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 言
历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课程,关乎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正确历史观的塑造和培养,是学生了解历史知识,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的主要途径。 历史课堂应该是进步的、活跃的、充满生命力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感悟历史的魅力。 由于初中历史独特的学科特点,在应用情境教学法过程中,需要立足于课堂教学本身,科学合理地重建课堂结构,才能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作用,提升历史教学质量和效率。 由此可见,探讨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课堂结构重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精心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课堂的导入环节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在导入环节中将学生学习状态调整至最佳,才能够让学生受积极学习情绪的调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精心创设导入情境,结合初中生学习特征、性格爱好、历史学习水平等实际情况,创设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导入情境,让学生可以在情境中生成疑问,唤醒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导入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准确定位自己与学生的角色,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发挥教师的方向性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地思考、探究历史知识,彰显历史教学的本质,提高教学水平[1]。例如,在讲解《原始的农耕生活》知识前,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情境: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制作好的PPT课件,将半坡出土的纺轮、等原始生产工具及房屋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之后提出“这些奇怪的工具是做什么用的呢?”等问题,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3、利用语言情境,激起情感交流
初中生的历史教材中有许多著名的历史场景,战争场景就是其中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于以前的历史教育方式来说,教师只是按照课本把这些场景通读或者讲解一下。 对于初中生历史情景教学,要求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历史情景展开重现。 比如,在讲解到《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时,教师不妨利用这样的词句进行描绘:“致运舰在猛烈的海战中奋勇向前,屡次遭到中弹,致远舰船身严重歪斜,最终不幸遭受鱼雷,所有将士英勇牺牲,在马上沉船之际,随从向邓世昌抛出救生圈———希望可以拯救他的生命,但是他因致运舰俱没,誓共存亡,摆手拒绝,此时他的爱犬,咬住了他的肩膀,使他没有下沉,邓世昌果断揽住爱犬,一起沉没在黄海之中。 ”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讲堂的情景氛围,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精神。
4、增加教学情境互动性,构建和谐平等课堂氛围
目前,从活动主体、教学内容差异性上来看,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情境主要有三类:一是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情境,适用于实践性较强、难度较低的历史知识,比如“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等;二是以历史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情境,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活动,掌握历史知识,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学会客观看待历史事件,适用于总结性较强、难度适当的历史知识点,比如“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等;三是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情境,经过教师详细耐心地讲解历史知识,促进学生对抽象、复杂历史知识的吸收掌握,适用于内容抽象、难度性较高的历史知识。无论是哪种教学情境, 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增加教学情境的互动性,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积极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存在的思想偏差等问题,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走出学习误区,让学生信任教师,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尊重,构建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2]。
5、结束语
综上所诉,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将情境教学带入到更多的教学模式中,为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教学体验,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初中历史课堂结构重建中,教师只有将情境与历史知识相结合,才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增加课堂的生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推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发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姚丽敏.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研究[J].数码设计(下),2019(1):292.
[2]赵欣丽.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7):111.
论文作者:李传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1
标签:情境论文; 历史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初中历史论文; 知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