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航空摄影测量质量方法论文_刘佳锐

浅析提高航空摄影测量质量方法论文_刘佳锐

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测绘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摄影测量影像处理技术在测绘领域应用越来越普遍。相比较于传统测绘,其大量减少了外业的工作量,节省了成本。但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中的精度还不是很理想,故如何提高其成图精度成为时下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的关键。

关键词:航空摄影;分辨率;飞行姿态;

1 引言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航空摄影测量越来越普及和规模化。但是航摄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成图精度问题,继而影响4D产品后期成果的影像质量和效果,因此对如何提高航空摄影成果质量提出了挑战,下面主要针对数码相机摄影从飞行航摄质量、质量验收两个方面来讨论一下,仅供参考。

2 飞行航摄质量

飞行航摄质量检查有像片重叠度、航高的保持、像片旋偏角等指标。

2.1像片重叠度

航向重叠度一般应为60%-65%;个别最大不应大于75%,最小不应小于56%。当个别像对的航向重叠度虽小于56%,但大于53%,且相邻像对的航向重叠度不小于58%,能确保测图定向点和测绘工作边距像片边缘不少于1.5厘米时可视为合格。沿图幅中心线和沿旁向两相邻图幅公共图廓线敷设航线,要求实现一张像片覆盖一幅图和一张像片覆盖四幅图时,航向重叠可加大到80%-90%。

2.2航高的保持

航高的变化将直接影响 航高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摄影比例尺和像片重叠度。

航摄比例尺大于1:5000时,航线上相邻像片高差不大于20m,同航线最大最小航高差不大于30m;

航摄比例尺小于等于1:5000时,同一航线上相邻像片的航高差不大于30m,最大最小航高差不大于50m。

摄影分区内的实际航高与设计航高之差不大于50m,不得大于设计航高的5%。

2.3像片旋偏角

相邻像片两像主点的连线与航线方向像幅上两框标连线之间的夹角就是像片旋偏角。航摄比例尺小于1:7000,相对航高大于1200米时,旋偏角一般不大于6°,最大不超过8°;航摄比例尺小于1:3500,大于或等于1;7000时,旋偏角一般不大于8°,个别最大不超过10°;航摄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3500时,旋偏角一般不大于10°,个别最大不超过12°。在确保航向、旁向重叠度能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个别像对的旋偏角可略大于l2。,但不能超过总数的4%,接近最大旋偏角的像片不得连续超过三片。

像片旋偏角的检查方法是,先标出两张同航线相邻像片的像主点O1和O2,然后将O1和O2相互转刺得到O2'和O1',连接O1 O2'、O2O1'和航片航向框标线,量测同一张航片上两条线之间的夹角,其中较大的一个即为像片旋偏角。

2.4航线弯曲度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采用自动空中三角测量,航线弯曲度可不作强调要求,但考虑减少航测时的工作量,航线弯曲度一般应小于3%。

2.5架构航线(控制航线)

困难地区为了减少野外像控点的布设采取和原来航线垂直方向的飞行,一般布设于航线两头。

位于摄区或分区周边的架构航线要保证像主点落在边界线上或之外(或分区界线两侧0.5条基线内),两端超出摄区或分区边界线4条基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控制航线之间的交叉处要保证有4条基线的重叠。

④控制航线比测图航线航摄比例尺应大25%左右,应有不小于80%的航向重叠度

2.6航线敷设

尽量东西直飞。一般以两图幅为单位,困难地区以三图幅为单位,每条航线应布设6个平高点。

 应注意最高点保证边界图廓与保证相邻航线重叠度,否则应调整航摄比例尺。

应平行图廓,首末航线布设于测区边界线上或边界线外,旁向覆盖超出界限一般不少于像幅的50%,最少不得少于30%,按图幅中心线或相邻公共图廓敷设航线或分区时,超出航线边界或分区边界不得少于像幅的12%。

④ 避免像主点落水,确保岛屿能被完全覆盖,并能构成立体像对。

⑤ 困难地区可以敷设架构航线。

⑥ 航向超出测区不少于一条基线。

⑦ 采用GNSS导航时,应计算每条航线首末摄站坐标。

3 航摄成果检查验收的质量控制

3.1航摄成果资料检查

按规范和航摄合同的规定对航摄底片、像片、像片索引图、各类记录数据和表格等全部成果资料,逐项进行认真的检查,详细填写检查记录,按照GB/T16176—1996(国家基础航空摄影产品注记与包装规范》整理提交验收单位验收。

3.2检查验收内容

航摄参数质量检查:检查航摄仪检定数据、GPS站点测量数据及精度检测报告等数据是否符合航摄规范要求。

飞行质量检查:检查摄区、分区图廓覆盖情况,航摄比例尺、航向重叠和旁向重叠、绝对漏洞和相对漏洞、像片倾斜角、旋偏角、航线弯曲度、最大航高与最小航高之差、实际航高与设计航高之差、补摄与重摄等是否符合航摄规范和技术设计要求。

影像质量检查:色调均匀,反差适中,不偏色,清晰度,色彩饱和,层次分明,能辨别地面最暗处细节,不得有色斑、大面积坏点、曝光过度、像点位移误差等是否符合航摄规范和技术设计要求。

其他质量检查:影像数据、航片输出图、浏览影像、航摄像片中心点坐标数据、航摄像片中心点结合图、航线及像片结合图、摄区完成情况图、航摄相机在飞行器上安装方向示意图、技术设计书、飞行记录、航摄仪技术参数检定文件、航摄鉴定表、航摄资料移交书、航摄军区批文、航摄资料审查报告、其他相关资料等。

3.3质量控制实例:

飞行返航前对索引像片进行检查,确保无漏飞,且无云影及烟雾。

进行辐射及几何纠正、组合,对整个测区进行调色匀光,对个别像片进行单独处理。

影像要求:像片影像清晰,相同地物影像色调基本一样,不同架次像片的色调效果也要基本一致,像片校色正确,色调均匀、色影分明。

4)生成全色、彩色(RGB)和近红外格式。

参考文献:

[1]张祖勋,张剑清,数字摄影测量[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2]陈述彭,鲁学军,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论文作者:刘佳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浅析提高航空摄影测量质量方法论文_刘佳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