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青秀区分站 530022
摘要:目前,我国产业化进程发展较快,装配式建筑也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应用,与传统的技术相比较,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有明显的优势,降低了对资金的浪费、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实现了绿化的技术要求、同时也提高了施工速度。在进行施工的各个环节,要对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材料质量,同时保证加工的准确,以符合现在对于建筑物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基于此,本文详细的分析了现代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施工中对于技术和质量的管控。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控
在现代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弊端,比如建筑物建设中产生的垃圾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方便,又比如建筑物对于能源的利用效率低等。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对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在施工中的研究有很大意义。
1.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背景
这几年来,建筑业的发展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崛起,但同时,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高效、抗震等要求使得建筑业在发展中必须寻找一个可以满足大众需求的技术。再加上人们对于环境环保的要求的加深,建筑业对环境的污染、建筑业产生的废料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所以,让建筑业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时建筑业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崛起,满足了上述的要求,现代很多建筑也逐渐开始使用装配式住宅,并且成效较好。实际上,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不但可是实现高效、短期的要求,而且还具有功能化、结构简单等性能,。对于目前的建筑行业,装配式住宅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其与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相符合,也符合对于环境的保护,为社会创造了丰厚的收益,为建筑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2.预制构件生产过程监督关键点
2.1混凝土预制构件
混凝土监督机构对下列项目进行抽查:(1)石、水泥、外加剂等质量检查报告;(2)钢筋连接套筒的质量检查报告钢筋套筒灌浆的证明报告,灌浆技术的检验报告;(3)混凝土配合比例的检验报告;(4)拉结件等配件的质量检测证明,合格文件;(5)外装饰、门窗框等质量检测说明、合格证明。相关机构除了需要抽查上述的项目,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监督检测原材料。
构件的成形过程:(1)钢筋的间距、品种、数量、保护层厚度、规则等;(2)纵向受力钢筋的实验检测合格证明文件;机械连接接头的连接方式、接头的质量、位置、长度等,横向钢筋的弯折构造等;(3)预留灌浆孔道的数量、规则、位置等;(4)预埋在地下的吊环的位置、数量以及孔洞的位置等;(5)预埋线盒的位置、预埋管线的数量和固定位置及措施等;(6)夹心墙体的厚度、保温措施等;(7)混凝土抗压监测报告、合格证明。
监督机构对成品进行抽检的项目如下:(1)混凝土的外观,构建的尺寸;(2)连接钢筋的长度、级别、数量等;(3)连接套筒的位置、预留孔洞的数量等;(4)和后浇混凝土衔接处的处理;(5)预埋吊环的位置、规格,孔洞的数量、位置等;(6)线盒的位置、数量等;(7)夹心墙体的厚度、保温设置等;(8)门窗的外观设计、安装位置;(9)装饰层的外观和质量;(10)构件的标示;(11)构件结构性能的检验合格证明文件。除了对上述项目进行抽查检测外,监督机构还需要对构建成品的受力钢筋的轻度、混凝的保护层的厚度等使用便携仪器进行抽查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钢结构预制构件
材料监督机构在刚才工程验收中需要对下列项目进行抽查:(1)焊接材料、防火涂料、钢材等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质量合格的证明文件、检验报告等);(2)对国外进口的钢材、板等的质量、厚度进行验收检查,对质量有异议的材料、安全要求为一级的材料等必须进行抽样复查,抽查结果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3)在使用焊剂、焊条等材料之前,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使用之前的烘焙,在烘焙之后在进行材料的存放。(必须有烘焙记录和质量合格证明)。
钢结构工程制作:(1)必须按照规定,经原设计单位检查复核之后,构件厂才能对设计图进行深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材料的生产;(2)生产钢结构的企业应当是具有钢结构生产制造资质证书的生产企业,才建管部门颁布了相关的生产许可证之后才能进行钢材料的生产;(3)在批量生产同一批构件之前,要进行首件认可,在相关单位对生产工艺进行鉴定之后,确保其质量符合生产要求时,才能进行同一类型构件的生产;(4)对焊接工艺进行评定,并呈有报告详情。
3.现场装配施工过程监督关键点
3.1混凝土构件装置
3.1.1构件安装。(1)预制构件在进入场地之后,需要提交质量证明文件,在进入场地之后的外观质量、验收记录等报告;(2)首层装配结构、墙体纵向受力的数量、规格、品种、间距等;(3)吊装就位记录、吊装就位后的固定位置、固定措施;(4)预留构建在后浇筑土内的位置、固定措施、接头质量、质量检测报告;(5)灌浆料的进场复试说明、质量合格文件;试块抗压强度报告;在进行灌浆作业时,影像记录和文案记录;柱墙底部缝隙以及出浆孔的详细情况、饱满状况;(6)在完成预制构件的安装之后,其外观质量、安装位置的偏差等检查合格报告。
3.1.2后浇混凝土。(1)混凝土钢筋在后浇筑之后,其质量检测合格证明,进场复试报告等;混凝土内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级别、数量、间距等;(2)在后浇混凝土内,钢筋的接头位置、塔接长度、接头的方式、质量等等,同时包括纵向受力钢筋的相关检测报告;横向钢筋等的弯折构造等,(3)在后浇混凝土内,其提前埋在土下的线盒、管线的数量、规则、固定的位置等;(4)后浇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文件;以及后浇混凝土的尺寸、外观是否符合标准等;(5)后浇筑混凝土的结构验收和密实程度验收报告。
3.1.3防水及其他。(1)预制构件接缝处,其外围护材料的防水性能,质量合格证明、防水构造、进场复试报告、淋水实验报告等;(2)预制构件要进行防水的测验,确保其防水性能,之后才可进行施工;(3)对于重大问题的处理决策,质量验收的记录报告;(5)分项工程、隐蔽工程以及子工程和项目的质量检查验收记录。
3.2钢结构预制构件安装
(1)在进行钢结构的安装措施之前,进场的一切构件都必须有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要有合格证、检验批、分项评定的资料;(2)在完成钢结构的安装后,要进行钢结构的安装验收报告、分项评定报告。
总之,无污染化、技术化、能源节约化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技术的发展是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好的标示。即使目前现有技术尚没有健全的生产系统,但装配式住宅技术的发展有很好的前景,该技术的推广对于我国目前能源、资源紧缺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同时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4.结语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技术的优点已经非常突出,作为技术人员,在工程实践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该技术加以应用,不断提升建筑业的发展,提高项目综合效益,为建筑企业的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炳洪.“装配”带来的混凝土结构新概念设计问题[J].混凝土世界,2017(12):72-78.
[2]陈飞.江苏省装配式建筑现状与发展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7(23):13-14.
[3]林正敏.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福建建筑,2017(12):62-65.
作者简介:范婧文(1990-),女,河北献县人,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
论文作者:范婧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钢筋论文; 位置论文; 报告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