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全球化及其理论解释_垄断优势理论论文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全球化及其理论解释_垄断优势理论论文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及其理论解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创新论文,跨国公司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64[2004]02-040203-0047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些跨国公司富可敌国,其经济影响力甚至对某些国家和地区来说都具有战略性。在这个现象的背后,是跨国公司对人类知识和技术的探索、创造和主率。100多年来,跨国公司已在全球的知识创造和技术研发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天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跨国公司又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对知识和技术进行整合,而这一行为的集中表现就是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全球化,即R&D的全球分散化和R&D国际战略联盟。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简要回顾,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

一、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表现

据联合国《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目前全球共有65000家跨国公司,85万家海外分公司,共雇用职员5400万人,其年销售额为世界出口贸易额的1倍多,达19万亿美元,其产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10,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3。在跨国公司全球迅猛发展的同时,其中一个重要的现象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显著。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跨国公司R&D全球分散化和R&D国际战略联盟:

(一)跨国公司海外R&D分支机构及其开支不断增加

在60年代及以前,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的R&D机构数量还是很少,进入到70年代后,R&D国际化进程开始加快,发展到80年代末则开始引人注目了。根据Pearce和Singh对当年《财富》排列的世界500强的母公司及海外分支机构的914家实验室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欧洲国家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和瑞士跨国公司的实验室超过50%设在母国外。位于加拿大、英国、意大利、荷兰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实验室,有超过50%的实验室属外国所有。(注:Pearce,R.D.and Singh,S.:Globaliz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St:Martin Press,New York,1992.)

Kuemmerle在对医药和电子业世界最大32家跨国公司进行调查后发现,这些跨国公司共在海外建立了156个R&D分支机构,平均每家有海外研究与开发机构4.9个。如佳能在5个国家建立8家研究和实验机构,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摩托罗拉在7个国家设立14家研究机构。1997年,日本、德国、英国、法国、荷兰、瑞典和韩国等国的363家跨国公司在美建立695家R&D分支机构。(注:Kuemmerle,W.:"The Driver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30,1999,pp.11-24.)

在跨国公司海外R&D机构增多的同时,其海外的R&D投入也不断加大。以拥有跨国公司最多的美、欧、日“三极”地区为例,1994-1997年跨国公司在海外的R&D支出保持了相当高的比例。美国跨国公司国外R&D支出占国内R&D支出的33%,欧盟为42%。日本跨国公司过去的R&D活动主要安排在国内进行,进入90年代,企业R&D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国外R&D支出比例高达57%。(注:OECD:Globalization of Industrial R&D:Policy Implications.Working Group on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Policy,June 1998.)

美国是世界跨国公司R&D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国家,也是跨国公司建立海外R&D分支机构的主要东道国,其用于国外子公司的R&D经费一直呈上升趋势:1977年美国跨国公司国外R&D的支出仅为20.75亿美元,1982年增加到36.47亿美元,而到1990年跃至101.87亿美元,1993年仍略有提高,达到109.54亿美元。(注:邱立成:《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统计,外国跨国公司在美的R&D支出也在不断增长,从1987年的65亿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172亿美元,年均增加11.6%。事实上,外国跨国公司在美的R&D支出增长比美国企业总R&D的支出增长还要快。美国企业同期在国内R&D支出从610亿美元上升到1210亿美元,增长了约97%;与之相比,外国跨国公司在美分支机构的R&D支出增长了165%。

(二)跨国公司R&D国际战略联盟现象不断在增多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数量激增,逐步成为企业的快速成长方式。据统计,在世界150多家大型跨国公司中,以不同形式结成战略联盟的高达90%;从1986-1995年间,欧洲、日本在美国的联盟企业数目递增了423%。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可逆转的趋势。全球500强企业平均每家拥有60个主要的联盟关系。

早期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主要围绕产品进行,所以通常称为产品联盟,其目的是为了降低投资费用和投资风险,或是为了减少产品竞争对手的威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技术的综合性、复杂性使得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越来越表现为以技术开发和研究成果共享为特征的知识联盟,从战略上保持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技术领先的地位成为联盟各方所追求的首要目标。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技术为主的战略联盟得到持续发展,特别是在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一些新技术产业。以美国为例,从1982-1993年,在新材料、信息和生物工程等关键技术领域对外缔结的新技术R&D战略联盟多达4500个。并且在这些新兴行业的技术联盟呈现出一种上升趋势,如信息技术在1980-1983年间技术联盟年均发生74项,到1992-1995年间则增加到248项;制药业,特别是生物制药业也表现出类似的增长趋势,它们占总技术联盟的比重从1980-1993年间的14%提高到1996年的28%。(注:UNCT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1998》,1998.)据统计,到1997-1999年间,战略联盟的95%是技术联盟,其中50%的联盟侧重于跨国研究与开发。(注:钟成材:“跨国公司全球发展战略的新调整及其启示”,《商业经济文荟》,2002年第5期。)

