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医科大学凯里第二附属医院 凯里 556000
摘要:新生儿科的护理管理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新生儿科护理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影响新生儿科护理管理的一些因素,进而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进而为预防新生儿科感染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护理管理;新生儿科;问题;策略
1 前言
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全身的器官发育的还不够完善,也还没有把体内自身的正常菌群完全建立起来,自身的免疫能力还特别的低,这些原因就使得新生儿成为极易受到病毒感染的人群。同时新生儿是家庭的新希望,家长对于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极为关注,导致很多医患纠纷都是因新生儿在医院受到病毒感染而起,所以为了保护新生儿这一群体的健康成长,也为了减少医患纠纷,对于这一人群的护理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新生儿科的任务非常艰巨。
2 影响新生儿科护理管理的因素
2.1 新生儿自身体质的因素
由于新生儿刚出生不久,这导致新生儿无论在全身器官的发育还是自身的免疫能力都发展的不够完善,比如新生儿生产和储备白细胞的数量都非常少,这就导致新生儿在遇到病毒侵袭时白细胞不能够完全的将病菌杀死,从而引起病毒感染。这种现象在早产儿和体重极低的新生儿身上更加明显。新生儿自身的体质是一个不能改变却重大的因素。
2.2 新生儿科室护理人员的因素
新生儿自身体质是一个我们无法决定的因素,但是新生儿成为一个极易受感染的人群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新生儿科室护理人员在护理管理中做的不够到位。首先也是最突出的一个原因就是新生儿科护理人员的服务观念和理念问题,他们当中大部分的护理人员在服务的观念和理念上都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有的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丢三落四,工作作风极其不严谨。还有的护理人员不懂得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对新生儿的护理工作极度缺乏耐心,不能够适应新生儿护理工作的强度。还有的工作人员对新生儿病情的发展没有预见性,对预防和控制新生儿病情的发展也缺乏主动性。他们对新生儿科的护理工作和纪律严重缺乏执行力。
其次是新生儿科护理技术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加精密复杂的护理技术产品被应用,比如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换血技术的推广,呼吸机的使用管理等等,这些高技术产品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很大一部分的护理人员由于对这些高技术护理产品的操作不熟练使得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出现失误情况,从而导致新生儿的感染。
再次是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这一情况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在书写护理记录的时候往往不按规定书写,在他们的护理记录中常常会出现记录遗漏,记录不准确等问题,而护理记录是医生在对新生儿进行正确治疗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时护理记录也是在发生医患纠纷时的一个重要证据。
2.3 新生儿科护理管理的因素
新生儿护理管理对于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病毒感染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护理管理主要包括诸如设备、药械管理、护理人员配备、管理体制等等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设备和药械是预防和治疗新生儿感染的工具,但在实际情况中护理人员对于这些设备和药械的管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对于局麻药、贵重急救的药品的保存不当,没有进行很好的防潮处理,导致很多贵重物品因出现严重的潮湿现象而失效。还有对于像光疗箱、心电监护仪等设备的使用操作不当,并且不能及时进行设备问题的排除和维修。其次在新生儿科室当中,实际的护理人员的数量远远少于科室所需护理人员的数量,护理人员数量的缺乏直接使得新生儿科室在护理人员的配置上出现严重问题,每个护理人员要进行的护理工作非常多,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的时候精神不佳,对于新生儿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的发现,影响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再次是没有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机制,比如对于护理人员的业务和知识的培训,医德医风等职业道德的教育,对护理人员的监督、奖惩等做的都不到位,这是新生儿科护理管理工作频繁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加强和完善新生儿科护理管理质量的措施
3.1 提高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新生儿科的护理人员是进行护理管理工作的最主要人员,所以要想提高新生儿科护理管理的质量,第一项工作就是要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提高新生儿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需要对他们进行护理知识和护理业务的培训,比如要求护理人员对婴儿沐浴、配奶、喂奶、更换尿布、脐部护理等基础护理操作必须要熟练掌握。同时要对他们进行新生儿科的高新技术设备操作的培训,必须让他们熟练掌握这些高新设备的使用。其次要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医德,形成良好的医风。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对护理人员开展医生职业道德的教育,进行新生儿科室先进人物的宣传,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改进他们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态度,培养他们的耐心、同情心,让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突发问题时能够冷静处理。再次需要培养护理人员的纪律观念,必须让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的时候,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程和操作方法进行,并且严格交接班制度和三查七对制度,比如每次进行治疗护理时都要严格三查七对,实行双人核对双签名。对护理人员不按照护理纪律进行护理工作的行为,要进行严肃的处理。最后要让护理人员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人性化护理,进行角色定位服务。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树立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让“我是保姆”、“我是妈妈”的服务理念深入护理人员工作当中,从而把每一位新生儿当作自己的儿女来照顾。同时要让护理人员和新生儿家长做好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家长的需求,从而进行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3.2 完善护理管理体制
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体制的建立能够有效保障护理工作科学有效的进行。要完善护理管理体制,首先需要引进大批的高素质护理人员,由于目前新生儿科室的护理人员严重缺乏导致护理编制的不合理,所以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引进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比如医院和医学院校合作,让医学院校为新生儿科培养高素质的护理管理人才,同时提高新生儿科室的福利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让他们以充分的热情投入到护理工作当中。其次对于护理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合理的工作编排,护士部和护士长要合理配置人力,对护理人员实行弹性排班。比如现在的中班和夜班当中都是只安排了一个人进行值班,可想而知一个护理人员对于如此总舵新生儿的护理是完全顾及不过来的,这时可以安排一个卡班,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实行双班制。再次需要制定一套完整、详尽、科学的设备、药械管理的规则章程,让护理人员能够有章可循的对设备药械进行管理,同时必须要求他们严格按照规则章程办事。最后就是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监督体系,这套监督体系必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招聘和引进监督,护理工作的监督,设备、药械管理的监督,护理人员奖惩的监督等,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才能让护理管理的各方面工作高效进行。
结语
目前我国预防新生儿科感染的护理管理在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体制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要提高新生儿科的护理管理就必须要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新生儿科护理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兰惠英.产科护理安全管理?J?.医学文选.2006(25).
?2? 王兆利,张章.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分析及对策?J?.中华国际医学杂志,2004(04).
?3? 芦德玲.加强医院感染的规范化、人性化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
论文作者:夏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4
标签:新生儿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儿科论文; 新生论文; 他们的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科室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