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发达国家论文,农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主要是通过三个环节来推进的, 即:(1)以政策及管理体制来调控农业投入;(2 )以农业投入来影响农业产出;(3)以农业产出来实现农业发展目标。 上述各个环节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农业再生产体系,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和高效益。
一、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总目标及目标构成
考察世界发达国家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整个过程不难发现,这一进程的本质特征是通过城市工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使部分农民无产化),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伴随着部分农民的破产和土地被兼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的富裕。因此,可以说发达国家农村的富裕得益于城市工业化,其农业现代化起源于工业现代化。
世界发达国家都是工业化国家,他们通过工业化以达到强国富民的目的,又通过农业现代化以达到促进工业化,为工业现代化创造有利环境的目的。因此,农业现代化是强国富民的重要途径之一,又是保证工业现代化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就是保障工业化顺利进行,达到强国富民的目的。这个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四个具体的子目标:(1)提供丰富的农产品以满足人民生活、 工业原料和出口创汇的需要。(2)提供廉价的丰富的劳动力以支持大工业的发展。(3)保障农民收入和自我发展能力。(4 )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农业。
二、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及管理体制的调整
为了实现农业发展目标,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农业政策对其农业发展加以调控。普遍采用的政策有低价格、农产品计划、补贴、税收、信贷等,这些政策的贯彻和执行在实践中对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和预期目标的实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价格与补贴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价格政策和价格补贴政策是其农业政策的核心部分,对农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1 )农产品支持价格(或称保护价格、干预价格)。其中最常见的是各发达国家根据本国实际情况由政府规定一个最低价格,当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政府规定的最低价格时,由政府机构按不低于最低价格直接收购这些农产品,或由政府财政直接补贴主要农产品市价与最低价的差额部分。农产品价格支持有效地稳定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保证了农产品生产者的收益。到目前为止,这些发达国家并没有取消农产品价格支持,仅仅在价格干预的程度上根据农产品供需情况和实际需要加以适当的调整。(2)农产品进出口价格控制。 欧共体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国内粮食等农产品价格普遍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为了防止别国农产品进口对本国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冲击,对进口农产品征收差价关税,即实行所谓“门槛价格”。相反,发达国家对主要农产品的出口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农产品出口价格补贴,以增强出口竞争力,一般补贴额为国内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差额部分。发达国家通过抬高农产品进口价格,对出口农产品进行价格补贴,构成了有效保护本国农业,排斥农产品进口并有利于争夺国际市场的农产品贸易攻防体系。(3 )储备补贴与休闲补贴。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储备一般分为政府储备和农场自有储备2种。 在美国是通过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及提供储备补贴的形式实现政府的意图,通过农产品储备的增减达到调节农产品供需、稳定价格的目的。此外,耕地休闲补贴政策也被广泛地采用。欧美等国政府制定出每年的休耕面积计划,凡农场主决定参加计划的可同政府签订休耕合同,从政府得到耕地休闲补贴。通过耕地休闲可以达到限制农产品生产总量,缓和农产品过剩矛盾,降低农产品收购、储备等补贴费用,保护耕地和环境等目的。
2.农业计划 农业计划一般由政府部门根据农业发展需要分年度来制定,其内容视政府当年宏观调控的目标来确定,有生产配额计划,农产品价格支持计划,作物保险计划、农产品储备计划、农产品进出口计划等等。可以说农业中凡是由政府干预的领域都有相应的农业计划。发达国家的这些计划调控的实现都是建立在相应的价格保护、补贴和贷款优惠等措施基础上的,即参加政府的计划就会得到相应的政府所提供的实惠。
