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木工程施工教学课程改革的相关思考论文_吴晓锐

关于土木工程施工教学课程改革的相关思考论文_吴晓锐

广东理工学院 广东肇庆 526100

摘要:教育教学科技的发展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科技技术环境,在多种技术的支持下,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需要进行变革,不断的创新实践活动,方能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进步。土木工程专业通常需要大量的实践,然而受限于学校实验室的建设、教师指导等因素,学生们的实践相对较少,影响了学生对该专业的了解。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土木工程施工教学课程需要改革,以提升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成效。本文分析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改革策略。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教学课程;改革

引言

《土木工程施工》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本论文针对《土木工程施工》具有的特点与目前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革方案,并为《土木工程施工》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也为类似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参考。

1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特点

(1)综合性强。《土木工程施工》分为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两部分,施工技术包括土方工程、桩基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等内容;施工组织部分包括建筑施工组织概论、流水施工原理、网络计划技术、单位工程组织设计、施工组织总设计等内容。内容复杂,各部分间跨度大,综合性强。(2)实践性强。《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涉及不同施工环境、材料以及施工器械,要求学生具有灵活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其用于实践的能力。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才能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做到灵活运用。更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接触并掌握各种工作器械的操作。上述表明《土木工程施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住该特点,以该特点为突破口进行教学改革。

2 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内容比较陈旧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土木工程的技术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涌现。但是土木工程施工教学的相关课程内容只在原有教材上进行删减,虽然增加了一些内容,但是增加的内容大多是传统的工艺技术以及材料,很多新的工艺内容、工艺技术等没有在课程中有体现,导致土木工程施工教学课程的内容相对陈旧,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

2.2 实践教学并未有效开展

当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并没有有效的开展,实践教学的目标难以落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为:实验室建设费用较高、教师较难指导到位。具体来说,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多依赖于实验室,而实验室的建设费用较高,要配备价格较高的实验设备,这些实验设备在前期要有极大的投入,在后期也需要较高的维护费用,所以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受到的限制较多,且实践教学活动不能随时随地的开展,必须要到实验室中,加之高校学生众多,这又限制了学生到实验室开展实践活动的机会。另外,教师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细致的评价,学生的疏漏之处,教师可能没有时间与精力一一指出来,导致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较低。

2.3 教学课时较短,难以满足教学任务安排

经过调查研究,中国各高校土木工程课程大多数设置在第6学期,设置50—60个课时。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看似很多的课时根本不够课程任务的安排,在短促的时间内只能讲解《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皮毛,并不能深入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此外,各高校虽然为该课程专门设置了实训时间,但是一般实训时间在2个月,对于刚开工的施工地点,2个月的时间也就只能做到平整土地、打桩等工作。相对于需要熟悉整个施工过程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实训时间应该最少持续一年,可以与其他课程同时进行,让学对整个施工过程有足够的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土木工程施工教学课程改革的策略

3.1 重视师资力量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重视教师力量的合理配备,年轻教师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与学习探究能力,但是相对专业经验不足,应该提倡青年教师多参加实践活动、相关讲座,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年龄较长的教师相对教学经验、实际工作经验丰富,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工作热情有所下降,应该督促他们了解社会新技术发展并进行学习,另外,应该鼓励老教师参加青年教师的教学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活跃度与工作热情。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这些环节既是理论教学的先锋官,又是理论教学的检验与应用。目前多数高校都设有实训课程,但是普遍存在实训时间较短,实训场地距离学校较远且无法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实训地宿舍餐厅等基础设施,因而造成实训时间、成本增加等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在学校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开展实训基地的建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3.2 木工程仿真模拟平台基本架构

土木工程学生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实践,受限于主客观的条件,实践目标通常难以达到,但是利用仿真模拟平台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从架构上来说,土木工程仿真模拟平台可以说涵盖了土木工程所有的专业课内涵,该平台的土木工程模拟仿真实验单元、建筑材料模拟单元、工程造价计价软件单元、施工模拟软件单元以及建筑结构模型及实物模型单元,能够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首先,仿真模拟平台上的模拟仿真实验单元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分别是三维模型图片库、施工技术教学动画以及其他的构件力学仿真实验。三维图片库中的钢结构、各种建筑结构较为直观,方便使用者看其本质,而施工技术教学视频则能全面演示施工的环节,能使学生了解到整个过程。其次,建筑材料模拟单元部分,可以提供教材中关于各种实验的具体步骤,如混凝土的搅拌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各种实验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工程造价计价软件单元可以利用软件让学生提高实际项目中的计价能力。施工模拟单元则是从项目的招投标开始到施工场地布置再到工艺展示等各个环节的模拟,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利用软件自己布置施工现场,应用各种工程构建,从而提升实践能力。建筑结构模型及实物模型单元包含了各种建筑如民用建筑、商用建筑的基本模型,学生可以从整体框架的角度来进行实验。

3.3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不仅是在《土木工程施工》的教学过程中,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通病。面对这样的情况,尤其是《土木工程施工》这样强调实践能力的学科,需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第一,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向互动式教学模式转变,增加实训课程安排。让学生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训过程中验证理论知识,从而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此外,加长生产实习时间,让学生能够完整地了解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

结束语

《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高水平的理论知识,更要求教师的实践经验,所以学校应该注重年轻教师这两方面的共同培养;学校还应该增加该课程的课时,以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讲解;教师应该选择优秀的教材,并时刻关注社会实际生产中新技术的应用,适当地添加和更换教学内容;开展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并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经过我校近几年的教学改革经验,上述改革措施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结果。本文为《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也为类似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较为优秀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文博.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J]. 建材与装饰,2016.

[2] 李炎锋,杜修力,纪金豹,李振宝. 土木类专业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4,(9):82-85.

[3] 张庆伟,张明. 基于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5):63-64.

[4] 高德胜,王瑶,王莹等.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犯罪人社区矫正中的运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5-90.

论文作者:吴晓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  ;  ;  ;  ;  ;  ;  ;  

关于土木工程施工教学课程改革的相关思考论文_吴晓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