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科 四川 成都 610031)
【摘要】目的:调查重度聚合性痤疮患者的心理状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探索护理干预在改善重度聚合性痤疮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21例重度聚合性痤疮患者采用临床心理学方法评定其心理状况,通过对聚合性痤疮患者进行认知疗法、心理疗法进行心理干预和教育。观察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变化,既干预前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评分高于常规模式;干预后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及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干预前比较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重度聚合性痤疮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提高治疗效果,增强信心,稳定情绪,促进疾病康复有关键作用。
【关键词】重度聚合性痤疮;心理干预;心理状况。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283-02
痤疮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于全球性疾病,多发生在12~24岁的青少年身上,有研究显示,该年龄段发病率高达85%,且有向儿童及中年人两面扩展的倾向。该病的成因比较复杂,与内分泌、遗传、感染、气候变化、精神、营养等状况有很大关系。皮脂腺分泌过多、毛囊与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炎症反应等都属于该病的发病机制 [1]。痤疮严重度分级:Ⅰ级(轻度),Ⅱ级(中度),Ⅲ级(重度),Ⅳ级(重度-集聚性),轻度表现为黑头粉刺,也有散在的炎性皮损,中度表现为轻度加浅表性脓疱,炎性皮损较多,只在脸上,中度表现为中度加深在炎性皮损,脸上、颈部、背部都有发生,重度-集聚性表现为中度加囊肿,多形成瘢痕,发生于上半身[2]。Plewing的分级发为粉刺性、丘疹脓疱性、聚合性,并依据皮损的数量和占据优势皮损类型(炎症与非炎症)将痤疮严重度分为4级[3]。
在治疗痤疮的过程中,心理护理是痤疮整体治疗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通过学习研究,对痤疮患者的心理状况有了一定了解,并从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痤疮患者心理影响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下面是我的研究结果汇报。
1.患者病历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21例患者均为本科2015年2月至7月收治的重度痤疮患者,其中男性15例,占71.43%;女性6例,占28.57%;年龄15~28岁(20.71±4.43)岁。痤疮位置表现为:面部15%例,前胸部3例,背部3例。明确诊断为痤疮、住院的重度痤疮患者为纳入标准,类型分为寻常型、脓疱性、囊肿型、聚合性[4];③在取得被调查者知情同意后,让患者亲自签署知情同意书。无表达能力和既往有精神病史者均排除在外。
2.方法
2.1 心理干预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重度聚合性痤疮患者有自卑、焦虑、抑郁症的负性心理,对治疗的护理排斥,要理解患者的心情,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用真挚的服务使其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而配合治疗,从而通过2种方式实施心理干预。一是集体心理干预。由有心理培训经验的研究者对患者进行量表评定后实施统一培训,由临床心理学专科医生担任技术指导。干预地点为病区或治疗区,每周一次,每次1.5~2h,疗程3个月(包括住院周期及出院后的随访时间)。二是个体心理干预。根据各个不同患者的特殊心理与之沟通,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收患者自我了解和改变的结果。具体方法是通过谈话和咨询进行心理沟通,了解每个患者心理状况,在谈话和咨询时对患者的心里问题进行适当的干预,交给患者克服和改变心理问题的方法;针对少数心里问题严重的患者开展专门的活动,训练其心理行为,例如把心里疏导和减轻压力的活动结合起来,把如何正确看待疾病和如何增强自信心的活动结合起来,把转移注意力的活动与展望未来的后活动结合起来,应用科学的心理测验和诊断手段找出患者的成病原因,接着用心理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例如:认知疗法、系统脱敏发、放松训练法、模仿学习法、行为排演法、心理分析法、深田疗法等[5,6]。
2.2 健康教育
①开展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全面交流的方式为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加强疾病的健康教育宣教,包括对病情的宣教、疾病的性质、诱因、治疗、预后以及用药指导。一般重度痤疮患者的住院时间多在4周左右,患者住院后的前2个周内,每周至少交流3次以上,主要交流的内容是促使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以及心理疏导、减压;患者出院后,应进行半年以上的随访,以每月1~2次交流为宜跟踪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也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流。宣传资料(材料、视频)应在患者就诊时发放,定期组织与该病相关的专题讲座,以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对患者的家属进行教育,令其了解患者的发病原因和治疗状况,利用家属积极协助各种心理疏导以及训练。对个别文化程度低不能学习的家属要个别指导示范。对重度聚合性痤疮患者要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因为这种患者因病情变化容易产生抑郁、焦虑、自卑的心理障碍,护理上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变化,积极和患者交流,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评价方法
①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7]包括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用于评价患者主观感受。②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7],包括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该4级的记分标准为:没有或很少时间为1分,小部分为2分,相当多时间为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为4分[7]。该量表为5级评分,0=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分别在干预前后将患者的评分与常规比较[8]。
2.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统计软件包,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3.效果
3.1 护理干预前患者SCL-90评分与常模比较(见表2)
4.结论
本研究通过分析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发现患者的强迫症状、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指标在干预前后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没有出现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但其躯体化、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敌对因子评分与全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患者的心理受疾病影响比较明显。干预之前,患者在躯体化和人际关系敏感及敌对因子评分方面和全国常模比较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心理干预之后,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杨磊,苏湛,黄殿芳.痤疮严重分级及其治疗研究进展[J].滨州医学院学报,205,01:41-42.
[2]曲韵.中医药内外合治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
[3]郭静,李林峰.痤疮临床分级方法及其评价[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2,05:48-49.
[4]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35-936.
[5]陆志军.心理护理对78例损容性痤疮患者心理状态的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8,06:924-925.
[6]陆志军心理护理对76例损容性痤疮患者心理状态的观察[A]中国保健学会美容分会.第十二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中国保健学会美容分会;2009:3.
[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8]张平,陈蕾,宋旭红,邓晶晶,SCL-90中国内地31249名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及常模确定[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03:297-300.
论文作者:龚翠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8
标签:患者论文; 痤疮论文; 心理论文; 状况论文; 焦虑论文; 统计学论文; 评分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