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玮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 要】目的:通过对比性研究,探讨护士分层级使用和管理模式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和效果,为提出更合理、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我院护理人力资源情况,根据学历结构、专业技术水平、工作年限、岗位内容等,建立层级责任制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级使用和管理,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对普通病房和试点病房的考核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通过t和χ2检验,与普通病房相比,试点病房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满意度、护理实习生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以及患者出院率均明显提高,护理纠纷减少,而且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士层级管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激励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稳定护理队伍,同时提高医生、患者、护理实习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层级管理;临床护理;对比性研究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4-0064-02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的健康意识、健康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对护理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了护理工作内涵和外延两方面的要求[1]。之前在我国绝大多数医院对护理人员采用简单的“平台式管理”,不分学历、工作年限、专业技能等,所有护理人员承担相同的责任,完成相同的工作,这种对护理人才的不合理使用,直接影响护理质量,高学历护理人才的能力得不到发挥,造成人才流失,高学历护理人才的浪费,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提高,制约着护理队伍的发展。如何合理使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充分发挥高学历护理人员的专业优势,构建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激发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是当今医疗卫生单位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院于2010年6月开始实行护士分层级使用和管理模式,分为N0—N5级,实行人性化管理和弹性排班,不断完善各岗位职责,并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总体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稳定了护理队伍,更好的利用了护理人力资源。现将就我院在普通病房和试点病房绩效考核的对比性的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6月我院根据学历结构、专业技术水平、工作年限的不同,将护理人员进行分为N0—N5,将护理人员的工作分为:全责护士、辅助护士。将分层使用和实施竞聘上岗相结合,并与绩效考核相运行,鼓励护理人员之间公平竞争,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选取我院内、外、妇、儿中的4个科室作为试点,将每个科室的病房按照奇偶数分成普通病房和试点病房,其中奇数号病房为普通病房,偶数号病房为试点病房,一共81间病房,其中普通病房40间,试点病房41间。对试点病房的护理人员实行层级管理配置,确定岗位职责。合计260名患者,50名护士,每个护士分管6—8名患者。同时在在试点开始时,从普通病房和试点病房各随机抽取80例患者作为随访对象,一个月后,记录这160例患者的出院情况。
1.2 方法
1.2.1 相关概念 分层护理,即护理人员的分层管理,是指根据各层次护士的准入标准、能力标准聘用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让其承担相应的岗位工作内容,并在此过程中配以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等,以期在现有的护士编制情况下,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稳定护理队伍,同时为病人提供专业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保证病人安全和改善护理质量[2]。
1.2.2 护士分层级使用和管理模式:按照竞争上岗的原则,对试点病房的全体护士实行分层级使用和管理模式。N0护士:中专及以上学历毕业1年内的护士,或者尚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的护理人员;N0护士职责:在上一级护士的指导下完成患者的二级护理、三级护理。N1护士:中专及以上学历,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并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年以上2年以内同时完成N0护士培训考核合格的护理人员;N1护士职责:按照护理工作标准,规范完成住院患者的基础护理和一般专科护理,并参与危重病人的护理,参与病房的管理,并指导下级护士的临床工作。N2护士:中专及以上学历,取得护士执业资格,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年以上5年以内并完成N1护士培训并且考核合格的注册护理人员;N2护士职责:按照护理工作流程,规范完成病人的基础护理和相应的专科护理,承担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以及配合,参与病房的规范管理,参与护理临床教学,并指导下级护士的临床工作。N3护士:中专及以上学历,取得护士执业资格,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10年以内并完成N2护士的培训并且考核成绩合格的注册护理人员;N3护士职责:按照护理工作流程,规范完成病人的基础护理和相应的专科护理,承担危重病人的护理,承担组织护理临床教学,并指导下级护士的临床工作。N4护士:中专及以上学历,取得护士执业资格,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0年以上,并取得主管护士及以上资格或相应专科经历满3年并且取得相关的专业证书,完成N3护士培训并且考核合格的注册护理人员;N4护士职责:承担危重症病人的护理,承担急、危、重症病人抢救以及配合工作,承担护理科研工作,承担院内会诊,主持急、危、重症以及急疑难病例的讨论,承担、组织临床教学与考核,并指导下级护士的临床工作。[3]
1.2.3 合理绩效考核 我院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采用我院自制护理质量评分表对普通病房和试点病房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内容包括:病房管理规范、基础护理以及专科护理完成情况、技术操作考核情况、护理教学实施情况等。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护理实习生、医生、病人或者病人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同时统计患者的出院情况。该问卷将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总体满意度=(很满意人数+满意人数)/被调查人数*100%[4]。
1.2.4 统计分析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连续性的变量使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分类变量用频数(百分比)表示。试点病房与普通病房评价指标的差异比较用t检验,试点病房与普通病房出院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其中,P<0.05被认为是有统计学意义的。
2.结果
2.1现况调查结果 自2010年6月我院开始实施层级责任制管理模式试点以来,与普通病房相比,试点病房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满意度、护理实习生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护理纠纷减少,而且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和表2.
