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知识组织体系标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_标准化管理论文

国内外知识组织体系标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现状及论文,国内外论文,体系论文,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25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965(2011)03-0014-05

0 引言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1]。标准来自于社会所积累的科学技术和实践的经验成果,遵循标准必然会给社会带来“最佳秩序”,而且能“促进各方的最佳共同利益”。知识组织体系标准是针对知识组织体系的构建、应用以及互操作等,为了使其达到最佳秩序所制订的标准。

作为对知识组织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与凝练,知识组织体系标准的意义在于:a.获取最佳实践,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探索。在标准化的过程中,对重复性事物制订标准的目的是总结以往的经验,选择最佳方案,作为今后实践的目标和依据。一般来说,知识组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如果能遵循源自于良好实践经验的标准,即可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b.标准化更利于实现知识组织体系之间的互操作。互联网和其他异构网络的出现,使得人们一站式检索全球资源成为可能。知识组织体系标准化,使知识组织体系的构建、管理、应用能遵循共同的标准,使他们呈现出标准的数据内容和格式,从而更易于实现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为用户所期望的一站式检索奠定基础。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机构在知识组织体系标准化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编制和修订了相应的标准。本文旨在对国内外知识组织体系标准的现状进行梳理,探讨其发展趋势,以为我国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国内外知识组织体系的标准化现状

标准化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实践的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这是标准化的基础;标准的形成,这是对实践经验总结的升华和凝练。不同类型知识组织体系的标准化过程有缓有急。所以,笔者将从两个方面揭示知识组织体系的标准化现状:已经正式成文的知识组织体系标准;知识组织体系的事实标准。

1.1 正式成文的知识组织体系标准 为了了解知识组织体系标准的现状,笔者检索了中国标准数据库,共找到72个与知识组织体系相关的现行标准(国际标准和各国的国家标准)。知识组织体系标准的分类详见表1。

1.2 知识组织体系的事实性标准 除了正式成文的标准以外,知识组织体系领域还存在着一些事实性的标准。所谓事实性的标准是指一套技术上或其他方面的规格/标准,而该套规格/标准属于主流而且每个人都习惯依据为法定标准般跟随[2]。知识组织体系的事实性标准分为两类:一类是将一个具体的知识组织体系作为标准;一类是以新技术在知识组织体系中的应用为标准。

1.2.1 具体的知识组织体系为事实性标准。知识组织体系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且均具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但从表1中不难看到,除了叙词表以外,其他的知识组织体系尚未形成任何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不过,这些知识组织体系在其发展历程中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标准化,只是这种标准化很难上升为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水平,所以他们成为特定领域内的事实性标准,如图书馆或文献信息中心等(见表2)。

1.2.2 以新技术应用为事实性标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出现,对知识组织体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新型知识组织体系开始出现;新技术促进了知识组织体系的创新型应用;网络的出现激发了知识组织体系之间互操作的问题。随着实践经验的丰富,这些技术在知识组织体系中的应用也需要加以规范,从而实现最佳实践。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定机构以外,一些相关组织也开始参与知识组织体系的标准化活动,特别是W3C[3]。由于这些组织的标准制定程序相对简单,所以,他们所制定的事实性标准更能及时体现新技术的应用:

a.Zthes (Z39.50 Profile for Thesaurus Navigation):这是一个用以表示和检索词表的抽象模型,其中来指明如何将Z39.50协议用于该模型的实现。这一协议标准对于叙词表的网络应用非常重要[4]。

b.SKOS(简单知识组织系统)推荐标准:2004年由W3C发布,这是一个基于语义网技术来表示受控词表以及其他知识组织工具的概念框架,具有通用、简洁和易扩展的特点,主要用于支持使用诸如叙词表、分类法、标题表以及术语表等各种知识组织体系,与传统图书情报领域联系紧密,对于促进受控词表在网络环境下的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

1.3 知识组织体系标准化现状的特点 无论是知识组织体系的正式标准,还是知识组织体系在特定领域形成的事实性标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知识组织体系标准化的现状。它们具有以下特点:

a.知识组织体系标准的体系结构日趋完善。知识组织体系的相关标准涵盖了知识组织体系自身、编制、标引应用、体系之间的互操作及其描述语言等各个方面,虽然不同类目中的标准数量分布不太均匀,但结构层次日趋完善。

b.叙词表编制标准是知识组织体系标准中的重心所在。叙词表编制标准是对叙词表编制原则、过程及其管理予以规定的标准。这一类标准发展相对成熟,并在不断修订中,有2个国际标准,且被多个国家采用,所以其数量最多。而且,考虑到叙词表在网络环境下的用户不再局限于人,还包括计算机,为了实现计算机对叙词表的理解和应用,运用各种语言和框架模型对叙词表进行描述和表示逐渐成为叙词表编制实践的重心。近几年,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标准对描述语言和框架进行规范。

c.本体的相关标准相继出现。本体是用于描述或表达某一领域知识的一组概念或术语[6]。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概念层次结构和对逻辑推理的支持,引起了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界和计算机界的特别关注。随着本体构建与描述实践的日益丰富,本体的相关标准在近几年纷纷得以颁布,从特定领域的本体到本体互操作以及本体描述语言,虽然数量不多,但也说明了作为新型知识组织体系的本体的发展趋势。

