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静[1]2016年在《改性β沸石催化顺酐酯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顺丁烯二酸二丁酯,别名马来酸二丁酯,是化工合成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在增塑剂、涂料、医药、化妆品、石油、造纸、等领域。马来酸二丁酯,由顺丁烯二酸酐与正丁醇酯化生成,传统工业生产以无机酸作催化剂,腐蚀性强,后处理繁琐,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新型绿色催化剂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β沸石因其独特的三维12元环交叉孔道结构,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耐酸性强,易掺杂金属原子,催化性能优良,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直接合成的β沸石骨架硅铝比范围较小,酸中心较少,较小的孔道尺寸又限制了反应物、中间产物和产物的传输,使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为了适应更多的催化反应,必须对β沸石进行改性,以提高β沸石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本文主要对β沸石进行了酸改性、金属改性和孔道结构改性,并应用于顺丁烯二酸酐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为了探究改性沸石催化性能与其物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还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N2物理吸附、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程序升温脱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紫外拉曼光谱等手段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和表面酸性进行了表征。以硝酸作酸改性剂,采用离子交换法,用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硝酸处理母体β沸石。实验结果表明,当硝酸浓度低于0.3 mol/L时,β沸石的非骨架铝和半骨架铝原子被脱除;当硝酸浓度大于0.3 mol/L时,可以同时脱除非骨架铝、过渡态铝和骨架铝原子。因此,硝酸改性后,β沸石的酸量和孔道结构都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硝酸浓度的增大,改性β沸石虽然保持了原有的晶型结构,但结晶度下降越来越大,而且随着被脱除的铝原子数逐渐增多,改性沸石总酸量逐渐减小,比表面积、微孔孔容也呈下降趋势。为了提高β沸石的催化性能,本文采用离子交换法对β沸石进行了骨架内和骨架外锡改性研究,以顺丁烯二酸酐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为催化性能评价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骨架内改性效果较好,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显着提高,顺丁烯二酸酐的转化率高达98%,目标产物马来酸二丁酯的产率可以达到97%以上。这主要是因为通过骨架内改性,大量Sn原子进入沸石骨架并以四配位形式存在,形成大量Sn-O-Si路易斯酸活性中心,不仅提高了改性沸石的催化活性,还大大了沸石的水热稳定性。为了改善β沸石的孔道传输限制,本文以De-Al-Beta沸石为硅源,结晶四氯化锡为锡源,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作介孔模板剂,成功制备了多级孔Sn-Beta分子筛。多级孔Sn-Beta分子筛兼具微孔和介孔结构,对于顺丁烯二酸酐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这主要归因Sn-O-Si Lewis酸中心和介孔孔道。因此,对于马来酸酐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而言,改性催化剂的酸性质和孔道结构共同影响其催化性能。
