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高校学分制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分制论文,高校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学分制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自1978年试行推广学分制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学分制在我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教学管理秩序混乱
学分制的运行比学年制复杂得多。每学期有数千人乃至上万人要按自己的课表进行选课,还要接受学生的退选和改选,工作量很大。由于学生可以跨学院、跨专业选课,容易发生碰课现象,有时遇到以班为单位集中进行生产实习或课程设计、采风、社会调查等活动时,这些班级的学生就不能在这期间内选学其它课程,再加上选修科目多,学生上课的流动性大,教学秩序较难控制。一些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特别是计算机应用的水平偏低,又加上学校的成绩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等一些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最终导致教学管理秩序混乱。
2.选修课质量不高
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是在选修课的基础上产生的。实施学分制必须同时实施选课制。选修课质量不高,就意味着学分制的失败。但是,在一些高校学分制实施中,开设的选修课质量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质量。由于传统的观念影响,教师和学生对选修课重视不够。据某校召开的学生座谈会记录,教师对选修课备课不充分,上课不认真的现象已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而学生也知道选修课容易考及格,学习也不刻苦、不努力,最终导致选修课质量下降。
3.教学计划弹性不够
教学计划规定着专业课与基础课之间、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的比例。有些高校教学计划弹性不够主要表现在选修课比例偏低。实施学分制必须同时实施选课制,开设大量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没有大量的选修课就谈不上学分制。美国是世界上在高校开设选修课最多的国家,其选修课在全部课程所占比例也居世界首位,这正是学分制得以生存的基础。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360学分中,有选择余地的课程学分共300个,占总学分的83.3%,真正达到了该院教学计划中所说的“允许有最大灵活性去安排个人的学习计划”。而我国目前高校中即使改革比较成功的大学的学分制教学计划中,其必修课比例仍然偏高,选修课仍然偏低。如北京大学教学计划中必修课占70%左右,选修课占30%左右,其中任选课仅占10%(注:卢晓东、刘雨《1993-1996·北京大学教学计划修订回顾》,《高等教育研究》1998.1);上海财经大学的教学计划中任意选修课也仅有9.1%(注:《上海财经大学学分制实施办法》,见《上海财经大学教学一览》)。选修课数量的限制影响了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4.师资水平偏低
实施学分制的关键因素是开设出一定质量和较大数量的选修课,而要开设出一定质量和较大数量的选修课的决定因素是教师。因此,实施学分制的学校必须有一支政治业务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而从目前来看,有些高校师资数量和质量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选修课开设少,而且品种单一,质量不高,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方法论等有助于提高思想素养、开拓知识面的课程开设不足。这都是教师数量与质量的限制造成的。
5.选课指导工作缺乏力度
学分制的实施,也给学生提出了新问题。有些学生能够从有计划地组织自己的知识结构、定向发展出发,主动地进行选课。但有些学生存在盲目选课、避难就易等现象。有的学生选课不从自己实际出发贪多嚼不烂,最终导致连续几门考不及格;有的学生眼睛盯住学分,特别对于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为了能够达到顺利毕业的目的,总是避难就易;有的学生也不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甚至对课程介绍了解不够,盲目从众,跟风现象十分严重。这些现象的出现,最终将导致高校教育质量下降。
6.学生政治思想素质下降
学分制的实施给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有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得力,没能及时找到学分制条件下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运行机制与管理办法,结果造成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滞后,一些学生思想素质下降。由于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以自主选课,自主选择学习进度,因此,同专业学生不一定学同样的课程,同时入学的学生不一定同时毕业。原意义上的班集体不再拥有共同的教师、课程、课堂和教学时间。班级概念的模糊化,集体活动的无法开展,给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由于学分制突出学生个体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个体作用的突出,集体活动的减少,造成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组织观念淡薄,甚至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潭。
7.人事劳动制度改革滞后
学分制的实施,意味着学生可以提前或推迟毕业,从而达到快出人才、早出人才的目的。而目前我国人事、劳动制度还未完全脱离计划体制轨道,人才市场、信息市场、科技市场还不成熟,仍处于发育阶段。人才流动的条件尚不充分,转行的素质与能力需求不甚明确,培养与使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即使提前修完学分但难以就业等状况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分制作用的发挥。
8.教育经费投入欠缺
