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特征及其实践指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征论文,幼儿园教师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儿园教师文化是幼儿园文化的亚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分析幼儿园教师文化所具有的特征,对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以及深化学前教育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园教师文化特征分析 幼儿园教师承担的诸种角色及其表现,使得幼儿园教师文化成为一种相对独特的文化形式,体现出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文化的特征。 1.幼儿园教师文化具有慈幼文化的特征 所谓慈幼,就是爱护幼儿,对年幼儿童多加慈爱和关心。慈幼,不仅是人类保护自身生物种系延传的一种本能,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自觉,反映了人类对于自身文化的保护和延续的意识。一方面,儿童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儿童能否健康成长,是人类社会能否繁衍延续的关键;另一方面,儿童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需要在成人的哺育下才能生存。因此,儿童必须得到足够的爱护。可以说,古今中外都有“慈幼”的思想,它既是儿童本身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我国传统的慈幼思想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期的《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就提道“大司徒之职,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礼记·礼运》篇主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孔子、孟子等先贤对此也均有论述。到了近代,蔡元培先生在《慈幼的新意义》一文中指出:“新时代的慈幼事业,不是从个人的立场出发,而是从社会的立场出发;不是基本于恻隐心,而是基本于责任心。”蔡元培先生认为慈幼是社会的公共责任,因为儿童事关未来,然而“未来之责任,异常繁复,如无相当之训练,将来不易担当。” 幼儿园教师文化所具有的慈幼文化特征,首先体现为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爱的给予性。人们对物的“爱”都是以自己为出发点,这种爱的实质是含有功利主义的,目的在于索取和占有。而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爱是以幼儿为出发点的,这种“爱”必须在对象中实现,爱的内在利益蕴含在对象之中,其实质在于给予。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真正慈爱必然是一种给予性的爱。当然,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爱的给予性本身也意味着这种爱是实践性的,它是一种行动,而不是一种言谈。它需要通过幼儿园教师对幼儿身体上的爱抚和情感上的亲近实现爱的内在利益。其次,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慈爱体现为一种适度理性的爱。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因角色的不同,对幼儿关注的向度是存在差异的。家长对幼儿的关注是扩散而无限的,甚至会有偏爱的行为产生。但幼儿园教师面对的是众多幼儿,对其关注是特定而有限的。为了管理班级,公平地关注所有幼儿,幼儿园教师大多需要以理性态度看待幼儿的问题,对幼儿的关爱也是适度理性和公平的,有别于家长对幼儿的爱。因此,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爱的给予性和适度理性,通常需要幼儿园教师自觉探寻爱的实践方式,也就是说,只有当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爱是一种真爱、一种适度理性的爱,才有可能激发出幼儿园教师的实践智慧。 2.幼儿园教师文化具有启蒙文化的特征 生命早期的教育通常被称为启蒙教育。启蒙文化即强调对儿童的一种基础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为以后的读书或做人打好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儿童启蒙的优良传统。《周易·蒙卦》有“童蒙”“发蒙”,以及“蒙以养正,圣功也”之说,为“启蒙”之源起。《礼记·内则》已有对儿童教导方式的构想:“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外就傅,居宿于外。” 幼儿园教师文化所具有的启蒙文化特征,首先,其体现为幼儿园教师要为幼儿一生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早期的儿童躯体弱小,心智未全,处于尚未与集体分化的无意识的自我中心阶段。儿童精神之主客体的不分化或二者分化的不充分,都是无意识的、非人为的,这使儿童的精神自在地、原始地呈现出一种完整性与一体化状态,而且,儿童精神成长的所有因子和未来发展的一切潜在的可能都融聚、孕育、萌生于童年期的这种整体性状态之中。儿童早期的启蒙即意味着使幼儿走出混沌与蒙昧,并为其一生提供或奠定自然而和谐的早期体验和基础素质。其次,这种启蒙文化还体现为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启蒙的全面性。儿童早期的启蒙在其组成内容上是极其丰富的、多元化的,包括情感、道德、主体资格、科学思维方式、健全人格的启蒙,等等。因此,启蒙是对幼儿整体的、全面的启蒙,其内容并非局限于单纯知识的启蒙,知识传授也并非是其最终目的。启蒙更重要的任务是通过教育,为每一个幼儿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使知识成为生活的基础的同时内化为个体的精神和动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这个意义上,知识的启蒙、情感的启蒙、主体人格的启蒙等都只是趋向幼儿全面发展的手段和形式,而不是启蒙的最终目的和全部内容。 3.