谭文渊[2]2016年在《天然沸石的改性与表征及其去除生活废水中LAS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现今我国江河湖泊等多种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大大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不利影响。为了更好的倡导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针对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开发经济、环保、高效的处理方法刻不容缓。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是一种重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通常作为家庭合成洗涤剂、清洁剂、去污粉等的配制成分,用途十分广泛,每年我国消耗的LAS总量超过100万吨。由于LAS的广泛应用,每年都有大量的LAS进入各种水体之中,在自然环境中LAS须20-22天方能降解完全,且会在环境中和生物体内有累积,对动植物有较大的毒害作用,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成为目前环境中最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有机污染物,其环境行为及环境效应受到普遍关注。我国天然沸石种类多,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具有多种特殊理化性能,在水处理及催化领域已有广泛应用。但天然沸石孔道容易被细碎颗粒堵塞,且沸石中铝氧结构带负电荷且具有极强的亲水性,为了实现沸石对污染物的处理,常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处理。本文主要致力于改性天然斜发沸石吸附去除水中LAS,及以生物沸石填料柱去除LAS的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分析测试方法研究。研究了紫外光度法测定水体中的LAS含量和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水体中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MAB)的含量,探讨了吸收波长、测定时间、pH值及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加标回收率、稳定性和检测限,以及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对方法的干扰。结果表明,LAS浓度在0-60.00 mg/L范围内得到线性方程y=0.0329x+0.0835,R2=0.996,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5.35%一96.7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 ≤1.32%,检出限为0.36 mg/L;CTMAB浓度在0-40.00 mg/L范围内线性方程为y=0.0022x+0.0006,R2=0.999,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6.60%-97.6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0.31%,检出限为0.18 mg/L。直接光度法测定LAS和导数光谱测定CTMAB方法操作简单、测试速度快、精密度高、稳定性好、检出限低,但LAS和CTMAB共存时对测定干扰大。为此,本文还考察了采用电喷雾质谱法(ESI-MS)法测定LAS和CTMAB,结果表明,LAS和CTMAB在0.050-5.00 mg/L范围内的MS工作曲线分别为y=979.13x+374113和y=850.53x+413499,R2都为0.996,线性关系良好,但对仪器和操作水平有较高要求。本文中LAS和CTMAB的测定方法将用于沸石改性和LAS废水处理过程中的LAS和CTMAB含量测定。2.开展了天然沸石改性及表征研究。天然沸石(Z)经碱液处理,制得P型沸石(PZ),再用CTMAB对天然沸石和P型沸石进行表面修饰,制得有机改性沸石(ZC和PZC),并采用SEM&EDS、XRD等仪器对沸石进行表征,对比研究沸石在改性前后微观形貌和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沸石经碱液处理后表面分布着较规则的球型颗粒,硅铝比下降,物相组成基本没有变化,零净电荷点升高,比表面积和孔径增大;CTMAB修饰后,沸石表面被一层灰色物质所覆盖,红外测试在2920 cm-1及2850 cm-1处出现了CTMAB的-CH2和-CH3产生的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天然沸石相同位置无明显峰出现,说明沸石经改性处理表面已经负载了CTMAB;经含量测定及元素分析,确定沸石的改性剂CTMAB负载量,ZC为12.25 mg/g,PZC为25.31 mg/g。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测试证明了PZ在微观形貌及性质相对于z已经发生了变化,ZC和PZC都负载了CTMAB,但PZC的负载量明显多于ZC。3.沸石的表面性能研究。采用反气相色谱(IGC)法,以叁氯甲烷等极性小分子和直链非极性的饱和烷烃为探针分子,研究Z、PZ、ZC、2PZC的表面吸附自由能、色散作用自由能及酸碱作用自由能。