2 新的信息环境下知识组织体系标准的重大变化

新的信息环境下,网络化数字化信息资源成为资源主体,新型的知识组织体系开始呈现出不同于以往传统知识组织体系的特点:对概念的界定进一步细化,可以用于描述概念的属性、关系等诸多性质;概念和词汇之间的关系类型呈现多样化;开始出现语义方面的新关系类型;对知识组织体系的内容描述和表达都要求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逐步具备数字化、网络化和可视化的特点。作为实践经验的总结,知识组织体系标准也随着知识组织体系的变化而处于不断淘汰和更新的状态,其重大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UDC作为英国国家标准被废止据笔者在中国标准数据库和德国PERINORM数据库中的检索,对于UDC,英国总共发布了108个标准,最早发布的标准是1963年的《BS 1000C-1963 UDC指南》[7]。这些标准从1994年开始陆续被废除,到2006年全部被废除。究其原因,笔者认为:a.从标准化的角度出发,UDC不应作为标准化对象。从标准和标准化的定义中可知,只要具有“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特征,方可作为标准化的对象。UDC在全球拥有超过10万的用户,但其自身有着多个版本,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处于不断修订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UDC并不是一个重复性的事物;b.作为一个整体的UDC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是有限的。作为一种符号体系,UDC仍只适用于图书馆、文献情报中心等传统机构。在网络环境下,原本用于分类排架的符号体系已经失去了其价值,应该保留的是UDC的分面思想、分类原则和理论基础。

从UDC被确立为国家标准到被废止,这一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以特定的知识组织体系作为标准是不适当的。只有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组织体系中所蕴含的、能够共同使用和具有重复性的原则揭示出来,作为标准来规范相关实践,才能有效地推动知识组织体系的发展。

2.2 国外叙词表编制标准的全面修订 面对新信息环境给叙词表编制所带来的挑战,从2000年开始,一些叙词表编制标准相继开始修订:美国于2005年完成了对Z39.19的第四次修订;英国于2005开始对其叙词表标准进行全面修订,目前第五部分仍处于草案阶段;ISO于2007年底开始着手修订叙词表编制标准。新标准包括两个部分:ISO/FDIS 25964-1作为最终国际标准草案,已经进入审批阶段[8],第二部分内容ISO/AWI 25964-2被列为新的工作项目,正在启动中[9]。其修订是以英国标准BS8723为基础的,与BS8723一样,它除了对原有的内容作全面的修订以外,还增补了电子功能与显示指南、叙词表管理软件的功能说明、词表之间的互操作、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等内容。

这些叙词表标准的修订具有以下特点:a.标准化对象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拓展,涵盖了其他类型的知识组织体系,如,美国叙词表标准将叙词表改为受控词表,涵盖了列表、同义词环和知识分类等知识组织体系;英国叙词表标准将叙词表改为结构化词表,涵盖了分类体系、知识分类、本体、主题标题表等知识组织体系;b.单语种和多语种叙词表标准的内容合二为一。英国和ISO的叙词表标准是将二者合并,美国则是在其单语种叙词表编制标准中纳入了部分多语种叙词表编制标准的内容;c.标准内容大幅增加。除了修订原有的叙词表编制规则,还增加了:对叙词表的互操作问题的规范;对信息技术在叙词表编制中的应用的规范;对分面技术在叙词表中的应用的规范;对叙词表编制软件、可视化技术以及RDF、OWL和SKOS等描述语言的规范[10]。

2.3 用于解决互操作的标准或标准内容的出现20世纪发布的知识组织体系标准主要用于规范知识组织体系的构建和使用问题。现在我们面临的难点是如何解决知识组织体系之间的互操作。早在2006年,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简称JISC)在“术语服务和技术”报告中强调了知识组织体系的两个要求:要实现不同环境下的语义互操作,映射是重要的必备条件;要实现互操作,则必须具备公认的标准和协议。认识到这种挑战与机遇,标准机构和相关国际组织所修订和编制的标准内容开始涵盖互操作问题:a.英国、美国和,ISO最新修订的叙词表编制标准都出现了解决不同知识组织体系之间的互操作的内容,如英国叙词表标准的第五部分,定义了用于知识组织体系之间数据交换的数据格式和协议;b.元模型互操作框架标准(ISO/IEC 19763-3-2007元模型互操作框架(MEI).第3部分:本体登记的元模型)解决的是本体间的互操作问题。不同的应用系统采用的本体都有所不同,可以通过对本体进行描述和揭示,并将这些描述信息在公共的本体登记系统中发布供查找和发现,从而实现基于本体的应用系统交互[11];c.ISO/IEC13250主题图系列标准主要是为了解决主题图之间的互操作问题(见表3)。

