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慢性病(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杨涛1,2,王静(通讯作者)

1.青岛大学医学院 山东青岛 266000;2.青岛市市南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目的 评价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慢性病(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从我辖区内筛选出1000名2型糖尿病患者,再从中选取未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200人,进行中医体质辩识,实施为期1年的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个人体质状况的改变情况。结果 患者在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后2项指标均降低,体质偏颇转换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体质辨识对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防治中起着一定积极的作用,实施综合干预后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水平、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个人体质转化显著。

关键词:中医体质辨识;2型糖尿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久病可引起多脏器损害,导致心、脑、肾、眼、神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是患者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其治疗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卫生问题[1]。据有关资料的统计,1996年全球有280万人死于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为了观察了解血糖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美国曾对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大规模的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临床实验(DCTT)[2-6];英国也对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了注明的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7-9]。患者的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1994年进行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2.5%[10]。在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2007~2008年Yang等[11]的研究表明,我国成年人糖尿病发病率为9.7%。因此,2型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对保护居民的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慢病个人健康档案并定期随访,对调查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在内的综合干预管理,旨在丰富干预方法、创新干预模式、减轻患者负担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整群的方法,对我辖区内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1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医学体检及中医体质分型,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脂、血糖、中医体质辨识。

1.2 诊断标准 糖尿病采用1999年WHO/ADA标准,

①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或

②空腹血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

③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中,2hPG水平≥11.1mmol/l(200mg/dl)

1.3 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中医体质量化辨识与调养指导具体是指通过个体的“体质辨识”确定其体质属性,然后以“平和质”为目标,通过“辩体调理”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实现健康维护与促进。采用前后比较的社区干预试验设计,从1000人中选取未进行过药物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共192名研究对象,干预组100名,对照组92名,对入选对象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填写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表,将33项问题及答案输入青岛市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平台中的中医体质辨识模块,分析2型糖尿病病人的中医体质特点,运用中

医“治未病”理论指导思想,针对2型糖尿病不同的个体进行中医体质调养调治,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根据统计学分析,评价干预前后糖尿病人群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和偏颇体质改善情况。

1.3.2 干预内容 在社区成立“慢性病综合干预小组”,负责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个性化生活方式指导和随访管理。根据调查对象的调查表评价糖尿病患者目前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中医药健康处方”,指导糖尿病患者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依据自身体质情况,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统一印制糖尿病中医宣传材料。为糖尿病患者发放一日三餐热量卡等宣传资料。在社区成立“糖尿病综合防治俱乐部”或“糖尿病患者健康驿站”,定期组织糖尿病患者进行交流,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每个研究对象都有个体差异,个研究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辩证施治。半年随访1次,促成其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

1.4 评价指标 以“平和质”为目标,通过“辩体调理”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及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为评价指标。

1.5 质量控制 参与人员全部经过培训,调查、体检、随访过程中严格质量控制,中医体质类型判定由经过培训的执业中医师完成。

1.6 统计学方法 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后,干预组患者各项实验室结果均有明显改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和3.4,P值均<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可以导致个体对某些致病因子有着易感性或对某些疾病有着易罹性、倾向性。体质因素对疾病的性质、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对于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现代医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9版、2011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均将中医体质量化辨识列入居民健康档案,要求有条件地区积极开展,并要求积极推广中医药技术在社区应用。中医体质量化辨识与调养指导具体是指通过个体的“体质辨识”确定其体质属性,然后以“平和质”为目标,通过“辩体调理”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实现健康维护与促进。随着医院健康档案的建立,规范化的定期随访和管理,加上必要的饮食、运动干预,均有利于患者主动性的发挥,融洽医患关系、提高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的自我管理能力,能有效地达到良好控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以期达到长期控制血糖,延缓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在经过中医体质干预后,患者对糖尿病的理解及治疗依从性大大增加,与开始筛查时候相比,患者自身体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因此,利用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平台的优势,针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自我调节控制血糖水平,调节自身体质的能力,随着中医体质辨识系统逐渐的不断完善,将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预防并发症,减轻治疗经济负担将产生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King H,Aubert RE,Herman WH.Global burden of diabetes,1995– 2025:prevalence,numerical estimates,and projections.Diabetes Care,1998,21:1414-1431.

[2]The effect of intensive treatment of diabet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long-term complications in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ail Research Group.N Engl J Med,1993,329:977-986.

[3]Effect of intensive therap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DCCT)Research Group.Kidney Int,1995,47:1703-1720.

[4]Effect of intensive diabetes management on macrovascular events and risk factors in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Am J Cardiol,1995,75:894-903.

[5]The effect of intensive diabetes therap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neuropathy.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ail Research Group..Ann Intern Med,1995,122:561-568.

[6]The effect of intensive diabetes treatment on the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ail.Arch Ophthalmol,1995,113:36-51.

[7]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 with sulphonylureas or insuli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UKPDS33).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UKPDS)Group.Lancet,1998,352:837-853.

[8]Effect of 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 with metformin on complications in overweight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UKPDS34).UK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UKPDS)Group.Lancet,

1998,352:854-865.

[9]Stratton IM,Adler AI,Neil HA,et al.Association of glycaemia with macrova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type 2 diabetes(UKPDS35):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BMJ,2000,321:405-412.

[10]Pan XR,Yang WY,Li GW,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China,1994.Diabetes Care,1997,20:1664-1649.

[11]Yang W,Lu J,Jia W,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通讯作者:王静,青岛大学医学院。基金项目:青岛市市南区科技发展资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13-012-YY)

论文作者:杨涛1,2,王静(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  ;  ;  ;  ;  ;  ;  ;  

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慢性病(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杨涛1,2,王静(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