学分制的实施必须有足够的教育经费作后盾。教育经费的投入欠缺使得一些学校学分制改革后劲不足。因为良好的服务设施(如计算机选课系统、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等硬件支持系统)和教学条件的提供、相应的师资配备、管理人员的培训、教师报酬的提高、重修和重读条件的创造、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的增加以及后勤系统的保障等,都亟需改变教育投入不足的状况。有的学校虽实行了学分制,但教师指定的参考书在图书馆中不能借到;有的学校开设了一定量的选修课,但教师的课时费没有改善,上多上少差别不大,致使教师积极性不高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学分制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9.配套制度不健全
学分制的实施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一系列配套制度的改革。一方面,有些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还很不健全和很不完善,如教学指导文件、选课制度、考试考核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实习实验制度、导师指导制度等。另一方面,由于一些高校内部改革居于被动地位,很多高校实行学分制后,学校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财务制度等其它部门没有配套制度和配套措施,结果使学分制不够完善,多方面受到制约。
10.传统师生关系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及文化发展的要求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往往存在于人们的心理活动和潜意识中,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显示出来。我国的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方方面面,对学生负有“包下来,管下去”的责任,而学生则要绝对服从教师的指令,往往依赖教师,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实施学分制后教师总是担心学生理解不了,掌握不好,在教学中把内容嚼得细细地喂给学生;而学生一旦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权力,又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样就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二、完善学分制的对策思考
如何解决好上述问题,完善我国高校的学分制,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完善学分制,从学校领导到教师到学生,都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转变人才质量观。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中应充分体现思想性、基础性、综合性、创造性、开放性等现代人才素质的基本特征,改变以前那种“计划”、“专业”、“对口”的观念。其次要转变教学观。正确处理“基础”与“专业”的关系,建立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的柔性专业;正确处理经典与更新的关系,建立面向21世纪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2.进一步完善选课制
学分制在历史上就是选修课的产物。离开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选修课,学分制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必须首先完善选课制。首先,提高选修课的可选度。应千方百计多开设选修课,增加课程门类,充分照顾学生的志趣和爱好,满足社会对各种规格人才的需求。其次,要有合理的设计和指导。选修课的开设,应该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精心设计课程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注意每门课程先后的关系,尽可能设计为成组选修或模块化选修。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考试成绩,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和选修各类课程。最后,要严格控制课程质量。开课之前,一定要确认有无教学大纲或教学方案,有无教材或讲稿,有无必要的教学手段,对于这些问题一定严格把关。
3.制定弹性教学计划
学分制的特点就是弹性学习。弹性教学计划强调教学科目安排的灵活性,改变过去刻板单一的教学计划对学生学习的限制,鼓励学生根据社会需要与自己的兴趣爱好,跨系跨专业选课,灵活组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取得最大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学计划要扩大选修课比例,降低必修课比例,增加基础课,减少专业课,减少课时数,减轻学生负担。同时,这种教学计划可以把学生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分为若干个模块(如基础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社会科学知识模块、经济管理知识模块等),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解决原有学科专业设置过窄过细的问题,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模式、多规格和多方向。
4.实行导师制
实行学分制必须与导师制相结合,正确处理好导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学习之间的关系。实施学分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自由,当学生在学什么和怎么学方面缺少明智选择时,享有自由和合理运用自由就变成了两回事,如果不实行导师制,不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很容易出现选课混乱、盲目等不良现象,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实行学分制必须与导师制紧密结合,要注意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在强调发挥学生主动性时,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合理地组织学生的智力结构,把学生的主动性纳入教师指导的轨道。根据国外的经验,一个导师一般指导30~50名学生,主要负责选课、选专业及心理咨询等,导师的指导保证了学生学业的完成。我国的导师制有自身的特点,学校必须建立对学生导师的培养、选拔、聘任、考核等一系列较完善的运行机制,对导师从政治、思想、业务及职业道德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确保给学生有效的指导。
