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县妇幼保健院 四川自贡 643200
【摘 要】目的 分析对宫外孕术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焦虑状态的变化及其心理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8例宫外孕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研究过程当中,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和问卷对实验组和观察组进行调查,研究时间为一周,一周之后将调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在进行护理之前各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进行不同程度的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情绪发生变化,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为60.67%、98.35%。结论 对宫外孕患者术后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和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对患者身心恢复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宫外孕;术后;焦虑;影响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anxiety status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before and after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ectopic pregnancy. Methods 68 patients with ectopic pregnancy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34 cases)and the control group(34 cases).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routine nursing was adopte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focu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study,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and the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study time was one week and one week later,the investigation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P> 0.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nxie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P <0.05),While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60.67% and 98.3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intervention of psychological care after ectopic pregnancy can relieve and reduce the anxiety of patients,and have good effect on patient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recovery.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in clinical nursing.
Key words: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Ectopic pregnancy;Postoperative;Anxiety;Influences
宫外孕也称异位妊娠,而异位妊娠中输卵管妊娠比较常见,出现宫外孕现象有多种原因造成。例如输卵管炎症、受精卵游走等都会导致宫外孕,患者也会因此受到身心的折磨。宫外孕主要以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通过手术切除病侧输卵管,如果情况严重则可能要切除子宫,而无论何种手术治疗都会导致患者情绪焦虑和痛苦[1]。因此,在护理当中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就显得十分重要。本院针对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8例宫外孕术后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8例宫外孕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68例患者均进行了输卵管切除手术。68例患者年龄在19-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2±5.8岁。随机分组后,对照组34例,平均年龄为28.50±3.45岁,已婚28例,未婚6例,已生育20例,未生育14例;观察组34例,平均年龄为28.46±2.95岁,已婚26例,未婚8例,已生育19例,未生育15例。两组资料对比差异去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并且68例患者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
1.2 方法
1.2.1 护理措施和方法
68例患者经输卵管切除后,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予以心理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措施如下:(1)叮嘱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热量、营养丰富的食物,不饮酒不食辛辣食物;(2)叮嘱并监督患者卧床休息,卧床一般以平卧为佳,不做体力劳动;(3)护理人员做好定时检查,尤其是做好患者血压、脉搏等方面的检查和记录。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1)在手术之后,患者会产生诸如“术后会不孕”、“夫妻情感会不和”等问题,此时护理人员则要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理解和鼓励患者,引导患者倾诉内心的想法,同时注意倾听和安慰,不宣扬患者的隐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实现良好的沟通[2]。如有必要,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的想法及问题给出积极正面的回答,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平抚患者的情绪;(2)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疑虑要做予以回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帮助患者认清问题并积极面对问题,逐渐提升患者的信心。例如,护理人员针对患者提出的有关宫外孕的问题或疑虑,依据34例患者中的不同情况,解释宫外孕的相关知识,让患者更清楚自己的情况,同时知如何去调理使自己更好更快康复,如此患者的情绪不会太过焦虑[3]。此外,护理人员采取正确合理的方式方法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让患者认清术后的现状,使患者能更积极地投入身体恢复过程当中。
1.2.2 发放和收集资料
护理人员对宫外孕术后患者分两次发放焦虑自评量表和问卷,第一次发放是还未对患者进行分组和实施护理措施,第二次发放则是在分组和实施护理措施之后的一周,发放之后收集焦虑自评量表和问卷。
1.2.3 评分标准
焦虑自评量表(SAS)共有20个项目,该表的评分标准如下:评分低于45分,则为存在焦虑情绪;评分在45-60分之间,则为轻度焦虑;60-70分则为中度焦虑,超过70分则为重度焦虑。调查问卷中共有20道选项,选项均与焦虑相关事项有关,得分越高表明焦虑情绪越轻。
1.3 统计学意义
应用 SPSS 17.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在焦虑情绪数据进行统计,两组在护理之前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之后,两组数据得分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下表1:
根据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护理前后的数据和调查显示,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并且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焦虑情绪。而引起患者焦虑的主要心理因素是为强烈的自卑、担心术后不孕等,这些因素也是在护理期间患者的疑虑。
3. 讨论
宫外孕患者的情况的有所不同,其手术治疗情况也会有所不同,而经过手术之后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同时也会受到影响。针对宫外孕的手术一般为输卵管的切除,甚至是切除患者子宫,手术对患者来说会降低往后的受孕几率,甚至往后不能受孕,患者的情绪必然会发生变化。已婚患者往往会担心术后是否还能受孕、术后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否会发生不好的变化等,从而造成使得患者处于焦虑的状态,这对患者身体的恢复有着不良的影响。而未婚患者更多的是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担心被人看不起、担心男友是否与自己结婚等焦虑的心理问题[4]。总而言之,在宫外孕手术之后,患者会有各种疑虑并产生焦虑的情绪,这些心理和情绪上的问题则会直接左右到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康复进度。针对这一问题,医护人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从心理上给患者以安慰和疏导,帮助患者走出焦虑的状态,最终使得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
为此,医护人员首先需要清楚和知晓宫外孕术后患者的心理需求,了解患者最大的心理问题是什么,再进一步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为提升对宫外孕术后患者的护理效率以及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本院本次实施了针对该类患者的护理研究。此次研究的对象是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8例宫外孕术后患者,研究主要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而具体的研究措施则是将6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而分别实施不同层次的护理措施,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出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如何。
焦虑自评量表(SAS)和问卷调查分两次发放和收集,首次发放的目的在于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第二次发放的目的则在于统计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该研究中,护理人员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方式,对患者的心理问题予以疏导并给出相应的积极的答复[5]。一周之后,从收集的数据和结果看,两组的焦虑情绪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并且数据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由此可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并能有效帮助患者走出焦虑的状态,患者也能够面对现状并积极采取行动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而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也比较高,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分别为60.67%和 98.35%。
根据以上分析和讨论,针对宫外孕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变患者的焦虑状态,使得患者逐步面对现实,态度更加积极,因此心理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谢月霞,李玉春,严惠玲. 心理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9:151-153.
[2]张美艳. 心理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8:149+153.
[3]尹平莉. 心理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137+150.
[4]蔡小兰. 心理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2014,18:141.
[5]潘慧. 心理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8:2765-2766.
论文作者:曾世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6
标签:患者论文; 宫外孕论文; 焦虑论文; 术后论文; 心理论文; 情绪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