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应力技术是现代道路桥梁施工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施工技术,其对优化稳定道路桥梁工程整体质量起到了显著作用。预应力施工技术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其操作方便简单、施工效率高以及整体性强,能够有效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耐久性和持久性。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预应力施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道路桥梁工程项目逐渐增多,而道路与桥梁质量是道路桥梁项目建设的重点,正是为了保证道路桥梁的质量,必须依靠现代技术的应用,选择最佳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设备,以保证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道路桥梁工程的预应力施工技术与实施要点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预应力施工技术基本概述
预应力施工技术是指进一步改善原有结构的功能,在实际施工中,增加原有结构的压力,采用不同的方法将结构投入使用,承受负荷的偏差承受的数量,从而改善建筑结构的强度和提高结构的质量。目前,大多数预应力技术使用混凝土结构来防止裂缝。目前,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必须在使用前对道路桥梁施加适当的压力,以改善桥梁的微观结构,使道路桥梁在施工前承受相应的压力。使用,从而提高道路桥梁本身的稳定性。目前,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省施工成本,而且可以提高桥梁的跨度,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实用性。
2道路桥梁施工中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2.1提高道路桥梁的整体施工质量
在建设道路桥梁的工作中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能够更好的满足我国建设道路桥梁的要求。实际在建设道路桥梁工程的时候,应用该技术可以解决纵筋锚固难度大等各种问题,使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确保可以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2.2增强道路桥梁工程的牢固性
在建设道路桥梁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受弯构件的材料,都是采用的碳纤维材料。主要是因为碳纤维材料的承载能力非常强,并且实际在操作的时候也更加便捷,能够有效保障施工进度不被延误,使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在对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把受弯构件与预应力施工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提高受弯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稳固能力,避免受弯构件出现变形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材料的使用期限,从而保障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3目前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状况
3.1在道路桥梁加固方面的应用要点
加固施工是道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对增强结构稳定性和提升道路桥梁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预应力技术的作用下要对加固预应力进行科学设置,从而能够在整体上全面提升道路桥梁结构对载荷的承受能力,有效避免过大载荷对其造成不利影响。在预应力技术的介入下有助于道路桥梁载荷能力的提升,增强道路桥梁运行稳定性。首先,道路桥梁加固施工中需要在道路桥梁荷载之前添加预应力,确保预应力施工构件后期使用中具有良好的拉应力,不断提高道路桥梁荷载力。其次,结合道路桥梁者结构的整体受力情况,运用预应力技术对工程结构受力体系进行更改,确保道路桥梁结构整体受力均匀性,为后期施工计划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当道路桥梁面补强层需要进行加固时,需要将预应力施工构件按照合的方式置于指定的位置,确保加固预应力设置有效性,全面提高道路桥梁施工质量,促使加固预应力设置能够达到工程施工的实际要求。
3.2在混凝土预应力施工中的应用要点
混凝土结构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道路桥梁施工中对施工质量和成本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所以在设置混凝土预应力的工作中一定要合理应用预应力技术,从而更好地将预应力技术融入到混凝土预应力的制作中。首先,混凝土振捣施工必须要严格执行技术规范的要求,从而保证振捣效果。在振捣施工中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振捣方式,保证振动棒能够保持匀速的插入和拔出,同时要根据不同构件制作的振捣时间要求来对混凝土的具体施工流程进行优化,从而有助于提升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另外,必要时要根据预应力的实际要求来对混凝土实施二次振捣,从而减少气泡的产生。