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小学 255022
众所周知,学好数学的关键是要用数学的思维来解决数学问题,而数学语言则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让学生用规范、清晰、简练的数学语言来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解题思路等,这对于小学生学好数学将会起到举足重轻的作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当一个数学教师用自己那规范、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给学生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他的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跟着老师学习这种表达方式,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对数学语言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他们也会逐渐地运用数学语言准确、清楚、简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这就是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表率作用。相反,如果一个数学老师本身语言表达就不规范、不科学,那么他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也肯定是负面的,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也一定是混乱不堪、语无伦次的。
比如,我们在读数教学中,当学习读二十几、三十几的数字时,有的老师直接将其读作二几、三几,学生也肯定会这样读,其实这就是一种错误的数学语言,这样的错读对孩子今后学习数字只是将会带来很大的误导,当然也不利于规范数学语言的形成。
二、紧扣教材规范数学语言
数学教材中关于数学概念的表述、数学符号的书写以及数学原理逻辑关系的分析都是描述精确、严丝合缝的,我们在阅读数学教材时,一定要牢记教材中的规范表述,切忌随意添字掉字,结果导致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似是而非,也就谈不上数学语言的训练了。
比如,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关于“角”的表述是这样的:“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这个表述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角是由一个点和从这个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如果我们断章取义,理解成“由一个点和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作角”就错了,这样的表述非常不严谨,没有说明射线的出处。
再如,关于“十进制计数法”,教材中是这样定义的:“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我们漏读了“相邻”两个字,它的表述就很容易产生歧义了。所以,我们在平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严格记忆教材中的表述,做到严谨细致。
三、在数学活动中加以训练
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最好的办法还是要让学生走进数学王国中去,让他们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了解数学语言的特点,学习运用数学语言解决数学问题。
比如我们在学习和、差、积、商、扩大、缩小等概念时,就要让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述,如果表述上出现偏差就会导致结果出现错误。如“知道两个数的和是多少,还知道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解决这样的题就要用到减法,两个数的和作为被减数,其中一个数作为减数,两个数的差就是另一个数。
再比如小数点的移动,小数点向右移动,数就扩大;向左移数,数就缩小。换言之,知道一个数扩大的倍数,小数点就应向右移;知道一个数缩小的倍数,就把小数点向左移。
作为数学老师要将每节课都作为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舞台,抓住每一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题意,说解题过程,说操作过程。
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充分利用教具或图标进行演示,让学生从中寻找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述寻找数量关系式,从而得出正确答案,这样的训练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从而保证了学生解题正确率的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语言表达规范、准确的优等生帮助那些理解有偏差、表述不够规范简洁的学生,帮助他们理顺数理关系,明确解题方向。在指名发言的过程中,不仅关注优等生的发言,更要关注后进生的发言,及时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营造融洽和谐的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本来有表达的需要,但却因过于紧张,结果发言时语无伦次,阻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正常发挥。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数学老师,我们要积极为学生营造轻松融洽的氛围,让他们感觉到课堂是安全的,从而激发学生发言的欲望,进而鼓励学生有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就会更深刻,对数学语言的领会和表达就会更深入,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行程也会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所有机会为学生提供语言培养的舞台,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训练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鼓励他们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数学能力。
论文作者:张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5月总第2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语言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材论文; 个数论文; 语言表达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5月总第2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