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论文_王建伟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论文_王建伟

(邢台县浆水镇中心学校,054013)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各个角落,人们逐渐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自己的工作质量和生活水平等,信息技术所带给人们的便捷、高速、高效等使其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小学数学教学也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1 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匮乏是先进教育技术普及应用的最大障碍

提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家总是喜欢讨论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但我认为比观念更新与能力培养更基础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好,也就是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建设。现阶段还有大量的农村学校根本没有多媒体教室,甚至没有电脑上网。对于大多数农村教师来说,他们当然也知道应用多媒体的益处多多,他们当中的许多中青年教师已通过自己的电脑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可是学校里没有多媒体教室,只能等待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了。即使是城区的学校,绝大多数学校也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大家都心知肚明,那大多是为各级教研活动服务的,平时若都要把自己的学生带去多媒体教室上课,难免撞车。

2 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2.1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强调的是知识的传递,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小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持续时间都比较短暂,并且好奇心强,传统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非常单调枯燥的,学习主动性比较弱。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就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年月日的课程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动画的方式来进行讲解,利用动画闹钟,进行时间的变化的讲解,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时间,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性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除了要求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这一时期思维的养成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以后获得更好的发展。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进行理解性的学习。但如果教师只是进行简单的语言讲解,小学生在理解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信息化可以让知识变得更加直观,生动。相遇问题是很多学生都感到比较难的问题,因为学生不能形成画面感进行思考。运用信息化时,教师可以运用动画的形式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相遇的含义,并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利用这样得方法来形成学生的逻辑思维。

2.3 强化师生互动,提高课堂学习氛围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得到教师的肯定,数学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不能及时的给予学生鼓励,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传统课堂上比较重视的是知识的单一传递,教师虽然也采取活动的方式,但却不能创设出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师采取信息化教学时,就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些轻松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完成了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在鼓励了学生学习的同时,有效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

数学概念、公式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通过讲解来使学生理解知识,一来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二来学生也很难理解,就是记住了,也只是死记硬背,根本不理解知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为学生搭桥铺路,让学生参与其中,帮助学生观察、比较,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数学概念、规律和法则。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把抽象变形象,不仅学生爱看,而且容易理解,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由此借助多媒体,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知识,同时,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规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达到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运用信息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传统的板书,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在教学中对于一些板书浪费时间的内容,我事先制成课件,教学时只是轻轻地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了。教学综合利用声、光、形、色等形式,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既有利于表象的形成,也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巩固,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只是教学方法的某种改进,更是教学观念的一次革命,因为它始终调动着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而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小学数学的合作探究教学,有助于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探索,多渠道地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 应注重发掘传统教学工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优点

在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绝对不是为了代替黑板和粉笔。信息技术的使用重点应该放在解决那些传统教学工具不便解决或无力解决的教学和学习问题上。不应为了“顺应潮流”而丢掉粉笔、黑板和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在黑板上的画图示范等板书动作可以给学生一个很好的模板,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养成一定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这是多媒体所无法替代的。

课件是教师预先设想好而制作出来的,而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灵活的调控,在某些细节上就会产生许多的变动,教师要引势利导,随机应变,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时,多考虑到课件的开放性。在课件设计时,多采用交互式的设计,不需要将课的全部内容都用课件制作出来,只要将对于课堂中突破难点的地方作为一个小节设计出来放在重点部分,其他部分可以用粉笔在黑板上完成,对于学生来说,黑板上的交流具有交互的即时性。

7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突破难点

“加强学生空间观念形成”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之一,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难点能否突破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把抽象的空间概念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具体表象,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为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飞跃发展架桥铺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既有助于突破难点、渗透数学思想,而且又快捷、又省时,教学效果也好。

8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联系生活实际

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可以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道理,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但是传统的数学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等限制,无法有效的模拟、创设实际问题情景,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发展,而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却具备这方面的优势,能创设虚拟应用情景。

总结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教学。学生也会在这样生动形象的教学中,愉快地获取知识,全面地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淑华.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9(08):167.

[2]顾贤祖,徐红玉.浅议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168.

[3]李雪.新时期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2):226-227.

论文作者:王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论文_王建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