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请走出史学界——访李文海教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学界论文,历史学论文,教授论文,李文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李文海,江苏无锡人,1932年2月生,1949年11 月参加苏南农村工作团。1955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留校任教, 长期从事中国历史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近代中国灾荒纪年》及其《续编》(合著)等。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历史学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全国高校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马: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努力,中国历史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就越大,史学工作者的思考就越冷静,越深入。可以说,这是当前史学界理论思考的一个特点。譬如,面对新的世纪,中国历史学将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走向更广阔的天地?随着新世纪的临近,这一类问题已为越来越多的史家所关注。前不久,笔者走访了著名历史学家李文海教授。他开门见山地谈了自己的看法。
李:20年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历史学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其表现是:摒弃了“左”的思想对史学研究的影响,纠正了对唯物史观的某些简单化和教条化的理解,扩大了研究视野,拓展了研究领域,对许多历史现象进行了创造性的分析,发掘和整理了一批有重大价值的历史资料,发表和出版了许多学术成果。但是,也应该承认,历史学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却还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要求。换言之,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和学术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史学在一些方面还局限于史学界内部,还不能走向更为广阔的领域。
马:您能具体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的表现和成因吗?
李: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首先可以从世界科学发展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当今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一个明显的趋向。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同样如此。历史学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特点。然而,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应当承认,在以往的历史研究中,我们不大关注诸如哲学、文学、经济学、政治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动态,也不大注意利用这些学科的最新成果来丰富历史学的内涵,并把这些学科以及自然科学某些学科的研究方法引进到史学研究中来。另一方面,历史学为这些学科的发展提供知识支持的作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即使在历史学界内部,自我封闭的现象也是存在的。搞中国史的,不关心世界史的研究状况;搞中国近代史的,不关心古代史;甚至同样是搞中国近代史的,专攻太平天国史的,也不大关心辛亥革命史。这种状况不能不制约着历史学的整体发展。
马:您说的“走出史学界”,是否意味着打破学科之间的封闭状态呢?
李: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是要拆除历史学与广大群众之间的藩篱。广大群众有着了解祖国历史的浓厚兴趣,有接受和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极大的积极性。这一点,只要到群众中去感受一下历史文化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深深的印痕,只要看一看近年来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在群众中受欢迎的程度,就可以明白了。但是,史学家们似乎并没有以很大的热情来回报广大群众的积极要求,史学工作者的研究成果中,有相当一部分常常不是以史学界以外的广大群众为读者对象的。史学研究的成果通常只是作为史学界同仁交换研究心得的手段。从学科发展来看,这当然是必要的,况且,史学研究应当首先立足于史学界。然而,仅着眼于这一点显然远远不够。史学家也要善于走出史学界,关注社会,重视对全社会提供对于当前社会生活有借鉴意义的直接或间接的历史认知。从中国史学史的发展来看,历史上大凡史学方面的名篇、巨著,都是超出历史学的范围而作用于社会的。
马:如此说来,“走出史学界”也包含着要在史学的大众化方面作出努力了。
李:正是这样。前一段时期,一些有责任心的史学工作者,对流行于影视领域的所谓“戏说”一类的“历史题材”作品表示深深的忧虑甚至愤慨,担心广大群众误以为历史真是这个样子。当然,对这类作品可以评论,对观众也可以引导,但忧虑无济于事,愤慨也大可不必,作为史学工作者,倒是应该更多地来考虑一下如何组织力量,向广大群众提供尽可能多的既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又观点正确、符合历史真实的科学作品和文艺作品。我国有一个值得引以自豪的资源优势,这就是无比丰富和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极其丰富,数量巨大,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并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和掌握,就离不开一个中介,也就是说要有一个专业队伍,对如此数量巨大而又内容纷繁的传统文化,进行分析、研究、梳理、辨识,对其精华部分,用今天人们可以了解和接受的形式加以弘扬。应该说,当好这个中介,是史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它也为史学界提供了一个可以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
马:您提出上述问题是基于怎样一种思考?您何以对解决这个问题有如此强烈的紧迫感?
李:我确实在一些场合讲过我的看法,以期引起同行们的关注。其实,一般说来,任何一门科学,哪怕是最深奥的学问,如果不同丰富鲜活的社会生活发生紧密的联系,不同广大群众发生密切的关联,就不可能有生命力。现在我们面临着世纪的交替,历史学也同其他方面一样,需要回顾、总结本世纪走过的途程,展望下世纪的发展前景。这种总结和展望,可以是比较概括、宏观的,也可以从某种具体方面入手。我这里说的,只是史学发展的一个比较具体的问题,但我认为,它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当然,讲历史学的发展还有很多更重大、更紧迫的问题需要讨论,诸如理论建设、队伍建设、学风建设等等,这些都关乎历史学在下一个世纪的发展,但努力改变观念,“走出史学界”,我以为也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中国有句老话,叫做“退一步海阔天空”,那是讲处世哲学的。我套用这句话,改一个字,“进一步海阔天空”,这不是讲处世哲学,而是讲史学的发展。“进一步”,就是跨出一步,跨出史学界这个圈子,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史学发展就能海阔天空,走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