《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有关“世界医药产业公司的联盟”的战略联盟案例也说明了这一趋势:世界医药产业正在形成网络式生物药品寡头集团。比如1995年Smithline Bec cham在全世界有140个R&D联盟;Glanso公司有60个,其中50个是同美国的大学结成的。目前,世界上所有大医药公司都同其他医药公司或生物技术公司有R&D联盟或技术伙伴关系”。

二、跨国公司传统理论对技术创新全球化的解释

经过众多学者不断的努力,跨国公司理论体系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而跨国公司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垄断优势理论和内部化理论,因此,许多的研究主要运用这两个理论来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全球化进行解释。

(一)垄断优势理论的解释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理论是在对国际经济学中“市场完全竞争、信息充分和生产要素在国家间不能直接流动”的传统假设的批评下产生的。美国学者Stephen Hymer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市场不完全理论,随后在其导师C·P·Kindleberg的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下,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和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导致了跨国企业在国内获得垄断优势,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来利用自身的垄断优势。市场不完全和垄断优势是该理论的核心思想。市场的不完全性是指由于商品特异、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等原因造成的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或在要素市场上,专利制度形成的技术垄断,内部或外部规模经济,以及一些特殊资源的自然垄断会使市场处于不完全的竞争状态;在国际市场上,各国政府的关税、汇率管制政策也可能造成市场的不完全。在不完全的市场中,总有些企业因为垄断而有优势,也总有些地区(国家)因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而拥有特殊的区位优势,这就使得能够将两类优势结合起来的跨国直接投资行为成为有利可图的事情。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技术优势,包括生产秘密、管理组织技能和市场技能;二是工业组织优势,主要包括规模经济、寡占市场结构和行为;三是易于利用过剩的管理资源的优势;四是易于得到廉价资本和投资多样化的优势;五是易于得到特殊原材料的优势。正是存在垄断优势,跨国企业才能克服海外投资的附加成本,抵消东道国当地企业的优势,确保海外投资活动有利可图。

但是,企业优势的存在,并不能说明他们为什么不采用国内生产然后出口的方式来实现优势,而要采用直接投资方式。为了解释这个问题,人们从科斯关于企业起源的均衡模型中找到了有用的工具,并由此形成了关于跨国直接投资活动的“内部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包括:发现价格的成本,签订合同的成本,监督执行合同的成本和风险成本等。对某些类型的交易来说,市场交易不仅成本很高,而且效率很低,甚至会使交易无利可图或难以进行。这时,只要在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低于市场交易的成本,企业就会用管理的交易取代市场交易而使之内部化。在理解企业的跨国生产时,这个观点同样适用。简单地说,出口和技术转让是跨国企业实现其资本和技术优势的市场化方法,直接投资是内部化方法。如果前者成本高于后者,跨国直接投资就可获得两种交易方式成本相差所形成的交易剩余。

市场不完全、垄断优势和内部化可以说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发生的核心解释。然而当我们用这些核心的思想来理解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的新现象时,我们并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首先,垄断优势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国外直接投资主要是要利用其已有的技术、规模等垄断优势来获得收益。根据这一思路,跨国公司主要关注如何根据不同区位市场的特征来利用母公司的已有优势,而子公司的角色就仅仅作为跨国公司原有优势的施展平台,充分地利用这些优势为跨国公司获得收益。然而跨国公司R&D和技术创新作为一种技术和知识的生产活动,其功能主要在于创造技术优势,这种优势可以为当地带来低成本或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以获得收益。并且,跨国公司发展到今天,母公司与子公司在优势的创造和利用上已不再是这样一种简单线性执行关系,国外子公司已承担起更多的责任甚至是战略角色,许多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也越来越依赖子公司为企业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建立做出贡献。Dunning也认为,(注:Dunning,John H.(1998):"Globalization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In Alfred D.Chandler,Peter Hagstrom and Orjan Solvell Ed:The Dynamic Firm.New York.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跨国公司海外R&D直接投资能帮助企业获得某种优势,该优势与公司业已存在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有利于跨国公司保持和加强竞争地位。因此,就垄断优势理论的原本内涵来讲,已无法深刻阐述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现象的本质,因为理论的隐含前提存在致命的局限性: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是给定的,而R&D是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外生变量。因此,全球R&D和创新作为跨国公司的一种战略行为,垄断优势理论要对其给出一个圆满的解释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二)内部化理论的解释

