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对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认识——兼论中国共产党的独特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社会主义国家论文,当今论文,党对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东剧变这一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最严重的历史悲剧,既标志着东西方冷战的 结束,又标志着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掀起的新一轮改革浪潮此时出现 重大分野。前苏东国家的改革变成“改向”,亡党亡国,以彻底失败告终,而中国、越 南、古巴、老挝等国不仅坚守住社会主义阵地,而且继续高举社会主义改革大旗,克服 艰难险阻,战胜各种困难,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尽管当代社会主义 国家改革开放(有的国家称为革新开放)的历史不长,短的只有几年,长的也不过二十几 年,但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在坚持与继承马列主义根本原则、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把马克 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实际结合起来,汲取经验,总结教训,在改革与创新的伟大实践 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全新认识,发展了马 克思主义,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开创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 当代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这些全新的理论、全新的认识、全新的观点、全新的看法,既不同于斯大林时代的传 统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等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反映了改革开放时代的 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基本特征。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对当代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的新认识,尽管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不尽相同,但对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的认 识基本上是一致的。概括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八个主要方面。
第一,在本国社会主义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问题上,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 党都认为本国的社会主义仍然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全摈弃了过去的不切实际的超越 阶段论,在如何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上有了客观科学的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原先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文化发达的社会主义,然而成为现实的 社会主义社会几乎都建立在落后国家。由于教条地对待马、恩的个别观点与结论,大多 数社会主义国家在历史上都曾犯过超越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错误,并产生严重 后果。不断发展的实践证明,社会生产力的不发达、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完善,不仅决定 了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处于社会主义阶段,而且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个别经济 文化更为落后的国家,甚至还没有完全进入到社会主义阶段。尽管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 生产力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巨大发展。但总体上看,生产力水平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绝大多数国家还是农民国家,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目标远没有实现;一些 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 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有的国家甚至还没有完全摆脱 苏联模式的束缚。这些情况的存在,表明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决定 了当代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1986年11月,老挝人民革命 党召开了四大,这次大会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重新认识了国情,认为本国“尚不具备建 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处在“以社会主义为定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级阶段 ”。1986年12月,越南共产党在召开的六大上,认真总结了过去十年超越阶段的严重错 误,强调指出越南还处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级阶段”。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 召开的十三大上对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问题有了明确的回答:处于社会主义的 初级阶段。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上再次强调:“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在初 级阶段”。对本国国情的清醒认识,为各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提供了根本依 据。
第二,关于当代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问题,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普遍认为,过去 的单一模式论是不正确的,当代社会主义是发展道路多样化、发展模式多元化的社会主 义。
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应该有一个固定模式,过去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一个模 式”的教训是沉痛的。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尽管在指导思想、政治制度、经济与社会体制 等方面有共性特点,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但是,各国在历史传统、发展水平、资源与 市场状况、国民素质、周边环境等方面有显著差异,面临的困难与存在的问题也不一样 。如同社会主义革命一样,国情的差异性,要求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把科学社会主义基 本原理与本国的改革与建设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基于这种共识,中国、越南、古巴、老挝以及朝鲜都提出了要走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在1982年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 。越共与老挝党在总结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时也强调指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关键 ,是要探索符合客观规律和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古巴改革伊始就强调要借鉴中国 、越南的榜样,但要从古巴的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照抄。1995年12月古巴领导人菲德尔 ·卡斯特罗访华在与江泽民主席会谈时说:“古巴正在进行稳步的改革和开放,建设有 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的近邻朝鲜一直坚持“主体社会主义”,冷战后朝鲜主体 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在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多元化,是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在如 何认识社会主义问题上取得的重要共识。目前看来,各国的改革各有特色,在具体的经 济发展方式、社会管理模式上有显著不同。比如,在农村土地政策方面,中国与越南、 老挝就有较大差异。再比如,在经济改革模式上,古巴虽然意识到市场经济在促进社会 主义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认为要“利用市场”,但仍强调坚持计划经济;在社会利益分 配机制上,古巴调整了过高的社会福利性分配,但免费教育和医疗等基本福利体系的格 局不会变,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依然存在。古巴的“稳步”改革与其特殊国情是分不开的 。一方面古巴与美国近在咫尺,改革的国际环境非常险恶;另一方面,古经济基础薄弱 、改革的社会承受能力有限,而且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也与其他国家不同。
