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任丘市供电分公司 河北任丘 062550
摘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力系统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作用下的供电效果要求越来越高。然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易受气候环境、人为以及后期维护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诸多安全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应从影响因素出发,通过明确问题控制要点而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安全运行技术。这是满足经济建设对电力系统快速稳定发展需求的重要课堂内容,研究人员要将其有效作用于实践。
关键词:输配电工程;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电力系统;供电效果
1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及技术的重要性研究
由于我国国土资源幅员辽阔,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会受气候、环境以及工作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一系列的技术安全问题。而随着城市现代化经济建设对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性的需求越来越大,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已经成为急需研发解决的课题内容。为此,研究人员就从影响电力系统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安全运行因素入手,来找出具有适用性的安全保证技术。这是促进城市现代化经济建设背景下电力系统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
2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常见问题分析
2.1 线路自身材料质量方面的问题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材料元件是输配电工程线路电力输送能否保持稳定安全的首要前提,也是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重要隐患要素。在生产输配电工程线路材料时,出于成本节约等因素考虑,一些输配电线路生产企业往往会使用质量较次的材料,以次充好,由此也致使电力输配电线路生产在低劣的材料、质量控制不严的生产流程下,产生了较多材料规格尺寸不符安全性能的线路材料。而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施工建设方角度看,其如果选择质量次,规格不符技术标准的材料,在线路施工质量检验中又没有及时加以剔除,会导致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在材料的耐用程度及安全性上表现不佳,增大线路出现损坏、老化、接地故障及短路问题的几率。
2.2 线路管理维护方面的问题
为满足社会各行业的用电需求,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在建设数量上趋于增多,需要穿越一些地质状况较为复杂的区域,外加上本着提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输送电效率的目的,近些年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系统中采用了一些新材料及新技术,从侧面上也增大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管理维护的难度。一方面,借助于新材料及新技术,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在杆塔间距、线路的宽度、杆塔高度上呈现出逐步增大的趋势,这就增大了线路遭遇绕击及雷击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涉及一些复杂地质状况的区域,在架设输配电线路杆塔时,由于其需要做好杆塔基础的选型,以免因地质状况不稳定而导致基础下陷,如线路杆塔基础受损,在开展日常管理维护时往往面临较大困难,而管理维护工作如不及时,整个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也会受到牵连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线路环境气候方面的问题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要确保各部位电力需求的正常稳定供应,在架设输配电线路杆塔设备时,不可避免地需要穿越气候环境较为恶劣的区域,这些区域内常伴有风沙、雷电等自然现象,这就会引起输配电线路的闪络问题,进而导致输配电线路元器件出现短路或跳闸。此外,如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所处区域暴雨现象严重。一方面可能导致线路元件在长期淋雨过程中出现线路故障,如绝缘子污闪、线路电压污闪及漏电等;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线路杆塔基础遭受浸泡,同步引发基础下陷、山区泥石流及滑坡等危害,这就会给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隐患。而如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所处区域存在高温或高寒气候,线路元件的耐用性会受到极大影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电压稳定性及供电安全性也会下降,线路的使用周期会大为缩短。
3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3.1利用电网新技术实现大运行应用
首先,设备数据质量分析。充分整合不同时期设备状态断面,实现对系统间设备状态的互检比对;其次,历史时刻查询。实现电力设备的数据存储、调取,实现迅速快捷的设备状态以及设备使用历史数据查询。最后,未来时刻断面预测。在历史时刻查询以及设备数据质量分析的基础上,自动收集涉及设备状态变化的计划类信息,实现智能化演算,推测出未来某段时期内调度操作历程,最终预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在某一时刻的断面。
3.2开展线路状态检修维护模式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过程中,若是能够开展状态检修维护工作,便能够使电路运行始终在可控范围内,从而保证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检修维护,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状态维修维护模式的实际运用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运行中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状态信息进行收集,并根据所收集信息对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评价,对其运行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检修策略。随后,判断这一设备是否具有检修的必要,若是不需要检修,则可以直接继续运行,若是需要检修,则应尽快制定检修计划并予以实施,并在检修工作完成后,对检修绩效进行科学评估。其中,在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状态进行评价时,工作人员还应遵循一定的工作要求。例如在架空送电线路状态评价中,工作人员应将同塔、同杆架设线路分开独立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必须将基础部分、保护区部分、导地线部分、杆塔部分等进行划分,分别评价。同时,在进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整体评价中,若是各个部分的分别评价情况都为正常,则整体评价结果也同样为正常,若是各部分评价中出现某一部分或是多个部分异常、严重等情况,则整体评价结果应为部分评价结果中的最严重状态。
4 输配电与用电工程线路运行的相关技术
4.1防雷技术
其一应加强避雷线的架设,以使被雷击中的感应电压和概率将至最低,并起到耦合和分流作用;其二应严格控制接地电阻值,使其低于10欧姆,从而使线路防雷能力得到提升,降低雷电反击概率;第三还可实行耦合电线的架设,以增加耦合作用,从而使绝缘子电压降至最低,并起到分流作用;第四还可进行不平衡绝缘,以有效减少或避免大面积断电的现象,使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提升。
4.2绝缘子防污技术
由于用电与输配电工程线路大多架设在户外环境中,使得绝缘子表面时常粘附各种污渍,若绝缘子清洁工作不力或防污不当,当出现雷雨天气时,则极易造成绝缘子的电流泄露和电导增加,从而导致绝缘子功效降低,致使绝缘子发生闪络现象的概率极大增加。因此,应加强线路绝缘子的防污技术,定时定期开展绝缘子清洁工作,如可进行带电水的方法进行清洗,以使绝缘子表面污渍得到彻底清洁;还可推行流泄露监视系统的安装,以及时发现绝缘子受污的情况进行及时清理;或是还可以进行防尘处理,如在绝缘子表面涂抹地蜡、硅油等防尘物质,以避免绝缘子在潮湿的环境中受到浸润作用而产生水滴,从而使线路泄露电流强度将至最低。
5 结语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作为电力系统架构重要环节,在保障电力能源稳定安全供应环节起到关键作用。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安全保障措施上,应从线路材料的质量控制、线路巡检制度的完善、绝缘子防污技术及防雷防风技术的运用等多个方面入手,以不断提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魏文辉,伍欣.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分析[J].大科技,2015(8):44-45.望,2014,(17):179-181.
论文作者:吕占朋
论文发表刊物: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线路论文; 输配电论文; 工程论文; 绝缘子论文; 杆塔论文; 评价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