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造价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势必会降低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导致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目标无法实现,不利于建筑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为此,本文在分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现状基础上,对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进行探讨,旨在合理降低建筑工程成本,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现状;对策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各界对于工程造价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对建筑工程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科学的工程造价和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对提高项目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工程项目重要组成部分的工程,它可以保障工程建设各方面顺利进行实施。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现状
(一)决策阶段
在工程项目中,人们往往重视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和管理,而容易忽视对前期投资估算的管理,从而导致我国建筑工程领域普遍存在以下现象:一些项目为了达到立项条件可以降低估算,当项目获得审批之后,为了满足项目使用功能,又会加大设计概算,导致概算与实际情况出现较大差距,施工图预算远远超出概算。
(二)设计阶段
设计收费手段和方法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使得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只考虑技术因素,而没有考虑到经济合理性,大幅度增加了设计预算。此外,一些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时间过短,经常出现边设计、边施工、过修改的“三边”工程现象,不利于强化造价管理。
(三)招标阶段
在建筑工程招标阶段,经常出现发包条件不成熟的状况,如招标文件不详细、工程量计算不精确等问题,从而导致评标专家难以对投标报价做出客观评价。同时,部分施工单位为了中标采取低价中标策略,使其在工程实施中面临着造价管理失控的风险。
(四)实施阶段
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建设单位不重视设计变更控制,没有认真分析由设计变更产生的工程量与投资额的增减变动,同时还经常提出超过设计标准的要求,从而导致结算超预算的现象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五)竣工阶段
在建筑工程竣工阶段,施工单位普遍存在对工程造价高估冒算的情况,具体表现为:未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计算工程量,存在重复交叉计算、多算、少扣工程量的现象,人为增大工程量,导致造价偏高;未严格执行合同中的相关规定,存在高套定额、任意提高取费标准的现象。除此之外,施工单位也经常存在虚立项目、计算误差等情况,严重降低工程造价确定的准确性。
(六)缺乏高素质造价管理人员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领域,取得造价工程师资格证的专业人才较少,取得高级造价工程师职称证的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一些造价管理人员虽然取得了职业资格,但是却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呈现出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综合素质偏低的现状,难以完全胜任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此外,一些造价工程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低下,在从事造价管理工作中为了牟取更大的利益,向不法分子大开方便之门,违背职业操守开展工作,严重降低了建筑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决策阶段造价管理
在决策阶段,要认真收集有关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材料信息,为投资预测与分析提供可靠依据;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对工程项目的市场分析、投资方案、技术方案、融资方案、财务分析等进行科学分析与论证,提高投资估算的精度;建立健全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对工程项目的财务费用、盈利水平进行分析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决定项目是否上马的重要依据。
(二)加强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在设计阶段,应确定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总造价目标,并落实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引入竞争机制,采取设计招投标制度,对设计单位技术实力、设计水平、设计成本以及设计项目的经济性进行综合考核,优选最为合适的设计实施者;改革设计取费制度,实施奖罚机制,对设计节省的费用按照一定比列奖励给设计单位;实施限额设计,将经济性与技术性相结合,加大设计的可行性研究力度。
(三)加强招标阶段造价管理
在招标阶段,采取“量价分离、风险分担”的招标模式,创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运用低价合理中标策略,规范投标企业的投标行为,确保工程造价趋于合理。同时,建立一套公平合理、操作性强的评标机制,有效规避标底的跑、漏、靠现象,避免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减少建筑市场的恶性竞争,促进建筑市场持续稳定发展。
(四)加强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要将人工成本、施工材料费用以及机械使用费作为造价管理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合理降低各项支出,提高人力、材料和机械的利用效率;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保证建筑工程如期保质完工,避免窝工返工造成额外成本支出;加强工程建设监理,杜绝施工单位存在擅自扩大工程规模,提高工程建设标准的情况,尤其要加大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管理控制,使工程造价始终处于可控的范围内。
(五)加强竣工阶段造价管理
在竣工阶段,要做好建筑工程竣工审核工作,确保工程造价准确、合理。竣工审核内容具体包括:审核工程量,审查施工单位是否存在重复计算、错误计算的现象;审核定额套价,审查施工单位是否存在错套定额、重复套取定额的问题;审核取费标准,审查施工单位采用的取费标准是否正确,各项费率套用是否准确;审核隐蔽工程记录和现场签证,避免存在重复签证的情况,减少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六)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设高素质、高技能、高质量的造价管理队伍是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及时更新本专业知识,扩充其他相关行业知识,不断丰富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体系。其次,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造价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使其能够自觉抵御不正当利益的诱惑,坚持做好本职工作。再次,对已经取得造价工程师资格的人员,建筑工程造价行业管理部门要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继续教育和业务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实施淘汰机制,使造价管理队伍始终保持高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具备较强政策性、经济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的系统工作,必须将其贯穿于建筑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之中,实施全方位管理与控制。为了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效益,需要工程参建各方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工程造价管理,让有限的建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创建良好建筑市场运行环境,促进我国建筑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郁丽荣.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7).
[2]顾国珍.有关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其处理手段的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3(12).
[3]姚小玲.浅谈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0(1).
[4]顾晓红.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2013(9).
[5]赵玉芳.试述现代工程造价管理体制问题及完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5).
论文作者:高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4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