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史学思想中的理性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学论文,理性论文,思想论文,伏尔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02)02-0075-07
一、历史认识中的理性主义原则
伏尔泰史学思想的内核是理性。历史认识中的理性主义原则是他的史学思想的逻辑起 点。历史认识中的理性原则,是伏尔泰在历史研究中形成的一个观念,其核心是历史研 究应当以发掘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理性为宗旨。在他看来,历史的进步就是理性的发 达过程,“人类理性初开时,人们膜拜认为是凌驾于普通能力之上的某种力量……人类 理性发达时,人们膜拜万物之主……对于这一重要历史事实,我们不必害怕强调得太过 分。”[1]这一思想是建立在对人类历史的观察上的。他在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了这一观 念。他认为,历史中的杰出人物就是理性的化身,“制定了明确的法律,……保护艺术 ,废除迷信,和具有通达明理的精神”这才是有健全理性的国王;[2]他看到历史上人 们曾经“执意支持那些最压抑人类思想、最扼杀理性精神的意见”[1]、历史上出现的 宗教纷争“简直是人类理性的耻辱”;[3]然而他同样也确信,人类固有的朴素的理性 ,会驳斥迷信的宗教教义。[1]另一方面,伏尔泰也发现,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也是运用 理性战胜宗教迷信和狂妄的过程。他说:“长期以来,我们由于无知而又轻信,一直指 责波斯人、印度人、中国人乃至伊斯兰人是偶像崇拜者,……在那个时代,我们像中国 人一样,自以为是唯一有理性的人,而把别的人不当做人来看待。理性总是娜娜来迟。 ”[1]
历史的理性也体现在写历史的目的上,他说:历史是写给“真正想求知的人”的,好 处“在于一个政治家或公民可以借以比较外国的和本国的法律、风俗和道德。这可以激 起现代国家在工艺、商业和农业方面互相赶超。过去的大错误在一切领域中都是有用的 。……可以防止重蹈复覆辙。”[4]
伏尔泰的历史理性主义原则,实质上是启蒙理性在历史认识中的体现。启蒙运动时期 的“理性”具有不同的属性。首先,他是对迷信的宗教信仰的反叛,如狄德罗所说:“ 一切属于天启范畴的东西都必然要超越我们的见解、我们的偏见和我们的兴趣,并有权 要求我们心灵的完全赞同。但是,我们的理性对信仰的这种顺从不能有违人类知识的限 度,也不会动摇理性的基础;客观存在也允许我们在各种感官的功能范围内运用它们。 如果我们不通过这些界限,来仔细地区分信仰和理性的不同范畴,理性就会在宗教中无 处立足,那么我们也就没有权利来嘲笑我们在世界大多数宗教中所见到的那种夸张的见 解和奢华的仪式了。谁还看不出,这将为极端的宗教狂热和最荒谬的迷信打开大门呢? 按照这样的原则,就没有什么荒唐的事是不可能的了。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那么,人 类在宗教这个领域中就会显得是最不讲理性的。”[5]第二,它可以指意为获取常识惑 真知(如用合理性这个术语表示的那样)的途径,如实验和观察的方式或逻辑上有效的论 证,就像数学中的论证那样。[6]第三,它可以指意为强加于不羁的大自然的秩序。第 四,是一种怀疑或批判精神。康德认为“理性,乃是一种要把它的全部力量的使用规律 和目标都远远突出到自然的本能之外的能力,并且它不知道自己的规划有任何的界限。 但它并不是单凭本能而自行活动的,而是需要有探讨、有训练、有教导,才能够逐步地 从一个认识阶段前进到另一个阶段。”因此,“理性”已成为启蒙时代的精神特征的总 结和概括。“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的状态。不成熟状态就 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 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 自己的了,Sapere aude!(敢于认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 号。”[7]从经典作家的阐释,它的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一种人类的精神, 是知识的结晶,是能正确地反映了事物本质的知识,而非靠神启或宗教现存的迷信知识 。另一方面,它更是体现为是人类的能动的认识能力,人们运用它就能判断,避免盲从 ,即可达到揭示事物本质和真理。
