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吉林长春 130041)
【摘要】腹部手术患者腹腔内积存血液或血块、脓性物以及肠管浆膜面损伤可致黏连性肠梗阻。观察病情变化、有效肠胃减压、强化治疗性护理干预、活动和口腔护理,可有效预防黏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应通过良好的术前和术后护理,解除梗阻,恢复胃肠功能,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复发,促使患者早日治愈。
【关键词】黏连性肠梗阻;围术期护理;预防性护理;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207-02
黏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术后常见并发症,以呕吐、恶心、腹痛等临床为主,可继发肠绞窄、肠坏死甚或低血容量性、感染性休克的发生。此类患者应及早手术治疗,并做好围术期护理,以减少并发症发生[1]。腹部术后发生黏连性肠梗阻的原因较复杂,必须评估可能导致腹部手术患者的原因并做出护理诊断,以制定合理的围术期预防性和临床护理措施,预防和控制黏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和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1.护理评估和诊断
1.1 腹腔内积存血液或血块
常发生在肠切除吻合术患者,部分患者术前已经积存血液或血块,术中清洗不彻底,血块周围未形成纤维包膜,血液凝固变成血块且逐渐被机化,导致黏连性肠梗阻症状。
1.2 腹腔内存在脓性物
脓性物可渗出大量液体,同时形成刺激性较强的化学和污染物质,易发生粘连现象。
1.3 肠管浆膜面损伤
通常肠管浆膜面较光滑,不易形成粘连。腹部手术后,可破坏光滑表面,大量纤维素外渗,逐步形成纤维素性粘连反应。
2.围术期护理
2.1 预防性护理
观察病情变化。腹部术后1~2d通常是肠麻痹状态,术后2~3d是不规则胃肠蠕动状态,术后3~4d是正常蠕动状态。护士应遵医嘱进行抗炎和肠胃检验治疗和护理,如12~24h内还是无明显好转,需要安排手术,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有效肠胃减压。协助患者始终保持半坐卧体位,严格限制患者饮食,及时采取有效肠胃减压手段,胃管可有效降压和畅通肠胃,适当使用减压管可尽快排出肠胃积液和积气,缓解腹胀症状和肠胃压力,避免发生肠管膨胀。
强化治疗性护理干预。遵医嘱补液以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给予广谱抗生素,防止炎症反应发生。观察体温变化,一旦体温超过38.5℃同时伴腹肌紧张和细胞升高症状,需及时确认是否为肠绞窄或者肠瘘等[2]。
腹部术后创口和病情需要应长时间卧床休息,应严格限制活动。术后6h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后,护士应指导患者半卧位深呼吸,用鼻子吸气,缩唇后缓缓呼出,白天每次活动3h左右;护士可指导四肢活动,鼓励做力所能及的动作。术后24h可行腹部理疗,运用红外线理疗仪器照射腹部。
口腔护理。运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液为禁食期患者行口腔护理,协助及时喝水漱口,保持口腔内部湿润度;及时口腔护理措施能防止感染发生,有利于肠道功能尽快恢复。
2.2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患者出现黏连性肠梗阻后需再次手术,可出现排斥、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士需与患者耐心交流,以和蔼的态度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成功案例和手术相关知识,消除不良情绪,使其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饮食护理。限制摄入食物尤其是强刺激性食物,通过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酸碱失衡。
胃肠减压护理。应用胃管留置行胃肠减压,保持引流畅通,观察记录引流液情况,若引流液从褐色转变为黄色表示梗阻解除。
监测病情。生命体征监测时间间隔2~4h/次,检查粪便、血尿常规和凝血指标,了解腹痛呕吐症状。合并高血压者需遵医嘱应用降压药。
2.3 术后护理
病情观察和切口护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伤口组织液渗出渗血以及是否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症状,并积极处理。
体位护理。患者生命体征保持稳定后,协助其保持半卧位或侧卧位等适合体位,能够降低腹部张力,减轻痛苦,降低膈下感染风险,促进切口愈合。
饮食护理。术后胃肠减压禁食期间,遵医嘱给予肠外营养,胃肠功能恢复后停止胃肠减压,给予适量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未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则继续进食。10d后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清淡的软食,细嚼慢咽,严禁食用油炸、刺激性或易产气的难消化的食物。坚持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等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对腹痛腹胀无排气者需考虑再次梗阻可能,给予胃肠减压和禁食。
呼吸道护理。持续低流量吸氧,纠正低氧血症。胃肠减压者妥善固定引流管,定时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及时清除痰液。
人工肠运动护理。护士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肠被动运动,即协助行上肢拉、握、伸、屈等运动,15~20遍/次,2~3次/d。指导并训练患者呼吸运动,患者保持平卧位,通过鼻吸气,缩唇缓慢呼气并且数数,数到7时,发出“噗”一声,10~20min/次,1次/4h。护士应协助行下肢被动和主动运动,逐渐增加运动量,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预防黏连性肠梗阻。
腹部按摩。护士应采用逆时针和顺时针相结合的方式,以适宜的力度按摩患者腹部,20min/次,早晚各1次。
压疮和腹胀的预防性护理。保持床铺整洁干燥,定时翻身和按摩,鼓励早期床上活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给予中医腹部贴敷,给予气圈和皮垫于骨突出处和骶骨部位,及时为出汗多者更换衣物,预防压疮和腹胀的发生。
健康指导。出院后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短期内不能激烈运动。每天按时休息,戒烟戒酒,适当锻炼,保持切口部位干燥清洁。嘱咐患者定期复查。
3.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主要是指肠道或其他组织粘连导致腹腔内或肠管成角带压迫肠管道而引起的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较多,可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需根据患者实际及时手术解除梗阻,并给予有效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
术后进食不合理或饮食时间不恰当,注重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忽视富含高纤维素和多维生素类食物摄入,会致肠胃蠕动缓慢,诱发或导致肠梗阻症状。担心腹部术后活动创口开裂或疼痛怯于主动参与运动,术后携带引流管和引流袋活动不便可降低活动量,机体代谢缓慢,肠胃蠕动明显减弱,造成肠梗阻症状。同时,术前肠道准备不足、手术创伤、炎性反应、心理因素等亦可引发黏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给予患者良好护理干预,可降低黏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3]。
术前应加强心理疏导、饮食护理和病情监测,使其理解并配合治疗和护理。胃肠减压,能降低胃肠膨胀程度和压力,增加肠壁血液循环,减少肠内毒素和细菌,有效预防和控制黏连性肠梗阻[4]。术后应加强病情监测、切口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人工肠运动护理、运动护理、腹部按摩、压疮和腹胀预防性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等措施,可有效预防术后腹胀、肺部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恢复胃肠功能,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复发,促使患者早日治愈[3,5-6]。
【参考文献】
[1]曹福菊.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11):1467-1468.
[2]张彦.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5,36(5):1001.
[3]周慧珍.综合护理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6):93-94.
[4]张小英.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1):4441,4444.
[5]赵益明.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干预预防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6):234,238.
[6]宋梅.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致病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综合一),2016,36(1):599.
论文作者:韩莹波,王莹莹,李金秋,宋洁(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肠梗阻论文; 患者论文; 腹部论文; 术后论文; 胃肠论文; 肠管论文; 肠胃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