其次,在预应力技术的作用下,要逐渐完善施工的应急预案,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中的各种设备都能够稳定运行,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效果,在现代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对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在道路桥梁受弯结构背景下的应用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用预应力技术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考虑到碳纤维材料其自身的强度很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流程单一。在施工的过程中,应用粘贴的方法来对碳纤维片进行加工是可以提升水泥钢筋的受弯能力的。在工程力学的角度上来看,应用预应力技术来加固,可以对初始的力量产生聚合的效应,加上混凝土自身在预应力技术结合了拉应和压变技术,混凝土本身的量也是为碳纤维片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混凝土在整个操作的过程中完成了挤压应变,会伴随着整个工程的承载能力的上升而升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变数值符合了标准,片状的材料本身的应力就会下降,从而碳纤维的承载能力就会提高。所以在粘贴的操作中要对碳纤维进行处理,提升相应的预应力。
4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4.1预应力张拉时间
因为混凝土强度增大往往要经过一定时间,并且混凝土实际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增长并不是保持同步的。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增长速度加快,弹性模量增长速度片面。道路桥梁施工人员要正确认识到在初期混凝土变形大,如果太快于张拉预应力会导致增大预应力损失,致使道路桥梁承载力严重不足,并且还容易产生各种大大小小的裂缝病害问题。与此同时,通过运用施工现场试块测验到初期混凝土强度去替代现场道路桥梁结构实际混凝土强度,有着明显的不足之处。
4.2预应力钢绞线穿束
在预应力钢绞线穿束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以下几方面要求展开施工作业:预应力钢绞线穿束所采用的钢绞线质量要达到欧标要求,同时进行-165℃的低温试验,试验合格后必须出具有关单位的真实完整实验报告后,才能将改批钢绞线应用在预应力施工中;施工人员在将钢绞线投入应用在放线架前,需要保证外包装、钢箍条以及水溶性防锈油不被损坏,并且钢绞线未出现锈蚀情况或者是受到化学、机械以及热等损伤;在进行预应力钢绞线穿束钱,施工人员要科学运用空压机设备压缩空气,有效将波纹管内的任何杂物进行全面清除。
4.3预应力孔道压浆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施工人员采用预应力孔道压浆方式能够起到2个关键作用:促使预力筋和结构能够共同作业;有效保护预应力筋不会发生锈蚀病害问题,影响到道路桥梁的安全可靠使用。然而,实际情况是在道路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施工中时常会出现压浆不够密实、不够饱满以及漏浆等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体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造成道路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施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未能够严格按照规范工序操作,在浆体配置、留孔质量施工操作上都存在不足之处。就比如,在预应力孔道压浆的浆体水灰比配置工作上,施工人员实际采用的规定值0.40~0.45是偏大的,并且在该比例值配置下的孔道浆体泌水,孔道无法做到完全密实和饱满。随着时间的推移,浆体配置技术得到了有效改进,通过将外加剂JMH-3应用在浆体配置中,促使水灰比合理降到0.35以下,施工人员操作搅浆机设备将浆体流动度提高到12s。值得注意的是,在预应力孔道压浆施工处理中,施工人员要保证压浆进行彻底,这样才能够避免因为雨水积累冬季恶劣天气下发生冻胀裂缝,影响到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整体质量。
4.4张拉力控制
通常情况下,在道路桥梁后张法施工中,施工人员应按照国家标准控制好张拉力和预应力筋伸长量,通过以张拉力作为主要标准,其中伸长量则是用于校核比对。施工人员对于后张法施工中的张拉力计算普遍采用的是1.5级油压,这种方式存在着较大的误差。施工现场还会发生千斤顶未经计量标定就施工的问题,同时有的张拉施工人员不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容易由于个人操作失误因素导致施工不良问题的发生。就比如,张拉力控制不合理、数据读取错误等。尤其是在施工人员进行多束张拉时,因为每束张拉力数值是不一样的,会产生对预应力筋伸长值计算不科学准确的现象,弹性模量取值不够合理,施工人员实际张拉处理无法严格做到将预应力筋伸长量控制在±6%范围内,这样就会引发张拉力失控问题的发生。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在建设道路桥梁的时候,预应力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不但对施工质量埋下安全隐患,而且对于预应力作用的发挥也造成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深层次、多角度的进行分析,制定相对应的应对措施,使预应力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从而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黄阿岗.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工程技术研究,2017(8):49+59.
[2]明东平,颜家成.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3):223.
[3]王亚昕.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2):91-92.
论文作者:于丕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预应力论文; 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混凝土论文; 孔道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