同样重要的是,在整个启蒙运动中,“理性”常常与启蒙运动的另一个关键词“自然 ”紧密相连。[8]它是启蒙思想中自然神学的基础。自然神学取代基督教《圣经》的《 启示录》而作为主要的宗教证据。哲学家约翰·洛克声称“自然的作品处处都在充分证 明一个神”,如果能够从上帝的创造物知晓上帝,那么证明上帝的存在就无须《圣经》 了。
但是不管在这些含义中的何一种意义上,“理性”都是与信仰和迷信对立,是知识和 生活实践的指南。伏尔泰正是在这些方面发展了理性,并抱着这样的思想观念去研究历 史,因而在他的历史研究中内含了一个重要的史学思想:历史理性。
二、历史理性
何为历史理性?启蒙史家一般都将历史追溯到基督教圣经前的人类活动,根据伏尔泰的 历史理性原则,人类活动的特征是非宗教和非迷信的。每一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精神活 动,他们所创造出来的丰富的精神遗产就是他们的历史的真实反映。而古代民族的精神 活动在我们看来总是与宗教和迷信交织在一起的。这样,伏尔泰在他的历史研究中,要 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古代各民族的宗教问题,这关系到他的历史理性的基本出发点。如 果古代的历史是确实的话,那么他们就没有迷信,如果他们的精神活动是充塞着迷信的 话,那么伏尔泰的整个历史理论中就不会有古代的历史。也正是在回答这一问题时,他 提出了历史理性即是一种“人类智慧的自然演进过程”[1]“或由自然状态一步步奔向 文明的过程”的观念[1]。而这一历史过程被伏尔泰描述在理性与迷信的一对矛盾中才 能显现出来。或者换句话说,历史的内容之所以是理性,就是任何被我们所确认的历史 事实必然代表着人类所体现出的理性精神;如果是宗教迷信,则就是非历史的。理性是 没有迷信和宗教的,即使有宗教,也是自然宗教。
(一)只要是我们所确认的历史,都是有理性的
进入文明时期的最早的人类活动,作为历史真实事迹和文献,被我们所知的最显著特 征就是“宗教活动”,它反映出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状态。在伏尔泰看来,人类社 会早期的生活所普遍表现出来的泛神崇拜,就是一种理性,因为它尊崇的自然的观念, 是人类的一种朴素的知识。因此,古代历史是真正的历史。他说:“人类理性初开时, 人们膜拜力量——太阳;人类理性发达时,尽管有各种谬误,人们膜拜万物之主……上 帝;一切开化民族,从印度到欧洲各地,尽管若干哲学派别意见相左,一般都相信来世 转生。对于这么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我们不必害怕强调得过分。”[1]
这是一种自然崇拜,而非偶像崇拜,更非以后崇拜偶像的基督教。古代自然宗教的信 仰不是偶像崇拜,因而是理性的。他以诺曼人为例来说明:“他们的故乡……被我们谎 唐可笑地称为偶像崇拜。所谓偶像崇拜的宗教是把神明的威力归之于木偶、神像的宗教 ,这并非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宗教。他们既无画像,也无雕刻师。他们崇拜奥丁,并想象 死后的幸福就是在奥丁的殿堂中喝盛在敌人头盖骨内的啤酒。”[1]这样的风俗是真实 的,也是理性的,因而是历史的。一但信仰落入偶像崇拜,就陷入了迷信宗教的非理性 化状态,历史理性就陷入了泥潭,这是基督教建立以后的事了。
历史的真实性表明,人类的精神活动离不开信仰。只不过最纯洁的信仰是直接面对上 帝,凡借助人的任何形式——偶像来感知上帝,都是违背理性的迷信。他在祆教中证实 了他的这一历史观。他写道:“祆教崇拜唯一的神,敌视一切偶像。”[1]同样,他也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发现了这一真实:“当其它民族还在偶像崇拜时,中国人便开始认识 了真正的上帝。”[1]
