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固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640
摘要:预应力锚索因施工简便、造价经济,支护效果好,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预应力锚索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基坑支护的成败,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预应力锚索;钻孔;注浆;张拉锁定。
1.工程概况
本基坑支护工程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黄埔大道东,基坑面积约38750m2,基坑开挖深度12.5~13.6m,基坑周长804m。 根据地质资料,该场地自上而下分别为:人工填土层、海陆交互相沉积层、冲积-洪积层、坡积土层、残积土层及基岩。基岩为白垩系下统白鹤洞组广钢段砂岩和砾岩等;实测钻孔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0.50~1.30m,平均埋深0.84m。基坑北侧为城市快速路黄埔大道东,基坑南侧、东侧为空地,西侧紧邻珠江涌,基坑支护主要采用直径1000mm灌注桩+3排预应力锚索支护。本文主要就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2. 预应力锚索施工
2.1施工工艺流程:孔位定位→钻孔→清孔→置入锚索→第一次注浆→第二次注浆(初凝后,终凝前)→冠梁施工→张拉锁定。
2.2 钻孔:锚索孔位水平间距为1500mm,与水平成设计夹角35°,孔径Φ150mm。施工中采用MDL135型跟管钻机,Φ150复合片钻头钻进,泥浆护壁,硬质合金钻头钻进。钻进时,先启动水泵,使冲洗液(水)从钻杆中心流向孔底,在一定水压力(0.15~0.30MPa)下,水流携带钻削下来的土屑从钻杆与孔壁间的孔隙处排出。钻进时要不断供浆冲洗,始终保持孔口水位,并根据地质条件控制钻进速度,一般以800~1000mm/min为宜。待钻至规定深度后,继续用水反复冲洗钻孔中的泥砂。遇砂层段采用跟管钻进。
2.3锚索杆体制作及安装
冠梁位置锚索下料长度为锚索设计长度+1.5米(张拉长度)。腰梁位置锚索下料长度为锚索设计长度+1.2米(张拉长度)。
切断好的钢绞线长度要求基本一致,偏差不大于5cm。端部用铁丝绑扎牢,不得参差不齐或散架。
钢绞线要求顺直,使用前清除表面的油污及锈膜。自由段涂抹黄油后用塑料管包裹,与锚固体连接处用铁丝绑牢。为保证钢绞线在孔中处于居中位置,防止自由段产生过大的挠度和插入钻孔时不搅动土壁,并保证拉杆有足够的水泥浆保护层,沿杆体轴线方向锚固段每隔2.0m设置一个对中定位器(对中支架),自由段每隔2.0~2.5m设置一个定位架,两定位架之间的钢绞线用16#铁丝捆绑牢固。锚索杆体端部加套集束套(导向帽),以利于锚索体安装时有导向作用。 钢绞线锚索采用人工通过锚杆架送入孔中完成,注浆管随锚索绑在一起同时放入孔内,注浆管口距孔底50cm。放置时,要求操作人员均匀用力,若发现孔壁坍塌,应重新扫孔、清孔,直至能顺利送入锚索为止。
2.4 注浆
锚索注浆采用水灰比为0.45~0.50的纯水泥浆,一次注浆压力为0.5~1.0MPa,用150型注浆泵供浆。常压注浆采用砂浆泵将浆液经压浆管输送至孔底,再由孔底返出孔口,待孔口溢出纯水泥浆液,才可以停止注浆,并封堵孔口。
注浆前用水引路,润湿输浆管道。注浆时,应注意管口始终处于浆面以下,随时活动注浆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注浆完成后,将外露的钢绞线清洗干净,并保护好。初凝前(一次注浆完成后约2.5个小时),再以2~5MPa的压力进行二次注浆,稳定数分钟即完成。注浆后自然养护不少于7d,在灌浆体硬化之前,不能承受外力或由外力引起的锚杆移动。浆液硬化后不能充满锚固体时,应进行补浆,注浆量不得小于计算量,其充盈系数为1.1~1.3。