第三,在国家发展战略问题上,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通过改革与开放,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完全抛弃了过去以阶级斗争或政治斗争 为纲的错误做法。
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无产阶级执政党面临着经济建设与政权建设的双重任务 。受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以及复杂的国际国内斗争形势的影响,社会主义国家往往重 视政权建设(如扩充军备、巩固国防、镇压国内反革命分子、抵御西方国家的经济军事 封锁等)而忽视了经济建设,与此相关联,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自然是阶级斗争和政治 斗争,经济建设处于从属地位。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东西方冷战的缓和,特别是90 年代以来国际格局出现新变化,西方大国联合起来一致对付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局面不 复存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与政治稳定有了保障。在新形势下,为迎接新科技革命与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先后把党和国家的 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把发展经济作为各项改革与建设的中心任务,以此促进 本国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 80年代初,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与现代化建设上来。老挝党和越 共是在80年代中期,提出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古巴是在90年代中期强调经 济建设的重要性,卡斯特罗说“芸豆比大炮更重要”、“经济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特 别是在特殊时期,在对古巴强化封锁的情况下,经济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古巴共产 党中央机关报《格拉玛报》,1997年11月1日)。近年来,朝鲜也在注重国内的经济建设 。
第四,在所有制与分配制结构问题上,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大都认为当代社会 主义社会的所有制与分配制结构,已不是过去惟一的公有制与按劳分配,而是以公有制 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与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元化结构。
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多层次的生产力结构,决定了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 不可能像马、恩推测的单一所有制,也不可能仅有公有制,即便是公有制也不可能仅有 国有和集体这两种形式。所有制形式决定了分配方式。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 并存的所有制,客观上要求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目前 ,在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践中,除了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外,还有各 种各样的非公有制经济,比如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合资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 、家庭经济、股份经济、混合经济等。各国在公有制与非国有制经济的性质、地位与作 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等理论问题上有明确的认识。在大力发展公 有制经济、确保国有经济占主体的同时,各国也在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自改 革开放以来,中国、越南、古巴的非公有制经济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发展。在分配制度上 ,各国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同时允许按资分配等非按劳分配方式的存在,认为合理拉开 个人收入差距有其客观必然性,能调动人们生产与工作的积极性,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 益与要求,从长远看,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尽管当前大多数国家存 在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现象,甚至存在比较严重的分配不公问题,但是,各国政府也在 通过市场、行政与法律的手段,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 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只要共产党还执政,政权还掌握在人民手中,贫富差距就不会导致 两极分化。
第五,在资源配置方式问题上,当今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强调市场在配置资 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了思想观念的更新与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在计划经济时代,受教条主义的影响和苏联模式的束缚,计划经济不仅被看成社会主 义国家配置资源的惟一方式,而且被看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区别的本质属性。因此 ,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在此关键问题上裹足不前。改革开放后,当今社会主义 国家的执政党在实践中不同程度地认识到,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不是对立关系,社会主义可以利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可以在经济 实践中搞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目前,中国、越南已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老挝提出发展国家调节的市场经济。古巴也主张要“利用市场”,充分发挥市场 的积极作用。从目前的发展看,当今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普遍面临两个基本问题,一是 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还很艰巨 ,经济立法工作以及配套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跟上,特别在建立城乡对接、城乡一体 化的社会保障体制制度方面国家与社会要给予更大的投入。二是要对市场经济有全面的 认识。市场经济尽管在配置资源、促进效率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作为配置资 源方式中的一种,它不可能是万能经济。特别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能直接促进社会公 平、发展健康向上的精神文明。比如:引发生产的自发性、盲目性;易产生贫富差距与 两极分化;掠夺性的资源开发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助长了利己主义、损公肥私、以权 谋私、权钱交易、贪污腐败、暴力犯罪、吸毒贩毒、卖淫嫖娼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无论 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当代西方有识之士,都意识到市场经济作用的 有限性。