同样,理性历史还表现出是一种宽容。这一点是古代民族共同具有的风俗。中国人的 宗教是宽容的,希腊人、埃及人都是多神的,就连犹太人的摩西,也是如此[9]他还说 :“阿拉伯人是世界上最宽厚的征服者,他们还把新的科学和艺术带到了西班牙。”[1 ]就连在西方被视为最可怕的蒙古的成吉思汗,在宗教上也采取宽容态度:“没有听说 他们杀人祭祀,也没有听说他们相信魔鬼这种作恶又强有力的东西。流浪生活所引起的 匮乏与劳顿,也使得他们不存在由于游手好闲而产生的许多迷信。他们的缺点只是随艰 苦野蛮生活而俱来的粗暴性,而正是这种缺点把他们造就成征服者。”[1]“他在大会 上宣布只许信仰一个上帝。不许因宗教信仰而迫害任何人。可依靠的证据是,他的附庸 们的宗教信仰并不相同。”[1]
当宗教代表了人民的利益时,宗教是理性的,当它代表统治阶级时,则是迷信。他正 是从这一观念来看待欧洲的古代社会的历史。他说“基督教刚刚处于统治地位,其圣洁 便受到亵读”,“它没有产生和平精神,却醉心于满足于复仇的渴望。”一旦基督教变 成统治者的宗教(或—遵起来),就失去了它的原有的理性(和平、宽容)。因为“早期它 是纯朴的,因人类出于好奇所提出的大量问题而丧失了它”[1]
伏尔泰认为,以上各个方面应当视为人类的自然过程:是人类天然的宗教、是朴素信 仰的过程,因而人类历史中的理性是人的天然属性。那么,理性是人的天然属性,一旦 人类离开了朴素的信仰,宗教就变成了迷信;如果有人要掩饰、扼杀理性而鼓吹倡导愚 昧行为,这就是历史的野蛮而非历史理性;基督教宗教迷信就是这种行为,因而他的历 史就是非理性的,是野蛮的。因此,在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的“中世纪”是没有历史 的。如在君士坦丁朝代,(教会)“他们是富裕并有领地,最后他们成为大君主。但一切 都是这样离开了它的本源。”[1]瑞典没有信基督教,其命运“因此可能更为幸运”, 而波兰虽然信基督教,“但却野蛮得多”[1]。
(二)理性作为一种知识,也应当是非迷信的
古代人的宗教都有对灵魂的观念,古代人的知识也都是建立在“灵魂”的知识上的。 古代人的宗教都有灵魂,更重要的是它作为知识的起点对于我们的影响。对此伏尔泰说 ,古人所说的“在来世生活里的赏与罚”的观念“是古代神学的伟大基础”,[1]“地 狱是古代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1]这就关系到对历史的认识。在伏尔泰的解释中, 古人关于灵魂的知识也都成了理性化的知识了。他说:“认识到存在着一个创造万物、 赏善罚恶的神,这是理性发达的结果”[1]一方面,古代的历史表明,理性的知识不是 宗教的而是世俗的、不是狂热的而是理智的。如“孔子……是一个人由于在神明问题上 ,提出了人类理性所能形成的最圣洁的看法——他不自称等到神的启示,他所等到的启 示是经常注意抑制情欲、合符人情——而爱之无愧的荣誉。”另一方面,由于是世俗的 ,因而也是真实的历史。伏尔泰在《风俗论》第一章关于中国的历史中作了典型论述。 认为它的历史文献都未夹杂着神话传说来演绎自己的历史。这是历史理性的最典型的表 现。
与此相反,基督教是一种依靠成见的宗教。他说:“成见是怎样统治世界,谎言是怎 样制驭着无知,而且这种谎言对于奴役人民、束缚人民和剥夺人民曾经是多么有用。” [1]因此,基督教神学思想笼罩下的欧洲中世纪是没有知识,因为中世纪人们的行为是 与理性相悖的野蛮。如他写道:“古高卢人语言好像乌牙的叫声,……德洛维(高卢人 称祭司为德洛维)祭司是人民的大骗子,他们把人关进可怕的大柳木雕像中烧死祭神, ”[1]又如10世纪时格伯特因为一个阿拉伯人教过他算术和几何学的一点粗浇的知识而 被视为魔术师。[1]这就违背了历史的理性,因而一切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写出来的历史 ,都是违反理性的。正是在这种一正一反的论证中,形成了伏尔泰的历史理性的观念。
三、历史研究与理性史学
伏尔泰从历史理性出发去认识和解释历史,在他看来,历史就是文明的历史、文明的 进步就是理性不断战胜愚昧的历史,历史的过程就是理性发展的过程。因此,历史研究 就应当发掘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理性。由此形成了他理性史学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历史就是文明的历史