幼儿园教师文化具有女性文化的特征 所谓的女性文化,是指女性作为人类群体的一部分,所具有的独特的活动方式,并且为这种独特的活动方式创造所凭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 幼儿园教师文化所具有的女性文化自工业革命时期幼儿园的诞生伊始便已出现。1903年,我国第一所官办幼儿园——湖北武昌蒙养院诞生,任职的教师被称为“保姆”。1904年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提出:“按各国皆有幼稚园,其义即此章所设之蒙养院,为保育三岁以上至七岁幼儿之所,令女师范生为保姆以教之。”并规定幼儿园教师之职主要由乳媪和节妇以及愿做保姆的女佣、谋生之贫妇权充。从世界范围来看,幼儿园教师长久以来都是女性为主,男教师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都非常低。作为由绝对数量女性组成的群体,幼儿园教师文化自然会体现出女性文化的特征。 幼儿园教师文化所具有的女性文化特征,首先体现为幼儿园教师先天的母性意识和本能以及自然的母性情怀。作为生命的创造者,女性最早体验了人类最原始的情感——母性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刻痕作为女性文化的一种原型,经过世世代代女性的重复和遗传被保存下来。因此,母性情怀和母爱是女性文化情感性价值中最自然、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这种女性所具有的性别优势对年幼儿童的身体养护和情感安慰来说都是更为适合的。“幼儿园之父”福禄培尔就曾指出,女性是幼儿园教师的理想选择,因为女性天生的母性情怀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最好方法。其次,幼儿园教师文化所具有的女性文化体现出一种利他精神。如果说早期人类发展中女性文化对人类的贡献主要是自然性和自觉性的,那么,在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女性则是在男女不平等的条件下,以自我的利他精神为人类进步、社会安定、家庭和睦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女性在步入社会、进入教育职场时,也将自身所具有的宽容、忍耐、同情、慈善、分享、协助等利他精神融入社会之中。这些特征也使女性被认为更适合担任照顾他人的工作与角色。当然,女性通常呈现出的好静、敏感、保守、拘谨、怯懦等个性特征也会引发女性文化与男孩子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女性群体内部也会表现出缺乏竞争意识、竞争目标和手段带有非职业性等问题。 二、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现实探察 目前的幼儿园教师文化,其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在现实中产生了一定的实践偏向和问题。 1.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缺乏适度理性的爱 幼儿园教师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专业人员,拥有爱心,并公正、无私、无选择地关爱和照顾每一个幼儿,这不仅是其必备的一项专业素质,也是幼儿园教师文化中慈幼文化特征的集中体现。然而,在现实中,幼儿园教师虐待儿童的事件却屡有发生,明显有悖于慈幼文化所强调的对年幼弱小幼儿的慈爱和照顾。 近年来各地发生的一桩桩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中,不仅难寻“爱和情感”的教育,而且也深深拷问着幼儿园教师的师德何在?在浙江温岭的“虐童”事件中,当事教师解释这并非有意虐待儿童,而是“觉得他好玩,跟他闹着玩”而已,并认为此事不那么严重,因为“没有主观恶性”。在“虐童”事件中,幼儿园教师完全不顾幼儿的身心健康,浑然不知自己在“虐童”以及由此对幼儿所造成的身体伤害和心理创伤,任由个人的情绪替代了教师所应具有的理性与情感,明显反映出幼儿园教师“责任”的娱乐化和爱心的缺失。 如今,频频发生的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渐渐扭曲了幼儿园教师的形象,败坏了幼儿教育的风气,昔日孩子们最希望亲近的“天使”和“知心姐姐”变成了“恶魔”和“狼外婆”,使幼儿园老师像“妈妈”和“园丁”的赞誉大打折扣。 2.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狭隘启蒙 幼儿园教育是对幼儿整体的、全面的启蒙,启蒙更重要的任务在于通过教育为每一个幼儿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促进其全面发展。然而,幼儿园教育教学问题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 整体上看,幼儿园“小学化”明显呈现出教育教学“超前化”、学业任务“超载化”、课程设置“分科化”、活动形式“去游戏化”,而且整个过程重知识接受、轻情意释放,重理性训练、轻感性培养。显然,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中,简单地预设了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间“启蒙者—被启蒙者”、“教育者—被教育者”的二分法,表现出了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间明晰的等级意识与支配关系。于是,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特殊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往往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掌控着活动的发起和开展的主动权,以及隐含权力意志的话语权。幼儿则更多地处于服从、依赖的被动地位。 幼儿园教师如果仰仗自身的知识与权威,将幼儿视为有待启蒙的被动接受者,那么,幼儿所具有的主体地位就难以得到彰显,幼儿园教师文化中启蒙文化的特征也很难得到体现。 3.幼儿园教师性别生态的失衡 除了在数目上显示幼儿园中女性教师多过男性,在一般社会大众的印象与见解中,幼儿园教育教学就应该是“女性的工作”。因为女性天性就比男性喜爱孩子,富有母爱。人们也深信照顾他人是女性应负起的责任。但是,对于幼儿园教师文化中体现出的女性文化,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待。 不可否认的是,女性从事幼儿教育具有先天的母性情怀和慈爱的特点,这些正是幼儿成长所需要的。