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当代青年行为文明的导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导向论文,当代论文,青年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世界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未来的21世纪,谁拥有了知识和人才,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获胜。青年是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后备军,青年的素质如何,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青年的行为是其素质的直接表现,而文明行为不断积累也不断内化为素质。本文仅就青年行为的导向与青年素质提高的内在关系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
一
人的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行动。人只有在人们的行为互动中才能成为现实的人,也只有人们的社会行为互动才能维持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从行为的视角分析当代青年素质的形成不失为一种更为直接的途径。当代青年的行为结构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进取行为
进取行为是人为求得自身生存与发展所迸发出的能动状态,是人本质力量的显现,是人行为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当代青年进取行为比较突出,一是他们的成就需求意识较强,自觉地追求知识和能力,思维半径比较大,思想容量比较深。他们深知,在现时代,由于信息的膨胀、知识爆炸,知识的折旧率在提高。与过去时代相比,成才更为不易。所以他们注意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力求使自己从专才向通才的方向发展,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二是他们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许多青年具有独立的见解,学习与工作敢于冒尖,有一种“天生丽质难自弃”的自信和气魄。他们勇于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许多人还取得了科研成果与技术发明专利。三是当代青年的进取行为具有务实性的特征,注重实际的物质利益,把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与物质利益的取得、个人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功利主义倾向比较明显。
这种进取行为与传统社会中的怠惰行为相比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历史上有作为的阶级在上升时期都提倡进取的精神和行为。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十七世纪和法国十八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曾指出这是“进取精神对游侠怠惰的胜利。”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进取性行为获得了很高的价值,锐意进取的行为,极大地挖掘了青年的潜在能力。但仅有进取性行为还是不够的,为了使进取性行为发挥更大的效益,还需要协调行为。
2.协调行为
协调行为是人的一种重要行为。当代青年对进取行为赋予很高的评价,当其身体力行之时,许多人也非常注重协调行为。因为在现时代,无论是搞科研,还是社会工作都需要分工协作才能完成。由于青年的独立性、个性比较弱,协调的难度也就比较大。因此,青年中多数都注意培养自己善于协作、善于与性格不同的人处事的习惯。不但善于与熟人相互共事,也善于与陌生人共事。当然,也有相当数量的青年不善于协调,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主义”,不善于团结人,不能尊重人,结果使进取行为受到了限制。所以仅有进取行为、协调行为还不够,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社会公德行为。
3.公德行为
公德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公共生活基本准则的行为。多数青年在理论上认同公德行为的价值,并能身体力行。在青年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性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献爱心送温暖活动都体现了这一点。但是,也有相当部分的青年公德意识淡化,认为公德行为是小节,并不躬身践履,而是只图自己方便,不惜损害大家的利益。公德行为的缺乏,不但不利于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而且对青年自身的成长、素质的提高也是不利的。因此,做为一个当代青年,必须将进取行为、协调行为、公德行为三者统一起来,使其日臻完美。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一步探讨青年行为产生的根本动因。
二
青年行为的取向从根本上说是由青年的价值观所决定的。
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基本上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当然,也不否认在部分青年中存在着偏重于自我的方面。在50~60年代,青年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社会为最高标准,社会理想是他们追求的崇高目标,行为取向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这种行为取向具有英雄主义的品格。这种行为表现出来的上山下乡创举,艰苦创业的风范,至今令人萦系于怀,具有感人上进的精神力量。但是,这种价值取向也有不足之处,有忽视个人主体性的倾向。80年代中期之后,青年价值观取向都力求把自己与社会结合起来,在自我与社会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自我意识普遍增强。
当代青年价值观是在终极价值与工具价值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但在部分青年中又存在着偏重工具价值的倾向。终极价值是指人自身,指人生的意义和理想;而工具价值则是指人生存的手段或工具,具较强的功利性。终极价值是人生的精神支柱,这种终极价值与青年的成长是息息相关的,是人生活的目的本身,青年公德行为是由这种终极价值所决定的。但是也不能否认市场经济所焕发出的追求功利、成功、效率、机会均等等工具价值在青年中也很有市场。青年行为中的进取行为与工具价值取向有关,公德行为、协调行为则与对终极价值的追求密切相关。因此,必须从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发,结合青年的实际,搞好青年行为文明的导向。
三
对于当代青年行为进行文明导向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引导青年自觉增强文明行为规范的修养。由于长期以来,我们中小学教育是以升大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过分重视智育,对于道德行为修养、文明规范教育不够,故在相当多青年中缺乏文明行为规范的基本知识,缺乏文明规范的修养。因此,要通过课堂讲授补上这一课。同时,要加强文明行为、文明礼仪的训练,使青年自觉地学会独处时能“慎独”,严格要求自己,“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为恶小而为之”。自觉修身,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
第二,通过优化生活方式来提高青年行为的文明程度。可以说,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怎么样,这个人就是怎么样的,所以青年行为的文明导向,理论教育、课堂灌输必不可少,但是通过生活方式熏染,通过优化生活方式来提高人的行为文明更为重要。古代社会原始部族为了培养合格的部落成员,其成员在其社会化过程中,通过一段严酷的生活方式的训练,合格后才承认其为合格的部落成员;西方宫庭贵族为了培养其子弟的贵族气质,也通过一整套生活方式来培养他们的行为,使其成为贵族的接班人;中国古代贤人们则是通过修身齐家的生活方式来达到所谓“治国”“平天下”的生活理想。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塑造青年的文明素质、文明行为。在消费生活方面要引导青年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克服炫耀、浪费的消费倾向,培养节俭的消费行为。在闲暇生活方式方面要引导青年在闲暇时间里获得全面发展,养成文明行为。闲暇娱乐有益智的功能,因为人的能力是一个整体,各种能力是互相影响的,有些闲暇活动如下棋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启迪智慧,开拓人的智能和记忆力。闲暇娱乐还具有审美价值,这些审美价值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在交往生活方式方面,要引导青年积极参与文明、开放、丰富多彩的社会交往活动,以全面提高青年的素质。社会交往活动,1)有利于培育青年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有助于培养青年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人的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2)有利于青年智力素质的提高, 因为开放式交往活动能形成一个丰富的、富于反映的灵敏的信息环境,促进信息交流,有利于培养独立性、想象力,创新等智力素质。开放式社会交往活动也能激发思维,促进情感信息交流、反馈和思想火花的碰撞、共振,促使不同学科知识打开门户,相互移植、融合,使信息增值。开放式交往活动还有利于培养青年的心理素质。总之,通过优化生活方式来培育青年的文明行为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
综上所述,通过增强青年自我修养,优化生活方式等途径,将会提高青年行为的文明程度,从而全面提高青年的素质,以适应未来现代化建设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标签:生活方式论文;