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似乎内部化理论还能解释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全球化现象。Howells在英国制药业大中型跨国公司样本所做的调查中发现有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影响着跨国公司R&D的区位选择,(注:Howells,J.,The Loca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Some Observations and Evidence from Britain,Regional Studies,Vol.18,no.1,February,1984,PP.13-29.)一是接近于总部;二是接近于制造厂。这两个因素被称为是内部化因素,因此认为R&D的全球分散化主要是内部化的行为。其后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也做了进一步证实,如Pearce和Singh对包括432家跨国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后认为,“海外生产是R&D分散化的引力”。即由于生产国际化,跨国公司经营重心已由国内转向国外。然而由于各国间在自然环境、要素禀赋及消费偏好等方面的差异,技术的跨国转移与应用,往往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为了增加适应性而提高竞争力,就必须调整R&D结构,使R&D活动接近市场,从而研制出适应当地环境的产品。其结果就必然导致R&D活动的分散化和全球化。但事实上,跨国公司的全球创新并不如此简单,一些学者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海外实验室被赋予更多的责任并要求起到创造性作用。Madcof的研究把技术中心的国际化分成8种类型。(注:Madcof,J.W.:A Taxonomy of Internationally Dispersed Technology Unit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Management Issues,R&D Management,Vol.27,No.4,October,1997.)除了传统的生产和市场支持的技术中心外,他明确区分出了为当地化和国际化外部合作而从事R&D活动的技术中心,且这类中心建立的动机更为复杂。Florida对外国公司在美国的200多个R&D实验室的进行调查,(注:Florida,R.,The Globalization of R&D:Results of a Survey of Foreign-affilliated R&D Laboratories in the USA,Research Policy,Vol.26,No.1,March,1997.)主要分析在R&D国际化活动中适应于生产和市场的动机的相对重要性。调查和分析的结果表明,接近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和建立与美国科学技术团体的联系的考虑,是与R&D显著相关的唯一因素。即R&D对外投资的迅速增长,反映了跨国公司致力于利用外部化科学和技术能力并创造新技术资产的倾向。这种R&D活动的组织被称为是“技术导向型”。而“技术导向型”R&D活动并不完全是企业按照交易成本大小进行选择和设计的自主行为,而在很大程度上是跨国公司全球的一种战略行为。并且这种技术获得的战略行为还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一种外部化,如通过前文所述的技术战略联盟形式。

三、基于知识理论的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解释

跨国公司传统理论曾为我们理解跨国公司的传统投资行为提供了思路,但对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的解释多少显得力不从心。本文将运用较新的企业知识理论来对此现象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更为圆满的解释。

(一)企业知识理论的渊源与内容

企业知识理论是在探寻企业竞争优势根源及对主流企业理论反叛的过程中产生而演变过来的。传统的观点将企业竞争优势归结于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与市场机会等,这就是所谓的企业竞争优势外生论。这一观点在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但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一些实证研究结果引起了人们对这一理论的质疑。如R·P·Rument的研究发现,“产业内长期利润率的分散程度比产业间的分散程度要大得多”。事实上,产业内的分散程度比产业间的分散程度要大3-5倍。由此可以推论:企业表现为超额利润率的竞争优势并非来自外部市场力量,而来自企业自身的某种因素。也就是说,竞争优势应内生于企业。

