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戴驹一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 要】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运用彩色多普勒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颈部淋巴结疾病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85例患者中,共100个淋巴结,其中28个为转移性淋巴结,占28.0%,36个为淋巴瘤,占36%,12个为结核性淋巴结,占12%,24个为反应性淋巴结,占24%;但是不同类型淋巴结的RI值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颈部淋巴结疾病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准确判断淋巴结性质,有助于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诊断

淋巴结作为身体比较重要的一个免疫器官,具有免疫、增殖以及过滤作用,淋巴结肿大作为多种疾病的共有特征,任何抗原刺激都容易诱发淋巴结应答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检查方法,对颈部淋巴结肿大是否出现转移或为恶性,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本文研究了彩色多普勒超声运用在颈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5例颈部淋巴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2-78岁,平均(48.9±15.6)岁,其中40例为男性、45例为女性,所有患者均经活检检查确诊。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操作如下:选择SonoCT5000、IU22及LOGIQ9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运用高频探头,设置频率,一般为10MHz,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垫一个软枕在肩部,使颈部肿块充分暴露,按照常规方法,对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后壁回声、内部回声、形态边缘轮廓、大小以及部位等进行仔细观察,并且对短径(S)和长径(L)进行测量。同时,运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计算法(CDPI)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对病灶及周边的血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对于颈部淋巴结较多的患者,应该根据最大病灶的动脉流带,对各指标数进行计算。

1.3多普勒血管模型

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作为基本依据,对病变淋巴结的血管模式进行分型:①边缘型:淋巴结边缘出现血流信号,血管扭曲、相对细短,且分支少而细或未见到分支;②中央型:淋巴结中央出现血流信号,经多切面扫查,结果显示这一血流信号不是来自于淋巴结门部;③淋巴门型:血流信号顺着淋巴门分布,呈高回声,并且出入淋巴结具有粗大的血管,有一定的长度,或者可见放射状或树枝状分支时,提示为淋巴门血管;④混合型:同时出现至少上述两种及以上血流类型[1]。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4.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二维超声表现

在超声图像中,可见良性反应性淋巴结改变呈均匀性、弥漫性,且良性淋巴结比值>1.8,所以大部分淋巴结可以保持正常形态和原有结构。同时,大部分结核性淋巴结皮质增宽呈现出不均匀特点,髓质强回声移位或消失,门部与中心偏离;L/S<2,具有较低的回声,并且大多数为互相融合,中心部出现液化坏死区。大部分恶性肿大淋巴结L/S<1.8,出现互相融合现象,更趋于圆形,并且大多数恶性淋巴结回声呈髓质强回声消失或变窄,皮质增宽,具有非均匀性特点。

2.2彩色多普勒表现

本组的85例患者中,共100个淋巴结,其中28个为转移性淋巴结,占28.0%,36个为淋巴瘤,占36%,12个为结核性淋巴结,占12%,24个为反应性淋巴结,占24%;但是不同类型淋巴结的RI值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通常情况下,在淋巴结影像学检查中,超声诊断作为无需对比剂、经济实用、无辐射、无放射性以及操作简单的一种显像方法,尤其是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不仅可以对淋巴结的内部回声、数量、大小以及形状等进行清晰辨别,还可以在触诊时,不受到相邻血管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2]。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大部分反应性淋巴结为慢性淋巴结炎,临床症状如纳差、不适、寒战、发烧等不明显,皮髓质明显增长,L/S>2,一般门部居中,髓质宽,淋巴结没有出现融合,且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结果显示RI<0.7,淋巴门血流信号不明显。儿童和青年为淋巴结结核的高发人群,其全身症状明显,在超声检查中,可见髓质强回声移位或消失,皮质增宽呈不均匀特点,因为化脓性和结核性淋巴结内坏死硬化,血管破坏或推移,所以淋巴结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而顺着淋巴结周围,出现血流信号,呈现出包绕状[3]。同时,大部分转移性淋巴结和淋巴瘤RI>0.06且L/T<2,其原因可能与生物学行为有关。一般情况下,转移性淋巴结与淋巴瘤互相融合,出现诸多恶性行为如周围血管受侵、包膜侵犯以及中心坏死等,大部分学者认为与纵径相比,横径的价值较高,以横断面>1cm作为标准,提示为转移性或恶性的准确率较高,约为91%-95%左右[4]。此外,阻力指数较高是由于瘤细胞对小血管壁造成侵犯,使血管内瘤细胞注射或血管变细狭窄、紊乱,并且晚期血管闭塞后,往往无法测及到血流,这也是较大肿物通常呈现出少血流型的一个重要因素[5]。

综上所述,在颈部淋巴结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对淋巴结性质进行准确判断,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晓来,李建平.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结核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04(22):626-628.

[2]李丽,张旭.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10,11(19):71-72.

[3]陈邦涛.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05(20):111-112.

[4]邓敏君,冯宁娜.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2(19):87-88.

[5]孙杰,明睿.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肿大淋巴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 中外医疗,2015,35(15):179-180.

论文作者:戴驹一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6

标签:;  ;  ;  ;  ;  ;  ;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戴驹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