2.5 锚索张拉与锁定
本工程锚具采用VLM锚具,用液压千斤顶进行张拉锁定。冠梁施工完毕且冠梁强度达到70%后,锚头套上200×200厚20钢板,根据锚索承受荷载的大小,采用YCW150型千斤顶和2YBZ2-80型油泵。千斤顶使用前应进行标定。依据标定报告计算出张拉力对应的压力表读数,以指导现场技术人员按行程操作,张拉时由专人操作机械、观测和记录数据。锚索注浆后,锚索锚固段浆液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后进行张拉锁定。
锚索张拉前先施加一级荷载(即10%的锚拉力),使各部紧固伏贴和杆体完全平直,保证张拉数据准确。然后分级加载,加载速度以100MPa/min为宜,每级加载完成后稳定5~10min。张拉采用超张拉,最后一次控制力为设计张拉力的1.1倍,加载完成后稳定时间不小于15min,然后退至锁定荷载锁定,荷载锁定取设计张拉力的1.0倍。应力的施加要缓慢、匀速。每达到一级控制荷载时,记录千斤顶伸长值和油泵压力表读数。锚索张拉力用压力表读数控制为主,同时用测力计及钢绞线伸长值校核辅助控制。确保钢铰线的实测伸长值在理论计算值的-5%~10%之间。当钢绞线伸长量与实际测量值误差超过规范要求时,应停止张拉并分析原因。
3.提高锚固力的几点措施
a.水泥浆应搅拌均匀,随用随搅,水泥浆应在初凝前用完,同时应过筛,防止石块、杂物混入浆液;施工中严格按水灰比制浆,实际灌浆量应大于理论灌入量,灌浆压力为0.5~1.OMpa;为不改变水泥浆的水灰比而增强其可泵性,可在浆液中加入3%的减水剂。b.保证钻孔的倾斜角度符合设计要求,钻机就位后,要校正孔位的垂直、水平角度偏差。孔壁要平直,以便安放杆体和注浆。要随时注意调整好锚孔位置(上下左右及角度),防止高低参差不齐和相互交错。钻进后要反复提插孔内钻杆,并用水冲洗直至出清水,再接下一节钻杆。为了使锚固端发挥最大的锚固作用,孔壁不得坍陷和松动,否则会影响拉杆的安放和锚索的承载力。c.普通的定位架3个脚长度相等,相邻2个脚均成60夹角,不能保证钢绞线下方的水泥浆有足够的厚度,甚至造成杆体与孔壁直接接触。定位架改进后,将其中的2个脚长度加长,且这2个长脚的夹角减小为45,安装时长脚的一端向下。可保证钢绞线在孔中处于居中位置,钢绞线四周均匀包裹足够厚度(大于20mm)的水泥浆,从而提高锚固力。d.如果孔底的泥砂不能用水清洗干净,水泥浆注进后,与泥砂混合,降低了自身的强度,减小了端部的锚固力。所以,孔底用清水清洗干净后,必须用高压风将孔底积水和泥砂吹出,可以增强水泥浆的强度,提高锚固力。同时为防止塌孔,清孔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注浆施工。
4.支护效果良好
施工现场地处城市主干道边,周围居民、行人、车辆繁多,基坑开挖深度深,支护难度大,地下管线较多,对变形要求严格,基坑支护完成后,根据基坑第三方监测数据,基坑位移小,各项监测数据在规范规定范围内,基坑支护稳定,基坑四周建筑物和各类管线及周围人、车辆的安全均未受到影响。
5.结语
预应力锚索施工须控制好各施工环节,从钻孔、清孔、锚索杆体制作及安装、注浆、张拉锁定等严格把关各环节施工质量,才能保证基坑土方开挖后基坑支护安全,以达到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
[3]利英博,深基坑预应力锚索技术的应用,科技经济市场。
论文作者:宋启鸿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基坑论文; 注浆论文; 锚固论文; 水泥浆论文; 预应力论文; 钻孔论文; 浆液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