在这一背景下,上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将探索企业竞争优势的着眼点转移到了企业层面,由此产生了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资源束组成的集合,每种资源都有多种不同的用途,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外部的市场结构与市场机会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随着对企业资源观研究的深入,又逐步分化出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所具有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具有四个特点:(注:Ikujiro Nonaka and Hirotaka Takeuchi:《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Inc.1995.)(1)占有性,即企业的战略性资产或能力应由企业所有,而非个人占有。(2)耐久性,主要指创造利润的持久程度。(3)转移性,指带来竞争优势的资产和能力越是难以在企业间进行转移,优势就越能持久。(4)复制性,即企业的能力应难以被竞争对手复制。其中的难以复制性是其主要的特性,其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1)难以识别。独特的能力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但由于对形成这种能力的原因难以识别,而无法进行复制。(2)相互关联。能力的形成与企业内部个人和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息息相关,但这种作用是极其复杂的。(3)历史依存。企业能力的形成与企业特殊的历史进程有关,即具有路径依赖性。(4)能力的积累性。能力的获得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能简单地从市场购买获得。其实,这些特点和观点在资源观里就已有阐述,而且许多的研究也没有将资源和能力作一个明确的界定,往往将资源和能力两个概念互为串用。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企业能力理论又将知识视为企业能力的深层次因素,开始关注潜隐在能力背后的知识,将企业被视为异质的、作为知识载体的经济主体。特别是很多知识往往只有在企业中才能被有效地应用,并且它具有企业独特性。也就是说,很难将某个企业的特定的、内隐的和社会的组织知识截取一个片断来成功地应用到另外一个企业中去。而企业当前的知识存量以及其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又决定了企业发现未来机会、配置资源的能力,企业内各种资源效能发挥程度的差别都是由企业现有的知识所决定的。同时,与企业知识密切相关的认知能力还决定了企业的知识积累,从而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各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从客观上说都完全相同的,但由于企业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不尽一致,所以它们所能发现的市场机会也不相同。因此,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应当是知识。这样,企业能力理论开始向企业知识理论转变。

企业知识理论不但从经济学意义上进行了研究,而且还从更具有操作意义的管理学角度进行了研究。Nonaka将企业内的知识分成两种类型: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显性知识或称文本化的知识是可以用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语言来表达和传播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则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它高度的个人化,具有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且不易传递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这两类知识在企业内通过四个过程进行创造和转化:潜移默化、外部明示、汇总组合、内部升华四个螺旋发展的过程,即SECI模型。Nonaka运用日本Nissan公司到欧洲开发Primera这一新产品的案例展现了跨国公司在全球创新中如何进行知识创造和转化的过程。

企业知识理论尽管渊源已久,但真正得到人们的重视还是近期知识经济的兴起所致。它还远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但对解释目前企业发展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野,甚至对企业构筑长期竞争优势也提供了理论的指导。

(二)基于知识理论的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解释

根据上面的论述,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来自企业无形的知识,企业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利用就构成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兴起,全球化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跨国公司只有在全球的知识这一战略要素上取得主宰权,才能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作为一种战略行为,就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利用,以达到构筑全球竞争优势的目标。跨国公司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利用主要基于两种组织方式,或者说在两个全球网络里发展,一是跨国公司内部网络发展,二是跨国公司的外部网络发展。

1、企业内部网络发展

跨国公司的创新传统上都是集中在母公司内部进行,R&D集中在母公司能带来许多好处。首先,可以降低技术外泄风险。技术优势被认为是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一些核心技术,跨国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若管理不善极易造成竞争对手的窃取和模仿。集中的R&D模式则能够适应技术保护的需要,通过集中对创新过程控制,降低技术泄密及模仿的风险。其次,R&D集中在母国进行还能带来规模效应。根据Schumpeter的观点,集中大规模组织R&D的利益之一,在于形成大规模的条件优越的实验室,以吸引优秀的研究人员,培养专家,并且能通过整体的多角化的研究计划,使不同研究项目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而获得一体化利益。因此,集中控制的R&D组织模式,可以适应于R&D活动的规模经济需要,促进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避免重复研究,降低研制成本。

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这种模式的创新已呈现出不足。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消费者的成熟和全球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在创新上面临的不是知识外部性的风险,而主要是创新速度上的风险。跨国公司要想保持和不断开辟全球市场份额,就必须比竞争对手以更快的速度用新的技术和产品来满足全球不同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这样跨国公司就需敏锐地获得全球不同消费市场的需求动向。而这些需求知识往往以隐性知识为主,因隐性知识的特有属性,传统的集中创新模式对分布在全球市场的隐性知识的获取和转移上很难获得效率。同时,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在规模效应上,跨国公司的R&D活动也已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减性质。如Acs通过一些统计数据,(注:Acs,I.J.,D.B.Audretsch:Innovation in Large and Small Firms:An Empirical Analysi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8,September,PP.678-690 1988.)分析了产业层次上的R&D和创新产出,以及企业规模与创新活动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创新产出随企业规模的增加而递减比例增加。因此,跨国公司传统的内部创新网络的全球分散化就成为适应环境变迁的必然结果。