所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要通过体制 改革与制度建设等途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两方面的优越性,建立一种 本质上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六,在如何认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在强 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同时,也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张向一切 国家包括向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开放,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积极的文明的成果,为社 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从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 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后冷战时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必须认真对待与处理 的重大对外战略问题。当今时代已经是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国家与资 本主义国家之间虽然有矛盾、对立和斗争,但基于和平共处基础上的竞争与合作已成为 “一球两制”关系的主流,竞争的内涵已变为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超越意识形态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也成为各国的共识。时代主题的新变化,要求社会主 义国家抛弃传统观念,从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大局出发,主动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 关系,认真引进、吸收和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几百年发展历程中积累起来的雄厚的 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所用,取长补短,以较快的速度迅速赶上并超过资 本主义国家,这是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
目前,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大都实行了和平的外交政策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战略。我国 自1979年试办经济特区以来,随着沿海城市的开放,引进外资、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 作的迅速扩大,在20世纪80年代,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90年代以来获得进一步发展。而且,由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动同 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目前已同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越南 的对外开放始于1986年,1987年越国会通过第一部《外国投资法》。此后越南积极改善 与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目前越南已同170多个国家建交 ,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关系,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越有直接投资。老挝自实 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已同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进出口总额逐年上升 。1990年外贸总额为1.6亿美元,1997年猛增至10.99亿美元。1988—1997年共有33个国 家和地区来老挝投资于632个项目,协议金额达72亿美元。朝鲜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 采取了一些对外开放措施。1984年9月,朝鲜公布了《合资经营法》,鼓励外商到朝鲜 投资设厂,搞合营企业。截至1991年,合资企业达130多家。1991年12月,朝鲜政务院 作出建设罗津、先锋自由经济贸易区的决定。1993年10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设会议 通过了外国人投资法等10多个法规,允许外国投资者可在朝鲜领域内建立合作企业、合 营企业,可在自由经济贸易区内建立和经营外国人企业,朝鲜政府向外国投资者和外国 人投资企业提供出租土地等优惠政策。近几年来,朝鲜调整外交战略,积极改善与美国 的关系,先后与意大利、澳大利亚和菲律宾等实现关系正常化,并成功加入东盟地区论 坛。特别是2000年6月13—15日,朝韩首脑成功实现首晤,并签署共同宣言,使半岛局 势出现了新变化。目前,朝韩双方正积极履行“北南共同宣言”,在政治、经济、军事 以及民间等各个领域加强对话与交流。古巴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定了一系列鼓 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1995年制定了外国投资法及其他相关法规,还建立免税区和工 业园区。1999年,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向古巴投资。外国向古巴企业和合资企业的 投资额1994年仅为15亿美元,1999年增至40亿美元。目前,古巴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 家有外交关系。
第七,在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革问题上,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在一些重大理论 与实践问题上形成共识,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首先,在改革的指导思想上,都认为改革必须是“有原则的改革”,坚决反对苏东国 家倡导的指导思想多元化、多党制和议会民主。中国共产党在改革之初就提出要毫不动 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越共在1989年3月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改革必须 遵循的“五项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目标和理想;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党的领导; 实行有集中的社会主义民主;将爱国主义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相结合;民族力量与时代 力量相结合)。老挝党在1989年10月召开的四届八中全会上提出要坚持“六项原则”(即 :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列主义是党的思想基础;党的领导是一切胜利的决定因素;坚 持在集中原则基础上发扬民主;增强人民民主专政力量和效力;坚持真正的爱国主义和 纯洁的国际主义相结合)。古共提出“三不放弃”原则(即:不放弃革命原则;不放弃人 民政权;不放弃为民造福的目标)。一些国家还把坚持马列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 党领导,作为根本原则写入国家宪法。尽管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对改革原则的概括有 所不同,但大同小异,都强调了最核心的四项原则:即改革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 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总结当今社 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强国之基。这是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前苏东国家的改革在指导思想上的根本区 别,也是前苏东国家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动摇了这四项 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邓小平文选》2版,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173页。)
