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朱萍

市政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朱萍

杭州萧山振大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215

摘要: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路桥的施工建设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在我国众多行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对推动国计民生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预应力技术在路桥的施工建设中应用的非常广泛,能够在提高钢筋韧性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对预应力技术的相关概念、应用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对实际的施工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市政;路桥施工;应用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市政路桥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使市政路桥工程保持平稳运行。公路的交通运输能力与路桥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是公路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好基础性作用的关键。因此,市政路桥的建设对施工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而建设出质量好、性价比高的路桥工程。预应力技术通过计划提前预压来提高路桥的施工质量,从而起到延长路桥使用寿命的作用。由此可见,预应力技术在市政路桥建设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一种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的市政路桥施工技术。

1.预应力技术概述

简单来讲,预应力技术指的就是预先控制应力的技术,实施方法是通过有计划的施加压力抵消对工程质量不利的应力。因此,此种技术的应用,能够降低不利应力的影响,有助于防止工程结构在外力影响下发生变形,对于保证工程结构稳定具有十分明显的积极意义。同时,由于预应力能够降低荷载拉力,工程表面出现裂缝问题的时间会被延后,使用期限则会所有延长,工程建设的效率将得到提高。结合实际效果来讲,市政路桥施工中应用预应力技术,能够显著提升路桥的稳定性,对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路桥工程效益均有一定的益处。

在应用此种技术的过程中,施工用料应保证质量可靠,与工程要求标准相符,这是保证施工技术应用合理的基础。砼和钢筋是路桥施工中用量最大的材料,为了确保抗拉能力,上述材料的强度必须足够。为了防止砼受拉力影响出现裂缝,应用预应力技术的过程中,应借助其本身抗压性提升抗拉强度。总体来讲,将预应力技术合理应用在市政路桥施工中,不仅能够提升工程质量,保证其结构稳定,还可以起到延长寿命的作用,对于提高工程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预应力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在市政路桥施工中对预应力技术进行运用的时候,需要对材料的选择进行重点关注,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能够达到工程相关的要求,为路桥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另外,在对预应力技术进行运用的过程中,还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在路桥结构中受力部分关键点的基础上,对施工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从而使施工效果得到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受弯结构中预应力的应用

在施工过程中,碳纤维的施工强度高,而且施工技术相对简单,因此在对受弯构件进行加固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会将碳纤维作为施工材料,对其进行选择性的粘贴。其中,在进行加固施工之前结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初始内应力,相应的混凝土也拥有压应变以及初始应变等,如果混凝土所受到的压应变超过自身极限的时候,那么构件的承载力也就达到了极限。其中,混凝土的应变量对碳纤维材料最终的应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开始的情况下始应变相对较大,而碳纤维材料的应力比较小,那么它在应用的过程中就很难得到高强度的发挥。所以在实际使用的时候,相关的工作人员在粘贴好碳纤维之后,还要注意对其进行适当的预应力施加,促使碳纤维初始拉应力的产生,从而使它的强度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2 下料技术

为了固定预应力筋,在张拉工序结束后,还需要在预应力管道和锚垫板中进行灌浆,以形成有效的黏结段。钢绞线和黏结段部分的清洁非常主要,一定要清理这些地方的油脂和PE 层,以保证预应力筋的下料过程具有较好的环境。为了防止出现错位,施工中要控制好黏结段的位置与长度,还要充分考虑穿钢束过程中钢绞线的下垂问题,以及张拉伸长产生的影响,以保持预应力筋两端的黏结力在对等水平。

2.3 穿索技术

市要严格控制政路桥工程中使用的预应力筋的长度,长度不能小于150m。穿索工作开始前要对钢绞线、锚板孔等进行编号。穿索施工的完成是通过施工人员在墩顶导向槽和跨中转向位置进行的,但是这种方法对于在箱梁中穿过12 根钢绞线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困难,要使用单根穿索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穿索过程中要避免钢绞线出现缠绕现象,并按照预应力施工标准进行施工。

