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姜山镇泰光中学 266604
德育教育永远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将德育教育有机地渗透于体育教育中更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不但可以改善学生的体质和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一、初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加以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父母长辈溺爱有加,更有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导致现在的初中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自我意识强、懒惰、自私、适应环境能力差,少数人甚至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是贯彻《条例》和遵循《标准》理念的需要,而且对于整个社会也极为迫切和重要。基于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有机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二、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体育课是以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活动为主体的课程,基于以上对初中生心理特征的理解,学生在体育课活跃的运动中,其思想觉悟、优点、弱点往往都会在言行上表露出来,因此教师可利用体育课的每一部分、每一个环节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全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体育课达到既可体育,又可育心的目的,把德育贯穿于全过程。当然,要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规范,德育必须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收到卓有成效的理想效果。
三、体育课渗透德育的几种方法
1.明确目的法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目的和意义做出简明扼要的阐述,让学生在思想上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为顺利实施教学做好铺垫。如“队列、队形”的教学中,教师先要阐述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然后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对在队列、队形中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教育他们在练习中要刻苦认真,遵守纪律,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2.适时表扬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所表现出的良好思想行为及时做出充分的肯定,对在练习中完成任务好的学生,教师可安排他们去进行一些他们所喜爱的球类项目练习,这样对其他学生是一种无形的鞭策。对以往表现差的学生要积极创造环境和机会,使他们有机会去闪光,并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做到一视同仁。
3.感染熏陶法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身体活动呈现各种姿态,其思想活动亦如此,在体力活动中出现的思想活动,往往是一闪而过,是很微小的,这就需要教师仔细观察,及时发现,积极引导,抓紧教育。让好的思想行为得以感染熏陶其他学生,从而使体育教学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
4.活动教育法
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都要承受极大的肌肉疲劳,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忍受的练习,将获得相应的回报,使他们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如做1分钟仰卧起座时,应该先告诉学生,当你做到35次时,肌肉就会感到酸痛,所以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否则你的成绩永远只能停止而不能进步,让他们在坚持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又如在中长跑的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向学生清楚明白地阐述“极点”这一生理现象,在他们练习出现“极点”现象时,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去战胜“极点”现象,逐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
5.竞争引入法
社会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出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体育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如在接力跑教学中,可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规定最后一组到达终点的同学要做俯卧撑,让学生认识到胜利和失败会带来的两种不同的结果。教师便可抓住时机,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鼓励他们在下一次的竞争中战胜对手。又如在球类项目中,也可把他们分成几个组,轮流进行比赛,打败的组没有参赛资格,其他组继续比赛,让他们在比赛中尽最大力量战胜对手,保证本组能继续打比赛,从而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
6.榜样激励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体育课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英雄模范人物以及教师所展示出的良好师德和表率作用来熏陶学生的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养成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7.场地设置法
体育课场地的布局和设置的整齐、合理、有趣,能给学生以文明、有序的气氛,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激发他们跃跃欲试的情趣。如在教跑、单双脚跳时,可以利用器械把场地设置成山谷、小河等,让学生时而穿过山谷,时而跃过小河,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情境氛围内,让学生的态度积极,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总之,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使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有机渗透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既“教书”又“育人”,让我们的体育课更科学、更和谐。
论文作者:刘祥鑫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学生论文; 体育课论文; 教师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论文; 思想论文; 目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