其次,在改革战略与策略的选择与实施上,坚持自上而下的原则、渐进的原则,采取 先农村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配套改革同步进行的方针,其中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整个改革的中心。在农村改革中,中国、越南、老挝、古巴都坚持 和落实了家庭承包责任制,明确了国家与农民、集体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了农 民利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在城市经济改革中, 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将如何使国有企业脱困与发展,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中心环节 ,同时也重视商业、外贸、金融、投资等领域的体制改革。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加强 执政党的建设,在坚持和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同时,完善党的思想、组织与作风建设 。在思想上,认真汲取苏东剧变的教训,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 变”,坚决反对国内的自由化思潮,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国民坚定社 会主义信念;在体制改革与组织建设上,精简党政机构,裁减冗员,提高办事效率,完 善干部制度,提高干部素质,实现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的革命 化、知识化与年轻化;在作风建设上,密切党群关系,运用法制手段,坚决打击和惩治 党内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总体上看,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路线、方针与政策是正 确的,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一直维持在7%—8%的水平。越南的经济发 展速度也较快,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越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8%,工业生产年均增 长13.5%。古巴在改革后不久,经济形势便止滑回升。1994年古经济增长0.7%,实现了2 0世纪90年代的首次增长。1995、1996、1997、1998、2000年古经济持续增长,分别达 到2.5%、7.8%、2.5%、1.2%和5.8%。目前古巴已基本渡过苏东剧变后最为困难的时期, 初步走出了困境。老挝的经济改革也取得显著成绩,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1986—19 9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8%,1990—1997年年均增长6.7%。目前,老挝国内政局稳 定,社会安定,对外关系扩大,群众生活有所改善。
第八,在治国理念与方略的选择问题上,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认识到了“依法 治国”的重要性,一些国家开始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与社会 管理体制开始由过去的人治转为现在的法治。
由“人治”到“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 重要标志,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大多数社会 主义国家曾走过封建色彩浓厚的“人治”之路,极大地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损 害了社会主义形象,给各项事业带来严重损失。因此,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社会 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 与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1997年,中共十五大向全党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此后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法制化进程从此进入快 车道。越共也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出要建设一个法制化国家的口号,特别是在惩 治腐败的立法工作方面有突出表现,仅1998年就公布了《干部、公务员法》、《厉行节 约、反对浪费法》和《反贪污法》等。近几年来,老挝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成果, 各项法律、法令与法规日趋完备,制定各种法规30余部,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 领域。前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还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新理念,这是对“ 依法治国”思想的重要补充,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规范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具有 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标志着社会主义国家治国安邦理论的 深化,是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中,中国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改革开放最早、现代化建 设成就最大、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了80年代风风雨雨的中国共产党 ,无论是在理论创新还是实践探索方面,都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作出了独创性的 历史贡献。这种独创性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大体上至少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中国 共产党率先提出并解决了当代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比如,率先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倡科学地认识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张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发 展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 动力,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必须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计划与市场不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的范畴,社会主 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张 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要改善党的领导,加强执政党建设;率先提出“依法治国”方 略;率先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等。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 域都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独创性的理论与思想。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20多年的改革与建设实践中,形成并完善了作为当代中国马 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次初步地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 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第三次伟大飞跃,显 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与无比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成功经 验,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可靠的借鉴与有益的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今世 界社会主义百花园中的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
标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朝鲜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越南共产党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朝鲜历史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朝鲜国情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越南政治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越南民族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