然而,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在性别结构上呈现“女性化”之后,不仅会使男性的选择因职业的性别隔离和传统性别的偏见而受到限制和排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认定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只是属于半职业化的工作范畴。正如有学者指出:“当妇女在某一职业中占多数时,除了少数男人在这一职业中占据领导位置外,多数男人会脱离这种职业,男人对某种职业的脱离必然降低这一职业的地位。” 在幼儿园典型的“女性文化”中,女性“主柔”、“主静”、“主稳”等特点表现得非常明显,并或多或少地对幼儿,尤其是对男孩的性别认同与个性形成带来不良的影响,难以培养一些当代社会所推崇的并一贯被视为男人所具有的品质,比如勇敢、独立、竞争、冒险等。甚至有声音质疑女性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是造成所谓“男孩女性化”的根本原因,呼吁“因性施教”“拯救男孩”。 三、幼儿园教师文化的实践指向 转变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现实偏向,引领幼儿园教师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以幼儿园教师的实践为指向,重塑幼儿园教师文化。 1.弘扬幼儿园教师富有理性的师爱 教育家夏丐尊在《爱的教育》的译序中特别提到,办学校好比挖池塘,若只在制度上改来改去,则就好像将池塘方方圆圆的变来变去,那是无法改变教育的,因为池塘重要的不是其形式,而必须要有水。而教育的水就是情感,就是爱。只要有情感、有爱,教育的池塘就不会空虚。但进一步讲,幼儿教育仅仅有爱是不够的,正如高尔基所说:“爱孩子那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让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爱能够恰当、适度,需要倡导和弘扬幼儿园教师富有理性的师爱。 师爱是一种责任心、也是一种利他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它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幼儿都要尊重、信任、理解、赏识和期待。富有理性师爱的幼儿园教师需具有公正和平等之心,以平等之心对待所有幼儿。而且,公平地对待幼儿,也是每一位幼儿园教师必须恪守的专业伦理。 2.幼儿园教师应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幼儿园教师文化具有的启蒙文化特征要求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理念和专业精神,掌握科学的、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幼儿园教师为人师表的道德风貌与人格精神所应具有的使幼儿效法和学习的榜样力量。在这样的启蒙文化氛围中,幼儿园教师应该破除“成人本位”的文化传统,抛弃成人与儿童之间“启蒙者—被启蒙者”“教育者—被教育者”的等级意识与支配关系,避免以成人的权威为代表,机械地使幼儿集合在一起,施以整齐划一的课程和教法。因为系统化、学科化的知识体系,以及被动地接受性学习并不适宜幼儿主动、自由的发展,也不利于幼儿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通过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反思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幼儿园教师应该在人格上尊重幼儿作为独立的、完整的人的价值与地位;在日常的交往活动中视其为平等的交往主体,注意运用各种方法使幼儿避开社会的不良习俗和偏见,废止知识和社会道德的强行灌输,理解和欣赏幼儿生活;不仅要对全体幼儿一视同仁,而且也要尊重幼儿个体发展的差异,尊重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机会,通过给予幼儿最大的民主和自由,最大限度地调动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3.倡导构建性别均衡的教师生态 为了给幼儿的个性全面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也为了有助于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有必要从观念和具体的政策措施上鼓励和接纳男性进入幼儿教育领域,以打破幼儿园教师性别隔离的状态,构建性别均衡和谐的幼儿园教师生态。目前的一些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已经证明,性别和谐的世界对幼儿的性别角色认同、性别行为及其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研究也表明,鼓励和支持男性介入幼儿教育有利于幼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和社会地位的提高。 打破幼儿园教师职业的性别隔离,构建性别和谐的教师生态,意味着以女性占绝对比例和数量的幼儿园教师职业要向男性开放,而对于非女性不可的职业观念和限定要重新审视和认识。这首先需要通过大众媒体宣传男性加入幼儿教育事业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引导社会大众淡化传统的性别观念,降低两性间的歧视和偏差,减缓男性选择和从事幼儿园教师的舆论压力。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加强国家对幼儿教育发展的投入与扶持力度,完善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要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福利待遇,以增加幼儿园教师职业的吸引力;通过在幼儿园教师具体的招生、培养、进修等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增加男性参与幼儿教育的机会;幼儿教育机构自身也要优化男性教师的发展环境,实现幼儿园男教师不仅可以“引进来”,而且能够“留得住”,从而形成幼儿园女性教师与男性教师之间和谐共生的文化,促进幼儿教育良性发展。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特点及其实践方向_幼儿园论文
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特点及其实践方向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