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分析论文_赵熙

信息化建设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分析论文_赵熙

(陕西省国土资源科技中心)

摘要:土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国有资源,更是国民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要创新管理路径,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体系中,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以提高管理效率。

关键词:土地资源;信息技术;数字化;管理

21世纪信息技术在多个层面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因此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土地资源管理中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应用理念、管理手段和反馈模式上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结合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针对性提高。

一、转变观念,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信息化意识

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建设,并不仅仅强调在管理手段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而是在管理理念中融入信息化、数字化意识,创新土地资源管理的思想观念,构建创新、创意、高效率、节能环保的土地资源管理理念。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管理的内容增多,工作流程繁琐,导致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难度增大,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对信息化管理了解不够,难以做到与时俱进,在管理理念上仍旧遵循传统的管理思想,这无疑给土地资源的信息化建设造成很大难度。因此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进一步提高认识、创新思维,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将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加强土地资源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工作。

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主要特点在于信息化系统构建是一个完成而复杂的过程,管理单位需要从大局出发,高屋建瓴地统筹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对创建过程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首先结合本地土地资源管理的特点,制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其次,围绕总体思路,细化任务和目标,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子系统,划分管理模块,明确每个模块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最后,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基层管理,做好细节工作,强调各个模块的专业性、科学性和针对性,让每个模块中的信息、数据等能为系统提供相应的支持,也要强调各个模块的协调性和一体化,让各个模块之间实现信息共建共享,推动模块之间的信息沟通[1]。

二、构建地籍信息化平台,推动相关业务的信息化发展

土地资源管理中,地籍管理是前提也是基础,包括土地登记、土地调查、土地确权、地籍档案等工作内容。地籍信息化建设是土地资源信息化体系中的基础环节,将直接影响到其他业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所以要以地籍信息化工作带动其他环节的信息化建设。由于地籍管理内容多、流程复杂,涉及到城镇化建设、档案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业务,因此对信息化技术的要求也较高。在地籍信息化建设中,首先要找出当前我国地籍信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再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

如,当前我国农村地籍信息化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理念和信息化技术资金投入等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部分农村地区的地籍信息化只是提供图形数据,信息化技术应用不足,数据更新不及时等,部分先进技术如遥感、卫星侧航等推广和应用力度不足。

部分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各自为营,未构成科学的一体化建设系统,城镇地籍调查制度和农村地籍调查技术存在冲突和矛盾的地方,原有农村地籍数据滞后等,这些都会影响城镇和农村地籍信息建设的一体化进程。

所以针对以上问题要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一方面加强对农村地籍信息化管理的技术、资金和人力投入,加强遥感、卫星侧航、数字化系统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力度,并加强城镇和农村地籍管理的一体化进程,及时更新农村地籍数据信息,补充和调整农村地籍管理制度[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将有效协调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引发的各种土地资源问题,协调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土地开发需求之间的矛盾,平衡经济发展、环境能源保护的关系,加大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

三、借助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实现基层政务的公开透明,推进行政职能改革

实践证明,土地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能提高土地资源的管理效率,管理质量,协调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矛盾,更能有效提高政府行政水平,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一方面,信息化建设不仅强调的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而是土地管理队伍的思想意识创新和队伍建设,在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下,土地管理队伍要加强信息化人才建设,拓展管理视野,丰富管理渠道,提高土地管理队伍的技术水平、岗位意识和综合素质,更好地履行土地资源规划、调查、统计、管理和利用等职能。

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也是政府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政务公开、提高执政效率的重要组成内容,土地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可以缩减管理流程,规范土地资源管理中的权利行为,加强依法行政,打击贪污腐败,大大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将土地资源管理中的相关政策方针、行政管理条例、文件和管理程序等借助门户网站公开公示,让人民群众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加强和政府部门的沟通[3]。人民群众也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为土地资源管理建言献策,反馈管理效果,管理机构通过信息反馈,了解群众心声,听取群众意见,采纳科学建议,接受公众舆论监督,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廉政建设,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和管理机构工作效率。

四、综合提高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带动社会经济、文化的整体发展

土地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完整、复杂的体系,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信息化建设可以对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弥补传统管理手段上的局限性,让土地资源管理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水平接轨,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土地资源管理的内在规律和外在需求。

其次,推进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国有资源信息共建共享共治,强化城镇和农村土地资源管理的一体化进程,协调城市和农村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群众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了解国有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情况,增强土地管理机关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推进社会和谐、文明,推进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改革创新。

最后,土地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权稳定的重要资源,具有战略性、安全性、基础性和公益性的多重性质,加强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借助卫星遥感、卫星测绘等技术,将国土资源归纳和整合到“一张图”框架内,不断积累更新数据,形成全国通用的土地资源管理机制,让各个区域的土地资源管理机构对本区域土地资源和矿产开发利用现状形成动态、跟踪了解,对本区域内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的批、用、保护、调查等进行全程监控。

总之,信息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土地资源管理改革的必然运行方式。信息化理念和技术能解决和协调当下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多种矛盾冲突,并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机构对资源的宏观调控和监管主动性,推进政府政务公开,推进社会经济、技术和文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丽媚.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8,(33):25.

[2]董杰.构筑数字土地,推动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进程[J].房地产导刊,2018,(5):18.

[3]王宁宁.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探析[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7):291.

论文作者:赵熙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  ;  ;  ;  ;  ;  ;  ;  

信息化建设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分析论文_赵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