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爱教育问题论文_徐中婧

浅议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爱教育问题论文_徐中婧

徐中婧 安义县新民乡峤岭村峤岭小学 330502

【摘要】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所以针对儿童的教育问题,要给与高度的重视。当前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非常大,其现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社会人群正在利用自己的力量积极帮助留守儿童,改善当前的教育及生活质量,给与留守儿童很多的关爱和帮助。因此,本文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爱教育问题做出了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农村区域;留守儿童;关爱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3-091-01

产生农村留守儿童的根源为,社会在快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很多农村劳动力进入到城市打工,因为工作条件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所以产生了很大一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但这些城市劳动力为城市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价值作用,因此社会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1、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1.1农村留守儿童占比数据分析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大约为6000万以上,是总体儿童数量的20%左右,并且在未来的五年中,留守儿童数量会继续增加240万。此外,在相关的调查当中还了解到,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念非常积极向上,对未来有着很多美好的憧憬,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希望对当前的教学条件以及生活环境进行改善,并希望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利用知识改变自己的贫困家庭。因为当前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非常关注,给予了很多的帮助,这也使很多孩子走出了贫困地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其树立了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心。

1.2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

因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提升家庭的经济收入,改善当前的生活环境,进入到了城市打工。但是,工作条件以及自身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孩子共同在城市生活,这便使农村剩下了很多的老年人和儿童[1]。其一,从安全角度进行分析,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危险的几率会高于城市孩子8%左右,其中有些伤害包括:触电、烧伤、溺水、蛇虫咬伤、自然灾害等;其次,很多留守儿童在心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面对的成长环境非常恶劣,在遇到问题时,也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所以在情感方面没有相应的寄托。此外,因为有很多孩子都是祖辈父母进行教育,有些祖辈父母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他们对于孩子的学习起不到太大的引导作用,也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学习,所以很多孩子对读书没有较高的兴趣。因为自身的积极性不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家长的辅导等等,使其对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成绩逐步下降,进而导致对学习失去更多的信心和兴趣,出现恶性循环;最后,在留守儿童当中,如果在青春期没有进行良好的引导和帮助,会使其思想观念受到影响,进而走向错误的道路,如出现偷盗、抢劫等行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有了对外界进行反抗的力量,如果学校和家庭对其产生的约束力不足,会使其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这时没有正确的排解和引导措施,会使青少年产生错误的思想价值观念,从而导致错误的行为产生[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教育方案以及对策

2.1提升学前教育的投入

学龄前的儿童尽管并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围,但是社会已经达成共识,这一阶段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对其一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作用,特别是留守儿童在父母关爱比较少的情况下,由幼儿园教师以及伙伴的陪伴会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所以,针对新农村建设规划当中的儿童教育,一定要提升学前教育的投入。如果经济比较落后,可由政府带头,引导企业以及个人,对农村幼教机构的建设进行参与。其中,可针对创办幼儿园,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政策扶持等,从而使农村区域的留守儿童可以接受良好学前教育[3]。

2.2强化家庭教育功能

家庭教育是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最核心的部分,有着不可代替性。所以,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使家庭教育的功能得以恢复。其中政府可以利用广播电视节目、报纸、微信公众号等众多宣传手段,对留守儿童的正确教育方式给予宣传,引导监护人通过正确的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在劳务输出和输入比较大的省份,需要对父母针对未成年子女的爱护监护责任进行大力宣传,以便外出务工的父母能够对自身的法律义务进行明确,通过不同的渠道与自己的子女进行沟通,对其进行正确监督和教育,并促进与子女之间的感情。留守儿童的父母,尽管不能与留守儿童长时间在一起,但对孩子的心理疏导依然有着重要的作用。父母一定要明确金钱并不能对孩子的所有愿望进行满足,要尽可能抽出一点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如视频通话、电话、书信等等,及时对学生孩子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条件进行了解,并针对孩子的问题给予辅导和安慰,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2.3强化学校的人文关怀

政府的教育部门,从上至下都需要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教育部门要意识到,要站在政治角度对于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重要性给予认识;此外,学校可组织教师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小组,并成立相应的心理咨询机构,以便对留守儿童实施爱护和帮助。同时,还要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留守儿童在学校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在对儿童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还可应用心灵成长课程,调查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并逐步帮助学生解决,使其能够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快乐健康的成长[4]。

3、结束语

总之,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要给与更多的关爱和引导,以免其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其中,家长要利用视频、电话等形式,多于子女沟通,给与关心和爱护。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不但要对学生的学习更有关系,还要对学生的心理动向给予关注,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一定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观察,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档案,多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给其鼓励、帮助和爱护,使其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以便留守儿童能够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续林.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爱教育问题研究[J].学周刊,2018(33):171-172.

[2]黄铁苗,徐常建.关于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18(10):64-68.

[3]刘涛.爱心暑托班 成长不一般——江苏省宿迁市农村留守儿童“爱心暑托班”服务项目圆满结束[J].中国社会组织,2018(18):51.

[4]袁凤琴,胡美玲.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构建的实践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04):27-32.

论文作者:徐中婧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浅议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爱教育问题论文_徐中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