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60 余年历史,使许多细菌性感染得到了控制,有效地降低了各种严重细菌感染性传染病的死亡率,使人类的平均寿命至少延长了10年。但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细菌耐药性问题也日趋严重,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抗生素的使用现状、滥用抗生素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滥用抗生素,降低细菌耐药性问题展开禅述。
【关键词】抗生素 合理用药 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019-02
1 认识抗生素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其分类有以下几种:
(1)β-内酰胺类;(2)氨基糖苷类;(3)四环素类;(4)氯霉素类;(5)大环内脂类;(6)糖肽类抗生素;(7)喹诺酮类;(8)硝基咪唑类;(9)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10)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11)抗真菌抗生素;(12)抗肿瘤抗生素;(13)抗结核菌类;(14)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2 抗生素使用原则
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
(2)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
(3)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
(4)皮肤、粘膜局部尽量避免反应应用抗生素。
(5)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预防治疗:
①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链球菌,防止风湿热复发。
②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③感染灶切除时,依治病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④战伤或复合外伤后,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止气性坏疽。
3 抗生素使用误区
(1)抗生素=消炎药
多数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
(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3)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4)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例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另一方面,新的抗生素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的抗生素发生了耐药,如果老的抗生素有疗效,应当使用老的抗生素。
(5)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现在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一般来说,为避免耐药和毒副作用的产生,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6)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7)发烧就用抗生素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
(8)频繁更换抗生素
抗生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很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从而伤害身体。
(9)一旦有疗效就停药
前面我们知道,抗生素的使用有一个周期。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须的周期。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的话,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
4 滥用抗生素危害
抗生素是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抗生素是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滥用”的药物。然而说到“滥用”,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其中的含义。实际上,凡是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滥用。一旦发生以上情况,就可能给患者带来“四重危害”。
(1)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应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不可盼复心切,擅自加大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 成的抗菌药,如氟哌酸)的药量,否则很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尤其是对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更要慎重。需要强调的是,一般来说,轻度上呼 吸道感染选用口服抗生素即可,但很多人却选择了静脉输液,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出现副作用的风险。
(2)过敏反应。多发生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青霉素、链霉素都可能引发,其中青霉素最常见也更为严重。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致命。
(3)二重感染。当用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的细菌后,有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却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这就是“二重感染”。这在长期滥用抗菌药物的病人中很多见。因此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4)耐药。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在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 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并大量繁衍。而且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这种耐药性既会被其他细菌所获得,也会 遗传给下一代。“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
5 抗生素使用限制措施
据悉,卫生部将制定《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本机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明确对抗菌药物实施分级管理,强化处方点评制度,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处方资格进行限定,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抗菌素将被分成限制类、非限制类和特殊管理类三大类,同时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所能够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并进一步规范。
此外,对于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重要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还将提出明确的指标要求。对于特殊病例,确实需要使用医院所确定的品种和剂型以外的抗菌药物的,经过相应的审批程序,可以临时性、一次性购入药品。据悉,三级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将被要求控制在20%以内,这一数据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标准。
在今年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布置了几项重点工作,涉及到对医院的监督检查管理的,包括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赵明钢透露,卫生部将结合这些活动加大对医院的随机抽查和定期检查。
通过监测网和加强日常监督检查,近几年来,我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日趋合理,个别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不合理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在2005年以来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以及2009年以来的“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中,亦不断加大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检查力度,促进合理用药各项政策的落实。
6 结束语
应用抗生素是人类的一大革命,人类有了可以同死神进行抗争的一大武器,但是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使很多病原菌珠产生耐药性,并且新药研制速度赶不上病原菌珠产生耐药性的速度,人类又会面临在没有抗生素使用的局面。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了解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性,减少因不规范的使用或滥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更好的发挥每一种抗生素的作用,保证每一个感染患者的救治疗效。
参考文献
[1]郭冬梅.我国抗感染药物市场现状分析[J].中国药房.2004,15(9):528-530
[2]周宏梅.医院药师对防止抗菌药物滥用责无旁贷.药事组织. 2004,13(7):55
[3]徐积恩,朱明珠.抗生素[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8:1222
论文作者:仲爱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2月第3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5
标签:抗生素论文; 细菌论文; 药物论文; 耐药性论文; 微生物论文; 疗效论文; 患者论文; 《医药前沿》2013年12月第3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