3 知识组织体系标准的发展趋势

  3.1 叙词表标准在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从标准的现状及其近年来的发展来看,叙词表标准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叙词表在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组织实践经验,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标准,也有着良好的用户基础,再加上叙词表在网络环境下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对于叙词表标准的关注度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另一方面,知识组织体系在融合过程中,势必会以某一类标准作为参照,将其他知识组织体系的特点纳入这一类标准,最后形成知识组织体系标准。而作为一类发展相对成熟的标准,叙词表标准无疑会成为知识组织体系标准在发展过程中的参照物,因此,它会一直受到业界的关注,直到知识组织体系标准最后融合成一体。

3.2 知识组织体系标准呈现一种融合趋势 知识组织体系标准的融合趋势体现在两个方面:a.单语种和多语种标准合二为一。随着单语种知识组织体系数量的增加,多语种知识组织体系的编制已经不再是编制的问题,更多的是多个单语种知识组织体系的映射与整合问题。相应的,多语种知识组织体系的编制规则就将变成单语种知识组织体系间的映射规则,而最终与单语种知识组织体系的标准融合在一起。b.其他知识组织体系与叙词表融合在同一个标准中。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叙词表的使用,导致叙词表标准的某些规则要进行相应的修改,而在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下,不同类型的知识组织体系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知识组织体系间的界限不再像以往那么清晰,某些修订过的叙词表编制规则可望直接用于规范其他知识组织体系,所以,用同一个标准来规范不同的知识组织体系是可行的;另一方面,除了叙词表以外,其他的知识组织体系还没有形成相应的编制标准,可以指导其内容编制。叙词表标准有着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涵盖了叙词表编制实践中所积累的知识组织实践。因此,如果将其他知识组织体系与叙词表进行对应,将更易于制定相关的编制规则。因此,未来的知识组织体系标准不仅仅能规范叙词表。还可以规范其他的知识组织体系,能在同一标准中实现对不同知识组织体系的规范。而且,融合在一起的知识组织体系标准还可以就不同知识组织体系的选择给出指南或建议,这对于人们进行具体的知识组织体系建设时是非常有用的。

3.3 数据格式和交换协议将是未来知识组织体系标准的重心所在 随着互联网、万维网和其他无数网络的出现,使得人们越来越需要实现对多种异构资源的无缝检索:只要输入一个简单的查询,就能同时检索所有相关的数据库、知识库和馆藏,而无需重复在多个界面上重复查询。要满足这一需求,就必须实现不同类型知识组织体系间的互操作,这种互操作包括三个方面:面向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环境,知识组织体系编制软件和其他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跨语言检索所带来的不同语种的知识组织体系之间的映射问题;为方便用户对多个系统、数据库或网站的一站式检索,不同类型的词表或知识组织工具之间的互操作问题。

就目前的研究而言,解决互操作的方法主要是:用映射来解决语义层面的互操作;以标准的数据格式和交换协议来解决数据交换层面的互操作。现有的叙词表标准在经过修订之后,在不同程度上对于互操作的相关问题予以了规范,特别是英国叙词表标准提出了两个具体的数据模型。但是,目前知识组织体系之间的互操作实践还远未成熟,相应的映射规则、用于数据交换的格式和协议等的形成与完善还依赖于互操作实践的发展,它们将成为未来标准内容的重心。

4 结语

从国内外知识组织体系标准化现状来看,我国虽然拥有一些知识组织体系标准,但多数仍是面向印本资源的标准内容。无论是在标准内容还是在标准数量方面,都与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标准存在着一定的距离。面对差距,作为标准制订方的标准化组织来说,应该对国外相关的知识组织体系标准的动态进行积极地跟踪,为我国未来相关标准的制订奠定基础;作为标准应用方的知识组织体系建设者、软件开发商或用户来说,一方面要应用国内已有标准,另一方面,在没有相应国家标准时,还应积极与国际标准或发达国家标准靠拢,以确保自身产品与国际的接轨。

收稿日期:2010-11-20 修回日期:2010-12-30

标签:;  

国内外知识组织体系标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_标准化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