沸石经碱液处理后对正辛烷的吸附自由能从383 K的18.88kJ/mol增大至21.24 kJ/mol,经CTMAB修饰后降为15.90 kJ/mol,对其他探针分子在不同温度下也呈现着同样的升降趋势;在383 K,天然沸石色散能为34.59 mJ/m2,碱液处理后色散能增大为38.95 mJ/m2, CTMAB修饰后降为27.90 mJ/m2;天然沸石的弱酸性位在碱液处理后增强,CTMAB修饰后酸性位减弱。通过对Z、PZ、ZC、PZC表面性能的测定,说明了沸石表面的吸附自由能大、色散能高、酸性位强可以使沸石表面负载更多CTMAB,越多的CTMAB覆盖在沸石表面,使得沸石表面吸附自由能和色散能更低,酸性位更弱。4.ZC和PZC对LAS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研究。研究了ZC和PZC对溶液中LAS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吸附动力学、热力学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振动吸附平衡时间为4 h,温度为20℃,pH=2时,达到最佳吸附量分别为9.12和23.07 mg/g,温度从20℃升高至50℃,吸附量降为6.91和15.44mg/g。ZC和PZC对LAS吸附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7.10 mg/g和12.66 mg/g,推测吸附过程主要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PZC具有更好的动力学性能,其吸附速率常数大于ZC。PZC吸附LAS过程中的表观活化能为53.66 kJ/mol,吉布斯吸附自由能ΔG0为6.22 J/mol。PZC在吸附过程中CTMAB溢出量为0.31 mg/g,为ZC的叁分之一。该类改性沸石在处理LAS废水中将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5.开展了SBR系统降解LAS和沸石填料柱处理LAS研究。自制了SBR处理系统,优化了SBR处理条件,并用于LAS废水处理研究,探讨了降解动力学;根据SBR降解的金属离子促进作用,制备了锰离子改性天然沸石填料柱用于LAS废水处理,考察了处理条件,讨论了沸石填料柱对废水中LAS的处理模型。结果表明,当5 L活性污泥中LAS初始浓度为10.00 mg/L左右时,最佳曝气量为0.2 m3/h, pH值为7,降解时间14 h, LAS去除率可达82.16%。Mn2+、Na+对活性污泥处理LAS能力有明显提高,LAS去除率分别达到90.94%和85.44%,降解动力学方程为v=8.06x10-S×S/(0.81+S);填充沸石滤层高度为150 cm为宜,滤速为3.02 mL/min,处理浓度为10.0mg/L的LAS模拟废水,天然沸石和改性沸石填料去除率分别为51.60%和72.10%。通过实验对沸石填料柱处理LAS废水动力学模型参数的确定,得出天然沸石和改性沸石填料处理模型为:和该结果为LAS类废水的处理工艺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杨俊召[3]2010年在《β沸石改性影响及其酸性表征技术研究动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β沸石的结构和性能,举例说明不同改性方法(负载阳离子、水热处理、酸处理)都能起到改善β沸石催化性能的作用。利用酸性表征技术可以对改性前、后β沸石的酸性变化作出定性和定量分析。叙述了几种β沸石的酸性表征技术。
赵培侠[4]2005年在《改性β沸石催化二异丙苯异构化反应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间苯二酚在许多行业中的广泛用,市场对间苯二酚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在间苯二酚的生产工艺中传统的方法是苯磺化法,该法使用大量的强酸强碱,设备腐蚀严重。在环保日益严格的今天,间二异丙苯氧化法将是间苯二酚合成工艺的发展的主流。这就对间二异丙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二异丙苯混合物一般存在于苯酚—丙酮装置,苯与丙烯合成异丙苯等一系列的副反应产物中,所以使用环境友好催化剂沸石分子筛进行异构化反应使对二异丙苯通过异构转化反应转化成间二异丙苯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本文在β沸石上对二异丙苯异构化进行了研究。 首先在HY、HZSM-5、HMCM-41、HMCM-22和Hβ沸石催化剂上,在同样的反应条件下进行二异丙苯异构化反应,结果表明Hβ沸石对该反应的催化活性高,间二异丙苯的选择性好。对硅铝比以及实验条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随着硅铝比的增加对二异丙苯的转化率下降,间二异丙苯的选择性增加,间二异丙苯的收率先增加然后减小;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对二异丙苯的转化率逐渐增大,间二异丙苯的选择性逐渐降低,间二异丙苯的收率先增大后减小,异丙苯的含量逐渐增大;提高质量空速,对二异丙苯的转化率下降,间二异丙苯的选择性增加;适应的反应温度是170~210℃,压力为3.5MPa,空速为2-3h~(-1);还考察原料对二异丙苯异构化的影响,采用样品1和样品2,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在同种催化剂上进行异构化反应,结果表明原料对该反应影响不太明显。 