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电网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其不管是在系统的组成方面,还是在内涵上均与传统电网大相径庭。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光纤替代了传统的电缆,在有效评估继电保护系统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继电保护系统的构造及其元件进行的。这主要是因为该因素能够影响到电网的稳定运行,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与整个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息息相关。基于此,本文对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及可靠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
在我国近年来变电站的智能改造过程中,继电保护技术始终是智能变电站的核心技术之一。具有高度可靠性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网络架构,对于保证变电站运行的安全与可靠,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实现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目标,我们更应当加强对继电保护领域相关技术的研究与探索,以促进智能变电站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概述
智能变电站就是通过采用具有先进性、可靠性以及集成环保性能的智能化设备,并注入新型的信息化思想,将整个变电站的信息进行有效地、及时的采集、测量、控制及保护功能,并最终实现整个平台的网络化、信息共享化等等。当然,就目前而言,由于智能变电站在我国的兴起较晚,因此,其还是处于一种建设发展阶段,但是其在运行过程中已经将其层级性清晰地呈现出来。智能变电站又包括过程层、间隔层以变电站控制层等几层,其中过程层主要由一次设备以及各种智能组件组成,主要担任的是对整个变电站的电能分配以及变换传输等,而变电站控制层则主要实现的是对整个自动化系统等几个系统的控制,从而实现整个站的数据采集和监视和控制。
继电保护是一种智能装置,担负着电网的安全可靠性运行。一旦电网出现异常,保护装置能迅速向运行值班人员发出报警信号,提醒他们采取措施、排除故障,维护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可以说现代的微机继保装置已经不单单只有保护功能,而是具有了半智能化的功能,能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记录电网运行数据、对电网可能的故障做出预测等功能。在电力系统中,一旦给继保装置设定好相应的保护,继保装置变会按照设定的要求进入保护状态,实时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监视,一旦系统运行达到设定保护动作要求,继电保护装置便会可靠动作,而系统正常时保护装置的可靠不动作。
2继电保护装置的局限性
2.1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局限性
智能变电站最常出现的故障就是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该故障不但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若是在继电保护装置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没有对其进行过检修以及维护,会对其本身的性能产生影响,有可能出现继电保护装置不受控制的情况,从而对其他设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智能变电站。
2.2继电保护装置自身的局限性
在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中,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非常高。若是在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不过关,其所可以使用的时间就会减少,在环境比较恶劣的时候,有可能出现失灵的情况,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中就会出现故障,从而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也会波及到相关的设备。
在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中,其中每个零件或者设备都有可能出现故障,但是这些零件或者设备出现故障的话会直接影响到继电保护装置,导致其也相应的发生故障,进而影响到整个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若其他零件或者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继电保护装置产生问题时,大多数技术人员采取的措施是第一时间维修其他的零件或者设备,却忽略了继电保护装置自身的故障排查,导致最后的问题不能被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可靠性的对策
3.1增强外部二次回路保护,定时检修
近年来,基本上发生误动都是由保护装置外部原因所引起的,因为保护装置不稳定的性能引发的误动是很少发生的。这说明当前继电保护使用的CPU芯片性能相对十分稳定,所以我们在检验工作时,应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到对继电保护设备实行状态检修上。继电保护装置需要建立很多的配套工程,我们知道这需要过渡,相信这是继电保护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
3.2做好间隔层继电保护
为了提高间隔层继电保护质量,提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就必须将双重化系统灵活应用到变电站继电保护中,实现后备装置的集中配置。后备保护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保护开关失灵并保护后备设备,而且还可以加强相邻连接线路及对端母线的保护,然后可以用后备电流技术精确地诊断电网运行问题和故障,及时解决跳闸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除此之外,还可以实现全站全部电压的等级集中配置,可以进行技术调整,安全满足电网运行功能的要求。
3.3环形网络结构法
环形网络结构法就是间隔智能终端会提供信息,母差保护装置就会接受到来自网络传递的信息,如果使用采样值组网,母差保护装置同样会接收到经过合并后的间隔数据。当母差保护动作将出口信息发送给各间隔智能终端后,由于网络报文流量的大小是不确定,就会限制住母差保护装置的容纳量。由于过程层的交换机要承担比较多的报文,但是每一台交换机接入的单元信息数量己经超出,这就使可靠性降低。因此,要合理设置交换机的装置和光纤口,另外,接入单口时要限制合并单元的数量,可以使用对多交换机或者千兆交换机来分担带宽,进而确保交换机能够接受更多的间隔采样,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3.4在过程层中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在过程层中开展继电保护工作的时候,主要对系统的迅速跳闸以及输电线和变压器进行保护,达到降低电网运行风险的目的。在过程层中,主保护定值的波动性较小,因此即便电力系统出现了问题,它的波动性也不会改变,这就能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但是在设备大量应用的时候,必须将开关设计与硬件分离开来,从而才能更好地保护其独立性。更好地保护输电线和母线。因此,为了提高其可靠性,应该利用多端线路对变压器和母线进行保护。
3.5加强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为了使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必须不断提高其对故障排除的效率,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数据表格和图形已经很难满足对继电保护故障进行监视的要求了。因此,必须加强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应用,对信息中的故障进行可视化的分析,因为信息传输中的故障在智能电网中最常见。在对错误的信息进行排查是要确保故障波和中间节点文件中的数据相同,因此可以采取可视化的方式来回访故障录波,从而找出发生故障的地方。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正常运行能够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保障,电力变动会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还会给工业生产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能够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因此,相关部门不断提升智能变电站机电保护的可靠性,为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奠定基础,进而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不会因为电力环境不佳而受到影响,推动我国社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迎春.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措施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0)
[2]费姗姗.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7,8(16)
[3]唐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探析[J].电子世界,2017,(12)
[4]王胜男.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及可靠性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07)
论文作者:杨颖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可靠性论文; 电网论文; 继电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