5.实行绩点制
学分反映了课程的深浅难易,也反映了学生修读课程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是学习量的计算单位,但只用学分难以衡量质的优劣,因此还必须采用学分绩点制。绩点制就是将学生的学分和成绩相乘,取加权平均值为绩点来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方法,即把学习成绩按分数高低分为数等,每一等级给予相应的绩点,例如“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分别给定的绩点为4、3、2、1、0;将某一课程的学分乘以该课程考核后所得的绩点,即为该课程的学分绩点(SF=学分F×绩点S);以学生在某一时期所得的全部课程学分绩点之和除以该生同期修读的总学分数即为该生在这一时期的平均学分绩点()。平均绩点可以作为评奖、免修、辅修、超修、试读、退学、授予学位、提前毕业、免试推荐研究生以及攻读双学位等的评判标准,成为高校教学质量的一种监控措施。
6.改革考试管理
针对学分制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选课避难就易的现象,甚至有的学生专门从高年级学生那里打听哪位教师的课程容易过关就选谁的课的不良情况,学校教务部门要加强考试管理,实行教考分离,确保学分质量。首先,制定严格的考试纪律,加强考场的监督管理,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其次,建立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使每次考试试题质量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再次,组织同教研室人员流水阅卷,避免印象分、人情分等现象的发生。最后,健全试卷质量分析评价体系,以高水平的考试,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是一条重要的教学规律,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学分制的实施,同样离不开教师作用,相反,将在更高的水平上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首先,实行学分制后,个别辅导、答疑、实验指导的成分增加了,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教师要提高辅导技能,培养指导的能力。其次,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知识,还要掌握相关专业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以满足学生扩大知识面的需要,要鼓励教师多开课、开好课,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估、奖励制度,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要引进、吸收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校任教,要在教师编制中留出20~30%的比例,聘请兼职教授、短期教授来校讲学。
8.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分制实施。实施学分制,必须有一支优秀的教学管理人员队伍。而目前高校中的教管人员普通存在学历层次低,管理能力不突出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进行教育管理理论的培训,让他们学习和了解更多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管理知识,把握教育规律,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学校可以利用晚上或节假日的时间统一组织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实行培训上岗证制度。其次,要进行计算机能力培养。学分制实施后,要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才不致于延误工作。最后,要他们树立高度的服务意识。学分制实施后,教学管理面临很大的管理难度和工作量,只有树立起了高度的服务意识,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好。
9.建立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新模式
学分制中的一个突出矛盾是固定的班集体没有了,不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班集体活动。学年制条件下,学生教育管理的模式为学校党委(或行政)—学生工作处—各年级—班级—学生。而实行学分制后,由于班级、年级的淡化,需建立一套与学分制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学生工作处要成立党团工作指导中心,包括学习与考试指导中心、日常行为规范指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社会实践指导中心、宿舍管理中心等机构,借助于宿舍区管理,开展各项活动和日常工作。其基本模式为学校党委(或行政)—学生工作处—党团工作指导中心—宿舍—学生。每个中心设主任一名、副主任2-3名,由学生工作处统一领导,对学生工作处负责。
10.改善学分制的环境条件
学分制的实施,需要建立起综合的配套管理制度,改善其环境条件,才能保证其顺利发展。首先,改进和完善诸如选修、课程安排、学籍管理、考试管理、学分计算等一系列与学分制实施有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其次,改进服务部门的工作,如图书馆实行全天开放,开架借阅,系资料室调整服务方向,变保藏功能为流通功能,变对教师服务为对学生服务。再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与学校相互配合,对学校实行学分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对质量评估、教师聘任、定编定员等工作也要统筹规划。最后,国家人事劳动部门加快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积极培育和完善人才市场,使之更加健全,使提前修满学分的学生确实能够提前毕业、提前就业,真正达到快出人才、早出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