本课题主要采用有机酸和有机酸铵盐对β沸石进行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GC、X射线荧光分析XRF、NH_3-TPD、吡啶吸附IR光谱、~(29)SiMAS NMR和~(27)Al MAS NMR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改性后的Hβ沸石的物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机酸及其铵盐对β沸石进行改性,不但可以提高样品结晶度还可以有效限制骨架铝的脱除;经柠檬酸或柠檬酸铵改性可以使Naβ中的Al (S4R,SiteA)转化成Al(S6R,SiteB),而硝酸铵改性的β沸石中只发现一种骨架四面体;硝酸铵和柠檬酸铵改性后,少量的骨架铝转化为非骨架铝并存在于孔道内,而经过柠檬酸改性后,这部分非骨架铝被带出孔道。采用柠檬酸铵盐对β沸石进行改性还可以提高β沸石中的L酸量和强B酸量。 通过对改性后β沸石的催化性能的考察知,以酒石酸铵改性后的Hβ-TA2(酒石酸铵改性)的催化性能最好,对二异丙苯的转化率为52.92%,同时保持较高的间二异丙苯的选择性(间二异丙苯选择性为73.61%),间二异丙苯的收率达到62.32%。
刘爱全[5]2003年在《β沸石改性及催化性质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盐酸酸洗脱铝及NaAlO2铝化对Hβ沸石进行改性,考察了盐酸溶液浓度对沸石骨架脱铝和表面酸性的影响,以及铝化溶液中NaAlO2浓度和PH值对铝化效果的影响。红外光谱的结果表明,稀盐酸溶液主要脱除非骨架铝和过渡态铝物种,浓盐酸溶液还可以脱除Hβ沸石的骨架铝;酸洗沸石样品的表面酸量随盐酸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铝化后铝物种重新回到了沸石骨架,但存在不同程度的骨架破坏和转晶,当NaAlO2浓度为0.5mmol/g.cat、PH为10时铝化的效果较好。再增大NaAlO2浓度和溶液的PH值容易转晶为更为稳定的方沸石晶型。为考察盐酸脱铝β沸石的催化性能,本文还用脉冲微反技术研究了脱铝过程对邻二甲苯异构化反应、异丙苯裂解反应和正十六烷裂解反应的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邻二甲苯异构化反应活性存在一个最大值点,对应的盐酸浓度约为0.04 mol/l;酸洗β沸石对异丙苯和正十六烷裂解反应的催化活性都很高;吡啶吸附-脱附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说明沸石对正十六烷裂解反应是B酸催化。
袁良经[6]2001年在《β沸石改性》文中提出本文采用酸洗脱铝,再铝化法对β沸石进行改性,并用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法、正丁胺滴定法以及各种模型反应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经有氧焙烧脱模板剂的β沸石用一定的HCI溶液处理可以实现骨架脱铝,酸洗过程中首向先脱除的是非骨架铝和半骨架铝,然后是骨架铝。将酸洗脱铝过后的β沸石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实现再铝化。当PH=8、NaAlO_2浓度为0.5mmol/g.cat、150℃晶化、晶化160小时,再铝化效果最好,而且能保持β沸石晶型。PH值大于12容易导致转晶,温度高于150℃容易转晶,晶化时间长于160小时容易转晶,NaAlO_2浓度高于4mmol/g.cat容易转晶。转晶均转为方沸石晶型。
李柄楠[7]2009年在《乙醇为烷基化剂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对由乙醇脱水制取乙烯,再由产物乙烯直接与苯烷基化反应制取乙苯的连续化工艺路线展开研究,找到其适宜的工艺条件。并对催化剂中所含微量水对反应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考察。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子筛催化剂上进行的乙醇脱水反应制取乙烯气体,其中主要考察了温度和空速对反应的影响,最终确定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温度250℃、反应空速1 h-1、反应压力为常压。在此条件下进行脱水反应,乙醇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4%以上,乙醇的利用率可以达到91%以上。利用响应面分析实验法(RSM),对β沸石改性催化剂及MCM-22改性催化剂上进行的苯的烷基化反应进行工艺探究,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验验证,最终确定适宜的工艺条件。以β改性分子筛作为催化剂时的适宜条件为温度154℃;空速2 h-1;乙烯和苯的物料摩尔比1:3。