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训练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心理研究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社会性情感是幼儿品德形成的心理基础,而“移情”是沟通自我与他人间关系的重要的社会性情感因素。由于幼儿大部分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很少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再加上日益增多的独生子女和日趋单元化的现代住宅,减少了幼儿同伴间的交往机会。因此,许多幼儿不会与人正确地交往,社会性能力差。为了促使幼儿学会与人交往,作出与人合作互助、捐献、分享等亲社会行为,最近,我们在幼儿园大、中班进行了一次移情训练的实验研究,效果良好。现将训练的过程和效果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训练过程
我们分以下三个步骤对幼儿进行移情训练:
(一)表情识别
目的:让幼儿根据不同的脸谱表情,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识别各脸谱不同的情绪状态,以培养幼儿对各种情感的认知表达能力和辨别他人的情绪状态的能力。
活动形式:
1.将画有不同表情的脸谱(高兴、伤心、生气、难为情等),逐一向幼儿展示,让他们命名脸谱的不同情绪状态。
2.让幼儿按脸谱的不同情绪状态,回忆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情感匹配。
3.要求幼儿设想一下,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根据不同的情绪体验,说一说自己的心理感受。
(二)移情能力的培养
目的:通过故事系列活动,为幼儿提供移情的线索,向幼儿形象地呈现情感信息,使幼儿能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能感受他人的愿望,理解他人的处境,从而产生积极的、正确的内心体验和亲社会行为。
我们改编了四个幼儿生活故事,作为训练内容:
《酸酸的甜葡萄和甜甜的酸桔子》:爸爸给敏敏买了几串又大又紫的甜葡萄。敏敏不想给伙伴和阿姨吃,就说自己的葡萄很酸,然后自己拿出葡萄吃了起来。而宁宁却拿出自己仅有的一只桔子分给大家吃,大家都吃得很高兴。
《三色气球》:开学了,文文拿着一串美丽的三色气球来到幼儿园,伙伴们都很羡慕。有的要求借玩一会儿,有的要求调换玩一下,文文都不同意。不一会,文文的气球破了,她伤心地哭了。伙伴们想办法把各自的气球拼在一起,三色气球又做好了,文文和大伙儿都很高兴。
《小木马》:幼儿园的操场上有一匹漂亮的小木马。游戏时,丁丁第一个抢着骑上了小木马,任凭伙伴们怎么请求,她始终不肯下来,大家不高兴了,离开了小木马。
《一样甜》:田田最爱吃奶糖了,一天,三个伙伴到他家里玩,田田拿出奶糖招待小朋友,可是糖盒里只剩下三粒奶糖,怎么办呢?
活动形式以故事《酸酸的甜葡萄和甜甜的酸桔子》为例:
1.出示实物,激发幼儿情感,然后老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2.提出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敏敏的葡萄是酸酸的吗?敏敏为什么要说自己的葡萄很酸呢?宁宁的桔子是甜甜的吗?宁宁的桔子不甜,而为什么大家都说桔子很好吃呢?
3.故事表演: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回答,进行角色扮演,形象地表现情感信息,充分地体验与人共享的快乐。
4.讨论:敏敏这样做,大家心里感到怎么样?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宁宁这样做,你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如果你是敏敏,你会怎样做?
(三)共享感受
目的:通过玩具展览活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让他们在玩玩具时,交流情感,共同分享快乐,强化幼儿已形成的情感体验。
活动形式:组织一次玩具展览,让幼儿自带玩具来园,做好标记。先让幼儿介绍玩具的名称和玩法,然后与同伴共同演示玩具。接着让幼儿拿着玩具自由活动。最后组织幼儿谈自己的活动感受。
二、训练效果
我们在移情训练前后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经过两周的移情训练,实验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来不能与人共享的幼儿,绝大多数已变得愿意与人共享。而未经移情训练的对照班幼儿的分享行为,则未见有什么改观。
幼儿对这种亲社会行为究竟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在训练前后对实验班幼儿作了个别询问。在训练前问他们为什么不分橡皮泥给别人,中班或大班幼儿的典型回答是:“我没想到要给他一点”“我不知道要分给他。”“我分给了他,我就不够了。”训练后幼儿对共享行为的典型回答就完全变了样。中班幼儿的典型回答是:“他有了糖高兴了,我也高兴了。”“我有了糖高兴了,也要让人家高兴。”“我有糖,他没有,他心里会不高兴的,我也要让他高兴。”大班幼儿的典型回答是:“因为他没有得到糖,心里一定很难过,如果我们一起吃,大家都高兴。”“他没拿到糖,心里肯定不高兴,我给他糖吃,我们共享快乐。”
三、一点体会
皮亚杰说过:“同伴间的休戚与共,似乎可以看作是一系列道德观念的来源。”这句话的意思是,儿童在跟同伴的广泛交往中,通过与别人交流情感,逐渐体验到乐意像别人待他一样去对待别人。这就是幼儿品德形成的开端。从我们实验的效果来看,移情训练在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上,确实是一种有效途径。
移情能力是从婴儿期起经过两个不同的阶段逐渐发展起来的。首先是知觉他人情绪表达的阶段,其次是对产生情绪情境的理解阶段。这就告诉我们,应该根据移情能力发展的规律,对幼儿进行有计划的移情训练,克服从道德认识入手多、讲道理多、灌输多等成人化的做法使孩子从被动地接受成人要求到主动地去感受别人的情绪,并由情感的转化而带来积极的行为的变化,以加速他们亲社会行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