1.他发现了历史的理性就是人类的智慧史。何为人类的智慧史?他说:“人类的才智和 风俗,足以起教导作用,引人热爱道德、学术和祖国”。[3]而每一个历史时代,其特 征又通常是靠其时的才智与风俗表现出来的。因此,历史理性最显著特征就是一个时代 的精神风貌。他之所以要写《路易十四时代》,是因为它是“最能成为人类增光的那个 时代的人类的智慧史。”[3]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这是一个好时代,人类思 想发生了革命。”[3]因为“人们开始睁开眼睛看清什么是迷信行为”[3];在人的行为 方面,“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纯朴和有教养。这些使巴 黎在生活的美妙甜蜜方面远远超过了极盛时期的罗马和雅典”[3];而政治的理性就是 国家以世俗权力取代宗教。他认为路易十四时代“修道士们全部开始树立一种坚定的信 念,即他们首先是国王的臣民,然后才是教皇的奴仆”。[3]历史理性还包括了历史中 人类运用智慧所创造的文明果实。如文艺复兴及各时代的文化成就。
2.人类的文明也包容在人类生活所离不开的物质生产上,经济生活一定是历史的最一 般形式。伏尔泰不一定就认为物质生产是历史最一般的表现,虽然他承认它是社会进步 的作用。但他却更看重促进经济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理性。他写道:“我不知从 古罗马时代起,有过哪个国家因作战取胜而发财致富。十六世纪的意大利是靠进行贸易 富裕起来的。如果荷兰仅仅掠夺西班牙运载白银的船队,如果东印度不为它提供生计, 使它中力强大,它就维持不了多久。英国甚至在摧毁法国舰队的同时,自己也被战争弄 得国贫民穷。只有贸易才使它富裕起来。”但他在《路易十四时代》企图表明:由于在 政治经济上应用了理性原则和对艺术、科学的庇护,法国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它 以庆祝一个开明君主统治下理性的胜利这一方式构思而成一在保卫科学的原则应用于生 活方式的所有方面上;他将这一观念更详尽地推广到用于观察自查里曼时代以来欧洲的 历史中。
(二)历史研究要揭示宗教历史的野蛮与虚伪,清除宗教思想和恢复真正的信仰
展示人类的文明,这只是历史理性客观实在的一面。另一方面,人类历史中确存在着 由宗教迷信主宰的历史的一面。怎样对待和研究这一历史过程?如果否定宗教,也就否 定了人类所历经的这一段过程,就等到于否定了历史。在伏尔泰的历史著作中,迷信宗 教的历史尤其是基督教下的历史总是遭到伏尔泰的抨击,但是,宗教与人类诞生与生而 来,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神的敬畏是每一个民族的早期历史中都经历过的事实,不能因为 反基督教而将人类的历史一概抹杀。那么怎样处理好历史与宗教的关系?历史研究既要 做到尊重历史、再现人类的渊源流长,又要揭露基督教的历史的本质和再现人类历史长 河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便成为伏尔泰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他从历史理性原则 出发回答这个问题,他的原则是自然和纯洁的信仰是理性的,因而也是历史的,而当宗 教变成了像基督教那样便成为了迷信,其历史是虚假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所进行的历 史研究,反映出了他理性史学的内涵。
1.真正的信仰是自然信仰,理性的神是自然神。[1]在他的著作中,人类历史中出现的 宗教与信仰在理性化的辨析中演变成人类自然的一个过程:如太阳、月亮……凡在犹太 教之前的各民族的神抵,都是自然神。即使在这一时期的“犹太人的神也是山岳之神。 ”他说“真正的阿拉伯人……他们的宗教是自然的,最单纯的宗教崇拜。……在穆罕默 德之前,他们一直信奉这一宗教。我完全相信,既然他们是人,那社会就有许多迷信, 但是这些受大海和沙漠环抱而与世隔绝,拥有美丽故土的人,没有任何匮乏与恐惧,因 此他们必然没有其它民族那么凶恶、那么迷信。
古代民族即使处于“偶像崇拜之中”,[1]然而就其质也是理性宗教。因为各民族对其 它民族所持的崇拜的神都是“宽容”的,反之,就是迷信宗教出现了。“我所注意的是 除了在无法幸免的使一个民族风俗、法律、宗教成为另一个民族憎恨的对象的战争和杀 戮狂热的年代外,所有的民族都认为邻族完全应该有自己特有的神抵,并且他们经常崇 拜异族礼拜对象,模仿异族的礼拜形式。”[1]它就是历史,理性历史的内容。
2.宗教迷信的历史是人类的一段灾难史和被虚饰的历史。伏尔泰认为,迷信是人类对 自然自信仰的歪曲。它源自将自然神人格化,并且对其它神的排斥,由此开始了人类的 迷信。[1]伏尔泰借助中国人来攻击西方基督教迷信。“基督教赤足抬着一些(圣徙)骨 游行……若是有土耳其人或中国儒士目击这类仪式,一定会感到莫明其妙,并立即会指 责意大利人不该把信心寄托在这样抬着游行的神像身上。”[9]因此伏尔泰说:“而最 荒谬的人可能就是那些企图在这荒谬不经的神话(——指将自然神人格化的行为)中找出 某种意义(——指形成教理),并在宗教狂热中掺进一点理性的人。[1]