在此条件下进行烷基化反应,得到苯的转化率为56.274%,乙苯的选择性为86.592%。以MCM-22改性分子筛作为催化剂时的适宜条件为温度150℃;空速3.8 h-1;乙烯和苯的物料摩尔比1:6。在此条件下进行烷基化反应,得到苯的转化率为20.142%,乙苯的选择性为94.673%。所得实验值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相差极小,故采用RSM法优化模拟的苯与乙烯在β沸石改性催化剂及MCM-22改性催化剂条件下的烷基化反应实验条件参数准确可靠,具有实用价值。原料中的微量水对催化剂的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微量水会在反应进行过程中占据催化剂的酸活性位,使得催化剂迅速失活,故在生产中要确保物料的纯度。
翟玲娟[8]2009年在《改性Hβ沸石催化BEA脱水合成2-乙基蒽醌》文中研究说明2-乙基蒽醌(2-EAQ)是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感光化合物、染料和降解树脂的主要原料和中间体。随着双氧水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对2-EAQ的需求量迅速增加。2-EAQ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包括两步,首先是乙苯和苯酐在AlCl_3或HBF_4的作用下得到中间产物2-(4'-乙基苯甲酰基)苯甲酸(BEA),再经发烟硫酸或浓硫酸催化脱水闭环得到2-EAQ。该工艺产生的大量废酸,不仅腐蚀设备,且污染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本论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方法合成的β沸石的催化性能;柠檬酸浸渍改性Hβ沸石后水洗和焙烧对其催化BEA脱水闭环合成2-EAQ反应性能的影响;酒石酸、苹果酸、丙二酸、柠檬酸等有机酸改性处理对Hβ沸石催化性能的影响;尝试在高压釜和固定床工艺中由苯酐与乙苯-步反应直接合成2-EAQ,并对其过程的活化能进行了理论计算,进而推测其反应机理。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催化剂晶粒尺寸及分散度对反应影响明显,晶粒越小,分散性越好,越利于分子的扩散,原料与催化剂能接触充分,产物可快速由催化剂孔道内扩散出来,催化剂的活性越高。2、采用柠檬酸浸渍改性Hβ沸石,浸渍结束后,水洗处理会洗掉催化剂表面及孔道内残留的柠檬酸和部分非骨架铝,使催化剂的孔道相对畅通,并保留适宜的酸中心,以其为催化剂,BEA的转化率为96.5%,2-EAQ的选择性为96.0%。3、分子中含羟基的有机酸在改性沸石分子筛的过程中,能起到适当的补铝作用,使其保留适当的活性中心。以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和丙二酸改性的Hβ沸石为催化剂,BEA的转化率和2-EAQ的选择性均在95%以上。4、BEA脱水闭坏生成2-EAQ的反应需要适宜浓度和强度的酸中心,酸量太多,酸强度太高,会导致BEA分子间的脱水,生成大分子物种,导致催化剂失活;若催化剂的酸中心数量较少,则不能够提供足够的活性中心,反应不充分,导致催化剂的活性较低。5、在高压釜和固定床工艺中利用苯酐和乙苯一步反应直接生成2-EAQ,得到苯酐的最高转化率为16.5%,产物选择性达到91.0%。6、计算了苯酐与乙苯反应合成2-EAQ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苯酐解离成C~+一步反应的活化能Ea=92.83 kJ/mol,能量最高,是总反应的控制步骤。
游军杰[9]2003年在《改性β沸石催化剂上环己酮肟贝克曼重排反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己内酰胺是制造聚酰胺6纤维(尼龙6)的重要原料。目前,工业上都是采用浓硫酸作催化剂,通过贝克曼重排反应生产ε—己内酰胺。由于浓硫酸的使用,不仅生成大量低价值的硫酸铵副产物,而且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及安全问题。为此,本文选用可替代该工艺的环境友好绿色工艺,以固体酸为催化剂,研究环己酮肟的气相贝克曼重排反应来制备己内酰胺。 首先,采用了叁种不同改性方法处理β沸石:(1)用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处理Hβ沸石(Si/Al=14),得到Si/Al比分别为18、22、32、80的β沸石;(2)用溶液浸渍法在Si/Al为14和80的β沸石上分别负载不同量的硼酸,得到8种不同的催化剂;(3)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将不同量的正硅酸乙酯分别浸渍在Si/Al为14和80的β沸石上,得到8种负载SiO_2的β沸石催化剂。同时,对部分催化剂的物性(Si/Al比、比表面积、孔容)及酸性进行了测定。 其次,通过选定的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载气流量和不同种类溶剂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350℃,载气流量为30ml.min~(-1),合适的溶剂为乙醇。 