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当中,心肺运动试验制定患者运动强度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需接受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将其均分成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则需按照心肺运动实验制定具体的运动强度,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生活质量对比无差异存在,但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运动康复治疗方式选择而言,医生按照心肺运动试验结果为其选择运动强度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脏运动康复;运动强度;心肺运动试验;生活质量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276-01
目前,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之下,我国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数量出现了明显增多,慢性心力衰竭也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1]。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心脏康复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关注,而心脏运动康复则成为其核心内容之一。心肺运动试验是一种非侵入性质的心肺功能评价方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2]。心肺运动试验主要是对患者运动过程当中的心电图、肺部通气功能以及心率、血压等指标进行记录,并且利用相应的数据计算其心肺功能,进而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判定[3]。我院将这一方案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运动康复相结合,收到较好的反馈效果,现根据研究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4月—2018年2月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临床诊治的心脏疾病患者当中选择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实验,本次研究得到我院相关部门的审批,且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知情。患者的纳入标准为: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得以确诊、一般资料完整、自愿入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不足45%患者。患者的排除标准如下:精神功能障碍患者、肺部血管疾病患者、慢阻肺患者、临床资料不全患者、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栓性静脉炎患者、意识紊乱患者、无家属监护患者、严重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参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象。参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为49—72岁;观察组患者当中男性为26例,女性为20例,其年龄最小47岁,最大7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后无差异存在(P>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需接受常规干预,医生对患者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包括其基础疾病、合并症、心血管症状等,并且为患者选择药物、心理、运动、营养等康复方式,对患者进行基础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所患疾病,帮助患者选择健康生活方式,还要对其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纠正。
观察组患者则需要在上述基础上接受心肺运动试验,医生以此为基础为其制定运动强度,中等负荷的运动强度为80%无氧阈水平,高负荷运动强度则为无氧阈以上Δ50%功率强度。患者的运动时间为每日半小时,并且加上5min的热身运动以及5min修整期,共计40min。患者每周需要进行5d运动,运动治疗的周期为12周[4]。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类型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选择QOL量表进行统计,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的相关数据需接受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患者的计量资料表示为(),若相关数据对比后结果显示P<0.05,即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QOL评分对比分析()
从上表1中所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前QOL分值对比无差异,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分值明显提高,且远高于参照组对象。
3 讨论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加上老龄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流行趋势变得十分明显,从而导致心血管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在心血管疾病患者当中,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数量相对较多,心力衰竭是各类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期,会给患者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十分关键,医生需要对患者实施精准度较高的个体化运动方案,为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以及运动时间等,特别是运动强度,直接关系到患者进行运动时的安全性以及运动效果。我院针对此类患者选择心肺运动试验来制定运动强度,心肺运动试验可以对患者的整体功能进行评估分析,可以对患者心肺以及调控进行综合处理,确保肌群代谢在人体中的互相联系,并且重点强调患者心肺代谢功能客观定量的检测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只有接受心肺运动试验,医生才能为其选择针对性更强的运动方式,这样才能让患者通过科学的运动去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其自身内皮功能,降低患者心脏交感神经的张力,不断提高其骨骼肌肌力以及耐力等,对患者骨骼肌氧化酶活性进行改善,进而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不断提高其心排出量,患者的左心室重构会得到显著改善。与此同时,患者接受心肺运动试验之后,该实验可以将患者心脏运动康复治疗的效果敏感、准确地反应处理,为医生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以便进行运动方案的调整等,确保患者心脏运动康复治疗的整体有效性。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患者入院后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心脏康复治疗。在对比相关数据后可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对比后无差异存在,但是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QOL量表评分明显提高。
结语:
对于临床患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运动康复方案选择来讲,利用心肺运动试验去制定患者运动强度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得到显著提高,该方案可在临床中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林芳,吴屹,彭小菊,唐伟,胡小红.心肺运动试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制定和运动康复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7,26(21):85+87.
[2]张振英,孙兴国,席家宁,葛万刚,李浩,刘艳玲,冯静,姜立清,高华.心肺运动试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制定和运动康复效果评估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7):2061-2067.
[3]李四维,徐浩,陈可冀.心肺运动试验在心脏康复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04):331-333.
[4]张振英,孙兴国,席家宁,刘艳玲,冯静,姜立清,高华.心肺运动试验制定运动强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运动康复治疗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5):4302-4309.
论文作者:沈建忠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心肺论文; 心脏论文; 强度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两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