3.农业财政与信贷政策 发达国家各项农业政策的贯彻实施是以强大的财力做后盾的。以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为例,美国、欧共体、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大于农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而工业总投资在国民经济总投资的比重远远低于工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可以说,在发达国家是工业“补贴”农业,投资政策是向农业倾斜。相反,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中国等,农业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则远远小于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而工业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又远远大于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这说明在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是农业“补贴”工业。此外,发达国家农业财政支出中用于出口补贴和储备补贴等费用支出也相当可观。80年代,欧共体每出口4 美元农产品就要补贴1美元,到1991年, 欧共体用于这方面的支出已高达239.9亿美元。在发达国家利用基金的形式对农业生产、 科技出口等进行资助也相当普遍。如欧共体设立的欧洲农业指导和保护基金就是用于协调和统一共同农业政策,并保证这些政策的执行。在农业信贷方面,发达国家实行较优惠的农业信贷政策,包括对农业信贷公司等金融机构给予税收、财政、政府担保等方面的优惠。农业贷款,特别是纳入政府农业计划的一系列贷款则实行较低的利率或免息政策。
三、发达国家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上看,发达国家把一系列向农业倾斜的优惠政策和计划指导等手段与其农业发展目标协调起来后,有力地促进了本国农业的发展。这种宏观调控的成就与发达国家微观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与创新是分不开的。这些微观领域的变化同样对发达国家农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农场规模化经营 发达国家基本是以家庭农场的形式独户经营,农场规模扩大化已成为这些国家一个普遍的现象。发达国家农场规模扩大化主要是通过土地集中和大农场对小农场的兼并实现的。以法国为例,法国通过“农业法”,国家可以高价收买“没有生命力农户”的土地,并用终生补贴的办法奖励老年农场主或小农场主放弃农场,同时对购进土地、扩大规模的大农场给予免税、优惠贷款等支持。政府还设立了一些农业体制改革机构如“农民公司”等,以加快消灭小农场,扶植大农场,实现土地集中。1963年法国有农场193.2万个,1977年减少到127.7万个。1977年平均每个农场的经营规模为23ha。
2.高投入与高产出 农业生产要想高产出就必须高投入,即使是所谓的生态农业、持续农业、立体农业、科技农业等设想或计划的实施也都是以高投入为基础的。因为无论是以外延的方式还是内涵的方式进行农业扩大再生产,都必须追加相应的投入。发达国家通过对农民购买生产资料进行补贴、直接投资、分摊投资、优惠贷款、建立基金提供资助等多种形式鼓励农场主对农业进行高投入。以法国为例,1985年法国平均每万亩耕地拥有拖拉机57.8台,联合收割机5.7台,施用化肥200.6t,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从劳动力投入看,发达国家注重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农场经营者一般都经过正式的培训或拥有正式的高等教育学历,除具有较强的实际农业操作经验外,还具有较强的商品经营意识与市场经营知识。在农业的科技投入方面,发达国家的农业科研经费比较充足。据有资料介绍,自1955年以来,美国政府每年用于农业科研方面的投资大体上以8%的年平均增长率增大。到70 年代中期已突破10亿美元。据FAO提供的最新统计资料表明, 发达国家的农业单产水平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这是与发达国家的农业高投入分不开的。
3.持续农业的发展 持续农业目前在发达国家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支持。过去政府通过限产、耕地休闲等政策解决农产品过剩仅仅是一种消极的作法,政府补贴也过重。而通过减少使用或不用化学肥料,不再喷洒农药或化学除莠剂等无机物质,单产水平要有所下降,与政府限产目标一致,但不需要政府提供过多的补贴。而且由于发达国家公众对健康无害食品要求提高,往往实行持续农业的农场产品深受公众欢迎,其产品价格也较一般农场的同类产品价格高出许多,持续农业不仅有利于克服石油农业的能源浪费、污染严重、水土流失、补贴过重等弊端,而且也满足了社会公众对无害高质量产品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
4.农业合作与社会化服务 进行社会化分工,通过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发展农业,这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全方位服务。在法国,种植小麦的农场主自己主要从事翻地播种工作就行了,其他如施肥、喷洒农药等辅助作业,种子的供应,农产品的加工、销售都可由其他协作单位进行。发达国家农业合作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家庭农场独立性基础之上的合作,职责分明,利益共享。在法国,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涉及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生产、加工、贮藏和销售等各领域。加拿大现有农业人口约100万,参加合作社的成员已达到每户1员。农民通过这些合作社出售的谷物占全国销售量的70%,奶制品占58%,购买的化肥和饲料占30%。农业合作社除提供各种服务外,还是联系政府与农民、向政府游说、争取有利于农民的政策与立法的有力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