在选定的反应条件下,分别考察了β沸石改性前后的反应性能。实验发现Hβ(Si/Al=14)沸石的活性较高,反应6小时后,环己酮肟的转化率仍保持为93.67%,但其产物选择性最高时也仅为44.45%。Hβ沸石经不同浓度的稀盐酸脱铝处理后,转化率均略微下降,但产物选择性得到提高。实验结果表明,β沸石的Si/Al越大,选择性越高,最高选择性达到59.51%。 实验发现,β沸石负载硼酸后转化率均降低。反应开始时,选择性较高,但是选择性不太稳定,随反应时间下降。Si/Al较大的β沸石上负载硼酸时,转化率和选择性都更高些。β沸石经正硅酸乙酯改性后,降低了转化率。反应开始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选择性较高,但是选择性不稳定,随反应时间下降。在51/Al较大的p沸石上负载硼,选择性较高,但转化率稍低。在51/Al比为80的p沸石上负载4wt%的硼酸反应2小时,选择性最高达63.99%。总之,增加p沸石的硅铝比,可以显着改善催化反应性能以提高产物选择性。对负载型p沸石催化剂,硅铝比较大的p沸石负载效果较佳,但需要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 鉴于日沸石催化剂上存在着明显的反应失活现象,本文还考察了p(0 .2MHCI)沸石活性在24小时内的的变化规律,发现环己酮肠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符合方程x二103.69xe一0.0“’8‘,得到失活因子b二0.02185一’。反应24小时后的失活催化剂在500oC下用空气吹扫2小时后,活性得以恢复,表明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可重复再生使用。用溶液抽提法和色质联用仪分析的结果表明,由于在催化剂表面上发生高度结焦,进而减少了反应活性位。这是造成p沸石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刘志华[10]2012年在《高稳定性改性β分子筛催化醚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β沸石分子筛由于其独特的三维十二元环孔道结构体系,而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选择吸附和催化性能,且其具有结构和性能的可修饰性,在石油化工、环境保护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醚化反应中沸石分子筛逐渐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醚化催化剂。本文采用酸洗脱铝对β沸石分子筛进行改性,以乙醇与叔丁醇为原料,在不同工艺(乙醇与叔丁醇摩尔比、空速、反应温度、酸浓度及酸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的条件下,以树脂D-06催化剂作为参照物,比较β(HCl)、β(柠檬酸)和β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在醚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盐酸改性的β沸石分子筛的催化反应活性要高于树脂、β(柠檬酸)及β沸石分子筛的催化反应活性,ETBE收率可达到41.30%。在最优工艺条件下,以树脂D-06催化剂作为参照物,考察了β(HCl)、β(柠檬酸)、β沸石分子筛的使用寿命。结果表明,树脂D-06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最长,β沸石分子筛的使用寿命最小为70h,β(HCl)使用寿命为105h,β(柠檬酸)使用寿命为115h。采用傅立叶红外色谱、X-射线衍射及N2吸附-脱附技术表征β沸石分子筛,结果表明,无论是盐酸还是柠檬酸改性的β沸石分子筛,在酸洗过程中均是先脱除非骨架铝和过渡态铝,然后是骨架铝;不同的是在相同酸浓度的条件下,盐酸处理β沸石分子筛的脱铝程度要比柠檬酸明显,除盐酸及柠檬酸脱铝外,柠檬酸处理β沸石分子筛还存在补铝作用。
参考文献:
[1]. 改性β沸石催化顺酐酯化的研究[D]. 张静静. 山西大学. 2016
[2]. 天然沸石的改性与表征及其去除生活废水中LAS的应用研究[D]. 谭文渊. 成都理工大学. 2016
[3]. β沸石改性影响及其酸性表征技术研究动态[J]. 杨俊召. 山西化工. 2010
[4]. 改性β沸石催化二异丙苯异构化反应的研究[D]. 赵培侠. 大连理工大学. 2005
[5]. β沸石改性及催化性质的研究[D]. 刘爱全. 北京化工大学. 2003
[6]. β沸石改性[D]. 袁良经. 北京化工大学. 2001
[7]. 乙醇为烷基化剂的工艺研究[D]. 李柄楠. 北京服装学院. 2009
[8]. 改性Hβ沸石催化BEA脱水合成2-乙基蒽醌[D]. 翟玲娟. 大连理工大学. 2009
[9]. 改性β沸石催化剂上环己酮肟贝克曼重排反应的研究[D]. 游军杰. 郑州大学. 2003
[10]. 高稳定性改性β分子筛催化醚化性能研究[D]. 刘志华.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