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四川成都 611733
【摘 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奥美拉唑与帕罗汀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帕罗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80.00%)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更高(P<0.05),两组均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奥美拉唑与帕罗汀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奥美拉挫;帕罗汀;应用效果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科最常见的一种非器质性胃肠病,约占消化门诊患者的20%~40%。近几年,该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临床症状为腹痛、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等,可持续亦可表现为反复发作,在病程中症状也会发生变化。临床主要采用对症治疗,用药以经验性为主,治疗中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原则。本研究给予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小剂量奥美拉唑与帕罗汀治疗,取得显著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均有半年以上上腹不适史,排除肝、胆、胰等器质性疾病及肿瘤、肾疾病、糖尿病等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1~65(40.56±4.83)岁;病程2~13(6.92±2.71)年。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2~66(44.62±4.58)岁;病程1~14(7.65±2.34)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注射液20mg+0.9%生理盐水100ml,每日2次,持续2d,第3d改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815),一次10 mg,一日1次,空腹服用。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帕罗汀治疗,在每日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10 mg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帕罗西汀片(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43),一次10mg,一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
1.3 疗效评价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显著减轻;有效: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无效:临床症状无减轻或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全部的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完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差异具统计学意义采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 如下表1所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更优(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6例患者出现轻微头晕、乏力等常见副反应,不影响后续治疗。
3 讨论
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节奏不断增快,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随之增快,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在伴随着现代快餐的兴起,功能性消化不良成为临床中最多见的疾病,现代人消化不良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并且疾病反复发作,成为困扰现代人的重要问题[1]。
功能性消化不良,亦称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X线阴性、诊断不明及特发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于功能性胃肠病,其主要临床症状多集中在上腹部,例如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膜疼痛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隐痛、胀痛、餐前饥饿痛或餐后腹痛等,不少患者还可能出现焦虑、恐惧、疑病等精神神经症状,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1个月[1]。目前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与胃肠道激素分泌异常、肠道菌群失调、心理因素等联系紧密。
质子泵抑制剂是抑制胃酸分泌的有效药物,在壁细胞胃酸分泌结束后,质子泵抑制剂与H+K+-ATP酶部分成分发生反应,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使患者胃内pH上升至7.6,有效阻止胃蛋白酶原转化成为胃蛋白酶[2]。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且患者服用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出药效,并于服药6h后达到峰值,一般情况下口服40mg/d奥美拉唑能够持续发挥药效24h以上,使患者胃内的pH值长时间保持在6以上,这样就能够显著减轻胃酸造成的胃黏膜刺激,增强胃黏膜的保护层作用。因此,奥美拉唑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率高等优势,治疗上给予小剂量即可获得显著疗效。研究表明,奥美拉唑还能有效地聚集、凝固、凝集血小板,保持血块的凝结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胃出血症状。
研究表明,脑肠轴功能失常参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所以抗抑郁药物可能对其临床症状缓解有效,而研究也表明抗抑郁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效果优于安慰剂[3]。使用抗抑郁治疗药物时,可选用5-HT再摄取抑制剂或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是一种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服用后可组织5-HT的再吸收,从而提高神经突触间隙内5-HT的浓度,有效抑制抑郁。研究表明,帕罗西汀能够增强胃容力和胃顺应性,这也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良好疗效的原因。
奥美拉挫耐受性良好,常见不良反应有腹泻、头痛、恶心等,但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的,可自动消失,与剂量无关,但在少数病例中可发生为胃粘膜细胞增生和萎缩性胃炎。帕罗西汀在应用中可能会出现“酸突破”现象,影响食管粘膜保护机制,严重时造成食管粘膜损伤,影响粘膜的修复。因此,本研究采用小剂量奥美拉挫联合帕罗西汀,减少患者在治疗中的药物不良反应。王雅文等给予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小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帕罗西汀疗法,其临床有效率高达90%(90/100),治疗后患者的HAMD及HAMA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这表明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好,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4]。
综上所述,小剂量奥美拉唑与帕罗汀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群苑,陈伟玲.奥美拉唑小剂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1):127-128.
[2]李秋元,陈杰武,李郁声,等.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6):90-92.
[3]刘卓钦.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25):92.
[4]王雅文,张雪孪,赵伟,等.小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帕罗西汀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0):81-82.
[5]熊娜娜,洪霞,赵晓晖等.功能性消化不良共病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9):641-645.
论文作者:余红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2
标签:消化不良论文; 奥美论文; 功能论文; 患者论文; 小剂量论文; 症状论文; 抑制剂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