2.4 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浇筑的应用

市政路桥大部分属于混凝土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利用预应力技术,可以良好有效的提高混凝土内部应力平衡结构的稳定性能。施工过程中,第一,严格根据路桥混凝土施工规范准则施工,搅拌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应用专门的工具做好垂直作业,遵照规定的施工原则,综合市政路桥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等现实情况,对搅拌振捣混凝土程度以及时间严格控制。第二,为了避免路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气泡,必须要确保混凝土内部水分处于合理的水平量,确保混凝土浇筑可以与预应力筋良好的结合,充分发挥出应力作用。第三,一定要选择优质的混凝土原料、专业的混凝土搅拌振捣以及浇筑机械、保证现场硬件设施可以符合施工要求,一定要制定出相对应的应急预案,出现各种突发事故的时候可以立即解决,确保路桥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持续应用预应力技术。

2.5 混凝土多跨连续梁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在路桥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技术一般会被运用在梁上,尤其是对弯矩的研究。其中,弯矩大致分为正弯矩和负弯矩两种,正弯矩一般都是存在于多跨梁中,而负弯矩则是存在于梁支座的部位。在路桥施工中,梁的抗剪强度以及抗弯强度如果不能达到相关的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规范,这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措施对其进行强度的加固。如果跨中的强度不能达到相关的施工规范,也需要对一些强度加固措施进行采用。另外,随着预应力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路桥工程中运用的时候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这就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对自身的专业水平进行加强,提高施工设备的使用性能,从而为整个工程额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3.案例分析

以某大型桥梁为例,其设计长度为5000 米,第一、二联桥宽分别为25.5 米、38 米。工程建设中,主梁采用2.85 米的等高度斜腹板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同时,该工程使用了C50 砼预应力箱梁。桥梁所处位置地形为平原,地下水水位略高。

本次施工过程中,在准备阶段进行了技术交底,并以文件形式确定下来,其中包括工序、防护措施等。在施工前,平整了现场标高,并进行了统筹规划,同时,还对机具进行了严格检查,并记录了检查结果。施工过程中周围设有警示标志,严禁外人随意进入。支架搭设过程中,对基坑进行了开挖作业和夯实处理,并设置了可调螺杆,以保证底模标高调整能够实现。支架预压过程中,为保证安全,采用了由小至大的加载方式;装料则严格按照要求,50kg/袋。预应力施工使用的钢绞线直径为15.24 毫米,验收时单批重量不超过60 吨。浇筑施工过程中,对浇筑质量进行了严格控制。振捣施工中使用了振捣器,保证了振捣效果。穿束环节中,混凝土强度约为设计要求的91%,施工前对波纹管进行了彻底清理;为了施工方便,具体操作中使用塑料布将线头包了起来;为了保证效果,穿束过程中用力较为均匀,使得钢绞线较为顺直。在穿束结束后,实行了张拉作业。此次施工采用对称张拉方式,控制应力由小至大,伸长值与理论值的误差在6%以下。预应力技术在此次施工中的应用,不仅起到了节省经济成本的作用,还有助于路桥工程质量的改善,同时,该工程整体效果比较美观,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与艺术性。

结论

市政路桥施工工程建设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也是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技术关卡,杜绝出现因施工技术不到位而产生的威胁人民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现象。预应力技术在市政路桥中的应用与这一要求相符合,能有效地提高市政路桥的质量,并有效提高所修筑的路桥的性价比与安全系数,提高市政路桥的应用价值与存在价值,延长路桥的使用寿命。预应力技术在市政路桥的具体应用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发展和改善这一技术,使预应力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与市政路桥建设中。

参考文献:

[1]冼沛锦.浅析市政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4(7):87.

[2]李友谊.浅析市政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11):84-85.

[3]邓西尧.浅析市政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25-26.

论文作者:朱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2

标签:;  ;  ;  ;  ;  ;  ;  ;  

市政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朱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