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冠心病患者的优质护理体会论文_刘敬红

浅析对冠心病患者的优质护理体会论文_刘敬红

大庆市人民医院 163316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使用优质护理来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4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后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对治疗起到了促进作用,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优质护理;冠心病患者;应用研究

冠心病是目前医疗领域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的临床病因复杂,致死致残率极高,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1]。脂质代谢异常是临床中该疾病的主要病因,患者的动脉内膜出现粥样物质,减少了血流,引起了心肌缺血,出现绞痛症状,危急生命[2]。单纯的进行药物治疗,无法让患者获得较好的效果,我院2012年至2013年进行了优质护理研究,对48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有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治疗冠心病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4例,男性为15例,年龄在43-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7±2.2)岁;女性为9例,年龄在41-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3±2.9)岁。对照组24例,男性为13例,年龄在43-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1±1.8)岁;女性为11例,年龄在44-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4±3.6)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8例患者中同时伴有高血压的患者为21例、同时伴有糖尿病的患者为18例、同时伴有肥胖的患者为9例。所有患者性别、年龄、伴有的病症等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冠心病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测患者血压、脉搏等变化,并对出现的并发症做出相应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护理方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压力比较大,会产生抑郁的心理,焦躁不安是常见的。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不安情绪进行安抚,为患者进行疑问解答,让其能够积极的接受治疗和预防工作,这样才能够降低复发的几率。

1.2.2 基本护理 入院后为患者提供温馨的护理服务,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患者情况进行了解,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制定。积极的进行并发症预防,让患者得到比较好的护理服务,增强用药安全性,改善患者的病情。

1.2.3饮食康复护理 冠心病患者因为身体的原因而会出现食欲不佳的情况,因此要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食物,改善患者的食欲,每一餐都应该要达到营养均衡,督促患者戒烟酒和不良生活嗜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1.3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经护理后临床症状消失,对护理结果非常满意。有效:患者经护理后临床症状较护理前明显减轻,对护理结果一般满意。无效:患者经护理后临床症状未消失或加重,对护理结果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24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后显效的为14例、有效的为9例、无效的为1例,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后显效为8例、有效的为12例、无效的为4例,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8±4.3)天,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6.1±3.9)天。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后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讨论:冠心病患者并非依靠药物治疗就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还需要对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特别是心理护理[3],对于改善病情起到了非常好的帮助,临床中的有效率比较高。

参考文献:

[1] 周敏,任正华.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进展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11,27(03):36-37.

[2] 董凌玲,戴莉.健康教育对中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2(19):117-118.

[3] 杨碧翠,姚景鹏.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2,24(23):113-114.

论文作者:刘敬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  ;  ;  ;  ;  ;  ;  ;  

浅析对冠心病患者的优质护理体会论文_刘敬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