另外一个客观的事实是,知识的全球分布在量和质上呈现多极化的趋势,一些东道主国家聚集的知识开始成为跨国公司创新的源泉,相应的一些子公司的知识存量及其知识创造能力对跨国公司的创新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同时全球知识的多极化趋势也是促使跨国公司加大对子公司R&D的投资,以健全子公司创造、吸收和转移知识的功能,以尽最大可能地从母国以外学习和吸收知识资源。

最后,现代的通讯技术、特别是基于计算机的通讯网络的发展也为跨国公司R&D内部网络全球分散化的趋势加强提供了保障。通讯技术能使企业创新团队在全球范围内低成本地及时交流和沟通,使得创新团队在创新过程中能得到适时控制和协调。这显然能有利于提高创新过程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利用的效率。这样在跨国公司内部网络从原来母国集中模式向全球分散模式转变后,一定程度上也同样能取得集中化模式的规模效应。

2、企业外部网络发展

企业所形成的知识存量和结构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径,企业内部知识创造无疑是跨国公司保持创新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但路径依赖是把双刃剑,在构筑优势壁垒的同时,也可能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刚性。要克服这一弊端,除了在企业内部做出努力之外,另一个途径就是通过企业外部来获得新的知识和创新资源。

从外部获得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并购方式。但并购方式作为一种完全市场化的方式,在创新资源的定价上存在风险,即并购的定价一般对有形的资源有效,但对无形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则很难识别和定价;并且并购方式对企业知识有时存在破坏作用,要想完整而有效地转移被并购企业的知识是很困难的。而从创新的角度来讲,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对企业的创新发展尤为关键。所以要从外部获得企业创新所需的知识,战略联盟是一种较市场并购更为有效的方式。战略联盟可以使跨国公司通过企业间人员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和示范来获得对创新极为关键的隐性知识。基于知识的战略联盟通常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最可能发生。

(1)知识互补型的战略联盟。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一些“知识瓶颈”,如果每一个瓶颈都依靠企业内部的努力来解决,不仅在创新资源分配上可能会存在困难,有时还会因创新周期的延长而错过市场机会。如果在企业外部已经存在自己所希望获得的知识,企业就会有产生从外部获取的愿望。在不能直接用市场交易的手段有效获得这些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情况下,企业就会考虑用介于市场和内部开发的战略联盟形式。如果正好是合作企业双方都有这样的需求,则合作更易发生。

(2)知识创造型的战略联盟。知识互补型的战略联盟更多的是知识在企业间的转移和利用,如果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这种知识的转移和利用还不能满足企业的创新发展要求,则企业就有可能寻求知识创造型的战略联盟。因为企业知识和创新的发展一般具有路径依赖,尤其是像跨国公司这样的大企业,由于历史发展所沉淀下来的知识存量和结构会深深地影响,甚至束缚企业未来的创新视野。这是大公司需努力避免的困境。战略联盟能为解决这一创新困境提供帮助。即通过与外部的知识源的结合,来构筑创造知识的新平台。这一平台不同于原有的企业内部创新平台,它可以不过多地受企业原有知识的影响,重新构筑知识的结构,以更具革命性的创新为目标来进行知识的创造。像跨国公司出于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R&D战略联盟就是一种以创造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联盟。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跨国公司基于知识的创新战略联盟对其以技术优势为核心内容的竞争优势的确立极其重要。跨国公司也对此极为重视,广泛地与竞争对手、消费者、供应商、配套产品生产商、科研机构、相关的政府部门,甚至是科学家个人结成战略联盟。许多跨国公司站在知识的角度对这些全球创新战略联盟伙伴进行系统管理,形成跨国公司全球创新的一个外部网络,与跨国公司自身的全球内部创新网络互相渗透,相得益彰,通过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利用为跨国公司全球竞争优势的确立起着战略性的作用。

四、结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跨国公司R&D全球分散化和R&D国际战略联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跨国公司的传统理论,如垄断优势理论和内部化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但其解释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本文运用企业知识理论来对该现象进行解释,因为技术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利用行为。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作为一种战略行为,就是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利用,来整合全球的技术和知识资源,以达到构筑全球竞争优势的目标。运用企业知识理论来对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行为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对该行为的理解和管理。

标签:;  ;  ;  ;  ;  ;  ;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全球化及其理论解释_垄断优势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