表1 试点病房和普通病房各护理质量比较
3.讨论
由表1的普通病房和试点病房的护理质量的比较可以看出,试点病房的护理质量优于普通病房,而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病房管理规范、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文件质量、护理人员技术考核以及教学实施的情况在实行护士分层级使用和管理模式之后,均明显改善,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紧张和焦虑,使得医患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加强健康宣传教育,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可以减少医患纠纷,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稳定护理队伍,最大限度的发挥护理人员的潜力和才能。林海红[5]等人在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级使用和管理模式之后,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件质量均明显改善,护理纠纷明显减少,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病人的安全。
由表2的普通病房和试点病房的“医、护、患”满意度的比较可以看出,试点病房的总体满意度高于普通病房,且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试点病房实行层级管理之后,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护理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对患者进行健康讲解,提高了对患者的生活护理、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主动完成的效率,拉近了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我院护理人员实行分层级使用和管理模式,为护理人员的个人发展,搭建了一条从同通科护士向专科护士发展的通道,是解决制约护理行业发展的关键,为护理人员的个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6],同时能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配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不同层级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倡公平竞争,竞聘上岗,提高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另外,层级管理使得护理临床教学更加规范化,有助于提高护理实习生的满意度。护士对分管病人的病情比较了解,动态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不仅有助于对患者的护理,同时有助于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增进医护的联系,提高医生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表3普通病房和试点病房出院率的比较可以看出,试点病房的出院率高于普通病房,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行护理人员分层使用和管理模式,每位护士对自己分管的病人病情比较了解,能够为每位患者提供连续性的整体护理,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病人得到最有效的护理,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提高出院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纠纷。本研究与方汉萍等人[7]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目前的层级管理制度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缺乏统一的分层标准和评价指标,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护理等级评审体系,将护理人员的的学历、工作经验、实践能力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分层标准体系;其次,护理人员职责并没有法律方面的界定,没有注册与非注册之分,这无疑会影响其效力;再次,不同资历的护理人员并没有区别,虽然医护职称系列相对应,却没有建立与医生同步的护理人员用人岗位,造成技术职务与工作岗位内容脱节。
护士分层级使用和管理模式是一种心得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平台式”的管理观点、工作形式和工作方法,建立了新的管理理念—我为病人服务,以病人为中心,更加能满足病人的需要,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同时能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实现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杜平,叶文琴,张玲娟.医院护理人员人力资源配置方法的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6):47—48.
2.江会,刘薇群,贺建雄,等.基础护理实施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6B):897—900.
3.张洪君,苏春燕,周玉洁,等.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399-401.
4.沙秀兰,余锦红,吴娟. 层级管理在肝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1041—1043。
5.林海红.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36—1838.
6.刘雪琴,彭刚艺,李 漓,等援 结合医院实际探索护士分层级管理新路[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22.
7.方汉萍,朱丽,杜杏利,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护士分层使用与网络化管理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2,27(4):1 5~17.
论文作者:高维玮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病房论文; 护士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层级论文; 患者论文; 试点论文; 满意度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2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