肯定评价。表现在有7 项(政治地位、职业声誉、家庭生活、人际交往、工作成就、自主权利、社会宽容度)得到了66%以上调查对象“一般”之上的评价。

2.调查对象对自己各方面情况仍有许多不甚满意的评价。表现在11项中有4项(经济收入、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发展机会)有35 %以上的调查对象作了“不太满意”及“很不满意”的评价。

3.调查对象对自己的生活最感满意的三个方面是:家庭生活,“满意”以上的评价占54.3%;人际交往,“满意”以上的评价占35%;职业声誉,“满意”以上的评价占26.8%。最感不满的三个方面是:经济收入,不满评价占41.3%;社会福利,不满评价占42.3%;社会保障,不满评价占37.8%。

(三)与自己条件相仿的人相比,认为自己处于何种境况,及与自己过去相比,认为自己现在的生活处于何种状况。见下表:

与相仿的人比较与自己的过去比较

个人特征 相对剥夺感 RD 相对剥夺感 RD相对剥夺感 RD

分类最强% 最弱 % 最强%

年龄50~65岁

21.3 35~50岁 19.625~35岁 16.2

职业军人

27.4 机关干部 11.7

军人

25.4

教育程度

小学以下 25.6 大学以上 20 小学以下 28.1

年收入 3,000元

2520,000元 10.43,000元

21.7

以下

以上

以下

地区 四川组

22.8

苏南组4.7 苏北组 16.9

个人特征相对剥夺感RD

分类 最弱 %

年龄 35~50岁 13.4

职业 机关干部

8.5

教育程度大学以上

2.6

年收入 6,000~7.6

10,000元

地区 苏南组 3.6

从上述统计数字中我们发现,调查对象来源于与他人比较而产生的RD明显强于与过去比较而产生的RD,前者表现为有20.5%的调查对象在与他人比较时,认为自己的生活境况不如人意;后者表现为15.5%的调查对象在与过去比较时,对自己的生活持不满意评价。

(四)民众最多关注及最少关注的问题

调查对象最为关注的三个方面分别是:经济收入,第一选择率为49.8%;家庭生活,第一选择率为12%;政治地位,第一选择率为11%,此后是发展机会与工作成就。调查对象给予关注最少的三个方面分别是:社会福利,第一选择率为0.5%;社会宽容度,第一选择率为1.3%;自主权利,第一选择率为1.3%,此后是职业声誉与人际关系。 以各类分组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各组对经济收入、政治地位、家庭生活三个方面也有明显差距。见下表:

项目 第一选择率 % 第一选择率%

RD最高 RD最低

经济收入 初中组62 年收入15,000~ 18.6

20,000元

政治地位15,000~20,000元

28.6 小学以下组,四川组, 0

年收入20,000元以上组

家庭生活小学以下组 36.4 军人组 2.99

注:其他栏目差距并不明显,故未在表上反映

(五)对目前社会生活的几个方面的满意度

调查对象对社会生活中的一般公平与公正状况极不满意,总不满意率达59%。其中,对“社会道德”的不满评价平均达72.8%,对“社会分配”状况的不满评价平均达68.1%,对“社会改革”状况的不满评价虽然最少,但也达47.4%。关于社会生活一般状况的满意度,分组调查结果见下表:

个人特征分类评价最低RD%评价最高RD%

年龄35~50岁

65.620~35岁56

职业机关干部

60.4 军人 57

教育程度大专 62 小学以下51.1

年收入

20,000元以上 91.3 3,000元以下

51.3

地区 苏南 66.5 四川 41.1

四、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对自己生活各方面状况持基本满意的态度,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不甚满意乃至很不满意的态度也是普遍存在的。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对自我生活的满意感主要来自家庭生活、人际交往等与社会制度、社会改革状况联系相对较弱的方面,而人们多有抱怨的生活侧面主要是经济收入、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因为这些是直接影响人们对社会公平与公正的评价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普通民众最为关注的、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在与他人进行比较时,一部分人产生了较强烈的相对剥夺感。尽管我们在问题中强调要“与自己条件相仿的人比较”,但每个人认为自己的条件与谁相仿,选择哪些人作为自己的参照群体,他人是很难臆测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生活境遇尤其是经济水平较差的群体,相对剥夺感(来源于与他人比较)较强。如外地民工、收入极低的贫困人口、文化程度最低的文盲半文盲群体。这种结果提示我们,相对剥夺感的强度与经济收入存在着某种相关。

(三)在将自己的现在与过去对比时,调查对象所产生的相对剥夺感要稍弱于前一种比较。这也许可以被解释为,改革开放20余年来,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的确有了较为普遍的改善,在与过去相比时,人们倾向于积极肯定的评价;但在与周围的人相比时,很多人便喜忧参半、感受复杂了。阶层分化与贫富差别无疑是改革过程中必然的副产品。如果民众不能以正常、健康的观念来理解这些分化与差别,就会产生对社会公正与公平的怀疑。

(四)调查对象对自我生活的满意度低落,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对“经济收入”的不满足,而“经济收入”又恰恰是目前民众最为关心的方面。除了“经济收入”与“家庭生活”外,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其成因的是民众在生活中同时非常关注的还有“政治地位”。

(五)调查对象对目前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重要方面表示了严重的不满,特别是维系民众公共生活的“社会道德”,统计结果表明有2/3的调查对象都表示了不满意或很不满意。还需引起注意的是,调查对象对“社会分配”状况的不满评价相当强烈。

五、调查总结

本调查属于“中国当代民众的相对剥夺感调查”系列之一。由于目前理论界对“相对剥夺感”问题的研究尚处于零散阶段,所以我们的理论假设和问卷设计也显得无章可循,本调查可视为一次试验性调查,其主要目的是取得经验,为进一步完善后期调查与研究的思路作些准备。通过这次完整的调查活动我们认识到,有些栏目的提法、内容乃至调查的方式方法尚须改进。例如,职业分类中应列入下岗、待业人员;有关年收入的分类可按江苏省城市与农村人均收入的最新情况分为5组; 开放式问卷最好改为封闭式问卷,以免被调查者弃之不答;民众对自我生活关注的11个方面可以适当归并,集中在某几个主要方面;对于民众过去和现在最关注的11个栏目的排列可简化为最关注的3 项及最不关注的3项。此外对调查员的严格培训及统计处理等方面也需要加强。 钱存端老师在调查统计过程中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文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标签:;  ;  ;  ;  ;  ;  ;  

社会转型期中国人民相对贫困感调查_相对剥夺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