人们在崇尚迷信时,也就是人类开始了自己人为的灾难。宗教迷信史就是一段人类历 史的罪恶史,因为它阻碍了人类的进步。对此伏尔泰说:“世界大事的历史简直就是各 种罪恶的历史。世俗者和教士们的野心使得没有一个世纪无不充满着可怕的罪行。”[1 ]就政治的关系而言,宗教纷争造成了国家的分裂,造成了中世纪的王权和教权之争所 引发的历史血案。就宗教会自身的历史而言,教会力图在教民中捍卫权威思想,宗教纠 纷便乐此不惫,彼此水火不容。教理思想把进行宗教战争的狂热注入人们心中。而“要 使神学家们协调一致,似比在大西洋上修筑堤坝还要难。”[3]因此,基督教与异教的 比较:基督教是有罪的,异教只是道德和宗教节庆。于是他指出:教派纷争“简直是人 类理性的耻辱。”带给我们的只有危害,它让人丧失理性。伏尔泰引用一句古罗马诗人 卢克莱修的诗句:“宗教竞然蛊惑人们犯下如许罪行。”[1]
(三)在揭示了理性的历史和迷信宗教的历史后,伏尔泰的结论是:迷信宗教最终被人 类理性所取代,这就是历史的真正意义。在他的研究中,满篇都是对这一主题的历史叙 述。或是通过叙述历史来证实这一主题。
1.东方是理性历史的延续和发展,它没有中断历史的进程。伏尔泰在否定基督教的历 史时,就出现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强调原始社会是有理性的,就会产生今不如昔的结 论;如果只认为原始理性只是人类的初始状态,却又否定基督教社会没有历史,则历史 就出现了中断。从伏尔泰的整个历史研究来看,他承认古代的理性,并不是说今不如昔 ,更无赞美原始状态下的人的理性。他只是将理性的发展与成熟的历史寄托在了东方和 中国社会的历史中,来衔接历史的延续性。只有当西方理性成熟起来、理性战胜了中世 纪的教会迷信后,历史才有了迅速的发展。今天,西方社会就面临着这一发展的机会。 当我们运用理性时,我们就越超越了东方的历史。
2.即使伏尔泰毫不留情地抨击基督教神学历史,但他怀着景仰理性的心绪,坚信理性 的永恒性,它决不至于因基督教神学的一统天下而丧失;理性定以他自己的方式执着的 生存和发展着。他就是抱守这种信念来研究历史的。因此,在《风俗论》中,人类的历 史总是由理性的游思联系着的,延续着。在他看来,具有理性的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虽然 被基督教文化所取代,欧洲历史由此进入到野蛮时代,但是自查里曼时代以来,尽管宗 教迷信弥漫在历史长河之中,但人们仍然能发现,理性仍表现出它在历史中无时不在的 特性:《路易十四时代》就描绘了17世纪人们的时代精神面貌;《风俗论》进一步使他 从对欧洲史的缠绵不己的怀念中解放出来,将中国、印度、伊斯兰文明包括在历史文明 的普遍观念中,描绘出非基督教世界的时代精神,全面深化了他的理性史观。
3.历史总是要恢复自己的本来面目的。换句话说,在历史的长河中,理性必定是会战 胜迷信,在欧洲千年野蛮的历史中,定会再现理性的光芒。也就是理性在现时代的启蒙 。伏尔泰用历史发展到今天的状况来说明历史。认为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我们已经能 透过中世纪的夜色领受到理性的晨曦,理性已经开始指导人类的发展、在法国,“只有 这时(指路易十四时代)人们才开始睁开眼睛看清什么是迷信行为,”[1]在英国“极端 的宗教狂热引起的过火行动在英国无法成功,因为哲学在这里开始居于统治地位。”[1 ]“从王朝复辟到现在,差不多每天都有人攻击整个基督教,但是,在这个期间这些争 论没有引起任何骚乱。现在是用知识学问答辩,而过去却是用铁与火回驳。……尤其在 哲学方面,英国人是其它民族的导师。”[1]这就是理性的历史。
总之,伏尔泰的历史研究至始至终都使用理性历史的论点,他所倡导的历史理性的“ 方式成为启蒙运动历史编纂的一种模式”。[1]他的历史哲学、他的文化史观,甚至编 史原则,都是在理性历史观念的支配下形成的,总汇成他的理性史学思想。
收稿日期:2001-10-08
标签:伏尔泰论文; 基督教论文; 迷信活动论文; 路易十四时代论文; 文化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历史知识论文; 人类文明论文; 风俗论论文; 宗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