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2002年信息工作会议召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议召开论文,中国社科院论文,工作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2.03.19)报道,中国社科院2002年信息工作会议于3月13日召开。
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洛林代表院党组、院务会议在会上讲话强调指出,信息工作、新闻宣传工作要加强政治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宣传纪律,大力加强学风文风建设,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对策研究成果。加强政治责任感,首先要贯彻落实李铁映院长提出的三个“坚持”,即坚持科学研究态度和正确政治态度的统一,坚持“双百”方针和遵守政治纪律的统一,坚持荣誉感和责任感的统一。王洛林指出,《要报》是中国社科院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对策性研究成果的主渠道,《院报》是院党组、院务会议领导下的院机关报,在一定意义上讲,它们体现的是院党组、院务会议、科研人员的政治态度和理论方向。因此必须加强政治责任感,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宣传纪律。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在信息工作、新闻宣传工作中加强学风、文风建设。中国社科院通过《要报》上报的信息,通过《院报》发表的文章,关系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责任重大。只有坚持严谨治学、慎重献策的优良学风,屏弃急功近利、夸夸其谈的不良学风,才可能为中央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社会生活提出可靠的见解。上报信息言简意赅,要在标题的准确、叙述的通达、用词的规范等方面进一步提高。王洛林副院长指出,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深化对信息工作的认识,增强领导责任感,加强组织、管理和协调。文章的质量、信息的准确性、对策的可行性,要靠所里把好关;上级部门对信息的需求,要靠所里去组织;多学科综合优势的发挥,也要靠所里协调。
院党组成员、秘书长朱锦昌代表《要报》和《院报》编委会,总结了2001年中国社科院的信息工作、新闻宣传工作,介绍了2002年工作要点。2001年中国社科院共报送《要报》 110期、《信息专报》104期,向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宣部等部门报送专供信息40余篇;由文献信息中心向国办报送互联网信息118条,《领导参阅》出版36期。其中得到反馈的信息有115篇,占报送信息总量的54%,绝大多数的专供信息得到有关部门的采用。中办、国办、中宣部等领导部门对该院信息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朱锦昌提出,2002年信息工作要在控制总量的同时,调整结构,进一步提高信息报送质量;改进选题发布制度,采取半年发布一次信息选题的作法;坚持开好《要报》专题座谈会;进一步依靠研究所作好信息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信息处陈胜同志在讲话中结合国办工作特点对中国社科院信息报送工作提出了建议。
在会上宣读了优秀信息和信息报送先进集体获奖名单以及《院报》供稿先进集体、优秀通讯员和好作者获奖名单。获奖单位和作者代表在会上作了发言。院属各单位主管科研的领导、科研处长、《院报》通讯员及获奖作者参加了会议。
(本刊通讯员 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