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152319850506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改革,建筑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大,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要重视对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与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是提升工程施工合理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工程成本管理中的重要工作项目。通过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能够增加成本的监督管理力度,让工程管理效率更高。本文首先分析建筑施工成本管理造价预结算的研究背景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明了建筑施工成本管理造价预结算对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并分析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造价预结算的影响因素和审核办法,这为建筑施工成本管理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方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施工成本管理,造价预结算,影响因素,管理方法,重要意义。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的建筑也随之火热起来,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水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要求愈加提高,为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需要不断地强化自身。但据现状分析,建筑工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其中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和建筑施工成本的管理方面对工程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工程造价是组成工程建设固定资本的关键因素,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必然受造价成本管理的制约。为此,在一个建筑工程中,为顺利施工以及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首先需要明确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的重要关系,以下本文将进行具体分析,并对二者的协调提出具体建议。
1我国建筑施工成本管理造价预结算的发展现状
1.1我国建筑施工成本管理造价预结算的研究背景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预结算管理是个比较复杂的施工管理过程,建筑施工成本造价预结算贯穿着建筑施工全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无论从建筑施工的前期准备阶段到后期的建筑施工阶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没有前期的建筑施工成本造价预结算过程,建筑施工就可能会出现问题,甚至于出现无法掌控的问题,导致项目施工的进度受到影响。建筑项目施工成本管理造价预结算管理可以全方位宽领域的促进资源配置,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1.2我国建筑施工成本管理造价预结算的主要问题
(1)工程招投合同管理不规范。建筑施工企业对合同的把关不到位,对其合同内容也不够熟悉,企业工作人员也缺乏较为客观的法律意识和专业水平,从而致使合同签订不规范导致合同内容不完善,没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机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企业的经济利益。
(2)企业工程招投标造价信息化管理不完善。建筑企业要具有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这有利于建筑企业加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但是目前我国目前的建筑企业都存在经营模式老化,创新精神缺乏,管理模式较为单一的问题,从而缺乏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建筑人才大量流失,造成企业经济效益的下滑,不利于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
(3)员工的岗位责任不明确,普遍缺乏经济意识。在建筑项目施工中,施工人员普遍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培训和锻炼,而且具备的理较陈旧,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和理论性,且施工人员之间缺乏较好的协作,致使建筑施工成本管理造预结算工作开展较为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主要内容
2.1工程范围
按照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审核实际施工范围,合理划分总、分包方各自的施工范围,避免施工方重复上报施工范围,造成工程量虚增。
2.2工程量
运用既定的计算规则和方法,对实际发生的工程量进行审核。不仅要明确工程量计算范围,划分具体限制内容,而且还要认真核对图示尺寸与实际计算尺寸,及时纠正计算偏差。
2.3定额套用
对换算定额单价的换算方法、具体项目、定额基价、定额消耗量进行审核;对直接套用定额的价格套用规范性、材料价格套用合理性、实际项目与施工设计图纸要求的一致性进行审核;对补充定额的编制方法、定额消耗量以及人、机、料费用的合理性进行审核。
2.4费用计取
根据相关规定、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对工程价差调整、费率计算、取费基础、费率浮动等内容进行审核。
3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要点的分析
3.1全面及时收集相关资料
预结算审核人员要及时收集施工领域应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方面的资料,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有理有据的补充预算定额。在审核工作前期阶段,要及时收集设计变更、竣工图、工程技术方案等资料,并要求审核人员参与到工程变更的工程量计算工作中,避免施工单位虚增工程量或虚报价格,有效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3.2严格施工组织审核
由于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会选用先进的材料和设备,通过制定最佳施工方案以提高工程质量、进度,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这就使得施工单位如果采用最佳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预算,必然会造成与定额预算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预结算审核人员应当主动了解施工组织情况,认真核对施工单位上报的工程预算,在定额允许的范围进行适当调整,并且按照定额规定的施工方法进行计价。比较分析两者的差额,如果确定该差额是施工单位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而采取的施工措施所造成的,那么不能将这部分差额计入工程造价中;如果确定该差额是因客观因素、施工环境而被迫调整和优化施工方案所造成的,那么应当由监理方和建设方一同商议决定后,才能将其确认为合理费用支出。
3.3明确预结算范围
预结算审核的有序开展必须以确定预结算范围为前提,以便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奠定基础。审核部门要根据施工合同、设计要求,对预结算范围进行研究分析,结合现有资料对施工工程进行分类。审核部门应当认真分析施工图纸,通过施工图纸了解工程的各个分项工程和工程量,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提供有力依据。此外,审核人员在审核工作中应当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搜集更多的审核资料,从而确保审核工作质量。
3.4加强工程量审核
审核人员要审核施工单位执行工程合同的情况,尤其要重点审核工程变更,对工程变更资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查,并审核工程量计算范围、计算方式是否正确。审核人员要核对施工工程量与招标文件内容是否一致,施工材料费用和设备使用费用与标价是否一致,避免形成多个工程量计算口径。严格审核预结算是否存在错算、漏算、重算的问题,加大重点项目的审核力度,提高工程量计算的正确性。
3.5合理科学审核方法的选择
下转第244页
论文作者:叶仁鉴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建筑施工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定额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